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发表于 2008-12-14 22:30:55

惠州《东江时报》有惠州方言小专栏

记得早些时间,社区有网友发现,南都有广州白话方言版,而提出抗议,精神可嘉!

上个星期,看到惠州的《东江时报》也有一小块专栏,专栏题目是“好有瘾的惠州话”,用来教惠州方言,有点意思。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8-12-14 22:46 编辑 ]

level 发表于 2008-12-14 22:31:23

十二月十八号报纸

食人口水脚
    国际音标为s藜t21捱in11hiau35·55sui35ki蘅k45。(报纸上是正确的国际音标,不知道为什么电子版却成了这个样子,待我日后修改,共大家参详,看看惠州话各客家话有多接近。其实食人口水脚这个短语在客家话也很常见吧)
    食人口水,意思是吃人唾液。具体来说有这几种含义:一是指吃别人吃过的东西。小时候几个小伙伴倘若获得好吃的东西,常常就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家长知道后就会严肃地说:食人口水无肯大欸(吃人吃过的东西是不易长大的)。如今看来,这种“吓唬”还挺符合讲卫生道理的;二是指吃人家剩饭菜。当一个人饥肠辘辘吃别人吃剩的饭菜时,常常有一句自我解嘲的话:肚胈饿时食人口水都无恇嘞(肚饿时吃别人吃剩的饭菜都不怕了)。饥不择食时,还讲什么卫生不卫生呢;三是指听别人的话。老朋友在一块时,有时会互相揶揄、开玩笑说:佢贡听老婆仔话,糸食人口水多嘞 (他这么听年轻妻子的话,是因吃她口水多了)!这里是暗指男女亲嘴接吻,吃了对方口水;四是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或蹈袭他人的意见、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例如说:呢篇文章冇一 新意,食人口水 (这篇文章没一点儿新意,拾人牙慧而已)!
    有了“食人口水”,为什么又有“食人口水脚”呢?这里多了一个“脚”字。脚,《说文解字》解为“胫也”。古代指人的小腿,今人指人或动物的腿的下端接触地面的部分,如:赤脚。后来又指物体的下端,如:墙脚,台脚。此后,脚的含义不断扩展,其中一项是指残渣或沉淀物。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歌》云:“架上故裘破见时,床头残酒倾到脚。”明周履靖《群物奇制·杂著》载:“水缸内养鱼三两箇则活,不生脚。”可见,“脚”有残渣或沉淀物一义,古已有之,只不过是普通话把它遗忘了,而惠州话还珍藏着罢了。一个“脚”字,证明惠州话是当年中原音韵的遗存,比普通话还“正宗”哩!口水脚,无疑就是唾余、口水残渣了。食人口水脚,就是吃别人口水残渣了。有无一个“脚”字,词义的重轻程度、感情色彩上就有了明显区别,说食人口水脚,完全就是一种鄙夷、不屑与否定!
    在普通话中,与食人口水脚相近的词是拾人唾涕、拾人唾余、拾人牙慧。两者相较,后者文绉绉,前者何其通俗、生动、鲜活!与此更接近的倒是广州话:食人口水蚊(蚊是同音字),执人口水尾。与此异曲同工的还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焦裕禄的一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食人口水脚,反映出惠州人对只会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不善于创新、创造的因循守旧的反对与否定。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的今天,“食人口水脚”就显得更有生命力。如果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老是被人说“食人口水脚”,那就没多大指望了! (祝基棠)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8-12-14 22:36 编辑 ]

level 发表于 2008-12-14 22:40:16

十二月一号

食嘴头
    国际音标为s藜t21tsui35·55t‘i-au11。意思是吃零食。
    嘴头的“头”,是名词后缀,如同惠州话“眼头”、“手头”、“脚趾头”的“头”一样。不过,这里的嘴头,已含零食义。“佢好中意食嘴头”(他很喜欢吃零食),“细佬哥 食贡多嘴头”(小孩子不要吃那么多零食),其中的“嘴头”就是指零食。普通话中有一个相近的词“吃嘴”,是贪吃、嘴馋意思,但有的 方言也作吃零食义。而像惠州话这样称“食嘴头”的却是独一无二的,显得既古老又生动。
    食嘴头的流行,自然要感谢嘴头的绚丽多姿与诱人垂涎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惠州,街头巷尾摆卖着:黄澄澄的腌蚬、白茸茸的逆糍、五颜六色的麻雀春、香气溢人的阿嫲叫、滑嫩可口的豆花、酥香脆口的麦豆枣、松软甜美的缽仔糕、令人齿颊留香的咸烧饼,以及甜甜酸酸、消食开胃的各式甜酸,还有那翟姓人家制作的透明、软滑,使人舌端感到甜津津的翟 ……小孩子一日三餐外,大都把零钱用到买嘴头食去了。3分钱买到一小纸角新鲜的腌蚬,一边吃一边上学,那快乐的样子就甭说了!那时的嘴头,品种丰富,制作精美,价格实惠,更重要的是原料环保,质量可靠,没听说过什么瘦肉精,更没听说什么三聚氰胺!那时候尽管人们收入很低,但是食嘴头还是食得起的。
    嘴头这东西,当然是闲食,是小食,断然比不得那些大餐、名菜,但是人们于日常必需的东西以外,还应该有一点并非必需的游戏和享受,去喝一点不求解渴的酒水,吃一点不求肚饱的小食,这样生活才会更有意思。何况,嘴头也是食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见不到几样有自己特色的小吃,怎谈得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呢!盼望久违了的惠州的嘴头,能重返人们的嘴边,并重放光彩。那时,大家又会大饱口福,津津乐道于食嘴头了!(祝基棠)

level 发表于 2008-12-14 22:49:19

十一月二十四号

食头箸
    国际音标为 st21 tiau11t y31。“头箸”音近“条去”。直译意思是:头一个动筷子。
    箸,各类工具书至今仍将它与?、筷子混为一谈。例如,《王·篇》说,“箸,?也”。《广雅·释器》说,“?谓之箸”。随着考古文物的新发现,学者们才发现,箸与?是不同的食具。据陆忠发教授考证(注),箸是棍子形食具,细如打毛衣的针,西汉初年以前人们用餐吃肉时用它戳住小块肉蘸上调料后送入口中。而?是夹子形食具,其一端相连,用于夹菜。后来由于铁质炊具的发展,吃肉可用铁锅炒了吃,上述用细棍戳肉的吃法才退出历史舞台,人们转而制作比箸稍粗的两根棍子用来夹菜。这便是后来的筷子。因其从箸中脱胎而来,人们便相沿谓之箸。此后因江苏一带的民间风俗,尤其是船家忌讳 “住”(停止的意思),而“箸”与“住”谐音,于是改“箸”为“快”,用以隐喻船走得快。由于此物多为竹制,又在“快”字头冠以“竹”字,便成了如今的“筷”。可见,箸与?并无关系,箸与筷虽不是同一东西但有关系。尽管江南一带都叫“筷”了,但惠州人和广州人一样,仍然不忘叫“箸”。即使到现在,上了一定年纪的惠州人仍然叫“箸”或“筷箸”。将“筷”与“箸”结合,反映了惠州先人的聪明,是一种巧妙的古今结合。过去,惠州家家都有的筷子筒就叫“箸筒”,只因现代餐具、橱柜的流行,“箸筒”才日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箸的发明,是中国饮食文明的标志。箸在长期使用中,也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凝结成“象箸玉杯”、“借箸代筹”、“闻雷失箸”、“赐箸表直”等不少耐人寻味的成语。例如“赐箸表直”:据史书记载,唐明皇李隆基为表彰宰相宋璟耿直的品德,在一次御宴上赐予他一双“金箸”,并说:“我不是要赐给你金子,而是要表彰你办事像箸一样耿直。”这就是史称的“赐箸表直”。箸,被赋予了人品德耿直的内涵。明人程良规有首《竹箸诗》:“殷勤问竹箸,甘苦你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诗中热情讴歌了箸所象征的自我牺牲、乐于奉献精神。
    箸被外国人誉为 “东方的文明”,因为在长期的使用中,它孕育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民俗、礼数和文明。在江南一带,宴席上要等主人握筷说一声“请”,客人方可举筷进餐。而在惠州,不要说旧时家宴,就是现在较庄重的饭局,也有个“食头箸”的礼仪。一般都是由主人请一家之长,或在座年纪最大的长者,或在座最受尊重的尊者第一个举筷,即食头箸。食头箸者不举筷,其他人是不敢抢先动筷的,否则会招来白眼。真可说是:筷子起见文礼,筷子动见生性。食头箸已和人的礼貌、修养紧密相联了。
    由于“甘苦你先尝”,箸有着:先试、先闯的秉性,因此食头箸又被视为打破常规陋习的创举,赋予“敢为天下先”、敢饮头啖汤的内涵。食头箸,成了敢于改革、敢于创新的象征。改革开放伊始,香港旭日集团敢食头箸,抢占先机,率先进军珠三角,成为全国最早的外资企业之一。1999年侨兴集团下属的侨兴环球电话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私营企业在海外上市、踏上通往国际资本市场之路的食头箸者。TCL从生产电话机起步,不断创新,敢食头箸,如今已成品牌价值逾400亿元的中国著名大企业。正是这种敢食头箸的冲劲,善食头箸的敏锐,使改革开放后的惠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呈现出越来越美好的发展前景。食头箸,已经成为惠州优秀的传统文化。 (祝基棠)
    注:见《现代训诂学探论》

level 发表于 2008-12-14 22:50:15

这个栏目每逢周一出版。

楼上那句像典型的白话。

level 发表于 2008-12-14 22:52:41

食 水
    食水,国际音标为s藜t21sui35。“水”音近“随”。
    现代汉语词典已经很难找到这词条了,因为“食”是古汉语词,普通话都叫“吃水”、“喝水”。三国时魏王肃的《孔子家语·执辔》已有“食水者善游而耐寒”一说。当然,“食水”义已从喝水引申为以水为生,在水中生活。“喝水”、“吃水”是“食水”的基本义,这点在惠州话中常见。如:食啖水先 (先喝口水)/食水问题已经解决/因为污染,呢笪欸(这里的)食水无得嘞(不行了)。末句中的“食水”虽然是“供饮用的水”的意思,但仍以“喝水”为基本义。
    改革开放前,在以舟楫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的年代,常听到江边有这样的对话:呢条船食水深无深啊?——— 无深。“食水”在这里已指另一个含义:船身入水的深度,借指船的载重量。惠州江河湖泊多,历史上就是东江的水运中心、粤东的商品集散地。唐以前便有船只运载木材从东江上游到下游东莞大朗口码头的记载,宋已有定期班船“惠州渡”到广州,明设有河泊所专司来往船只,清光绪年间的 《中英续通商条约》已开放惠州为商埠,民国时期惠州已流行小马力机帆船,抗战期间香港与内地所有物资流通均依赖东江,解放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东江运输仍占惠州交通运输量的95%!航运发达,运输繁荣。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常常讲船“食水”就不奇怪了。食水多即运货多,运货多即获利多。“食水”,已折射出昔日惠州船舶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
    不过,“食水”也不能乱用。假如在讲述某件事情时说某人“食水”,那可能就会招来恼怒、反目甚至拳脚相加了!因为“食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指在流通中间环节赚了一把,甚至是指索贿受贿、敲诈勒索!惠州人视水为财,“食水”即赚取了钱财。我们每天吃的用的东西,都要经过商品流通的过程。流通的环节越多,“食水”就越多;如果某个环节被狠“宰”了一下,我们就会大呼“食水好深”。如果是商品在流通中合法被“食水”,那“食水”是无可指摘的;但如果是权力寻租、商品化,权力与金钱交换,那“食水”就另当别论了。我们的公职人员可不要被人说在办事时“食水”咯! (祝基棠)

level 发表于 2008-12-14 22:54:34

食年?
    食?,就是吃奶,又说食奶。国际音标为s藜t2ni藓n31。“?”读“年”的去声,而“食”,笔者不才,找不到普通话的近似音。在字形、字义、语音上,极接近广州方言。(我觉得这句话有点不负责任,明明就是跟客家话一样,还说什么接近广州方言)惠州话说,“阿伢仔在盖食?”,即“婴儿在那里吃奶”;“你以为你重系食?咩?”意思是“你以为你还是在吃奶吗?”
    惠州俗语说,“食为大,着(穿)为闲”,这与古语“民以食为天”如出一辙。“食”为天下第一大事,而第一大事中首要之事是什么呢?就是食?。因为人从呱呱落地起,需要做的并且无师自通的事,就是食?。
    说起“食?”两字,来历不寻常。首先讲“食”字。别看现代汉语里也有这个字,但普通话里使用它的地方远不如惠州话多。例如,将“吃”说成“食”:食饭/食饱/好食/好食得 (很能吃);将 “喝”说成“食”:食水/食粥/食汤;将“吸”说成“食”:食烟/食鸦片/食白粉(毒品)/将“用(碗吃饭)”说成“食”:你食呢只碗/我食盖对筷子。当然,也不是所有“吃”、“喝”、“吸”都能用“食”代替的,例如:“形势吃紧”不能说成 “形势食紧”,“吸了一口冷气”不能说成“食抛一口冷气”,“他喜欢喝两口”不能说成“他中意食两啖”。但是,毫无疑义,惠州人将“食”字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得极其广泛。而“食”字,早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中已有之,其本义为“食品”,是名词。后来引申为动词“吃”,惠州人又发展为“喝”、“吸”等义。我们一天都离不开的 “食”字,就是这样一个古老的象形字。
    “?”,是个方言字,有两个含义:一指乳房,二指(人的)乳汁。惠州话说 “?盖对? (或说?牯)”即“他(她)那对乳房”,“?饿抛,爱食?”即“他(她)饿了,要吃奶”。这个字虽说是个俗字,古代汉语近代汉语都没有,但有的学者研究后提出,这个词属百越语词,也就是说是南方土著的语词。如这个观点成立,“?”字的历史则更悠久了。在“?”字的字形、字义、读音上,惠州话更接近广州话。
    虽然“?”即“奶”,但并非所有的“奶”都可说成“?”。例如,惠州人说“臭?臊”(散发乳臭味),就不能改成“臭奶臊”,我们可以说“?一生都坚持食奶”,却不能说成“?一生都坚持食?”。(祝基棠)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8-12-14 23:06 编辑 ]

level 发表于 2008-12-14 23:01:02

原来是十月二十七号才开始设立的

开篇辞
    看了这标题,肯定有人大惑不解:惠州话又不是人,怎么会好有瘾?这要从“瘾”字说起了。
    早期古汉语并无“瘾”字,但有两个相关联的字。一为“隐”字。当其读yìn时有一义“凭倚、依据”。《庄子·齐物论》云:“南郭子綦隐机而坐。”意思即南郭子綦凭着几案而坐。另一字为为“疒”(nè)。在甲骨文中其左边是一病床,右边是在病床上躺着一个人,周身的两个点表示出汗。《说文解字》释义为 “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尽管演变到后来的楷书写成“疒”后,汗点没了,人省略了,但“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本义未变。因而后世凡与疾病有关的字,一般都有病字头。有研究者推断,“瘾”从“隐”演化而来。笔者赞同这一观点,而且认为,“瘾”为“隐”与“疒”合成,有“隐”之音(yìn),又有“疒”之义。1460多年前的《玉篇》释“瘾”为“内病”,940多年前的《集韵》则释为“瘾疹”(荨麻疹)。至后来,尤其是晚清鸦片流入中国后,“瘾”则有了嗜好、癖好的新义,例如说球瘾、烟瘾、官瘾。
    而“瘾”字在惠州方言中,含义又有了新的演变,包含了兴趣、趣味、意思、奇怪等词义。例如,我们常说“呢只人好有瘾”、“呢本书好有瘾”,就是指这个人、这本书很有意思或很有趣儿。反之,说“同呢只人嫽冇瘾欸”、“呢本书冇瘾欸”,则是指跟这个人玩、这本书没意思或没趣儿了。“瘾”被赋予意思、兴趣、趣味、奇怪等含义,这方面惠州话与广州话一致。(这句话倒不假)
    之所以说“好有瘾的惠州话”,就是说很有趣儿的惠州话的意思。这既指惠州话发音的与众不同,又指惠州话在词义、语法上的独特。它既富有岭南方言的特色,又坚守着古汉语的本色。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刊出介绍一些有特色的惠州方言的小文章,这一篇就权作本栏目的开篇,希望读者垂注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祝基棠)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8-12-14 23:15 编辑 ]

level 发表于 2008-12-14 23:18:22

作者一昧在强调惠州话跟广州话的关系,看来作者是“惠州话属粤方言”观点的支持者。

yuanxianmin 发表于 2008-12-15 11:55:26

原帖由 level 于 2008-12-14 23:18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者一昧在强调惠州话跟广州话的关系,看来作者是“惠州话属粤方言”观点的支持者。

的确很明显,文中一些例句也多半如此。

怡保客 发表于 2008-12-15 12:40:30

很明显,这是不懂客语者所写的。
作者应该耶引入客家话作为对比,只有进行详细的比较才能断定惠州话属于哪一派。

level 发表于 2008-12-15 19:03:41

回复 11# 怡保客 的帖子

楼上说得对!

level 发表于 2008-12-15 19:04:08

今天的报纸

好有瘾的惠州话
食自己
    国际音标为s藜t21t揶‘i31ki35。
    外地人乍一听,准得大惊:吃自己?怎么疯狂至此?实际上,这是自力更生、自己吃自己的、自己靠自己的意思。其中的“自己”,后面本来还有 “的办法”、“的经验”、“的本事”、“的钱财”等等,只不过为了突出“自己”这主体省略了而已。
    食自己的对立面是食别人。“爱(要)食自己欸(的), (莫)食别人欸(的)”,大人教育孩子时常这样说,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食自己,体现了安分守己的做人原则,反映了只吃自己份上、不占人便宜的做人操守。这种食自己,值得肯定。
    但是,食别人的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常言道,衣食父母。父母抚育子女、子女食父母的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刑法》第183条还规定:对于“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要给予惩处。倘若叫嗷嗷待哺的婴孩去食自己的,那无疑是要这小生命的命,家长非受惩罚不可。因此,食别人应有个前提,一是年幼,二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也就是说,不具备食自己的能力与条件。
    问题在于,倘不具备上述前提,即具备了食自己的条件,还硬赖着要食父母、食祖宗的,就大可非议了。现在不是有一类现代的“啃老族”吗?啃,食也;老,父母、祖宗也。他们毕业而不就业,一直心安理得地食老窦(父)食老奶(母)的。当然,这是不光彩的,是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的,应加以规劝、引导。但是,这里要指出的是,这种食父母、食祖宗的习气,是有历史渊源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的宏志大愿都是要荫庇子孙万代的,因而培养了不少安富尊荣、以食父母为荣的不肖子孙。尽管“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直吃下去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食父母意识和父母甘愿被食的意识。中国的父母,最热衷说:“孩子,你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因而处处照顾孩子唯恐不周,事事包办代替唯恐不够。然而欧美国家的父母却喜欢说:“亲爱的,你已经长大成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供意见了!”到该“断奶”的时候,还百般照顾,多方溺爱,继续让其食父母,这势必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丧失宝贵的自信心,从而对其今后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食自己,不愧是一句教育孩子颇有警示作用的俚语!
    往大点说,食自己还有更深刻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成为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三的外贸总额、世界第四的GDP的发展中大国,靠的是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两宝。当列强对我们实行限制、遏制、围堵和威胁时,我们的出路就是食自己的,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用食自己的打破限制,摆脱遏制,顶住威胁,冲出围堵。在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中,还将遇到新的困难与风浪,因此我们还要继续食自己的,继续走自主创新之路。(祝基棠)

level 发表于 2008-12-15 19:55:44

从转载的几篇来看,都是没有什么学术意义,作为教学的实用价值也没多少,都是一昧在讲很多的口水话,以后如果没什么意义的就不再转过来了。:L

level 发表于 2008-12-15 20:16:47

看看祝基棠怎么说的,一个小编还如此……

惠州话比惠州客家话历史更悠久(按:这个不假)

    有部分学者认为,惠州话就是受粤语影响的客家方言,惠州文化等同客家文化。祝基棠认为,这是对惠州方言和惠州文化简单化、边缘化和矮化了。“其实,惠州话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惠州文化的载体。”

    惠州外来人口很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惠州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本土东西,把惠州话等同于客家话,弄不清楚惠州话与客家话的区别。祝基棠说,在弄清惠州话是属于广州方言或客家方言还是“惠州水源话群”这个系属问题时,还有更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在惠州,先有惠州话还是先有客家话?惠州文化是否就是客家文化?惠州文化包涵了客家文化,还是客家文化包涵了惠州文化?

    有一个学术界已成定论的事实是:广东境内,包括惠州,客家的形成是在宋代以后,广东的客家大半是在宋末到明初才兴盛起来的。如果说惠州话就是客家话,那宋代以前,惠州土著居民讲哪种语言?有没有自己的方言?根据明嘉靖年间编的《惠州府志》所载,北宋真宗天禧4年,就定下“惠州”州名。此前的五代至宋初,惠州原称“祯”;隋唐大部分期间,称惠州为“循”;南朝陈时称惠州为“梁化”……惠州都是“归善城”的郡治或者是州治所在地(即当地政府所在地)。在北宋英宗治平年间,惠州便有了著名的“八景”。这样美丽的景观没有北宋前惠州先民长期的建设和文化影响,是不可能出现的。在客家人兴盛之前惠州已有了灿烂的文化。如果把惠州文化说成是客家文化,把惠州话说成是客家话,无疑就会把惠州历史至少缩短600年。

    要以科学态度研究惠州方言、惠州文化

    对于惠州方言的未来发展,祝基棠寄予很大的期望。他说,惠州方言的系属问题,牵涉到语言、词汇、语法等很多学科内容,不是一个凭大胆的论断或凭感觉、凭感情就可以下结论的。没有大量的调查研究、周密的专业分析、富有说服力的论证都不足为据。他希望在媒体的推动下,惠州方言与地方文化的密切关系,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将惠州方言的研究列入到政府建设文化大市的日程中,组织有关专家,有组织地开展惠州方言、惠州文化的研究,尽可能拓宽视野,将惠州话放在东江流域或更大的范围去研究。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惠州《东江时报》有惠州方言小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