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da 发表于 2005-8-9 13:43:30

千年的客家:松口之恋( 天上街市 ---我从客家走过 )

从中原洛阳到梅州松口,2000余公里的路程,却让离乡的人整整走了近千年,一直走成“客家”。
梁家故事

27岁的梁庆宜正做着一个自己喜欢的事业,在离梁家宗祠40公里的梅州城内,开了一个网吧。生意好得天天爆棚。


一千多年前,他的祖先梁祖芳做着更为勇敢的举动,携妻带子,从京都洛阳南下,渡过淮河,到了南岸就安全了。时间是公元317年。梁家族谱里如此记载。


当时的史料是,西晋的皇帝无能,五个支派的胡人趁势起乱,一直打进皇宫,整个洛阳城无论布衣白丁、贵胄巨贾一齐遭殃。为了存续香脉,梁就一咬牙,舍弃雕梁画栋的楼房,尽拣细软,领着家人往南奔。见山就翻,见河就过,一口气摆渡到淮河南岸。那时淮河水急,又宽,没有结实的钢筋水泥桥,守在河对岸,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简直是天然的屏障。梁觉得这样很安全,加上老小连日喊累,索性驻下来定居。后来果然不出所料,“五胡”乱到淮河北岸,自知天堑难接,遂即收兵。


淮河水域象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一样,土地肥沃,湿暖有加,适宜种稻子、小麦、油菜。那时淮河两岸已经有人耕作,跟河洛人同属汉族。梁氏一族就不种高梁,跟着当地人学种庄稼,围起栏来圈养牲畜。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一年不到,梁再举家南下,一直到钱塘合浦间。这里人文、地理与淮河南岸差不多。又过了许多年,梁祖芳的后裔数次举族搬迁。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梁氏宗族由钱塘合浦间,到福建三山里,再移至泉州淡村。还不停,又迁到广东顺德,再走就走到了福建宁化石壁。最后一站是广东梅州松口镇。约1312年。当时的族长是梁孟坚,梁祖芳的第31世玄孙。


这次真的不走了。松口在梅江的下游,背依大冈岌山,是一个盆地,利于农耕,又利于水上交通。当时有少数的非汉族居民散住其间。这一住就是几百年,经历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然后是民国,接着是新时代的到来。梁氏一族在松口散枝开花。


传到梁庆宜这一辈,是第92世。

xingda 发表于 2005-8-9 13:44:02

异乡为客


多年的背井离乡,辗转数地,梁家这支族脉被称为客家族。


松口的客家族还有李家、邱家、徐家、饶家等数十个家族,他们同样来自中原河洛地区。


据《松口李氏家谱》记载:其家族于元大德年间(约1297-1307年)迁松口,现已传世30代。李氏后人传说,李家落户初期,并未及时安居乐业,而是受生态影响,频繁迁徙。记者在其家谱第65--68页上看到,“二世祖讳贤德,承父荫赴任五羊。道经于程,见人和地利,风俗恂美,任满,归,就丰顺乡之琵琶布居焉”。迁到琵琶布也不遂愿,“三世祖讳敬宗,贤德公之长子,时于琵琶布有何(河)溢之患,乃迁于夏天顺巡简(检)司侧居焉”。但他儿子嫌居闹市太嘈杂,“又迁于河塘背家焉”。总算定居了。那时已经改朝换代,明朝天子皇帝。


邱家、徐家、饶家等家族也是前后不等时间定居松口。虽然“定居”,仍然是客。这些成为客家来源的缩影。


做客还是没有走到尽头。


松口地肥水美,人丁旺得很,到清朝中期康乾盛世,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更是快,养家糊口的耕地却没法一起增。怎么办?这时客家族的迁移谋生性情又露出。约在1800年前后,松口客家人便陆续迁居至南洋群岛一带定居,其时去南洋的不止松口一个地方,梅州其它地方也有大量人口外出,这些是主动离家的。还有一次是逃难。1865年,太平天国十万大军兵败梅州,许多客家人受到牵连,许多人被迫逃到南洋。


南洋是哪里?现在的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去的人叫华侨。客家人去的有多少?据记载,松口仙溪村的华侨“断家不断屋。”村中的华侨都是通过“水客”或亲朋好友此带,或卖猪仔到海外做工。

去南洋走的是水路,首先要冲过梅江河上的滩险。梅江是韩江的上游,流经五华水寨、兴宁水口、梅州市区、梅县松口,到大埔三河坝与福建流来的汀江、梅潭河一起汇入韩江,全长180公里。一路恶滩、险浪、怪石不断。古称梅江为“恶溪”,“其恶有三:瘴雾毒恶,鳄鱼狞恶,滩石险恶”。87岁的李氏告诉记者,她这也是听上辈人讲来的,谈江色变。从李家、温家、邱家等的族谱里,当年过江遇难者触目惊心。

初到南洋的日子并不好过,客家人到南洋去国外企业主开的矿山、工厂做苦工、修铁路,有的在橡胶园里做工。

不过到异乡谋生的客家人秉承开拓进取精神,聪明勤奋,有些人经过多年创业,而成为工商业家、庄园主、工厂主。发迹之后,争相回家捐资建设村中公益事业。松口的学校几乎全都有由华侨捐建。有时甚至一校多人出资。位于松口南边的松南中学,校门外的大道由一个华侨出资建造,门内的大道由另一名华侨出资建成。而学校的教学楼是由澳门的一位客家商人投资。

xingda 发表于 2005-8-9 13:44:53

千年不变


梁家到松口来,带来的除了稻种,还有迁徙数年未改的重视教育文化。据《梁姓渊源》记载,将家族率到松口的梁孟坚的三个儿子,均以读书出身而入仕途。可见办学历史悠久。


由于客家人出走河洛时往往是大户人家,或者是书香门第,或者是商贾之家,是以居住松口的客家人继承了中原汉人的优良传统。崇文尚学,兴学育才。据一些族谱记载,各村各姓都建有“书斋”,有些地方因缺少资金,以“尝田”租谷、“公店”租金解决办学经费。

现在仍存的松江书院,据史书记载,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创设。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松口李家李士淳在原址上重建松江书院。而且他亲自讲学,教化乡人弟子。李士淳有多大学问?崇祯期间,是太子的老师。后来到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村里又兴办梅东书院,此时松口的“书斋”和私塾遍及各乡村。
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以后,松口在乡里企业人士和华侨的资助下,建造了许多学校。


据介绍, 松口一个5万人的小镇,就有5所中学,34所小学。9月8日,记者达到松口后,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学校。“在松口,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梁德新说。在梁氏宗祠,一间名为“仰川学堂”的屋子陈设古旧桌椅,据介绍是梁孟坚的第14世代后裔梁仰川创建。教师的薪金以学米加傣银。


立在松口仙溪村口的文魁塔,高五层,立在青草红土之中,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梁德新介绍,以前村子里的人出门赶考,都要前来拜揖许愿;考中后再来还愿跪拜。尽管年久失修,但威严不减,尽管已近9月中旬,仍然可见塔下层的铁锅内堆有新烧的纸灰。


客家的教育之风纯淳犹见一斑。如今的松口虽然富足,人们出行都是以摩托车代步,但学校仍然要求学生骑自行车到校。松南中学的大门外就赫然写着“学生不得骑摩托车到校”。“教育是扎实厚道的功夫,学生应要艰苦。”松南中学的校长说。


所以,松口学生考上大学的超过4000名,其中考进清华7名。民国时,松口出了63个留学生。再往古,仅明清两代被皇帝钦点翰林的就有4名,考取进士7名,举人27名。

族谱归思


“我是客家人,最古老的祖先在河南。”谈起家族的根,梁庆宜就一本正经。已经传抄1000多年的《梁姓渊源》上,祖先从哪里来,族谱里写得清清楚楚。里面记载各代人丁,家史,甚至邻里关系,等一些大事记。“最关键的就是不能忘本。”梁说。


松口的客家人,无论大户小户,都有自己的族谱,有的绢质,有的纸质,还有更久远的甚至是木质。传到近代,就用纸质。这里的客家人大多住在“围龙屋”里,连绵数间的屋子,各个支系住在哪里,都有标明。


族谱开篇往往是“开基祖某某公于某年从某处迁至某地”。象《松口李氏家谱》、《梁姓渊源》、《石子岭陈氏家谱》等,都记载了祖先的源头。内容记录了全族的户口、世系及血缘关系,还有族规族范等。


“较其它相比,客家族谱是保持最完整的。” 梅州客联会客研副会长丘菊贤教授认为,客家人对族谱的重视,不仅仅是继承中原文化,还体现了一种思乡情愫。

xingda 发表于 2005-8-13 22:34:02

“河唇洗衫刘三妹,借问先生哪里来?自古山歌从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

幽壹 发表于 2005-8-14 13:55:36

好想去松口听山歌,,,:D

xingda 发表于 2005-8-14 19:11:25

Posted by 幽壹 at 2005-8-14 13:55
好想去松口听山歌,,,:D
到了松口,我当你的导游.QQ:278519952

幽壹 发表于 2005-8-14 20:28:28

Posted by xingda at 2005-8-14 19:11
到了松口,我当你的导游.QQ:278519952
哈哈,小兄弟,谢谢了啦。一定一定,,,:D

xingda 发表于 2005-8-16 06:50:34

不用客气拉

xingda 发表于 2005-8-28 05:29:14

:(大家怎么不回帖呢?松口以前可是不认州哦(松口的建制比嘉应州还早)

小爱 发表于 2005-8-29 12:27:56

我也是松口人

我也是松口人!你说的那些人和物我都熟悉!谢谢你替我们宣扬——松口!

JOJOSCLASMATE 发表于 2005-8-29 14:39:50

松口客家话和台湾四县客家话十分接近

小爱 发表于 2005-8-30 15:36:15

你也会讲客家话?你的老家是哪里的?

客家缘缘 发表于 2005-8-30 15:49:20

我也是客家呀,不过不在梅州,在饶平的,你地知吗
你们那的邱家人都吗

情系東江 发表于 2005-8-30 15:51:41

我老家是河源,我们的客家话和梅州的口音差异很大哦!

JOJOSCLASMATE 发表于 2005-8-30 17:06:35

Posted by 小爱 at 2005-8-30 15:36
你也会讲客家话?你的老家是哪里的?

惠州府博罗县,敬请批评指正:):):)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的客家:松口之恋( 天上街市 ---我从客家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