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发表于 2008-12-17 23:06:55

兴井村古村落——令人震撼的古豪宅群

兴井村古村落——令人震撼的古豪宅群
---------------------------------------------------------------------------------------------------------
http://www.heyuannews.cn  2008年12月2日   河源日报
---------------------------------------------------------------------------------------------------------
http://bbsimg.0762.net/month_0812/20081202_01fa5830d4d6ae827fac028Lf7RfxWW2.jpg
    走进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自认为看过河源不少古宅的我被震撼了:连绵山峦被平旷空阔的田野推远,几栋白墙黑瓦的高大古宅,在绿色水稻的簇拥下显出雄伟浑厚的气派。

    这种震撼的感觉,是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兴井村而产生的共鸣。一位摄影发烧友在他的兴井村摄影图片上写下这样的话:“每位游人,从看林寨第一眼开始,都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位于林寨中心位置的兴井村,20多座白色的挺拔的四角楼,耸立在开阔平坦的绿色田野上,蓝天、绿野、白云,色彩分明的色块构成了壮丽的景观。”他认为,这里是“让人激动不己、流连忘返的地方”。

    兴井村是一个古村落。清末民初,兴井村许多富裕人家建造了一座座高大的房屋,形成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目前,兴井村古建筑群中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有24栋,其中清朝年间的20座、民国时期的4座,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集中在2公里范围内。古民居群如此聚集,在全省范围内尚属罕见。

    2006年9月,我市将兴井村古建筑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23日,兴井村成为省文联、省民协认定的首批27个广东省古村落之一;目前,兴井村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古建筑群: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

    兴井村位于林寨镇中心地带,地势宽阔平坦。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元朝以来,兴井村村民凭借土地肥沃和水运之利,务农经商,航运发达,出现了很多富裕大户,特别是清朝至民国期间,兴井村不少富裕人家建造了一座座高大的房屋。这些古民居集中在2公里范围内,形成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在我省十分罕见。目前,兴井村古建筑群中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有24座,其中建于清朝年间的20座,民国时期的4座,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集中在两公里范围内。

    这些古建筑群特色鲜明,大部分为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每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主楼四角建有比建筑主体要高的威严的碉楼,外立面高8至10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布瓦硬山搁檩式结构。屋内有石雕、木雕等艺术装饰,无论是柱子、金枋、脊枋和屏风,均大量使用了镂雕、浮雕、圆雕等手法,雕刻有麒麟、瑞兽、梅兰菊竹、花鸟虫鱼、人物故事等艺术图案和对联匾额。

    去年年底,广东省文物考古专家在和平县林寨镇考察时,肯定了兴井村古建筑的价值,称赞其“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具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基本条件。根据对兴井古民居最新的普查结果表明,古建筑已达到42幢。据介绍,目前该镇兴井村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市委书记陈建华今年在该镇调研时指出,林寨古建筑群规模之大、水平之高、质量之好实属罕见,在全省甚至全国也不多见。市、县各级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把这些古民居、古建筑保护好,在保护的基础上,推出古民居游。

    据了解,在兴井村古建筑中,以谦光楼和颖川旧家最具代表性。

谦光楼:极富艺术性的客家古宅

    走进谦光楼正门,大家都惊叹不已:“好高啊!”大门周围繁复而精巧的层层石雕,足见谦光楼当年豪宅的风光。

    大门上面有石浮雕三字“谦光楼”,在其之上是“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字画。

    由陈步衢创建于1920年的谦光楼,占地2700多平方米,平面长方形,四角建有碉楼,一进为三层仿西式走马楼式楼房,二、三、四进为三常四横殿堂式格局,依中轴线依次为正门、下厅、中厅、上厅,联系两厅之间有廊庑,侧边有厢房,两侧各有两排横屋,在横屋与横屋、厅堂与横屋之间有3条巷和11个天井分隔,通过天井和横巷这样的交通网络,将整栋房屋联在一起。

    整个大屋处处可见精美雕刻。屋内屏风、槅门、月梁、插斗、、简柱、驼墩上均大量使用浮雕、镂雕手法雕刻着神仙人物、飞鸟、走兽、花卉等图案。

    谦光楼整栋房共有10厅11井,房间258间,水井、粮仓、厨房俱全,可容纳几百人居住,充分体现客家围屋的聚族而居、防御性强的特性。据说,只要备足粮草,可以与外敌长久对峙。

    68岁的陈老伯是创建者陈步衢的后代,他说,当年盖这座房子花了四五年时间,共住有主仆100多人。现在,大部分住分已经搬出去了,若大的谦光楼只有5户人家了。

颖川旧家:积尘难掩昔日金碧辉煌

    颖川旧家最令人注目的除了石刻、木雕等外,还有一些石木构件上的镀金漆,虽蒙着积年厚尘,仍金光闪烁。

    颖川旧家由陈履中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创建。陈履中,字正卿,民国二年任和平县议会议员,七年任广东省议会议员,九年(1920年)任和平县知事。

    颖川旧家平面呈方形,高三层,搁瓦布檩式结构,平面布局为二进二横式,依中轴线向两边平均布置,正中依次为大门、门厅、中厅和上厅。横屋为三层走马楼式楼房,楼前有长25米,宽3米的天井用于通风和采光,屋内石木构件均大量运用镂雕和浮雕手法雕刻着草木花卉、松鹿、麒麟、锦鸡、瓶花、人物故事等图案,皆繁复精致,技艺精湛,栩栩如生,其表面的金漆,至今仍显得金碧辉煌。

    由于建筑年代稍后,颖川旧家有别于“四点金”式围屋,防御性已减弱,设计上更注重美观实用,外面一排三个门,在横屋可直接从侧门出入,不用绕道正门,水井也建在门外余坪中,减少了屋内潮湿。横屋建成现代的走马楼式,更便于居住和使用。屋内常见的精美雕刻和楹联,无不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村民陈跃金仍在颖川旧家住着,他和村里一些村民一同保护这座老宅。因为以前上厅的屏风有一块被偷走过,村民都自发地齐心加以保护。陈跃金说:“兴井村的3000多位村民都晓得要保护这些老宅。”



   
作者: 凌丽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8-12-17 23:08 编辑 ]

level 发表于 2008-12-17 23:08:05

和平林寨兴井村古村落:令人震撼的恢宏豪宅群

http://bbsimg.0762.net/month_0812/20081202_6c3dc75b56126dd9b83di2D94YzJdMDw.jpg

当我在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走下车子时,自认为看过河源不少古宅的我被震撼了:连绵山峦被平旷空阔的田野推远,几座白墙乌瓦的高大古宅,在绿色水稻的簇拥下显现出雄伟浑厚的气派。


而这些,仅仅是站在兴井村路边目力所及的看到的几座古宅。这种“震撼”的感觉,是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兴井村而产生的共同感觉。一位摄影发烧友在他的兴井村摄影图片上写下这样的话:“每位游人,从看林寨第一眼开始,都会被眼前景象震撼。位于林寨中心位置的兴井村,20多座白色的挺拔的四角楼,耸立在开阔平坦的绿色田野上,蓝天、绿野、白云,色彩分明的色块构成了壮丽的景观”,认为这里是“让人激动不己、流连忘返的地方”。


兴井村是一个古村落。清末民初,兴井村的许多富裕人家建造了一座座高大的房屋,形成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目前,兴井村古建筑群中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有24座,其中清朝年间的20座、民国时期的4座,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集中在2公里范围内。民居群如此聚集,在全省范围内尚属罕见。


      2006年9月,我市将兴井村古建筑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23日,成为省文联、省民协认定的首批27个广东省古村落之一;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可与开平雕楼相媲美


兴井村位于林寨镇中心地带,地势宽阔平坦。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元朝以来,兴井村村民凭借土地肥沃和水运之利,务农经商,航运发达,出现了很多富裕大户,特别是清朝至民国期间,兴井村不少富裕人家建造了一座座高大的房屋,这些古民居集中在2公里范围内,形成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在广东省十分罕见。目前,兴井村古建筑群中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有24座,其中建于清朝年间的20座,民国时期的4座,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集中在两公里范围内。


    这些古建筑群特色鲜明,大部分为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每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建有比建筑主体要高的威严的碉楼,外立面高8至10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布瓦硬山搁檩式结构。屋内有石雕、木雕等艺术装饰,无论是柱子、金枋、脊枋和屏风,均大量使用了镂雕、浮雕、圆雕等手法,雕刻有麒麟、瑞兽、梅兰菊竹、花鸟虫鱼、人物故事等艺术图案和对联匾额。雕刻手法精湛,表面所镀金漆至今仍是金灿灿地。
去年年底,广东省文物考古专家在和平县林寨镇考察时肯定了兴井村的古建筑的价值,曾称赞说“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称具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基本条件。根据对兴井古民居最新的普查结果表明,古建筑已达到42幢。据介绍,目前该镇兴井村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市委书记陈建华今年在该镇调研时指出,林寨古建筑群规模之大、水平之高、质量之好是罕见的,在全省甚至全国也不多见,市县各级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把这些古民居、古建筑保护好,在保护的基础上,推出古民居游。

在这批古建筑中,以谦光楼和颖川旧家最具代表性。

谦光楼:极富艺术性的客家“豪宅”


在和平县和林寨镇有关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客家古邑文化行”报道组来到了谦光楼。在正门处,我们已经惊叹不已:“好高啊!”大门周围的繁复而精巧的层层石雕,已使我窥一斑而知全豹,当年的谦光楼,是如何富有艺术性的一座客家“豪宅”!


大门上面有石浮雕三字“谦光楼”,再上面是“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字画。80多年的历史,仅在这座大楼的正门上已透露出许多信息。


谦光楼由陈步衢创建于1920年的谦光楼,在大约50年后,占地2700多平方米,平面长方形,四角建有碉楼,一进为三层仿西式走马楼式楼房,二、三、四进为三常四横殿堂式格局,依中轴线依次为正门、下厅、中厅、上厅,联系两厅之间有廊庑,侧边有厢房,两侧各有两排横屋,在横屋与横屋、厅常与横屋之间有三条巷和11个天井分隔,通过天井和横巷这样的交通网络,将整栋房屋联在一起,不出大门即可互相通透。


整个大屋处处可见精美雕刻。屋内屏风、槅门、月梁、插斗、雀替(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简柱、驼墩上均大量使用浮雕、镂雕手法雕刻着神仙人物、飞鸟、走兽、花卉等图案。屏风和隔扇上分别书有“是亦为政”、“克和阙中”、“东辉太乙”、“西焕长庚”、“燕翼诒谋”、“兰桂腾芳”等寓意吉祥的词语。
谦光楼整栋房共有十厅十一井,房间258间,水井、粮仓、厨房俱全,可容纳几百人居住,充分体现客家围屋的聚族而居、防御性强的特性。据说,只要备足粮草,就足可与外敌久峙。
68岁的陈老伯是创建者陈步衢的后代,他说,当年盖这座房子花了三五年,当年这里主仆共100多人在这里,一直住到全国解放。1952年冬,陈家在土改运动时被没收财产,谦光楼被分到一批贫下中农居住。改革开放后,大部分当年的贫下中农也积攒了一些钱,在外头建起房子搬出去了,现在只有5户留下了。



颖川旧家:积尘不掩金碧辉煌


颖川旧家最令人注目的除了石刻、木雕等外,还有一些石木构件上的镀金漆,虽蒙着积年厚尘,仍不掩金光闪烁。


颖川旧家由陈履中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创建,陈履中,字正卿。民国二年任和平县议会议员,七年任广东省议会议员,九年(1920年)任和平县知事。颖川旧家平面近方形,高三层,搁瓦布檩式结构,平面布局为二进二横式,依中轴线向两边平均布置,正中依次为大门、门厅、中厅和上厅。横屋为三层走马楼式楼房,楼前有长25米,宽3米的天井用于通风和采光,屋内石木构件均大量运用镂雕和浮雕手法雕刻着草木花卉、松鹿、麒麟、锦鸡、瓶花、人物故事等图案,皆繁复精致,技艺精湛,栩栩如生,其表面的金漆,至今仍显得金碧辉煌。


中厅有长联,有各款文字。由于建筑年代稍后,颖川旧家有别于“四点金”式围屋,防御性已减弱,设计上更注重美观实用,外面一排三个门,在横屋可直接从侧门出入,不用绕道正门,水井也建在门外余坪中,减少了屋内潮湿程度。天井都比较大,增加了通风和采光面积。横屋建成现代的走马楼式,更便于居住和使用。屋内常见的精美雕刻和楹联,无不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颖川旧家不远处有座当地人称“小洋楼”的房子,陈履中曾在此休闲,其同学廖承志曾来过,在林寨宣传革命道理,两人还一同在林寨的河里游过泳。


村民陈跃金仍在颖川旧家住着,他和村里一些村民一同保护这座老宅。因为以前上厅的屏风有一块被偷走过,村民都自发地齐心加以保护。陈跃金说:“兴井村的3000多村民,都晓得要保护这些老宅!”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8-12-17 23:09 编辑 ]

level 发表于 2008-12-17 23:11:07

http://bbsimg.0762.net/month_0812/20081202_bee3ea698123cf01c2d441oLEPNQoIi8.jpg

http://bbsimg.0762.net/month_0812/20081202_11abf6a7053e6a5e4952UOliptlZ21uK.jpg

http://bbsimg.0762.net/month_0812/20081202_17accf3957ae2c3577f11ziUIWmX0XrI.jpg

level 发表于 2008-12-17 23:12:48

http://bbsimg.0762.net/month_0812/20081202_b031ac8bee0c693b74b6N5kNEFHdMGns.jpg
http://bbsimg.0762.net/month_0812/20081202_679875865c2ad2a982a37rHWnvGAPWH8.jpg
http://bbsimg.0762.net/month_0812/20081202_5283755da009ebfa21a6oYzmJSyDdve5.jpg
http://bbsimg.0762.net/month_0812/20081202_60a993177ba0ac25414342jfU0tOfeLV.jpg

level 发表于 2008-12-17 23:14:39

河源连平的围龙屋(視頻)

mms://202.105.174.150/客家古邑/081204《客家古邑》--围龙屋:客家人生存的印记.wmv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8-12-17 23:34 编辑 ]

level 发表于 2008-12-17 23:21:38

茶壶耳围龙屋很像我看过的龙岗大万世居。
看看大万世居印象;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929&extra=page%3D2&page=1

[ 本帖最后由 level 于 2008-12-18 00:52 编辑 ]

JGSR 发表于 2009-8-11 20:14:21

“客家城堡”现身河源古村落(组图)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wh/200908110074.asp-来源:南方日报2009-08-11  


兴井村客家方围屋远景。


客家方围屋青石门框嵌青石匾“颖川旧家”四个楷字。


谦光楼内石雕精美。

 近日,位于粤东九连山区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引发了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的重视。记者获悉,这个古村落位于河源市和平县兴井村,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聚集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罕见的古建筑群落。近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广东省文物局由局长龙家有带队,专门派出一支专家考察队,近日完成了对这处古村落的考察鉴定。

  经省文物局古建筑专家认定:兴井村古建筑群保存了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24座客家方围屋,密集程度在广东省内乃至国内都属罕见。而此前,中国博物馆学会会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到兴井村考察,并作出了“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的评价。

  昨天,省文物局专家向记者独家披露了对河源兴井村古建筑群的“考察报告”,并透露,这里汇集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代民居,是受客家、广府、潮汕文化多元影响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客家风格方围屋,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独特性。对于这一鲜有媒体曝光的神秘古村落,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文物价值:独一无二的客家城堡

  “客家围屋并不少见,但在方圆不足两公里的范围内,兴井村古建筑群保存了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24座客家方围屋,密集程度在岭南是绝无仅有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士曹劲,用“震撼”来形容第一次见到兴井村古建筑群时的感受。与常见的客家围屋圆形结构不同,兴井村古建筑群都是方形围屋,外部高墙合围,有的东西长近200米,看上去就像一座座坚实的城堡。

  “这些客家方围屋气势宏大,平面呈四方形,一般均高达10米,外墙不设窗户,只设狭窄的枪眼和瞭望孔。占地阔绰,每座占地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曹劲介绍说,由于明清和民国时期土匪流寇较多,且宗族械斗也时有发生,当地人修建了这种易守难攻的围屋,俨然一座固若金汤的小型城堡:大门和侧门都异常坚固,围墙厚近1米,门外还用粗达10厘米的铁闩加固,防御性能极好。围内房屋众多,房间、仓库、厨房、厕所一应俱全,天井里还建有水井,四角楼兼修有碉楼。

  步入这些巨大的客家城堡,处处可见雕梁画栋。曹劲介绍说,一般的客家围屋内部装饰和木雕、石雕比较粗粝,但兴井村客家房屋内装潢精美,“显然是受到了广府以及潮汕精致文化的影响”。随行的专家在这些客家方屋的屋脊上找到了类似潮州金漆木雕的精美装饰。

  “从地面上的柱础到屋脊上的金枋脊枋,做间隔用的屏风或是装饰用的雀替,处处使用镂雕、浮雕、圆雕,瑞兽麒麟、梅兰菊竹,表面所镀金漆,虽经数百年光阴侵蚀,至今仍金碧辉煌。”曹劲说,兴井村客家方屋内的装饰文化味非常浓郁,堪称客家民居里罕见的建筑奇葩。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巨大围屋一方面非常注重风水,围屋内不少门的位置和方向都很奇特;另一方面又糅入了西洋风格,中轴线祠堂两旁的横屋有西式走廊和栏杆。“这样杂糅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古代民居建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曹劲说。

  历史价值:屋主是身世显赫儒商

  去年9月,几乎在被遗漏的情况下,兴井村被省文联、省民协认定为首批27个广东省古村落之一。当时赴实地考察的广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梁文伟回忆说,“省内专家都是第一次到河源兴井村,那里客家方围屋的许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对比开平碉楼,感觉它似乎更有文化味,显示了屋主文化修养不凡。”

  这些客家围屋的每座角楼,大多以“大夫第”命名,各楼另有别名称谓,如新朝议第、老朝议第、美尽东南、颖川旧家、司马第等。以代表性的“颖川旧家”为例,屋主陈履中生前曾长期担任民国时期的广东省议会议员。他的宅第内处处尽显文化味,“颖川旧家”匾额上的4个大字就是由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谭泽闿所写———他是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牌匾的书写人。陈履中的宅第里还能见到屋主的自勉词语,厅中槅门、屏风隔扇上分别题有“公忠报国”、“勤俭持家”、“孝友传家”这样的语句。

  曹劲告诉记者,和平县是京九铁路南下入粤的第一县,历史上曾经是粤东经济发达的地带。“清代到民国,这里出了许多做典当生意的大老板,他们在故土修建了大宅,这些方形围屋的设计饱含了许多文化因素,因为本地曾是有名的文化之乡,出过许多进士举人,屋内许多摆件透着客家儒商的世界观。”以谦光楼为例,屋内屏风和隔扇上分别书有“是亦为政”、“克和阙中”、“西焕长庚”、“兰桂腾芳”等词语,传达屋主的儒商理念。

  梁文伟介绍说,这些外表恢宏内在精美的客家方围屋,不少已经改革了传统的“四点金”式围屋,防御性能已减弱,注重美观和文化内涵。“它们是研究清代及民国粤东北山区客家儒商经商史与生活史的标本。”

  保护危机:围屋内精美雕刻被偷

  常年地处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兴井村客家方围屋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认识,而如今它正面临被偷盗破坏的危险。和平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黄育文介绍说,由于这些围屋内的金器雕刻金碧辉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经常有人偷偷将容易拆除的构件偷走,其中“中宪第”屋内所有的屏风都被卖掉,卖来的钱竟然被村民做成了桌椅公用。现在除了三角楼、宣仪第外,差不多所有围屋内的精美雕刻都已或多或少被偷。

  薰南楼在几年前突然失火,内部结构全部烧光,2000余平方米的精美建筑只剩下外墙。谦光楼东侧外横屋也因失火被烧毁。“现在不少围屋岌岌可危,屋内杂草丛生,瓦面大量腐朽掉落。需要整修。一些围屋竟变成了村民的养鸡场,破坏比较严重。有些围屋还堆放柴草杂物,很容易引起火灾。”曹劲说。

  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这些客家方围屋已不能居住,不少村民开始在周边修建小洋房。“有的农民房紧贴着围屋墙壁兴建,对这些围屋本体以及整个景观造成了威胁。”

  曹劲告诉记者,根据7月的考察,省文物局已于近日完成一份《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古民居群考察意见》,提出应该“尽快制定兴井村古建筑群的专项保护规划”,并且“申请省文物保护资金”紧急对濒危的围屋进行抢修。据透露,如今兴井村客家方围屋已经加紧申报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概年底会出结果。这意味着,被蒙尘多年的兴井村客家方围屋将搭上明年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快车。

level 发表于 2009-10-25 19:55:57

河源地区最普遍的客家民居-多栋屋

客家居民为适应环境,从山上建寨逐步向平地村落移居。将山寨建筑风格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客家民居特色的多栋屋、二字屋、围龙屋、斗方屋结构的居民住宅。在河源地区,最普遍的客家民居不是闽西的客家土楼,也不是兴梅的围龙屋,更不是深圳龙岗的围堡。虽然四角楼等角楼形式的民居在河源地区也比较多见,但那也知识有钱有势的大家族民居,数量也是有限在河源地区最普遍的民居形式就是下面描述的多栋屋。
房屋首先选择坐北向南的地方,然后根据后祖山、前案山、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决定坐向和规模,择吉日动工兴建和竣工落成。
多栋屋设有上、中、下三厅,左三横,右三横的三栋屋,叫三进式;设上下厅和左横,右横的两栋屋,叫二进式。有一个厅,上两间下两间的单栋屋,叫单进式。多栋屋的主屋,即厅的两边各建一个正间与厅合成三间,上下对称,叫上三下三;正厅的左右各建三个正间,与厅合成七间,叫上七下七;上五下五是正厅的两侧各设两个正间,与厅合成五间,为上五下五。这些房屋上下栋之间均设天井,天井两边各设一个廊间,这叫正屋,并在廊间背开巷通向横屋。其余各栋依此对称排列,前厅安一大门,横屋各安一个横门(又叫水门)通外。正屋两旁的横屋设正灶和角间。角间建成三层以上的叫重柜间。以下有对巷间,横屋厅,又叫南北厅,下灶间,虎爪间(又叫出炉间)。多层的虎爪间又叫下重柜间,虎爪间与正间之间的厅叫落门厅,安有横门通外。左右都同样建成对称的布局,并每栋设一个天井。整个房屋叫做四合院大屋,屋内均以厅和天井为中心,每一进又形成小四合院格局。紫金上义卷蓬曾家祠,建成假四栋上七下七,内有9个天井18个厅,称九天十八厅。

level 发表于 2009-10-25 20:06:34

这就是我家的老屋:二栋屋

https://www.hakkaonline.com/attachment/forum/month_0806/20080614_19160872c91840cb1359gHoaX9Rf6NFc.jpg

level 发表于 2009-10-25 20:26:45

一个系统的居民先建一个大屋,上厅中央安放祖宗牌位,子孙发达后分居,老屋就作为宗祠。多进式的大型客家屋,虽然成为一个建筑群体,但在每一进除天井和上下厅、南北厅外,还设有巷,一条巷就把上、中、下三栋隔开,起到透光、通气、隔音和行走方便的作用。在封建的等级社会里,住房的安排也有一定的规矩,正间是年轻夫妻(一般为长子,长房住正间)住房,廊间为家长住房,上厅为祖宗堂,中厅为议事厅,下厅为客厅。老妇人安排在横屋居住。

zhang 发表于 2009-11-1 16:36:08

客家房屋介绍很详细,谢谢

hillv2 发表于 2009-11-1 17:13:19

學到東西啦..不過還是要親身看過才形像..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11-1 17:33:03

如果有半高空拍摄最好啦

level 发表于 2009-11-1 21:25:40

本来像画个平面图的,可惜对工程制图不在行。

springLGZ 发表于 2009-11-2 20:31:57

我粗略画了一张我村的。
看看与别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 本帖最后由 springLGZ 于 2009-11-2 20:33 编辑 ]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河源 古村落,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