惠河语是最古老的客家话
哦,看来字眼,也很重要客家话,就语言来说,跟惠河语关系密切,现代主流客家话,是源于惠河语。惠河语则是主流客家话的古老版本。 原帖由 yattungi 于 2009-4-19 21:13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哦,看来字眼,也很重要
客家话,就语言来说,跟惠河语关系密切,现代主流客家话,是源于惠河语。惠河语则是主流客家话的古老版本。
你这样说,梅州人要跟你拼命!:lol 会不会?
但是,网络上的资料都是这样说的呢!都说惠河语比客家话古老,而且是古老的客家话,不过是整理引用了而已 原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9-4-18 09:31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拔相对较低的、沿江的地方,是汉化最早的地方。客家地区的这些地方在秦汉到隋唐时期都是汉化居民(主体应该是农耕百越的部落汉化)聚居点,梅县灵光寺建于唐朝,规模大,说明周边人口已经比较密集,而且安顿了很多代,有家业,才能凑到足够的钱、请到足够的人手来建造。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http://www.HakkaOnline.com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67686-1-1.html...
不懂就别猜。
灵光寺是广东名寺中最小的一个,只相当于一个小围龙屋,明洪武年才扩建,并经多次扩展才有这个规模的,唐潘了拳只是起了个基,是个寺的雏形.
[ 本帖最后由 adg 于 2009-4-19 21:52 编辑 ] 寺庙必定是建于人口相对稠密的、闹中带静的地方,多人进香才能生存。潘了拳能游历到那里并安营扎寨,筹到钱来建庙,说明那个地方有人气。 也印证了此前并无太多的人居住,人口渐增肇于此
[ 本帖最后由 adg 于 2009-4-20 09:02 编辑 ] 所谓“人口渐增”,是官府掌握的户籍人口数。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汉化过程。大约南宋末年到明朝完成汉化,编族谱的时候世代渺远不清,唯有集体虚构,因而从族谱看,华南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是宋代以前就定居本地的。 华南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是宋代以前就定居本地的。
---------------------
姓氏是较稳定的,改变不了原华南居住的本来面目.
南迁引起人口聚变也是否定不了嘀 在现代交通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广东外来人口只有两成,何况是古代? 宁波话ala,不是指 我,而是 我们 怎能以现代意义的迁移来说明古代呢?和平年代是利益驱动.古时多为战争因素或是基本生存条件的因素.较荒芜之地人口基数本来就少,后来人口成倍的聚增是理所当然的.
以现代的人口基数来估测古代的事件是幼稚的.纵使是现代,局部地域的人口成倍变化也比比皆是. 残酷的抗日战争,都没有大规模的移民。在没有铁路、轮船、公路和汽车的古代,不可能有“汹涌移民潮”。如果要上山逃避战乱,紧邻中原的大别山、黄山等山区就可以上。然而都没有。
现代尚且做不到的东西,古代更加不可能做到。只有少量移民可以通过航运跑得远一点。南方山多,丘陵多,河道纵横交错,不能像北方那样跑马车,过了钱塘江,就是南蛮的天下,就算是孤身一人狂奔,也难以翻越浙南、赣南的高山。 呵呵,躺在床上是想不出嘀
湖广填川,也是难以想象的,行迁还是靠腿走的;南洋华人的庞大群体不也亦说明当时迁移规模之大.南洋的局部地区也可以成为不是原住民为主的地方.要知道海上航行的凶险可比陆上大多了; 原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9-4-20 11:27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残酷的抗日战争,都没有大规模的移民。在没有铁路、轮船、公路和汽车的古代,不可能有“汹涌移民潮”。如果要上山逃避战乱,紧邻中原的大别山、黄山等山区就可以上。然而都没有。
现代尚且做不到的东西,古代更加 ...
抗日一致对外,中国人无须展转内迁消耗,对外战争时,相邻省或地区可相互接济支持,无须规模迁移.互相追杀才是这种迁移的条件.如国民党的迁台.
假设必须合乎常理. 原帖由 adg 于 2009-4-20 12:03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抗日一致对外,中国人无须展转内迁消耗,对外战争时,相邻省或地区可相互接济支持,无须规模迁移.互相追杀才是这种迁移的条件.如国民党的迁台.
假设必须合乎常理.
“解放战争”在中原、淮海平原等地打得如此惨烈,都没有大规模的移民。
国民党迁台,能迁走的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台湾岛上,连军人后代在内的“外省人”始终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