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馬華人人口之中,客家人的比例一般介于20%上下。1911年以前,客家人佔華人方言群人口的第三位。至此之后,人數日增。1957年至 1980年的四次人口普查,客家人已成為西馬的第二大華人方言群。
根據劉崇漢〈西馬客家人〉的統計,19世紀末,馬來聯邦(俗稱「四州府」,即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州)的客家人最多(佔38.56%)。1911年至 1921年,馬來屬邦(五州府)的客家人也大幅增長。尤其是柔佛客家人,在此十年間竟迅速增長了80.6%。另,根據《南洋年鑒》的數據,1931年柔佛境內以潮州人居多(35935人,佔21.6%),其次即為客家人(33588人),佔柔佛華人總人口的20.2%。1947年,柔佛潮州人退居第三,福建人則躍升首位,佔3 3 . 9 % (117304人),然而,客家人數77109,仍是排第二位,維持于22.3%。 柔華社人口客籍居次
至1980年,在柔佛華人社會中,仍然是福建人最多,客籍居次。柔佛客家人119195名,佔20.07%。客家人在柔佛實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族群。
早期客家人南來馬來半島,以開礦為主。據說在明末清初之時,已有一批客家人來到吉蘭丹中南部「呀喇頂」(Galas,即今布賴)的地方開採金礦。19世紀中葉以降,客家人大規模移入馬來半島,主要從事錫礦業和務農。其中以「四州府」的客家礦工人數最多。至于海峽殖民地(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由于缺乏錫礦業的吸引,客家人口的增長並不顯著,而且多是從事小型服務業(洋雜、洋服、布疋、當業、中藥、打鐵)的城市居民。
根據我們的考察,相較于海峽殖民地和四州府,客家人之開始大量移殖柔佛,年代則稍晚,大概是在20世紀20年代前后。
20世紀初中期(1911-1949)是客家人海外移民的「鼎盛時期」。
客家人「下南洋」的原因,大部份是因為家鄉生活貧困,生活所迫而「出走」。20世紀初中期,彼等出國的渠道,多由「水客」引路。水客原是替海外華人帶錢帶物的「個體從業者」,其產生的時間要早于僑批局,卻扮演「僑批員」的角色。與此同時,為了擴展業務,水客也常代為先行墊付盤纏,帶引同鄉「新客」出洋。而水客的返鄉復出,作為海外華人與「僑鄉僑眷」溝通的橋樑,或因長輩之命,或因同鄉委托,水客亦把「唐山妹」帶出成親,在此時代背景趨勢之下,20世紀初中期移居柔佛的客家人愈眾。
除此之外,柔佛客家人的移民源流主要還是多次遷徙的移殖。客家前輩由中國南來,除從新加坡轉進柔佛,不少是從柔佛以北的「四州府」客家人較多的地區(例如雪隆、森美蘭),以及馬六甲的南下移民。此外,早期印尼勿里洞有不少從事開採錫礦的客家人,后來彼等一些相續移殖柔南。 大規模深入移殖扎根
如前所述,1911年至1921年,柔佛客家人的人數顯著增加,十年間人口增長高達80.6%。1931年客家人佔柔佛華人各方言群人口的20.2%,排居第2位。應當留意柔佛客家人在這20世紀初中期的增長發展,它是客家人大規模深入移殖和扎根柔佛的關鍵時期。
1931年至2000年,雪蘭莪和吉隆坡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地區,馬來半島近四成的客家人都集中于此。然而其他州屬,除柔佛州,客家人口的比重都下降了。尤其是曾經主宰錫礦業的霹靂州,從擁有最多客家人口的一州掉到第三位。而柔佛竟躍升至第二位。根據文平強〈略論馬來西亞客家人的環境適應性與經濟活動的變遷〉一文的數計,1931年柔佛客家人佔西馬客家人的11.24%,至2000年竟高佔17.86%。 集中於市區部分街道
惟,若以柔佛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區來觀察,城市客家人並不多,僅比較集中在市區的幾條街道,從事小本生意。例如峇株巴轄市區的帆佳蘭街、哥打丁宜市區的丹巴淡街,素有「客人街」之稱。
相反地,柔佛內陸郊區,諸如新山市郊的萬孚、烏魯地南、江加浦萊,包括士乃、沙令、泗隆、加拉巴沙威、士年納、亞逸文滿、武吉峇都等地的古來轄區,以及居鑾的拉央拉央、令金和新邦令金,豐盛港的三板頭等地,則頗多客家人移殖,有者甚至是「客家村」,客家人的天下。
沿海城鎮的客家人,以大埔、嘉應客為主;而往柔佛內陸開芭的客家人,則多為河婆、惠州、豐順客。鶴山客也有一些。城市客家人與郊區客家人的生存格局大有不同,此乃柔佛客家人的一項特徵。
來源: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detail6.asp?alp=-2067011148
http://www.formosahakka.org.tw/img/HR-logo-4.jpg 柔佛華人歷史其實就是新加坡的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