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low 发表于 2010-5-5 14:00:08

今天不要回去看"风吹草低见牛羊"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1-8-14 09:47 编辑

1271-1368年有多少蒙古人不要回去看"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贛閩和粵東留下来了.
今天不要回去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人我知道有两个,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A0MTY3NjU2/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A0MTY3NjU2/v.swf
留在广州吃点心.
"郎"的诱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0OTQyODE2/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0OTQyODE2/v.swf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0-5-5 14:21 编辑 ]

namlow 发表于 2010-5-5 14:25:44

原帖由 uesegi 于 2010-5-5 09:58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郎名是一种特殊现象,和畲族有关
也和蒙古人有关.

竹海聽聲 发表于 2010-5-5 23:47:51

就跑到我們惠潮嘉一帶躲起來咯,這片地方大量的山區,當年地廣人稀,人跡罕至,遭受宋末的戰火後,就更不消說了,這一代現在的客家人的祖先大多是這段時間搬進來的,一旦找到合適的山窩窩就停下來,搭棚建窩,犁田耕地,娶妻生子,照你說的“時間短”,完全在一種“萌芽”狀態,而且極不穩定,一有風吹草動又跑……可以看看,家譜中關於元朝一代的記述,遷徙極為頻繁,而且幅度極大。從現在遺留下來的建築來看,元朝的極少,而且不上規模和檔次,可作旁證。

[ 本帖最后由 竹海聽聲 于 2010-5-6 16:04 编辑 ]

namlow 发表于 2010-5-6 07:12:43

"李天"耕地=?
看不懂.

"遷徙極為頻繁,而且幅度極大"
学了畲人的刀耕火种, 一山过一山.

"遺留下來的建築來看,元朝的極少"
只要找到痕迹也不错. 如:
[讨论] 在客家大地有无元代的遗迹?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76050-1-1.html
....................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0-5-6 07:18 编辑 ]

竹海聽聲 发表于 2010-5-6 16:05:38

回复 19# namlow 的帖子

已經改正過來了,謝謝指出!

那個討論帖裏還是沒有找到元代的遺跡

三个字了 发表于 2010-5-9 13:28:45

看过明朝那些事就知道,这是民族歧视的结果,元朝蒙古统治着不允许汉族人有名字,只能用数字取名字,所以朱元璋也叫朱重八。

三个字了 发表于 2010-5-9 13:33:14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民族意识,我们客家人的苦难迁徙流浪的历史大多数与长城北边的胡人哒子有关

孤独行者 发表于 2010-5-9 18:22:19

回复 22# 三个字了 的帖子

家園美好,自然就有民族意識了

XIEWEI1979 发表于 2010-5-10 18:53:05

蒙蒙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 但现在, 对手在哪?

zenglm00 发表于 2010-5-11 09:58:02

很少听到,长见识了!

namlow 发表于 2010-5-17 08:54:21

还是另有密码?

还是另有密码?
请看
17楼的
古中州人(客家人)的密码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redirect&tid=71481&goto=lastpost#lastpost
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只有O和1.
我们700年前用了几何数字化技术密码.
大1,2,......,N
次1,2,......,M
念1,2,......,P
伯1,2,......,Q
(大)1,2,....,R

vongvong 发表于 2010-5-24 11:52:33

回复 21# 三个字了 的帖子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还真有点道理。我家族谱上就有两代人分别是万一,万二,万三;千一,千二,千三,千四。

zhaohui 发表于 2011-8-22 22:43:25

回复 18# 竹海聽聲 的帖子
namlow链接的两个MTV挺有意思。第一个里面的歌手是蒙古人,还是南方的蒙古后人?或者是咏叹那段历史?我想,当初留下的蒙古人,或许就是见到了中意的女子吧{:1_1:}
前面公布的客家基因族谱里的一个结果,就是说一位大埔的李姓,乃是匈奴后人,他们的祖先,也许有同样的情怀吧。

kedumz 发表于 2011-8-23 21:56:34

北宋年间,我祖入粤。
郎这个词,有 xx郎、念x郎、伯x郎。
使用时间为:宋太宗(992年),或后一点 北宋年间。一直用到 明洪武年间(1390年)

namlow 发表于 2011-8-24 03:09:46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1-8-24 03:14 编辑

回复 28# zhaohui 的帖子
前面公布的客家基因族谱里的一个结果,就是说一位大埔的李姓,乃是匈奴后人,他们的祖先,也许有同样的情怀吧
今天看到这,很高兴.
不少大埔人是不怕冷的. 常"打赤膊"如匈奴人.
把林丹这一支看看, 我猜測是有匈奴后人的基因. 可看看他的客家基因族谱.
http://news.baidu.com/z/resource/r/image/2011-08-15/b9f864ce5c9acf7999d610411aad0731.jpg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家来对对族谱-客家人以郎为名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