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kj
发表于 2006-9-18 20:44:38
在正式场合应该说普通话的,这是基本礼仪。
Pingmu
发表于 2006-9-19 03:21:18
语言障碍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梅州正在营建创业宜居城市,也是创建一个友好友善城市,目前已经有好几万的外地人在梅州创业、居住、旅游,他们为梅州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这些人都难以适应客家方言,听不懂、学不会、难交流。在公共场合,到处都是“阿姆话”,外来人无所适从;在私下聚会,大部分本地人又讲方言,把外来人冷落在一旁。也许我们该换位思考,假使你是外地人客居他乡到处碰壁,你又有何想法?可见,语言通,关系顺,感情好;讲话难,关系僵,感情疏。我们要留住外地人,应该从语言上善待他们。
===================
这文章是提倡在公共场合和私人交往使用普通话,这是错误的引导,我们不能够养成这种习惯.
其实对于外地朋友来说,客家话不难学,一般不用半年就可以听得懂了.
homo
发表于 2006-9-19 05:38:05
在家乡还要为了个别外地人的存在而在公共场合使用别人的语言,外地人就感受不到入乡随俗的必要,更不愿学习你的语言了。而且,如果凡是有外地人的场合都必须说普通话,必然大大限制方言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在外地人较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本地方言弱势将直接威胁到母语传承。江苏、河南、安徽、陕西有不少城市,由于生活中习惯使用普通话,市民们已经不会说自己的方言了。反观方言强势的四川、广东,没有哪个地方是真正在政府会议、课堂、医院等场合全说普通话的
[ 本帖最后由 homo 于 2006-9-19 05:39 编辑 ]
刀蓝
发表于 2006-9-19 09:57:23
毫无疑问,在私人场合和公共场合,能讲客家话就尽量讲客家话。
但在正式的场合,在有非客家人却听不懂客家话的人存在的情况下,尊重别人也是应该的。
刀蓝
发表于 2006-9-19 10:10:37
原帖由 homo 于 2006-9-19 05:38 发表
在家乡还要为了个别外地人的存在而在公共场合使用别人的语言,外地人就感受不到入乡随俗的必要,更不愿学习你的语言了。而且,如果凡是有外地人的场合都必须说普通话,必然大大限制方言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在外地人 ...
底气不足。缺乏文明的自傲。如果客家话有成都这样的大都市,有香港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些都不是问题。
homo
发表于 2006-9-19 12:11:06
原帖由 刀蓝 于 2006-9-19 10:10 发表
底气不足。缺乏文明的自傲。如果客家话有成都这样的大都市,有香港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些都不是问题。
文化的自傲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家乡大声说出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委曲求全迎合别人。
hd136302
发表于 2006-9-19 12:38:51
原帖由 再来一次 于 2006-9-18 16:44 发表
难道你做得到吗?;P;P
说话前要自省:$:$
明白吗?:Q:Q
你以前不是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吗?;P;P
我发现严客在香港也操一靠流利的广东话呢。;P;P;P
你怎知我做不到?!
我虽居住闽南三十年,却从来都不和闽南人说闽南话,都是说普通话的,信不信由你了。
hd136302
发表于 2006-9-19 12:47:07
原帖由 homo 于 2006-9-19 12:11 发表
文化的自傲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家乡大声说出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委曲求全迎合别人。
你是客家人吗?假如是的话,你在客家地区和不懂客家话的非客家人交谈,你会“在家乡大声说出自己的(客家)语言”,还是“委曲求全”迎合别人而使用对方听得懂的普通话?
huangchunbin
发表于 2006-9-19 14:13:23
我们客家人没有广府人和闽南人的语言霸气,比较喜欢顺从迁就别人,这应该是客家人过于忍耐造成的。
在客家地区,我是从来不和不讲客家话的人讲国语,我只讲客家语。出来外面我不和人家讲人家的方言,如果他讲他的方言我会用客家话回答。
语言的生存空间是要自己去争取的,别人不会可怜你,如果过于迁就别人受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语言的自尊在个别人的心里看得比其他什么东西都重要,这是一个人的权利,不容侵犯。
homo
发表于 2006-9-19 20:01:05
原帖由 hd136302 于 2006-9-19 12:47 发表
你是客家人吗?假如是的话,你在客家地区和不懂客家话的非客家人交谈,你会“在家乡大声说出自己的(客家)语言”,还是“委曲求全”迎合别人而使用对方听得懂的普通话?
父客家,母湖广,客家话和湖广话都是母语.我在家乡只说这两种语言,从来不说普通话.
虽然,我们那里的湖广话(官话)对北方人(包括下江官话区)来说已经够难懂的了.
hd136302
发表于 2006-9-19 23:16:19
原帖由 homo 于 2006-9-19 20:01 发表
父客家,母湖广,客家话和湖广话都是母语.我在家乡只说这两种语言,从来不说普通话.
虽然,我们那里的湖广话(官话)对北方人(包括下江官话区)来说已经够难懂的了.
假如我去你家乡,而我们客家话差别大到无法通话,你讲的湖广话我又听不懂,你是要用客家话、湖广话和我交谈还是普通话?
反过来,你到我故乡呢?
[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06-9-19 23:27 编辑 ]
來客
发表于 2006-9-20 03:06:55
原帖由 再来一次 于 2006-9-18 11:01 发表
..
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过生动的阐述,大致是使用世界语言的人的思维是国际性的,使用国家语言的人的思维是一国性的,使用地方方言的人的思维是地方性的。
...
掛只"諾貝爾" 講箇話究係聖經?
名人毋使食飯? 毋會打屁?
科學成就上 大自家毋使懷疑丁先生
若因此 佢講箇話究全盤接受 不如去做COPY機!
"使用"係一回事 "曉毋曉"又係一回事
聽人講 咩自家要會想
多元語言 多元思考!
至于要\毋要 講\用 阿姆話 哩牽扯到"骨氣"箇問題 毋想(同聽毋識箇人)討論!
homo
发表于 2006-9-20 11:00:27
原帖由 hd136302 于 2006-9-19 23:16 发表
假如我去你家乡,而我们客家话差别大到无法通话,你讲的湖广话我又听不懂,你是要用客家话、湖广话和我交谈还是普通话?
反过来,你到我故乡呢?
我们那里一般人的做法是:对外地人首先使用湖广话。如果对方无法明白,那就用比较慢的语速、比较正式得用词和文读音重复,这样做,一般情况下外地人都能听懂。但是这仅仅限于一对一情形。在对很多人说话的时候,如公交车报站、医院喊号、老师上课,哪怕听话者中有个别外地人,也不会在语言上有任何的“优惠”。
hd136302
发表于 2006-9-20 13:35:43
一对一,多对一,的确是不同。
一对一就不说了。
多对一,得看情形了。我在厦门读书,般上四十几个学生,除三四个学生(包括我)外,都是闽南人,老师讲课都用普通话,不管是语文课还是其它课。
我和闽南的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交谈有时用闽南话,有时用普通话,面对我交谈则一律使用普通话。我不在时,他们应该都是用闽南话。
homo
发表于 2006-9-20 17:30:54
原帖由 hd136302 于 2006-9-20 13:35 发表
一对一,多对一,的确是不同。
一对一就不说了。
多对一,得看情形了。我在厦门读书,般上四十几个学生,除三四个学生(包括我)外,都是闽南人,老师讲课都用普通话,不管是语文课还是其它课。
我和闽南 ...
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上文科类课程用普通话,上理科类课程一般用湖广话。同学发言也是这样,如果上数学课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老师会认为是在捣乱。下课大家都用方言,不管是不是对外地人。北方来的同学多数很快就学会了流利的湖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