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3-6-11 23:05:26

【转帖】石城客家早期文化考  

http://www.smhakka.com/new_wenhua003.htm

石城客家早期文化考    

--------------------------------------------------------------------------------
 
温明荣 
 
客家先民在五次大规模由北向南迁移的历史长河中,历经艰辛和苦难,至今已有1500多年。他们从中原到石城,不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客家民系,更突出的是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和沿途学到的先进工具和技术,带来了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原河洛文化。从历史文物考证、不论是建筑、农耕、信仰、风俗习惯等都不同程度保留了中原早期特有的风格。

早期文化文物

据考证,唐末在石城已有圩场之设。手工业也开始发展,闻句中外的横江造纸起源于南宋,在石城洋地七岭等地已建有不少纸槽。80年代初,在石城中学院内出土1件“石石奔”,长7.8厘米,最宽处3.6厘米,最厚处1.6百米,长方形、中原沿薄、刃口锋利,背面有人工磨制痕迹,属新石器时代器物。在该县丰山又发现晚唐五代古窑址,发掘多件古陶器。还出土多件唐五代陶盂、陶壶、陶罐、陶杯、陶碟、陶楼、陶缸及铜器、古籍、石雕、石塔、摩崖石刻、古窑址、碑刻、古墓,等文物,这些都是中原文化早期传入的史证。1991年10月17日,在高田圩东一公里处店下排古圩场遗址上出土了一只古陶器(初步验证为唐陶),内装古钱币15-20公斤左右,内中钱币多数已锈坏成团,小半还能辨认字体。百分之九十以上为西汉末铸造的“五铢”钱币,少量为王莽新朝铸造的“货泉”钱币,以此亦可推断,先民的迁入加速了石城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石城的建筑艺术颇具客家风格,古典高雅又补素大方,房舍庙宇,寺院祠堂莫不如此。最精美建筑莫过于宝福院塔。“宝福塔”位于县城东南200余米处宝福院后,与县城隔江相望,始建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落成于大观四年(1110年)。塔身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高57.68米,底层对边直径10米,对角直径12米,内空直径2.6米,墙厚3.7米墙外边长5.6米;自下而上逐级微收,高而不危。每级有门六扇,三开三闭。塔顶原有铁刹,高约10米,被风吹落。各层原有楼槛,上覆飞檐,雕刻绘画,壮观华丽。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铁马叮咚,声播江城。可惜元末毁其楼槛,后又屡遭兵燹,容颜尽失。塔墙北较直而南较斜,重心自然向北移成15度夹角,结构严谨,工艺精巧,虽经八百余年风雨雷震,仍挺立江边,纹丝不动。旧志载:“宋大观四年,僧应可募建。塔中叠级层楼,外绕栏槛,后经寇毁,楼槛一空。其砖旁识‘崇宁壬午’四字”。近查塔砖,多处有“崇宁壬午”、“僧道符立”字样。底层亦有“应可”砖记。“应可”、“道符”事有待查考。该塔造型独特,既保存了盛唐遗风,又有典型的宋代 风格,是客家先民从中原文化与闽粤特色融合的结晶。塔成之初,内有楼梯可上。飞檐重迭,朱漆镏金,光华夺目。宝福院塔属我国珍贵古典建筑,是客家一宝,1957年,此塔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保存不多的北宋古宝塔之一。

为了自卫和安全起见,石城乡间有山寨和土楼建筑。外型不大,大小不拘,大者可容纳数百上千人。外墙设垛口为瞭望空,还有射击孔。土楼(山寨)聚族而居。邑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土楼有木兰土楼,大由河背土楼,小姑高岭土楼。山寨于清咸丰年间和苏区土地革命时被摧毁,几不复丰。

标峰塔:位于城南3公里,琴江东岸牛形山上。明天启元年(1612年)知县陈良谏倡建,崇祯二年(1629年)知县徐九行落成,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作过修缮。塔身由青砖砌成,7级6面,高30余米。墙中有夹洞,叠阶盘旋而上,层层有门,可登临远眺江成风物。北与宝福塔遥相呼应,故有“婆媳塔”之称;与苍劲古朴的宝福塔相比,更显其年轻绰约风姿。可惜在1971年“文革”中被拆毁。今浮图荡然,土坑犹在,基础轮廓,依稀可辨。其砖运往一公里外茶果山建了一座养猪场,该场墙砖多有铭“天启元年造”者为征。塔毁后,于塔基石板下掘得文物一批,计有铁铸水牛1头,铁盆1只,盆中放置铁元宝7颗,金、银、铜、锡锭各1块,铁刀1把,督塔杰土,建塔劝首银牌各1块。

庙宇:后稷庙,又名配天庙,位于兴隆街镇武楼东侧,背北面南,砖木结构,庙内原祀后稷神像。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以后迭次重修,1983年兴隆居民重新整修。为石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亭:永宁桥,位于石城县岩岭乡上柏昌水口,为阁式瓦桥。桥单用麻石砌成,单孔,横跨溪流,长30米,宽5.3米,跨度10.6米。桥身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同治五年(1866年),于桥上增建亭阁,祀关羽像。阁分五段,中段最高,两边逐级降低,中段建庙,两边设靠栏木凳,供人憩息。桥身坚实、格局古朴,为南方山区特有的古建筑。

信仰宗教与崇拜祖宗

客家先民自北而南,历尽千辛万苦。石城既为客家迁之地,信仰宗教与崇拜祖宗一样受到重视。客家人为祈求平安,消灾求福乃是人之共同心理,故而宗教兴,寺观建。唐元保年间,石城境内已建白玉观与西华山仙殿,珠坑集贤寺与秋溪罗云禅寺亦传为唐所建。至宋代,佛教大兴,远近闻名的内宫禅寺院,永福寺、海藏寺、宝福院、清祥院等均系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所肇建。太级观肇建失考,旧志载:“宋大中祥符间二道士徐继先,王齐祥白日飞升。”

石城及附近几县,有一种特殊的宗教活动,这种教非佛非道,本地人叫“叫闪”,其职业觋人称“闪公先生”。该教信仰的神称三太夫人。至于指哪三太夫人,觋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是本地已无名觋之故),但非指秦国、虢国之类,则可以肯定。这与畲族信仰三太夫人却有相通之处。这种宗教有自己的音乐、舞蹈、法器,特别是有上刀树的技艺,这又与西南少数民族相同。解放前夕,有人曾亲眼看过一位闪公先生出师时上刀树的场面,觉得它与近年西南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上刀树几乎完全相同。这种宗教有一种号角,俗称罗角,用锡锻造而成,形俏一支水牛角,在其尖的一端接上一根小空管,可以伸缩,吹时将小管拉出,整个号角便成一个半圆形。这种号角显然是由水牛角演变而成,这种形制在中原地区似乎是没有的。该教活动多在夜晚进行。觋者应请,下午至主人家,杀牲祭神,晚上表演法事直至天明。旧时人称以此可以驱邪祈福。范绍质《猺民纪略》载:“猺”人“俗信巫,事鬼祷祠祭赛,则刑牲庀具,戴树皮冠,歌觋者言,击铙吹角,跳舞达旦”。石城这种宗教活动,除了改树皮冠为他种冠外,其余均与其记述相同。原以为这种“跳闪”,应是古越人的宗教,至少是它演变而成的。在解放前这种宗教颇为盛行,至今犹有一些觋者在世。

石城客家婚嫁风俗

客家先民离开了中原故土,经过温长的迁徙来到了山区石城居住。由平原到山村,环境变了,周围的人也变了,原有中原风俗在新居地已多不适应,代之而兴的是与当地土著融合而成的新风俗。

就婚娶风俗来说,这里通行的礼仪是先庚贴,再行纳彩礼(俗曰传红),接行纳征礼(俗曰行聘又曰茶礼),再行请期礼(俗曰报日),又以轿迎接归至房中行合卺礼(俗曰交标),次日堂拜公姑、兄弟、服族、外戚(俗曰分大小)。在边界山区还时兴对轿联的风俗,即男家去轿时须在轿门左手边贴上联,女家即要请先生对拟下联,并把男家联改贴在右手边以示尊重,把女家下联贴在左手边,对联要对得好,否则会失了女家体面。此外,男家接亲除了花轿之外,还要请两位男孩抬一面大锣,来回的路上都要敲,但敲的方法则有明确规定,根据姓氏来定下数,有的姓是一次只能敲一下,有的二下或三下,有的十几下,有的可一直往下敲,主要根据该姓氏出了什么级的人物来定,一般是官越大敲的下数越多,官越小只能是一次敲一下或二下了,而且还有半下之分,即敲过后要用手按住锣即算半下。如果敲锣把下数敲错了,外姓人则可加指责。今石城小姑地区除了上述规矩外,新人出阁的时辰多在下半夜,一般是清晨要赶到男家,这样做的原因据说是:“暗里投光”,逢桥过缺,或经过房前屋后,迎亲队伍中有一专人放大鞭炮,过桥要插蜡烛,祈请路神保佑。

资料记载:汉人娶亲均在白天接亲。本地汉人,新娘出阁以辰至午时为吉,很少有过了午时之例。坐夜轿者有过,那是二婚改嫁为人作妾才用,是极不光彩的。而石城小姑一带,过去畲族人较多的地方,同福建长汀,宁化等地山民,至今仍以夜晚接亲为俗。原来畲族新娘本不坐花轿,上路时上张雨伞,以松明火把为前导,逢沟过坝则燃放一爆竹示警。汉人吸取了这一风俗,除保留了坐花轿一项外,其余均如畲族风俗。畲族这一风俗恐怕与其起源说有关。《挂海虞衡志》载:“猺本槃瓠之后。范晔《后汉书》云,槃瓠,帝黉之畜狗,负少女入南山,止穴中,生六男六女。”一个畜狗奴与少女私奔入山成婚,这便很自然地产生了“暗里投光”之说。

石城饮食文化“擂茶”

作为客家重要标志之一的“擂茶”,在石城的饮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石城风俗招待客人非茶即酒。这个所谓茶并非今人之茶叶泡茶,而是食用价值很高之“擂茶”。擂茶的制作工具主要是擂棰和擂钵,擂棰又称姜棰,因为在擂制茶泥时要加生姜故名。擂钵是一种内壁有纹理的陶钵。先将茶叶(一种田垅上种的大茶叶)沫少许放在钵内,加上熟猪膏(板油块),生姜、芝麻、香料(生葱或韭菜或香草子叶或南京菊花)等佐料,用擂钵擂成糊状,而后加入沸水,即成茶水。另外用煮好的各种茶豆(如扁豆、坝豇豆、绿豆等)、菜丁、米粉、粉皮、肉丁、黄糍米果丁等佐秋加上茶水,面上再加花生米、炒米,油炸的米粉,糍酥片等即可食用。

这样的茶有三种作用:一可以解渴、充饥、以茶优饭;二可以待客,过去的风俗大凡女客到来一定要按排煮茶招待,并请村中妇女作陪;三可以药用。在制茶泥和炒佐料时根据需要加进约用植物,如要化中气,助消化,或去寒气,加入荜拨、丁香、玉桂子、卜荷叶、生姜、胡椒等擂烂制作茶泥,溶在茶中,加上佐料便于服食;如要泻火解热,在佐料中加海带、鱼腥草,细叶金钱草、黄花菜、生花生米,绿豆等。这样的茶口感好、色、香、味俱全。除擂茶外,石城地区还有一种米茶,即用粳米粉煮成稀糊,拌上擂好的香料,加上佐料,即可食用。米茶的口感亦佳,但药用价值不好擂茶。

石城丧俗无特殊

有资料证实,石城县自古以来各族各姓“红白”喜事风俗习惯,别无其它特殊之处。一般书旌吊奠必宴设乐,请僧尼诵经礼忏,请道士作斋醮。葬地请堪舆(地理先生),择定,未得吉地多出停于殡寮。

祭礼由各族构祠,以祀历代祖宗。每岁清明,秋以仲朔,陈俎豆张鼓乐,黎明衣冠毕集,族长唱赞礼,两旁子孙列堂下,礼拜祭毕,同往醮墓,午则合食,俗曰食清明,有的还请演戏剧为乐。

汉人自上古至现代皆以土葬为俗,而古越人则有悬棺之风。悬棺古迹在石城东边的闽西诸县,西边的宁都曾多处发现,石城夹在其间,亦当有之。至今石城一些石崖上犹有人工开凿的石穴痕迹,或许就是先人悬棺之迹。后世汉人在墓穴内设铜链悬棺吊葬的,颇多传闻。如温姓先祖同保公,福村解元刘寅,都传说是用悬棺吊葬的。这虽不属高崖悬棺,但也不能说全无受到越人悬棺的影响。据了解,在石城、宁都、瑞金、赣州及福建宁化、长汀、连城、永定、上杭、建宁、泰宁、清流、明溪、将乐、沙县、永安、大田、邵武、顺昌,广东的大埔、梅州周围的数十个县范围内的客家人丧事都是以“入土为安”的土葬方法沿续至今。

石城客人重教育

为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教育事业。通过科举之路培养人才。宋代,除建有县学和书院外,地方上还延师办学。各姓氏宗族均设有学田若干,用作奖励学有所成之人,激发后奋发读书,以求出息。如交溪姜氏族规中有“奖后学”一条,内容是:分等级奖银两数为游庠三两,补廪二两,出贡廷试五两,出仕任官给银二十两,杂职赴任六两。有的姓氏宗祠田产丰饶,奖银优厚。由于各姓氏都订有奖励措施,一时科举及第者层出不穷,中进士者唐代2人,宋代15人,其中巫双瑞为宋末探花。北宋宝元中,大儒温革捐家资兴义学,凡国子监之书,市上有售者,尽购以还,创柏林讲学堂兼收闽粤生员,供膳宿,誊满江南,为江西私家办学之先驱。

大兴教育必须带来人才济济的好局面。北宋陈恕字仲言,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戊寅胡旦榜进士。淳化二年(991年)任参知政事,四年为总计使、九年为盐铁使。时太宗注意钱谷,而恕精于心计,善理财政,兴利除弊,浑受器重。为此,太宗亲为其题词于殿柱之上:“真盐铁陈恕”。真宗时拜吏部侍郎,后以病请辞,遵旨荐寇准以代已职,卒后谥封晋公。陈执中,字昭誉,陈恕之子。北宋宣和元年(1038年)戊寅三月任同知枢密院事。二年已卯,任同知枢密院事执中,同年三月,出知青州。庆历四年九月任参知政事。五年乙酉四月迁平章,六年任同平章事。皇祐五年癸已行吏部尚书命。温勋,北宋进士,官至山东宣抚副使。巫双瑞,登宋淳庚戊科方逢辰榜第三名进士(俗称探花),尚理宗公主,官内宫监院驸马,光禄寺上卿,统理诸州都督。张文郁,登建炎二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陈帮光,登崇宁五年进士,官至江东措置使,建宁守司留守。许褒,登大中祥符元年进士、官翰林院秘书。还有陈敏,南宋名将,事迹载入《守史·功臣传》。在朝为官者还有一二十人。一个山区小县,两人拜相,朝官济济,在石城的历史上是为极盛时期,这是客家人重视教育的结果。


wanderinggod 发表于 2003-6-12 07:55:44

RE:【转帖】石城客家早期文化考  

文中所谓"三太夫人",应是陈、林、李三位夫人。所谓"非佛非道"的仪式专家,在毗邻石城的三明所属地区比较常见,一般认为属于佛教普庵派术士。他们供奉的神明中,普庵祖师是十分重要的一位。这个祖师的怪异之处,在于他的头中间剃光,只有两侧未剃--这正是他"非佛非道"身份的最好注解。

namlow 发表于 2003-6-12 08:05:24

RE:【转帖】石城客家早期文化考  

你看早期的客家人多先進。美國要到60年代才有"喜彼"出現!
笑之!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3-6-12 09:55:05

RE:【转帖】石城客家早期文化考  

"闪公"先生,本字當為"聖公",道士也.

當地石城 陰上聲與陰去聲不分: 四=死 古=故 拐=怪,所以 閃 的聲調 与 聖 相同.

當地石城有部份地方 am/ang不分: 衫=生 鹹=行 ,所以 閃 的韻母 与 聖 相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石城客家早期文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