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38:57

  《客家民俗》分十三章:衣食住行、婚嫁生育、丧葬习俗、民间节庆、生产习俗、民间信仰、传统会社、客家社交、地理风水、民间禁忌、宗教文化、尚武习俗、成年仪礼。资深汉学家、2005年春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中国民俗研究杰出贡献奖”的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民俗学学家渡边欣雄教授为本书作序。
  本书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在内容的取舍上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房学嘉说,现代文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本书所述,基本上是曾在粤东梅州等地流传过的民俗,有些已不存在,有些虽然还存在,但也只有在少数人或少数地区中流传。总的原则是以现今仍在粤东地区,尤其是梅州地区民间流行的传统民俗为主。民俗学是一门极具现实性、最能为现实社会所应用的一门学科。因此,房学嘉尽量做到兼收并蓄,让它更具多功能性。为正确对待民间传统文化,本书在反映良俗为主的前提下,为保留民俗的历史面貌,对于那些虽已不传的部分陋俗或恶俗,也作了适当的反映。作者指出,这样做旨在反映客家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也可为深化客家文化研究提供一些鲜活的历史文化资料。但从建设精神文明这个角度看,陋俗与恶俗都是要彻底加以摒除的。因此,房学嘉希望读者在翻阅本书时能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
  本书的难点之二是在行文上如何处理好普遍性和个别性的关系。房学嘉说,客家地区广袤千万里,除粤闽赣边大本营外,还有广西、四川、台湾及海外等地。各地民俗千差万别,虽同为客家文化,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村一乡多有不同,但在一些大的民俗方面,许多又是基本相同或是大同小异的。如岁时节日、婚育丧葬和社会礼仪等,本书选择一地或数地的民俗作为代表,描述全过程,以观其全貌,其余则取各地具有特色的不同侧面或其中一点,以避免同一事象的重复出现,使人读来乏味。

[之二]

2006-02-09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41:14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之《客家诗文》
http://www.oliodu.com/upload/00600.jpg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42:30

《客家诗文》:客家文学作品集萃
(刘龙胜)

  客家地区文人辈出,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坛中总是可以看到许多客家人活跃的身影。由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选编的《客家诗文》一书以“客家诗文”为题,是客家文人文学作品的首家选本。其所选的作品以祖国大陆地区各时期重要的客家文人影响较大的作品为主,并且对描绘客家风土人情的作品略加偏重。可以说,古今比较知名的客家籍作家、诗人或名人大都在这本书上“登堂入室”,参与这个盛况空前的“客家诗文大聚会”了。
  《客家诗文》一书包括“古体近体诗”、“现代诗”、“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和“现代小说”等5个部分,共选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近现代以及当代的79位作家、诗人或名人的作品。这些作家、诗人或名人当中,不少都是当时文坛中“扛鼎”的角色。其中,“古体近体诗”部分选编了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杨万里的《过瘦牛岭》、黄遵宪的《新嫁娘诗》、丘逢甲的《阴那山行》、叶剑英的《梅》等113首诗;“现代诗”部分选编了李金发的《弃妇》、野曼的《贝尔格莱德的金秋》等7首现代诗;“古典散文”部分选编了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李士淳的《登五指峰记》等4篇古典散文;“现代散文”部分选编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林风眠的《我的兴趣》、程贤章和廖红球的《大亚湾的诱惑》、陈国凯的《闲话客家》等28篇文章;“现代小说”部分选编了张资平的《梅岭之春》、陈国凯的《我应该怎么办?》等3篇现代小说。
  此外,《客家诗文》一书对所选作品作者的籍贯、生平、风格及代表作等都作了简要说明,并对所选作品的部分内容附加了“注释”。让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既能了解到作者的客家背景,同时也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含有的“客家味”。

2006-02-13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44:56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系列访谈之六
客家诗文的“大聚会”
——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谈《客家诗文》
本报记者 刘龙胜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之《客家诗文》由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选编。据目前所知,该书是客家文人文学作品的首家选本,为客家文学爱好者系统欣赏和研究客家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借鉴。近日,记者就该书的编著经过、内容概况和特色等读者关注的问题采访了杨宏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客家地区文人辈出,自唐代以来,客家文人创作成果斐然,产生了不少颇具盛名的作家和诗人。唐代张九龄,其诗一扫六朝淫糜习气,对唐诗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南宋杨万里、文天祥,前者所作意象万千,为“南宋四大诗家”之一,后者所作风骨凛然,表现了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元明期间,客家文人表现虽不甚突出,但亦有李士淳为明代散文大家;到了清代,客家文人创作高潮迭起,清初有“宁都三魏”、“易堂九子”等,乾嘉年间有宋湘、李绣子、黄香铁等,清末则有丁日昌、何如璋、黄遵宪、丘逢甲等一大批文人志士。尤其是黄遵宪,成为“诗界革命的旗帜”、首倡中国古体近体诗歌变革的一位杰出诗人;现当代以来,客家文人更是群星灿烂,张资平、李金发、钟敬文、陈国凯、程贤章等均在中国文坛上具有相当的地位。杨宏海说,正是基于这些,早在好几年前,他就构想着选编一套“客家文学作品集”。但在那么大范围中选编出一册有代表性的集子,如同大海捞针,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这次由梅州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深圳市文联客家研究室、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编纂《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终于使他下定决心来编撰《客家诗文》这本“客家文学作品集”。
  
[之一]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45:57

  杨宏海说,客家文学包括客家文人文学和客家民间文学,客家民间文学因另有他本,而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客家文人文学作品也另有编撰计划,所以《客家诗文》一书是祖国大陆地区客家文人的文学作品选。《客家诗文》全书分为5个部分,包括“古体近体诗”、“现代诗”、“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和“现代小说”,共选有79家。可以说,古今比较知名的客家籍作家、诗人或名人大都“登堂入室”,参与这个盛况空前的“客家诗文大聚会”。此外,客家不仅文人众多,而且作品丰富,所以《客家诗文》一书所选的作品以各时期重要作家及其影响较大的作品为主,同时注意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
  谈起《客家诗文》一书的特色,杨宏海认为,其一,《客家诗文》一书所选作品的视点主要是“客家”。书中的许多诗人、作家都很出名,现在 特别放在“客家诗文”这一框架中,可能就变得陌生而新鲜,不能不“另眼相看”。比如文天祥是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但多数读者恐怕并不知道文天祥是客家人,也未曾觉察他的诗文可能有“客家味”。此次特地把他被囚禁在元大都时写的并不太知名的《过梅州》收录进《客家诗文》,把几百年前梅州的场景展现给读者。其二,有些诗文过去我们不知道读过多少遍了,从来未想过和“客家”有何关联,如今又在《客家诗文》中读到,很自然就从“客家”的角度重新打量这些作品。比如朱德元帅的《回忆我的母亲》在中学课本中就熟读过的,一般都是被其中那种母爱、孝心与“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等所感动。现在从这本诗文集中重新来读,对客家妇女特有的“行为模式”与心境感受,也许会有一种新的读解。其三,《客家诗文》一书在选取作品时对描绘客家风土人情的作品略加偏重。这样一来,人们在阅读客家人的创作时,除了解到作者的客家背景外,还能不时发现作品中含有的“客家文化”因子。比如郭沫若的许多名作该书都没有选收,而是特别选收了《赠梅县地区专署》和《赠丰顺县委》两篇,都不是代表作,但与兴梅地区的风土人情有密切关联,如“健妇把犁”、“山歌入夜”等的描写透露出一种特殊的客家味,而“文物由来第一流”则是对梅州文化积淀的赞许。从“客家”的角度来读,那种“重新发现”的愉悦便油然而生。

[之二]

2006-02-10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47:13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之《客家之子》
http://www.oliodu.com/upload/00700.jpg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48:37

《客家之子》:客家人的正气歌
(李锦让)

  作为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其中之一的《客家之子》,是以介绍客家杰出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书,是一部客家人的“正气歌”。本书的主要编著者是当今国内客家学研究的权威——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的谭元亨教授。
  客家之子,也同样当是人民之子,中华民族之子!本书用这个名字,而没有用“名人”之类的名字,是为了使本书更亲切、更可敬,也更有内涵和意义,也能更好地体现被收入其中的客家杰出人物的高风亮节与凛然大气。
  此书分“民族志士”“领袖风采”“将帅雄姿”“科技精英”“工商巨子”“文苑宗师”等六大部分,并没有按人物一个个列传,一方面,是为了更充分地展示出所有客家之子的朗朗风姿,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篇幅所限,顾此失彼。由于全书系叫“客家与梅州”,重点自然是放在梅州的客家历史人物的身上。在入选上,梅州客家人理所当然占了较大比重。与此同时,在人物事迹的介绍上也是有详有略,重点相应突出,有的有单篇,有的是群像,有的则采取链接的方式,尽可能顾及到。
  《客家之子》一书共选取了从客家民系形成之际,以文天祥为代表,自袁崇焕,至洪秀全、孙中山,到朱德、叶剑英、胡耀邦等上百位客家杰出人物的故事,讴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铮铮铁骨和客家人的“硬颈”精神,他们为千秋万代树立了楷模,在史册上可谓高高站立,万古长青!他们是民族志士,也是客家之子!通过这一大批“客家之子”的充分展示,作为榜样的力量,一定会激励客家人与非客家人,尤其是我们的后代,百倍昂扬地去建功立业,去开创客家人更辉煌的未来!  
      
2006-02-13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50:18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系列访谈之七
客家人的正气歌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谈《客家之子》
本报记者 李锦让

  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近日出版发行,其中之一的《客家之子》,是以介绍客家杰出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书,这本书的选编经过是怎样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特色?记者近日采访了该书的主要编著者——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谭元亨教授。
  谈到该书的编著经过,谭教授介绍说:“本书的书名是几经斟酌才定下来的,本来这书名,是用在我10年前所撰写的胡耀邦传记上,正如不久前中央在纪念耀邦90诞辰的大会上对他的评价,他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当然,更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儿子,其范围比客家之子更大一些,不过,客家之子,也同样当是人民之子,中华民族之子!因此,用这个名字,比用‘名人’之类,更亲切、更可敬,也更有内涵,更有意义得多,所以,它更有人民性,更有正气、骨气,更能体现被收入其中的客家名人的高风亮节与凛然大气。从一开始,我就力图把这本书写成一部客家人的‘正气歌’——这便是此书的根本宗旨。事实上,在这一本书里,我所追求的史诗品格、正气歌式的意蕴已较好地得到了体现。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此书免不了仍有遗珠之憾,但在八种书中,我个人认为这是付出心血最大的一部——读者们是会充分理解的。”
  谈到该书的主要内容时,谭教授介绍说,此书分“民族之士”、“领袖丰采”、“科技精英”、“将帅雄姿”……等六大部分,没有按人物一个个列传,一方面,是想更充分地展示出所有客家之子的风姿,另一方面,也避免因篇幅所限,顾此失彼。当然,全书系叫“客家与梅州”,重点自然是放在梅州的客家历史人物的身上。在入选上,梅州客家人理所当然要优先考虑。与此同时,也是有详有略,重点相应突出,有的有单篇,有的是群像,有的则采取链接的方式,尽可能顾及到。
  谈到该书的特色时,谭教授说,《客家之子》一书从客家民系形成之际开始,选取了以文天祥(此书把他列入首篇,也是我亲自执笔的)为代表,自袁崇焕,至洪秀全、孙中山,到朱德、叶剑英、胡耀邦等上百位客家杰出人物的故事……,讴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铮铮铁骨和客家人的“硬颈”精神,他们为千秋万代树立了楷模,英名永垂青史!他们是民族志士,也是客家之子!通过这一大批“客家之子”的充分展示,作为榜样的力量,一定会激励客家人与非客家人,尤其是我们的后代,百倍昂扬去建功立业,去开创客家人一个更辉煌的未来!
      
2006-02-11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51:35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之《客都梅州》
http://www.oliodu.com/upload/00800.jpg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16:53:05

《客都梅州》:了解梅州的指南
(何碧帆)

  《客都梅州》是由梅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科长、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叶小华,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谭元亨教授和原梅州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现任市统战系统党委副书记管雅共同负责编撰的。他们在书的后记中对梅州之所以成为“客都”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一、梅州是客家人长期南徙的最后一个中转站。二、梅州比较集中地保存了客家民系的风俗习惯和优良传统。三、梅州是近现代以来客家人文的中心,出现了大量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人和作品。四、梅州客家人身上,突出表现了客家人反抗强权的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客都梅州》着眼于梅州的历史与现实、山川与名胜,文化与经济,人文与生态,教育与文艺,民俗与民居、资源与特产,方言与宗教等诸多方面,要言不繁地对梅州进行全方位介绍。本书的编者为了《客都梅州》的写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走遍了梅州各县(市、区),采访了不少学者文人,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的研究,定下从“千年文史风雨桥、山川形似壮粤东、衣冠南渡古风存、人境庐畔说人境、今日梅州展宏图”五部分进行编纂。
  《客都梅州》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准确地叙述了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论证了梅州作为世界客都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定位。第一章《千年文史风雨桥》,详尽地记述了梅州的历史和客家人的迁徙过程;第二章《山川形似壮粤东》,赞颂了梅州秀美的山川风物,介绍了丰富的资源和特产;第三章《衣冠南渡古风存》,对客家风俗、信仰、小吃、建筑及文艺都有详细的介绍,展现了梅州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第四章《人境庐畔说人境》,则记载了梅州军政界、工商界、文化界、科学界、体育界等社会各界的硕彦奇儒的主要事迹,其中包括黄遵宪、宋湘、黄香铁、李惠堂等历史名人;第五章《今日梅州展宏图》,不仅介绍了近年来梅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还对梅州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2006-02-13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6-2-22 at 16:54 ]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20:47:21

《梅州:世界客都论》出版
本报今日起在第12版陆续摘要刊登

       本报讯 梅州作为“世界客都”的地位是怎样形成的?证明“世界客都”的论据又是什么?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论证梅州是“世界客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为此,我市实施“开放梅州”战略领导小组将它作为2005年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委托著名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教授牵头论证。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论证的重要成果——《梅州:世界客都论》现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集中体现了今年3月30日在华工举行的30多位专家参加的专题论证会意见,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地对梅州如何成为“世界客都”进行充分论证,是客家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它对进一步擦亮“梅州——世界客都”的品牌,扩大客都梅州的影响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今日起,本报将在第12版(双休日第8版)陆续摘要刊登该书部分精彩篇章,与广大读者共享。

(开文)
2005-12-26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20:49:21

《梅州·世界客都论》摘登
第一章 梅州,客家腹地的发生
(本章由谭元亨、江金波执笔)

       一、“一枝散五叶”——客家人第四次大迁徙与客家腹地的确认
  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则是在梅州已形成聚居地或集散地之际发生的,这给日后梅州作为“文化中心”的认同,乃至作为“客都”的认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因此,务必阐述清楚方可服人。
  一般认为,元亡明兴,在梅州算是“和平过渡”,没有什么战事,驻守梅州的元朝命官本就是汉人,所以,梅州的人丁便没受什么影响,发展迅速,包括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中也这么写道:“……盖客家的大部分于宋末明初徙至广东内部后,经过宋明一代的生息,系裔日繁,资力日充,而所居地域则属山多田少,耕植所获,不足供用,于乃思为向外扩张……”这便成为客家人第四次大迁徙的一重大历史动因。
  我们沿袭罗香林“五次大迁徙”一说,是因为他对中国移民史的研究是有相当造诣的,五次大迁徙的说法,也基本合乎历史事实,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但这并不等于它就十全十美,无须补充与完善了。例如关于“第二次大迁徙”的历史动因,他归结为黄巢之乱,可从史书及族谱上考证,黄巢之乱之前的安史之乱,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史书称其更甚于引发“第一次大迁徙”的永嘉之乱。所以,随着史料的进一步发掘,第四次迁徙,无论是历史背景,还是诱发动因,都还有值得讨论的地方,需要有更深入的探究。
  首先,早在南宋,梅州的人口就比北宋要少——注意,这正是客家民系形成之际。其间,主要是当地一直动荡不安,连年战乱,及至《温志·丛读》中称:“南宋后,迭遭兵变,土著逃亡者仅存一二,历元而明,中原衣冠,始稍迁至。”可见,当地的少数民族一经迁出,便没有再回来,梅州方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即客籍属地。我们也知道,当年追随文天祥抗元而辗转南粤者,梅州更去了大部分,而蔡蒙吉在梅州率众抗元,孤城喋血,被杀者更不计其数,全城十室九空……为此,梅州在宋、元交替之际,人口锐减,即便在元中、后期,也没多少返迁,为此,当朱元璋建立汉人的明王朝时,这已是1369年了,仍只能把梅州降格为程乡县。

[之一]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6-2-22 at 20:50 ]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20:52:22

  也就是同一年,位处粤北的英州,也被明太祖朱元璋降格为英德县。这英州由来已久,早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粤之际,在当今英德境内设浈阳、浛洭两个县,后来,先后归属于桂阳郡、始兴郡、广兴郡、衡阳、南海郡及广州。五代时,浈阳属英州,浛洭属广州。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五年(972年),因洭犯讳,改为浛洸。第二年,改属英州,后属英德府,即二县同属英德府,元代改为英德路,后又降为英德州,属广东道。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降为英德县,属韶州府。
  之所以详述英德县建制沿革,是想说明,英德自汉代始,人文历史渊源不可小看,尤其是张九龄凿通大庾岭之后,韶关一带,更成了中原移民南下第一站,其人口一度远超广州。所以,英德历史上含2个县,且作为府、路、州等建制,可见人口不少,为何到了明初,竟降为一个县呢?
  据史料记载,陈友谅南方称帝,为朱元璋所灭,原来支持陈的地方,大都被朱的军队扫灭。偌大一个英州,历此浩劫,州城竟只余百十号人丁,其余大多被杀。没有人,别说“州”了,连县也难以支撑。罗香林的著作中,曾提到客家人在这之前亦到达粤北,与经珠玑巷入粤的广府人一样,其实有误。粤北包括英德被杀的人丁,当是广府人与土著人,而非客家人。客家人是在这次劫难之后,才填补进粤北的,这有粤北大量的族谱为证。
  如作为英德的大姓郭家,其开基祖郭文一即郭进生,原籍为福建上杭,明宣德年间已在兴宁县十三都罗经水居住。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移居广东韶州府翁源县。成仕年间(1473年左右)再移居英德潭坑——这一脉,记载得相当清晰。韶关其他客家姓氏,也大抵是宣德正统至成仕年间(1426—1487年)迁入的。
  迁入韶关之际,客家人进入粤东梅州的也就更多了。有关方志均记载,这一段时间内,有大批的客家人,因人口拥挤以及粮荒,由闽西南的宁化等地迁入梅州、韶关,其中,迁入大埔为多——可参见邹鲁序的《大埔县志》。正因为这样,才有“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是来自宁化之石壁村者”一说。

[之二]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20:53:55

   因此,称宋末明初大批客家人迁入,当为不确,真正大规模迁入,则应是明中叶前后。根据梅州有关的人口记载,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明初洪武二十四年,程乡县人口仅1686户6989人,作为一个县的规模都几乎不足,最早建县(东晋年间)的兴宁,在这一年仅2626人,五华也仅3202人,可是人口锐减——宋熙宁八年,程乡为12372户。熙宁八年为1075年,洪武二十四年为1391年,间距为300年。
  但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程乡人口便达到了38366人,增长约4.5倍,平均为12%强,兴宁与五华,也分别达到4181人及9000多人;大埔则有近4万人。各县统计不一,资料不全,但可看出梅县(程乡)、大埔人口的剧增,正应了前述郭氏族谱及相关族谱的记载。史载:“明成仕年间,江西、福建均有人满为患,迁入韶州、嘉应州入户者不少。”
  成仕年间,当是梅州人文初兴之际,长乐知县黄瑜,建有长乐学宫;兴宁知县秦君,奏准重建县城,改土垣为砖墙;又析海阳八都之地,置饶平县,大埔划归饶平。继任兴宁知县侯爵,更主修《兴宁县志》,为该县志有刊本之始。程乡县令刘彬,亦设东社学、西社学、南社学于城外。兴宁更改兴宁至程乡的驿道。成仕之后弘治年间,长乐至油田的灌溉工程——周瑄圳完成,可灌溉3000余亩良田。程乡又设北社学,名濂溪书院,为大学者陈白沙所称道,并作诗及撰写社学记……
  可以说,这半个世纪中,是梅州于明代之际相对稳定、繁荣的历史时期,也是梅州客家人人口剧增的重要阶段,但很快,到明中末叶,动乱又起,于是,便酿成了明末清初的客家人第四次大迁徙。

[之三]

夏荷 发表于 2006-2-22 20:55:36

  没有明代中叶的聚居,业已形成的客家民系对梅州作为聚居地的认同,那么,作为第四次大迁徙的“一枝散五叶”出去的不同区域的客家人,就不可能视梅州为他们出发前的祖居地——这里务必有几个条件:
  一是祖上在梅州有相对稳定的且有较长时间的居住与停留。一般来说,至少有一代或几代人以上,也就是超过半个世纪方可,明中叶的稳定,提供了这一先决条件。
  二是祖居地留下的深刻的历史地理记忆。这一条,梅州同样是具备的,在群山环抱下,它拥有面积达320平方公里的兴宁盆地,110平方公里的梅江区盆地,以及均为100平方公里蕉岭谷地、汤坑盆地,还有若干小的盆地平原,它们为移居适时的休养生息,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环境。
  三是方言的整合、规范。众所周知,如今全国乃至全球的客家人,都认同梅县松口的客方言为标准音,尽管同在梅州范围内,如五华的客方言就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共同的乡音,所牵引起的乡情则是最浓郁也是最稳固的,非别的内容可比。
  上述三条,相对稳定的时间、深刻的历史地理记忆,以及在此地整合、规范了的乡音,使梅州在逐渐形成的“客家大本营”中,有了日益突出的历史地位,成为客家人最后一个大范围的集散地。
  其实,在明中叶后期,梅州人口又呈下降趋势。如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程乡人口为38366人,至崇祯八年(1635年),百年间,人口只余下一半,为19647人。弘治十六年起,瑶民、农民起义连绵不绝;嘉靖年间,又遇大旱与蝗灾,继而地震,倭寇入侵,农民起义规模日益壮大,震动了闽粤赣三省,一起延续到崇祯年间。
  直到民族危亡之际,这些民变才逐渐平息,同仇敌忾,投身于抗清斗争之中。
  可以说,自明末至清初,这上百年间,引发的客家第四次大迁徙,在客家文化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如果说,前面三次大迁徙,是客家先民聚落、凝结及至客家民系形成,呈现的是一种内聚的形态,那么,这一次,则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折,由内聚演变为向外的辐射,让中国及世界开始认识客家人,并且感受到了客家人的历史力量。
  而客家人,则不再仅仅株守在闽粤赣大本营中,乃是扩散到了整个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了。

[之四]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