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yudong 发表于 2007-7-9 03:59:50

赣台亲情系家谱

如果说,“客家联谊会”、“同姓宗亲会”、“同乡会馆”是目前沟通海峡两岸关系的阳光渠道,那么,通过姓氏宗族开展重修谱牒活动,则是连接海峡两岸关系的一座凝固力强的桥梁。

众所周知,家谱是宗族家庭繁衍活动的纪录,是家庭成员表达自己、显赫自己、进而达到流芳百世目的文字档案。人的社会本性解决了人们具有“体现自我”的愿望。但是大多数人都属于平凡的人物,他们一生业绩也许不可能上国史、上方志,那么进入家庭谱牒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修谱是普通人的心理,尤其是受客家文化涵盖的赣人的心理因素更强烈,一提倡修谱,大家总是倾囊相助、奔走呼告,最后齐心协力编修成谱,达到“人有其名,家有其叙,宗有其事,族有其说”之目的。

近年来,在台湾及其他海外华人圈里,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五缘”文化成为纽带,以华人民间团体为载体的华人社会网络业已形成,他们旨在团结体恤、共谋发展,在灾祸救助、奖学助学、丧吊奠仪、福利照顾,调解纠纷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春秋祭祖,编修家谱,修建宗祠等宗亲大事把大家紧紧吸引在一起,使他们寻根问祖,保宗延族的生命意识越来越强烈。而在大陆、在江西、在赣南,又正逢太平盛世,人们生活渐入小康,编修家谱自然摆上各宗族家庭的议事日程。利用修谱,把海峡两岸的文化情绪揉和在一起,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且功德无量的大事。

大陆解放前夕,不少赣南人跟随去了台湾岛,其中最多的是“十万青年军”。由于历史原因,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故许多去台人员杳无音信,更不知其盛衰存亡,所以许多年来,大陆各级政府编撰地方志,由于资料所限,遗漏了很多去台人员的重要业绩和身世传记,这不能说是一大遗憾。所幸的是,近年来一些姓氏家庭在编修家谱过程中,疏通关系,拾遗补漏,补充了许多去台人员的身世资料。如上犹县《陈氏族谱》载:

“陈鸿钧、陈鸿藻兄弟,同时东渡日本,留学早稻田大学法学系。陈鸿钧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对辛亥革命事业颇有建树,《孙中山文集》有他的事迹和著作介绍,曾任国会众议院议员、议长、省参议会议长。陈鸿藻曾任上犹警察所长、膺选省参议员、众议院参事,后任广州大理院推事、县长等职,其女婿郑洞国,系原国民党高级将领。”

又比如,上犹《尹氏家谱》载有:

“尹迪潢,字伯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曾是江西军务部军训课员,都督府副官,云南陆军第四军司令部参谋,少将军寓,总监皖赣湘禁烟监察使,江西省参议会参议员,议叙中将衔。”

正由于一些姓氏家谱记载了一些去台人员的身世资料,使那些去台人员在自己的家谱上仍有一席之位,这就为今后各级政府修编地方史志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再说,修谱只是一种民间行为,只要某个人在历史上曾为民族、为民众做过些好事,无论他是去了台湾,或是漂泊异乡,家乡亲人都不会忘记其人其事。

换一个角度来说,那些去台人员,也应积极主动地与家乡宗族修谱接上轨,毕竟自己的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在家乡。须知一本家谱,即是家族生命史,是每一个人的芳名与业绩留传百世的重要渠道。“萌动木本水源之思”,参与到修谱活动中去。笔者所知,上犹县营前镇合河村一个名叫廖智忠的去台人员,年青时参军入伍,省军事教育团军官营毕业,历任排、连长、训练官、参谋官、监察官、官衔中校,曾被调入广东第七战区和湖南参与对日作战,获得抗战胜利奖。到台湾后,曾荣获台“国防部”颁发的台北市荣誉国民证书,在台享受特别优待。晚年得知家乡宗族修谱,多次往返,出钱出力,他还总结了一生戍马岁月经验,留下了珍贵的思想在《廖氏族谱》,以告勉后人,全事如下:

“长辈劝勉词: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不难。通一步自然幽雅,让三步何等清闲。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吃菜根淡中有味,守国法梦里无惊。有人问我尘世事,摆手摇头说不知。宁可采深山之茶,莫去饮花街之酒。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之友。贫莫愁兮富莫夸,那见贫长富久家。

——德源公二十世嗣孙智忠于台北公元一九九交年菊月

我们也知道,大部分去台的赣人都是有民族责任感、历史感,有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经营事业、扶贫救弱、弘扬科教,发展公益事业方面都有所建树,同时,在经营家庭,教儿育女,尊老爱幼,和睦邻里方面也是口碑较好。中国有句古话:于细微处见精神。许多类似细微而平凡的事,往往体现出一种民族意识和文化精神,这正是各姓族谱里所需要的家庭意识和文化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将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活动记录在姓氏族谱里,前承祖辈、后传百世,使自己的精神闪烁在族谱里,让后人欣慰,让后人荣耀。所以说,参与宗族修谱,是两岸赣人共同的心愿,共同的义务和共同的利益所在。我们切切盼望广大去台的赣人,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宗族修谱活动中来。

书越读,人越精;谱越修,情越亲。综上所述,本人有如下一番感想:

趁着歌舞升平,盛世修谱之际,赣台两地的亲情理应顺时逐利,融为一体,大家都属赣人,血液里蕴藏着敬重祖先、和睦亲情的客家文化精髓。我们要以修谱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两岸赣人的深层了解,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继承祖业,丕振鸿图,宏开家风,同时更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最终达到祖国统一、两岸繁荣。

最后,我想以上犹“何氏祠堂”的一幅堂联来结束本文,其堂联曰:

庐山树千枝,看看还是一本;

江河水万脉,想想总归同源

yeyudong 发表于 2007-7-9 04:16:57

当年由刘仲荻(又名刘辉联,系抗日名将)率领的23军就有三万余人,大部分为赣南人,由于两岸分离已久,好多人至今杳无音信,那些回来与亲人团圆的算是大幸了

yeyudong 发表于 2007-7-9 04:29:46

赣南去台人员多,我们目前去台人员包括第一代去的和后面去的台胞台属有20多万,将近30万,赣南在台湾基本上每个县市都有同乡会。当时有一批跟着经国先生过去的,也就是当时的青年军,“赣南帮”也是比较有实力的,特别是后期经国先生执政以后比较明显。另外一个方面,赣南90%多都是客家人,在台湾有400多万客家人,也就是说,台湾2300万人当中最大的一块是闽南人,然后就是客家人。赣州是客家人的第二祖地和客家摇篮。第三块就是经国先生当年在赣州地区“建设新赣南”,到台湾去以后,他在台湾的很多执政理念和模式都是当年在赣南形成的,赣南在台湾的知名度很高。夸张点儿说,在台湾可能有人不知道江西,却很少有人不知道赣南。所以,这些年,来赣州投资的台商也比较多,这几个因素就使得赣州成为台湾同胞投资的重点地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赣台亲情系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