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传承论
现代社会,许多民族国家面对政治、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强势文化的影响,都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压力,而在民族国家内部,一些相对弱势的文化则面临断层与消亡。比如我国云南纳西族的纳西文化就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相对而言,有较强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在现阶段面临的是被同化或者异化的过程。命运各异,有学者用文化失语症来描述。客家人是中国八大民系中最具有“移民”特征的民系。客家文化在随着客家人千百年的辗转历史中形成发展,凝聚了行走中所得精华,是汉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国际华人文化最源头与重要的部分之一。一、客家文化现状客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是客家社会。她依存于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所在地,各具地域特点。目前主要的客家人聚居区域为:大陆客家人聚居地区,港澳台聚居地区,东南亚客家人聚居地区,欧美客家人聚居地区等。客家文化是依赖于历史上共同的社会与经济生活所形成的。二十世纪是个大变革的时期,尤其在东方社会,季风水稻区域,最发达的传统农业文明模式式微,工业、现代商业文明又在短短的近一个世纪里迅速催长,激发了各种文化的震荡。客家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中是什么样子,走向何方?(一)软体文化式微软体文化主要表现非物质文化:传统伦理价值,客家方言、客家山歌、客家风俗、客家建筑艺术等。客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土壤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在不断削弱客家非物质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客家话是客家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客家人有一句祖训:“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世代相传,经历了许多血与火的考验。不少在印度尼西亚的客家华人,在印尼政府过去的排华高压时期仍然很注意对后代的客家话教育,偷偷在家里用客家话进行沟通与交流。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共同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客家人融人了当地主流语言体系中,如普通话、英语、马来语等环境里。适应新的环境,选择新环境通用的语言工具就成为必然。过去,客家方言岛的形成巩固与当地相对封闭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山区客家人聚族而居,不与非客家人通婚,保持了血统、文化上的纯正,也是宗族在他乡异地“主客竞争”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环境,提供了更强势、更有吸引力的新环境。年轻人求学、务工的主要选择多是选择离开家乡到经济发达的开放地区,接受并应用其他工具语言。由于年轻人的外流,客家聚居地整体发展的生命力也被摊薄。这削弱了客家话的生命力。只有在客家人当地的环境中,客家话才是选择。海外的客家人则要接受所在国的普适文化,很多客家人在外的第二代、第三代早就满口“外乡言”了。客家山歌更有代表性。“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它继承了《诗经》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流畅,耐人寻味。过去的客家人男女老少都会唱。表现形式多样:直叙、问答、猜想、比喻、夸张、歌颂、讽刺、倾诉、咒骂、许愿、感叹等。使人兴奋、陶醉、欢笑、落泪。唱山歌是客家人的传统风俗。山歌还在不同时代发挥过不同的作用。江西兴国客家山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对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动员人民参军参战、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瓦解敌人、消灭敌人起了重要作用。当年曾被称为“一首山歌三个师”。广东梅县松口山歌仙“刘三妹”的故事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素有“自古山歌从口出”之美荣誉,“从口”(客家音)是“松口”的客家话谐音。过去客家山村到处都能听到山歌,现在少之又少,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正在无声无息地渐渐消失。究其原由,山歌属于口头文学,多为口头流传,文字记载不多,主要反映过去客家人传统的山区樵耕生活。“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弘扬客家文化,客都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但是因为脱离了过去传统的生活,缺乏传统的意韵魅力,现代生活又有其独特的流行音乐,年轻人对于唱山歌这一传统的风俗距离越来越远了。老一辈山歌爱好者、山歌手、山歌王的辞世,使不少山歌作品随之湮灭,更是一大危机。(二)硬体文化消逝硬体文化表现为软体文化的物质载体,如客家民居、文物古迹等。主要分布于闽西、粤东、粤北、赣南等客家人主要分布地区。其形式多种,如圆土楼、围拢屋、土围子、棋盘围屋等。这些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体现客家人传统的宗族文化、建筑文化、生活文化。是传统客家人重要的生活场所和客家人意识培养的场所。但是,近二十年来,客家人大家族的生活模式被打破,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分解、社会交往、居住环境需求变化等因素,传统的客家民居因为其社会功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客家人纷纷在经济条件适合的时候离开“老房子”,同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引人流行的现代建筑模式,进一步促使“老房子”被淘汰。城市里保留下凤毛麟角,只有在偏远的乡村里保留数量与质量都还不错。尴尬的是这些保留下来的民居大多仍然在发挥其基本的实用功能,同时,随着居民的经济条件改善,必将也是被“抛弃”的命运。至于工业品进人生活,传统的生活物品现在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凤毛麟角。当然,也有部分幸运儿,福建圆土楼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了关注、保护,据说2006年将成功。但遗憾的是,当地已经没有产生、维护、创新这种圆土楼的环境,很多技艺都失传—土楼以其“土”被当地人渐渐放弃。留下的仅仅是“死”的建筑体,失去了生命力,仅仅留下原建筑面对大自然的风雨,和被利用为旅游开发的景点,装修成为宾馆、酒楼的客家传统民居,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如此方式,是对是错值得琢磨。但是,土楼樵耕之境已经是不在了。(三)生存危机中的发展空间客家文化具有比较强的内敛与排他性,相对比较封闭。过去“土客”强烈的生存竞争用激烈的方式改变不了,反而促进了其韬光养晦,不断拓展、升华与爆发,如太平天国运动就有许多纲领体现了客家文化的精髓。但是,现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改变了传统观念植根的“大陆土地思维”,代之以普适、普世的现代价值观与现代、舒适的生活诱惑,抽丝剥茧,把客家文化的“根基”“和平演变”了。直接的后果是客家人这一族群整体的凝聚力与生命力被摊薄,以客家文化为基础的发展空间将被替代或者同化。1、客家中心地的发展危机世界客都梅州被公认为客家文化的中心地,肩负着把客家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却是尴尬的角色—位于各中心经济文化区的边缘。如南中国目前最有活力的的9+2模式G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3年6月),其主体在于珠江西江、北江流域,梅州偏居东北山区之中。东有福州、厦门、汕头一线的闽南语经济文化圈,南有广东话经济文化圈,北是较落后的赣东南地区,无实际的腹地,使梅州注定成为一个需要“垂青”的闺中秀女,地位尴尬。同时,受到山区交通、资源、人口等诸多因素制约,其地区产业结构与发展速度都相对比较滞后,华侨一度成为其重要的发展依托力量。这种发展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地理原因造成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地都在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口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同时周边发达地区又形成巨大的能量吸纳源,许多客家籍人才、劳动力外流,制约了梅州经济发展速度。2003年广东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梅州被列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第三类地区,排名最末。这种发展的程度是难以支撑客家文化中心地建设的历史重任的,相对弱势的经济水平使之失去了“话语权”,难以深耕客家文化的新时代。2、地域独立岛生存模式解体在国内外,有许多客家人聚居地,很多文化学者又称为客家文化方言岛模式。历史上由于争夺地域生存与发展空间,土客对立明显,客家人的婚嫁圈、生活圈仅在客家人中。同样的,漂泊到南洋的客家人也多是族内通婚,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是现在对立性的生存竞争消失,代之的是联系与互惠的融合共生竞争关系。“独立岛”则立刻受到周边环境的同化压力。比如,在清末,粤北韶州府(今韶关市)还是纯粹的客家地区。随着粤汉铁路开通及工业建设,被北上的讲“白话”的广府人渗透,以中心城市和铁路、公路分割辐射许多地区变成了“白话区”,如英德、韶关市区、乐昌,仅有几个为始兴、翁源、南雄几个纯客家县。又如在印尼的许多客家人受到当地政治环境影响,接受基督教或者是伊斯兰教,脱离了客家人生活模式,族群认同感渐渐被削弱。客家区域因为地域小、人口少对于周边地域的依赖和互动越来越强,独立性消失,过去保证“血统纯正”的独立岛模式解体,渐渐被大区域经济文化圈同化。3、心理共同体的多向分离文化的生存危机除了在地域发展的角度上越来越小之外,更重要在于“客家人”这种心理认同感上。斯大林划分民族的理论中认为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主要建立在认同感、归宿感上。但是“客家人”这个群体现在表现出了许多弱化与分离的现象。这一点上,台湾的客家人身上有非常值得玩味的现象。认同客家的与拒绝客家认同甚至拒绝中国人认同的人,共同生活在狭窄的空间里,虽然流着同样的血。①地域区别取代族群区别现在人们关注来源地而非族群区别。在大陆体现在过去注重“籍贯”到现在注重强调“出生地”的变化。随着人口流动加强,进行定位的元素是行政区划地,如广东梅州人,广东韶关人,江西赣州人,而非“客家人”“福佬人”“广府人”等通俗认同,缺乏天下“客家是一家”的亲切感觉。出生在外的客家人第二代、第三代对出生地的认同大于对“老家”的认同。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许多人认为自己是广州人、深圳人而非梅县客家人。“老家”仅仅是一个父母的过去而已。②不同发展状况使“客家人”内部产生距离、分异客家人各地的客家文化都有差异,各具特色,体现了多元与丰富性,受到各所在地发展差异影响,文化的生命力也强弱有别,但是受到大环境的冲击,这些次一级文化随时发生断裂,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旅居国外的客家华侨、华人的第一代是满口“阿姆话”,到了第二、三代对于客家文化的认同日益减少,在心理共同体边缘地带,大多仅仅学来只言片语。代际间、地域间产生距离,不利于统一。③“大民族文化”削弱了客家人的族群认同在大陆,受到全国统一的教育、语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各族群间的区别被归人统一的汉文化中,普通话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与载体,用规范化、模式化的方式融合各地文化,磨灭地域文化差异,客家文化不可避免地也被削弱。二、传承思考海德格尔指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诗意地栖居”。西方的成就和进步实际上并不幸福,反而让人困惑。“存在自身没有显现、敞开、领悟出来,真理处于幽暗之中。世界上的高谈阔论、能言善辩以及种种夸饰、诡秘的言语并没有说出真实的语言……因为人们没有思考存在,而存在才是思想所思和应思的。相反,人们只是思考在者、对象等等。思考的诗意由此被遮盖,导致了逻辑、计算、测量的疯狂肆虐。”现代“科学世界”发展迅猛,创造了许多物质的奇迹,但其许多弊端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SAM"“人类干细胞胚胎研究之争”到“苏丹红事件”等,被工业化、商业化、产业化的人类生活进人了社会发展的“机械链条”之中,导致对人的“物化”以及对人存在意义的忽略,还原“人”自然的本义成为人文关怀最重要的价值。21世纪是东方的世纪,除了在政治经济领域中东方崛起的势头迅猛之外,还在于东方传统的文明日益成为全人类新世纪价值源泉,满足人类心理的宁静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伴随“中国热”、“少林功夫热”、“中医热”、“老子热”,东方文化被寄予成为为人类找寻的“香格里拉”。(一)传承价值与意义“全球化”所寄予的是对现代物质文明顶礼膜拜的一种情感。虽然科学一日千里,人类仍然是站在封建的农业文明的濡养下进行“思考”。和自然界一样,人类文明的源头都站在最高最古处,人类在下游享用文化的盛宴与肤浅,传统文化在现在就是流过的大江,滋润大地,但是却在人类密集处被“硬化”、“污染”、“分流”,最后被“异化”,人海口“赤潮”肆虐。传承的价值就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妙博弈中获得“人与自然”的协调生态。客家人的“家族观念”、“发展观”在历史中都是历史上南中国发展的典范,其显著的特点在于“绿色生产力”,“和谐建设生活家园”。在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里,不但没有落伍,反而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价值观。如广东省梅县雁洋镇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总面积450公顷,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通过茶叶种植、加工、茶艺、茶诗词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良性发展了近20年,成就了一个客家文化品牌,天人合一,是客家人传统文化濡染的必然结果。传承客家文化,在多元文化世界中,无疑对于保持客家文化独特性、保持世界文化基因的多样性意义重大,透过文化,负载人类发展的价值,负载人类共同的世界。(二)传承的方式思考基于对客家文化发展危机的判断,我们必须建立相对比较保守的“保护性传承”的思路。源于文化的多元与非物质特性特征一面,文化就像江河,浩浩荡荡,千回百转,是一个最宏大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模式。处理不好,就像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威胁黄河两岸,是“堵”是“疏”?人们选择的方式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只是“近现代”发展二百年,文化的悬河已经形成,人们已经渐渐适应了“地上悬河”边的生活方式。当黄河咆哮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巩固堤防,把水流限制在一个狭窄的区域,成为一种炫耀人力的工程。而文化的大河,现在又何尝不是用西方文明的堤坝,把传统的文化束缚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基本上是依靠行政机构进行,变成了政府行为:山歌节、民俗文化村、客家风情游、客家美食等等,最后演变为仰仗政府的附庸地位,成为政府进行经济发展的一项内容,一个举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同时,受到行政资源的制约,有钱的地方大办,没钱的地方小办或不办。同样,在文化的殿堂,客家学研究也因为客家地区分散、区域性明显,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核心,使客家文化传承受到制约。文化地理学领域“伯克利学派”将文化看作控制人类行为的重要力量,是一种稳定的力量。文化、环境和人三者间,文化是动力,人是行动者,环境是改造对象。人—按照文化原则行动的人—如何改变了自然环境而创造了相应的文化景观。客家文化如何引导客家人在“全球化”现实下确保自己的社会空间,张扬自己的价值,重新分配客家人的社会空间?我们可以认为以文化危机为转向的诱因,由精英分子与客家人群体继往开来共同谱写新世纪的客家文化。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客家人之外的“第三者观察”的成果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部分,许多外国的研究机构介入客家学研究,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如法国高等教育学院教授劳格文((JohnLagerwey)博士主持编写的《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目前已经出版20多本,内容极其“本土化”,在客家文化研究上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记录客家人地区文化基因,“抢救性保护”正在流失的文化。1、整理、发掘、发展通常的客家文化,慎重提“扬弃”基于客家文化与现世文化的交集部分进行发展,而在此外的部分,从立场、情感、价值多方面对客家文化进行分析,慎重进行“扬弃”,保留客家文化的原生态状况,防止被现世流行文化侵蚀。半个世纪里,“文革”、“经济挂帅”对文化的破坏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文化的多样性价值不是短短几十年或者是一种价值观念可以度量的。每一代人都有一个接力棒交接的任务,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重要的是客家文化精髓不变,在这个前提下,对于客家文化就需无大小、无巨细、无尊卑地整理、发掘、发展。这需要有高素质的客家文化研究群体。2、竭力保留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物质载体,围拢屋、围楼、客家传统服装、生产器具等,受“风化作用”影响非常大,一种是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直接破坏其物质本身基本形态,一种是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新旧替换、淘汰。风化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需要给予相当的重视,采用修缮、维持、博物馆整理、民间保护等方式多方面进行。不至于在未来留下对空凭吊的遗憾。3、燃点客家精神新火炬客家人群体,分散世界各地,支脉众多,演绎各异,其人、物、文化要素都有其独立性,但是来自客家人骄傲的成就,历史以来客家精英在政界、商界、学界、军界等各领域留下的奋斗事迹却是客家人共同的精神火炬,成为激励客家子弟奋发进取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也需要有客家杰出人才扛起振奋客家精神的旗帜,用富于时代气息的客家人精神,激发全体客家人的凝聚力,“实干闯未来”。 三、结论文化的发展不是均衡的状态,始终都有发展,但是历史不能选择,过去就不会回来,由此体现其珍贵。客家文化传承,所载甚多。有历史有发展,自我调适、理性选择、融汇创新,需要提高客家人维护客家传统文化的意识;发展客家地区的绿色生产力,提高客家人的综合素质;客家区域广泛、深入交流、联系,整合客家能量;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带有现代特色的客家文化,凝聚一批客家才俊,激发亚洲世纪中的“客家之光”。(作者:廖文,广州市铁一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