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26:19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7 23:13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畲瑶洞庭前往闽粤赣时,也比一般的客家人要早到,也算“土著”吧。

唐代以前在客家地区的区域中心已经有汉族政权机构,通过相对先进的封 建制度(私有制)和科举功利等等手段,吸引仍处于奴隶制的大片少数民族逐步投奔,封建王朝还喜欢赐予族谱给汉化的少数民族,还有互相抄的问题,这是族谱的远祖记载普遍与历史不对应的原因所在。一个部落平民的身份原是从属于部落头人,但加入汉族、由官 府控制范围外的客户变为编户齐民主户,以后通过确权、垦荒、拿到地契、受到官 府保护而成为私有财产的拥有者,还可以读书或花钱获取功名,这种诱惑是很大的,是挡不住的。

海拔相对较低的、沿江的地方,是汉化最早的地方。客家地区的这些地方在秦汉到隋唐时期都是汉化居民(主体应该是农耕百越的部落汉化)聚居点,梅县灵光寺建于唐朝,规模大,说明周边人口已经比较密集,而且安顿了很多代,有家业,才能凑到足够的钱、请到足够的人手来建造。而游猎的畲族是唐朝以后才进入的,散布于山外之山,啸聚山林的盘钟蓝雷赖“五姓贼人”不耕田,但能打斗,会割稻子,冲下山割禾搬回山上,与早期汉化的客家大战N个回合,不分胜负 。客家也是百越、畲瑶、汉族的混合体,要搞定顽固不肯汉化的畲族很容易,又打又拉,很快就把大批畲族也汉化了,只剩下少量没汉化,但也有汉化的族谱,指向伟大的中原。这跟湖南的情况差不多,生苗、熟苗、汉化苗蛮大战N个回合,最终除少量苗族坚持不汉化(但有汉化族谱)以外,到处都是蛮汉混合的“汉语”方言--湖南话(湘语)。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26:42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7 23:13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畲瑶洞庭前往闽粤赣时,也比一般的客家人要早到,也算“土著”吧。

唐代以前在客家地区的区域中心已经有汉族政权机构,通过相对先进的封 建制度(私有制)和科举功利等等手段,吸引仍处于奴隶制的大片少数民族逐步投奔,封建王朝还喜欢赐予族谱给汉化的少数民族,还有互相抄的问题,这是族谱的远祖记载普遍与历史不对应的原因所在。一个部落平民的身份原是从属于部落头人,但加入汉族、由官 府控制范围外的客户变为编户齐民主户,以后通过确权、垦荒、拿到地契、受到官 府保护而成为私有财产的拥有者,还可以读书或花钱获取功名,这种诱惑是很大的,是挡不住的。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27:27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7 23:13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畲瑶洞庭前往闽粤赣时,也比一般的客家人要早到,也算“土著”吧。

唐代以前在客家地区的区域中心已经有汉族政权机构,通过相对先进的封 建制度(私有制)和科举功利等等手段,吸引仍处于奴隶制的大片少 数民族逐步投奔,封建王朝还喜欢赐予族谱给汉化的少数 民族,还有互相抄的问题,这是族谱的远祖记载普遍与历史不对应的原因所在。一个部落平民的身份原是从属于部落头人,但加入汉族、由官 府控制范围外的客户变为编户齐民主户,以后通过确权、垦荒、拿到地契、受到官 府保护而成为私有财产的拥有者,还可以读书或花钱获取功名,这种诱惑是很大的,是挡不住的。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28:29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7 23:13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畲瑶洞庭前往闽粤赣时,也比一般的客家人要早到,也算“土著”吧。

唐代以前在客家地区的区域中心已经有汉族政权机构,通过相对先进的封 建制度(私 有 制)和科举功利等等手段,吸引仍处于奴隶制的大片少 数 民族逐步投奔,封 建王朝还喜欢赐予族谱给汉 化的少数 民族,还有互相抄的问题,这是族谱的远祖记载普遍与历史不对应的原因所在。一个部落平民的身份原是从属于部落头人,但加入汉族、由官 府控制范围外的客户变为编户齐民主户,以后通过确权、垦荒、拿到地契、受到官 府保护而成为私有财产的拥有者,还可以读书或花钱获取功名,这种诱惑是很大的,是挡不住的。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30:56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7 23:13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畲瑶洞庭前往闽粤赣时,也比一般的客家人要早到,也算“土著”吧。

唐代以前在客家地区的区域中心已经有汉族政权机构,通过相对先进的封 建私 有 制和科举功利等等手段,吸引仍处于奴 隶制的大片少 数 民族逐步投奔,封 建王朝还喜欢赐予族谱给汉 化的少数 民族,还有互相抄的问题,这是族谱的远祖记载普遍与历史不对应的原因所在。一个部落平民的身份原是从属于部落头人,但加入汉族、由官 府控制范围外的客户变为编户齐民主户,以后通过确权、垦荒、拿到地契、受到官 府保护而成为私有财产的拥有者,还可以读书或花钱获取功名,这种诱惑是很大的,是挡不住的。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31:54

海拔相对较低的、沿江的地方,是汉化最早的地方。客家地区的这些地方在秦汉到隋唐时期都是汉化居民(主体应该是农耕百越的部落汉化)聚居点,梅县灵光寺建于唐朝,规模大,说明周边人口已经比较密集,而且安顿了很多代,有家业,才能凑到足够的钱、请到足够的人手来建造。

而游猎的畲族是唐朝以后才进入的,散布于山外之山,啸聚山林的盘钟蓝雷赖“五姓贼人”不耕田,但能打斗,会割稻子,冲下山割禾搬回山上,与早期汉化的客家大战N个回合,不分胜负 。客家也是百越、畲瑶、汉族的混合体,要搞定顽固不肯汉化的畲族很容易,又打又拉,很快就把大批畲族也汉化了,只剩下少量没汉化,但也有汉化的族谱,指向伟大的中原。这跟湖南的情况差不多,生苗、熟苗、汉化苗蛮大战N个回合,最终除少量苗族坚持不汉化(但有汉化族谱)以外,到处都是蛮汉混合的“汉语”方言--湖南话(湘语)。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34:22

唐代以前,在客家地区的区域中心已经有汉族政 权机构,通过相对先进的封 建私 有 制和科举功利等等手段,吸引仍处于奴 隶制的大片少 数 民族逐步投奔,封 建王朝还喜欢赐予族谱给汉 化的少数 民族,还有互相抄的问题,这是族谱的远祖记载普遍与历史不对应的原因所在。一个部落平民的身份原是从属于部落头人,但加入汉族、由官 府控制范围外的客户变为编户齐民主户,以后通过确权、垦荒、拿到地契、受到官 府保护而成为私有财产的拥有者,还可以读书或花钱获取功名,这种诱惑是很大的,是挡不住的。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34:48

唐代以前,在客家地区的区域中心已经有汉族政 权机构,通过相对先进的封 建私 有 制和科举功利等等手段,吸引仍处于奴 隶制的大片少 数 民族逐步投奔,封 建王朝还喜欢赐予族谱给汉 化的少数 民族,还有互相抄的问题,这是族谱的远祖记载普遍与历史不对应的原因所在。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39:54

一个部落平民的身份原是从属于部落头人,但加入汉族、由官 府控制范围外的客户变为编户齐民主户,以后通过确 权、垦荒、拿到地契、受到官 府保护而成为私 有 财 产的拥有者,还可以读书或花钱获取功名,这种诱 惑是很大的,是挡不住的。从族谱来看,广东居民没有一个家族是秦汉到北宋时期就生活在广东的,全是南宋以后的,而且一个族群的源头全都指向一个县、一个村、一条巷,这有可能吗?这就是历史研究者所说的“与历史不对应”。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8 09:43:58

一个部落平民的身份原是从属于部落头人,但加入汉族、由官府控制范围外的客户变为编户齐民 主户,以后通过确权、垦荒、拿到地契、受到官 府保护而成为私有财产的拥有者,还可以读书或花钱获取功名,这种诱惑是很大的,是挡不住的。从族谱来看,广东居民没有一个家族是秦汉到北宋时期就生活在广东的,全是南宋以后的,而且一个族群的源头全都指向一个县、一个村、一条巷,这有可能吗?这就是历史研究者所说的“与历史不对应”。

就因为“编户齐民 主户”,帖子就过不了

文武氏 发表于 2009-4-19 11:25:26

原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9-4-17 12:35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而且交通、补给条件制约,迁移的始终是少数。族群“迁移”认同,实际上是“移民”的神话,有专家称之为“假的移民史”,婉转一点的就说是“与历史不对应”。

如果能那么說,蒙古人Genghis Khan也不可能打到欧洲那么遠去了 。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9 11:31:38

原帖由 文武氏 于 2009-4-19 11:25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能那么說,蒙古人Genghis Khan也不可能打到欧洲那么遠去了 。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骑着马顺着草场到处攻掠,与农耕社会不同。这种游牧民族,生存条件恶劣,人口很少,而且繁衍成问题,攻掠的时候也掳掠人口,是非常野蛮的民族。由于野蛮残暴的统治,维持不到百年,就被各占领地的人民推翻。

yattungi 发表于 2009-4-19 19:40:55

网络资料补充

干越国之前又可上朔至古木于国      
:古木于国(距今约3500年,商末周初)遗址的范围从抚州广昌县赤水镇一直延伸到今昌北地域。      
:木于国之“木于”者,目于也,即[盱]也,今抚州广昌、南丰、南城三县的主要河系盱江(今称吁江,字虽同音,讹也)。      
:[ 盱 ] 殷商时部落名,九黎遗裔,处于殷商王朝东南繁华贸易之地,与淮夷近邻。约在城父。      
:城父位于亳州市谯城区东南边陲,距城区约33公里,南依漳河,北偎涡水,城父古称夷,又称城父寨。春秋为陈国夷邑,楚灭陈后,夷沦为楚地。      
:自淮河流域迁往南方的不独[ 盱 ] 部落      
:江西九功山南麓曾出土徐王墓、舒墓,显示淮夷群舒有部分在周朝初年迁徙入彭蠡泽(鄱阳湖)南的江南丘陵。      
:江西武功山一带存在“我”发[ guoi ]的方言,疑似九黎遗裔,      

:由于汉语中的第一人称发音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我通过这个特点可以对客家话进行以下语音印证:      
:陕北、山西、河南北部的“我”发[ nge ] 或[ e ] (夏之伏羲部、轩辕部)      
:河洛的“我”发[ ngo ](夏之神农部)      
:古九黎的“我”发[ ngoi ](古在太行山东麓及中原,今在赣西武功山一带)      
:古东夷的“我”发[ ngan ]或[ an ]      

:客家话的“我”发[ ngai ] 或[ ai ]      
:介于古九黎和古东夷之间,应为居住在古九黎和古东夷接壤地区的部落。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客家——[ 盱 ] 部落来自黎夷交界的城父。   

现在,许多客家人对自己的历史其实十分无知,以至于人云亦云,编造了一大堆论文证论文、传说证传说的所谓客家史,而这些客家史之间又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十分滑稽。结果,一经查核,却难觅实证。      
:   
:鉴于此乱象,为了澄清真相,特提供我们八十年代民居调查时整理的客家朔源的实证,以餐客家人后裔及所有关心客家历史的读者。      
:   
:客家作为汉族中的一个民系,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民俗习惯。我们从客家的习性和客家的传说得知,他们是从外地迁徙过来的。      

:那么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的呢?      
:   
:我从历史文献和独特的客家住宅——土楼入手,寻找最早的客家居住地。      
:经过大量的筛选排查,发现年代最久远的客家土楼群在福建永定、龙岩、上杭(大量南宋、元初土楼)。年代最久远的客家土楼单体是馥馨楼,位于永定县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769年(唐代宗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馥馨楼占地1275.76 平方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四周有四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设有吊桥通行,其底墙生土掺拌有石灰、红糖,十分坚固。该楼没有石基,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印证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      
:   
:从土楼的始建年份和县志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客家南迁时间是:      
:始于安史之乱(755~762年)      
:继以黄巢起义(875年~884年),      
:初高潮于辽夏金蒙南侵(907年~1234年)      
:后续零星移民延续至清初。      

:从客家习惯聚族而迁,整族不散的特点,不符合长途迁徙的特征,得知其原居住地离福建永定、龙岩、上杭一带不会太远。      
:我们顺着客家传说中的客家祖地——福建三明宁化石壁,沿武夷山北行,到达武夷山北端西侧的抚州地区,发现此地的语言、风俗与客家有着不容置疑的传承关系。比如:抚州话是典型的客家话的活化石,抚州南丰的“祭祖元宵菜”与客家“大盆菜”如同出一辙。而在客家族谱对中发现大量宁化、上杭的族谱皆有曾经居住临川的记载,而临川恰恰就是抚州的古称,同时也发现当地存在大量以“黎”命名的地名,如:黎墟、黎川、黎滩河……等。与客家的山西情结暗合(山西情结实际上是九黎情结。当年古夏兼并九黎时,九黎的核心部落迁入山西的长治盆地,建立黎国,散落在各地的九黎部落皆以山西的黎国为郡望。后来黎国延续到周初,为周武王灭)。因此基本认定客家的原住地在古临川(抚州),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后陆续迁来的。      

:那么客家在古临川时又是什么人呢?我们打开史籍不难找到有关古临川居民的记录。此地唐以前居住的是两晋南朝时入汉籍的山越人。      
:东晋时,山越人曾随豫章的“牛车皇帝”黄韬作乱,被讨伐。      
:再早,三国时,孙权曾命贺齐“镇抚山越,讨不从命”,“诛其为恶,余皆降服,拣其精健为兵,次充为县户”。      
:   
:而山越人的前身可上朔自干越,      
:干越国的统治中心在赣东北的余干一带。汉时的余干县大体包括今余干、贵溪、余江、弋阳、横峰、上饶、德兴县的大部,以及铅山、玉山、金溪、东乡的一部分地区。它的行政治所设在今余干县境内。古临川地处干越国南缘。      
:至此大家应该清楚了,客家最早乃九黎部落 [ 盱 ] ,商末周初[ 盱 ]南迁建国,后演变为干越,干越国为汉灭,遂隐于深山(实际是退回木于国故地及其周边地区),成“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史籍语),被称为山越。唐以后再次南迁,南迁后念念不忘中原情结、九黎情结。与南方原住民格格不入,被原住民称为“客家”。

yattungi 发表于 2009-4-19 20:03:48

整理从这些第一人称发音的区别来看,似乎有点过渡关系:
第一步“NGU”      系:
轩辕部 ngii——吴语ngu——

第二步“NGO”   系:
普通话 wo——北方河洛/南方广府ngo——

北方两河(所谓九黎)   /南方赣语、东江客语(惠河) ngoi或nguoi——

第三步“NGUAI”   系:
福州话/主流客家话 ngai和nguai——闽南话系(闽台 /潮 /雷 /琼)ua /gua /va——

宁波话ala
第四步“NGAN”   系:
古东夷 an/ngan——闽南话系 gun/uang——客家话an /en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9-4-19 20:51:20

标题的“血统”有问题。科学研究讲的是血缘。“血统”带有血统论的色彩,是文明社会所摒弃的愚昧思想观念。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资料]客家人的越族血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