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箩穷,二箩富,三箩擐烂布
这个擐字不仅在客家方言里还用着,而且在皖方言也还用着。
擐 kan4挎也。 擐,打得出来的。
此字我有专门考证。
<客家话匣母读同群母的历史层次>
<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http://61.154.125.186/other/匣母.doc 擐,《广韵》匣母去声谏韵,胡惯切。
北大中文系1989,345页,“提”词条:梅县khuan52[调值,去声],潮州kuaN4(该方言部分浊去字读阳上调,符合对应)。该书写作“掼”,笔者按,“掼”,说文:“习也”,《广韵》见母古患切,则音义均不符合。李,张1992,357页 此条:提(篮子),秀篆点khuan6,打框 [ ] 表示。梅县,黄雪贞1995,174页,擐khuan56:挽:两人行路~等手来。又,擐大肚(怀孕)。坪畲:擐粪箕,~筒~袋,~大肚,~骨头罂,~粪箕子。提起,挽住的意思。
《说文》:“擐,贯也。《春秋传》曰‘擐甲执兵’”。至今它的意义仍然继承在客、闽方言中。武平县坪畲点,读为khan56,是-u-介音失落的结果。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5-3-8 19:33
梅县,黄雪贞1995,174页,擐khuan56:挽:两人行路~等手来。
说“两人行路擐等手来”,兴宁冇这个讲法。
说擐烂布,非著也,很传神。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5-3-8 19:33
擐,《广韵》匣母去声谏韵,胡惯切。
北大中文系1989,345页,“提”词条:梅县khuan52[调值,去声],潮州kuaN4(该方言部分浊去字读阳上调,符合对应)。该书写作“掼”,笔者按,“掼”,说文:“习也”,《 ...
台湾的诏安客语类似的念法,但是加入了闽南语特色的鼻化韵
现在年:KHIAnn 我们读 kan1 牽lan34 爛bu4 布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3-8 19:33
擐,《广韵》匣母去声谏韵,胡惯切。
北大中文系1989,345页,“提”词条:梅县khuan52[调值,去声],潮州 ...
我對"擐"有些疑慮.
查《說文》:“擐,貫也。《春秋傳》曰‘擐甲執兵’”。我的解讀是"穿" ( 貫, 穿也)的意思. 而一般我們講 kuan 是"懸持"的意思. 我覺得兩者似乎不能相通.
目前字義較接近的有"挈", "攜".但我覺得可以考慮"懸". "懸", 延伸為"懸持"的意思. hkguu 发表于 2014-9-10 09:27
我對"擐"有些疑慮.
查《說文》:“擐,貫也。《春秋傳》曰‘擐甲執兵’”。我的解讀是"穿" ( 貫, 穿也)的 ...
1.聲調不合。
2.合口三等韻字客家話幾乎不讀合口韻的。 本帖最后由 hkguu 于 2014-9-10 14:10 编辑
怡保客 发表于 2014-9-10 13:24
1.聲調不合。
2.合口三等韻字客家話幾乎不讀合口韻的。
對不起, 我不是科班出身 ! 有些術語不太熟悉. 下面的字是不是合口三等韻?
瓜, 巡, 煮, 中, 文, 鳳, 木、屋
這些字客語不都是讀合口韻嗎?
此外, 這個字有人讀 kan ( 像一樓的"火會著" )
hkguu 发表于 2014-9-10 14:05
對不起, 我不是科班出身 ! 有些術語不太熟悉. 下面的字是不是合口三等韻?
瓜, 巡, 煮, 中, 文, 鳳, 木 ...
這個可以在網上查詢...
瓜是合二,屋、木是開一(通攝不分開合,屬開口或合口有分歧)。
煮, 中, 文, 鳳,巡是合三。這些都是以u為主元音的韻母,是合口韻。其實我更想表達的是沒有u介音的合口三等韻。我沒說清楚,在此致歉。 本帖最后由 hkguu 于 2014-9-11 08:22 编辑
1. 我猜 "懸"與"苑"的韻是相通的. 台灣苗栗有個"苑裡"鎮,其中的"苑", 我們都講 "vanˊ(音若"彎" )" 不講"院".不知這個 vanˊ算不算合口 ( v, 可能是由 ku, hu 來的).
2. "懸持", 有人讀 kan ( 如樓主), 有人讀 kuan, 可見"合口", "開口"都有. 那"合口"與否, 似乎不是很好"取決本字"的依據.
3. "懸", 從閩南語來看, 用來表示 guann(懸持) 還算接近 ( "縣", 閩南話讀若 guan ). 如果閩南話行, 那客家話呢?因此我提出來讓大家評鑑一下.當然更重要的是"擐", 是否真有"懸持"之意(我是有些疑慮), 如果很確定, 那"擐"自然就優於"懸"了. hkguu 发表于 2014-9-11 08:18
1. 我猜 "懸"與"苑"的韻是相通的. 台灣苗栗有個"苑裡"鎮,其中的"苑", 我們都講 "vanˊ(音若"彎" )" 不 ...
苑是影母合三字,一般來說客語多讀yen或yan。你處地名讀van,可能是
1. 白讀保留
2. 閩語影響
3. 腕、碗的讀邊產物。
一的可能性不高,我查了一些比較老的詞典都沒有讀van的例子。個人認為此字非口語常用,保留古音的可能性不高。
至於有人讀kuan,有人讀kan,這是因為有部分客語完全沒有保留合口介音,像惠州、興寧那一帶,瓜掛讀ga,關慣讀gan。而保留合口介音的地區如梅縣則讀gua、guan,而且這些保留是有條件的,1.合口二等韻字 2. 見溪群母字 (有些粵東客語則連疑母都保留,如潮汕一帶客語,頑=nguan;總得來說是“見系+合口二等”才保留合口介音)
看看客語的kuan/kan、閩南語的guann,兩者的共同點是,客語的如梅縣讀去聲,閩南語讀陽去,而根據嚴教授
的資料潮州讀陽上(潮州話有部分濁去字讀陽上調),顯然的這個字是個濁去字。懸是個濁平字,閩客語今多讀陽平調,客語、閩南語讀去聲、陽去顯然說明懸非本字。
擐為匣母二等韻去聲字,而匣母白讀如群母者,閩南語最普遍,客語還有些殘留;而閩南語、潮州話不送氣和客語送氣正合兩者對古全濁上字的變化。和符合客語讀kuan/kan,閩南語讀guann的語音現象。
謝謝說明. 要讓一個門外漢搞懂很辛苦的 !
肥, 四縣 piˇ, 海陸 pui
飛, 四縣 biˊ, 海陸 buiˋ
美.........
這又是那種狀況呢?
本帖最后由 怡保客 于 2014-9-11 12:08 编辑
hkguu 发表于 2014-9-11 10:55
謝謝說明. 要讓一個門外漢搞懂很辛苦的 !
肥, 四縣 piˇ, 海陸 pui
這個是幫組聲母+止攝韻母的讀音分化,這其實有點複雜,大體上是古開合口韻的對立問題。其中梅縣、四縣腔基本上是開合無別,都讀i韻。海陸腔、惠陽則則開口讀i,合口讀ui。“美、悲”字則是極少數的特例,開三讀ui。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