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高凉仔 发表于 2004-6-12 23:15:35

【原创】客家人融于广府,为何不融于闽人?笑语杂谈啦:)

现在,越来越多的客家人同化为广府人,他们隐瞒自己的客家身份,甚至彻底放弃客家话,而改讲白话,这种现象不但见于与广府区相连的地区,甚至连梅州都有。对此,小弟(讲白话的)有点疑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客家人对广府人那么的崇拜,而相反,客家人与潮汕人比邻而居近千年,可从没有见客家人说过崇拜潮汕人的,客家人被潮汕人同化的例子不是没有,可象现在那样大规模被同化的现象可以说是从来没有的,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上的潮汕也是比较发达的地方,曾被马克思比喻为中国唯一有点资本主义的地方,而且潮汕地区比广州更加接近梅州,再说,潮汕的那边是辽阔的闽南地区,宋元时期的泉州漳州是何等的发达,泉州港口一度将广州甩在身后,潮汕和闽南地区都是讲闽话的,客家人住在内陆山区,虽说经济比较落后,可每当客家人见了潮汕人时,是从来没低下过自己的头的,看看台湾的客家人就知道了。可为什么客家人在广府区和香港却没有了那种自信呢,而纷纷改言换语,好象生怕别人知道他的身份是的。

说到客家人同化为广府人的原因,我想各位客家朋友们一定能说一大筐,说个三天三夜也未必说的完,可能是客家人在广东没少被广府人歧视的原因吧,各位胸中的闷气也是没地方发吧,理解理解。这里我不想说什么经济原因,什么政治啦,媒体啦,对于这些原因我也知道,各位也没少说,今天我倒想和各位探讨一下“心理原因”,也就是客家人,广府人,潮汕人各自在性格上的某些差异,为何客家人那么容易就溶与广府人中,而难溶潮汕人。

在广东三大民系中,潮汕人最团结,也最排外,其次是客家人,客家人也比较团结,排外倒没怎么见过,最差的是广府人,广府人不团结,也不怎么排外,对此,可能会有客家朋友持不同意见,这个我在后面会作些分析的。为何会有这种差别呢。我曾经看过一部电视科教片,里面的教授简单的说了一些原因,我听了觉的挺有道理的。他主要说了福建的和粤东的宗族械斗形成的原因。历史上,由于战争和灾难的原因,大批的中原汉人向南方迁移,而迁移的单位绝大多数都是宗族为单位迁移的,因为迁移的路途遥远,环境恶劣,真是前有土匪,后有追兵,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迁移的,所以人们都是以宗族的形式迁移,只有通过相互帮助,相互依赖,大家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当大批的汉人来到江西和湖南的时候,前面的路出现了2条,一条是由江西翻过武夷山到福建,一条是通过五岭到岭南。两条路比起来,明显到福建的路比较近些,这对一路奔波,一身疲惫的逃难人们而言,能够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的地方是无比急切的,加上中原政权都迁到了江南,福建离江南也相对近些。所以,大部分的移民都选择了前往福建,故福建虽然开发的比岭南晚,可很快就超过了岭南,这个无疑是归功于移民的。随着移民的不断到来,福建逐渐改变了人口稀少的现状,这对福建土地的开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到了宋代,福建已经出现了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激烈的矛盾,福建成了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也变成了一个人口输出地,大批的福建人逐渐向邻近的广东迁移,走海路的是善水的闽南人,走陆路的是客家人,这也就形成了潮汕人,雷州人,海南人,客家人在岭南的分布格局。

大家都知道福建是个多山的省份,激烈的土地矛盾导致了激烈的土地兼并,这时,随移民而来宗族 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或争夺土地,或争夺水源、风水宝地,甚至为了几句话,就有可能大打出手。在械斗中,小宗族或联手对抗大宗族,或逐渐向其血缘较近的宗族靠拢,以谋得更好的生存空间。械斗是残酷的,频繁的械斗更是惨绝人寰,但频繁的械斗巩固了宗族的联系,加强了人们对群体的认同感,也使人们在械斗中变的视死如归。在方言诞生后,人们的这种认同感也就逐渐转移成对乡音的认同上了。这可在异常团结的闽人和不忘祖宗言的客家人身上看到。福建人就是在这种残酷的械斗成长起来的,故福建人在外表现的极为团结,方言是他们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每当遇到外来压力时,福建人就表现的同仇敌忾。这一点上,闽人最为突出,客家人次之,但闽人过分的团结加上狭隘的地方意识也导致闽人极端的排外。客家人团结而不排外,或许是由于客家人是衣冠之后吧,多少有点斯文人的气质,又或许是客家人深居深山,带有汉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显的格为纯朴。

而相反的是广府人,广府人的祖先最远可追溯到秦始皇派兵南征,当时,南越的统治者赵驼为和巩固统治,缓和民族矛盾,采取了和睦百越的政策,他的子孙也都坚持了这个政策。近百年的移风易俗,不但缓和了汉越之间的关系,还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使越人相互攻击之风渐渐停止。后来,岭南在和福建争夺移民的比赛中明显处于下风,过南岭者远远不及福建。在相当一端时间里,岭南一直是人少地多,土地资源充足,百姓不需要为此产生冲突,

没有出现福建那种严重的宗族械斗,故广府人对自我群体缺乏认同感,也就是说没有老乡意识,在面对外来压力时,无法表现的象闽人和客家人同仇敌忾,有团体性,加上珠江三角洲一带土地肥沃,地理优越,物产丰富,人们很早就习惯经商,过早的商品化使的广府人头脑里充满了金钱的味道,处处为自己打算,利字当头,故无论是打架,还是打仗,广府人都表现的贪生怕死。这种不同的历史原因造就了闽人,客家人,广府人不同的性格,潮汕人最团结,也最排外,客家人比较团结,但不排外,广府人不团结,也不怎么排外。这说的都是性格,性格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潮汕人无论何时都爱扎堆,客家人也爱扎堆,但在没有外力的时候,又容易分散,广府人什么时候都是各自行动,简直就是散沙一盘。现在我问大家一个心理问题,平时,当你自己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看着路上三三两两的人时,你的心理如何,如果这时,突然看见一大群人,是一群人哦,最少也有7,8个以上吧,向你走来,你的心理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是我的话,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会让我骤然警惕,我会绕道避开,你们呢?也许会有人说我有点神经过敏,我觉的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有心理波动的,因为潜意识里都种防御的本能。所以无论成群潮汕人出现在那里,那里的人本能都会对这一群陌生的人抱有某种警惕和排斥的心理。而潮汕人那种狭隘的圈子又会使人对这个圈子敬而远之,反观散漫的广府人无论出现在那里,单个的数量都不那些长相丑陋,奸会或不一定招来人们的防御心理,除了奸诈,凶狠,身材高大的之外拉,哈哈,所以,单个的广府人容易被别人同化,同时又容易同化别人,而客家人在有危险时,容易聚集,故不容易被同化,当没有危险时,又容易分散,被别人同化。总之,当遇见潮汕人、或遇见广府人时,客家人就会表现的不一样了。这么说大家明白没有????????

不明白?那我就在讲个小故事吧:

话说在某个客家村里,村长正为如何过年烦恼,村书记就建议村长说:不如今年买点城里货回来给村民们尝尝鲜,见见洋货。村长一听,大为高兴,可派谁去呢,村里烦事太多,自己和书记都走不开。两个客家青年知道了,就自告奋勇要求带队到城里买年货。村长也有意思锻炼一下二人,可又担心二人未见过世面,闯出货来,就在二人走前叮嘱说:城里人残忍奸诈,如遇有变,可速撤回,不可逗留,以免吃亏。二人将话牢记在心,于是分开两头行事。甲某带队向南走,很快就来到潮州城外,见城门口人影穿梭,立马命令大家肃静,大伙见状都屏住呼吸,一队人马悄然入城。可他们刚刚一踏入城门,立马吸引了潮州人的目光,众多的潮州人不约而同地都放下了手中的事,都围了上来,围的人越来越多,道路都堵塞了,潮州人看着客家人,客家人看着潮州人,大家一句话都不说,目光所促,空气凝集。甲某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心里越来越急,眼见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咋办?猛然间想起村长的话,便对大伙说:兄弟们,撤!把人马拉出了城,而潮州人也跟出城,站在高处望着客家人远去的身影,纷纷议论,他们是谁?山里人,他们想干什么?不清楚,不会是闹事的吧。

话说乙某带着人马走啊走啊,一天,终于见到了广州城,乙某也提心吊胆地带着人马进城,刚进城门,迎面撞见一个广府女人,那女人大声叫道:呦,你们一群人站在门口干什么,把路都堵了,叫人怎么走啊。广府女人的叫声立马惊动了周围的广府人,广府人都抬头看着这些陌生人,乙某马上给那女人让了个道,那广府女人大摇大摆的出了城,广府人一看,切,都没事,还以为有好戏看的广府人又低头做他们的事了。乙某带着大家边走边看,哇塞,好繁华的广州城,有唱戏的,有卖吃的,有耍杂技的,呀,还有清楼,乙某回头看看了大伙,只见大伙都直望着自己,朝自己猛点头,乙某知趣,便说:兄弟们,此地安全,买货。喔或,一群人散开了,吃东西的吃东西,看戏的看戏的,做什么的都有,大伙都玩的不亦乐乎,把村长的话都忘的一干二净,更有甚着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而和人打架,脸都打破了。最后一天,大伙聚集一起,除了那个打架的除外,大伙都一致要求在逗留些时日,并一致推荐打架的那个回去报信,就说中途下大雨,道路被冲毁,需多滞留些时日。打架的那个便气哼哼的回村了。其余的人继续吃花酒的吃花酒,划拳的划拳,四匹马啊,六六顺啊,一群人消失在广州城那星光灿烂的夜空里。



以上我说的见解和故事,大家觉的怎么样?对不对啊?多留点言罗。

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04-6-12 23:28:33

没想到高梁仔的洞察力如此之高,本人佩服之至!
对比一下所谓的吴穿“三乱”文人的虚伪嘴脸,不你不圬为真正的广府精英呀!
历史上,客家人为什么对潮汕,闽南没有幻想?因为那里实在是太多人了,挤不下去呀。
但你也对广府有太多的神化了,忽略了香港的因素,是你的败笔。

实际上我对广府的个体有好感,但对广府的整体没有好感!
因为,广府的整体上的傲慢令人无法消气!

实际上,广府人,特别是粤西人至今对客家人存在偏见,所谓的宽容,只是因为现在危胁广府文化的不是客家人,而是外省人,为了对付北方文化,广府人必须依靠团结客家人,而客家人忽然间得到了广府人如此的优待,忘掉了历史上的恩怨,“兴高采烈”地融入广府文化。
所以,大洋网的罗志斌(大埔藉广府人)有句名言,客家人应该加入广府人,共同抵抗北方文化!

所以,广府人以广东人的名誉,确实引诱了很多的客家人!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6-12 23:37:41

你很用心地揣摩这个问题,谢谢你的思考与想象。许多看法值得参考。

我看主要还是因为广州是省城的原因,客家人崇拜“贵”胜过“利”。

另外,潮汕人的堡垒心态也有关系,客家不容易加入这样的集团。

还有就方言的距离来看,客粤之间,特别是珠三角的粤语与客家话之间的接近程度,比客家与潮汕话的距离要近些。

要强调的是,客家与粤语区的融合现象,不是历来就有的。伴随着粤语这些年的强势,客家话没有建立新的优势来抗衡,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你看看,香港的客家话,在50年以前还保留得很好呢,以前与粤语相处了2-300 年都没有同化,可是近几十年来就退化的利害。

客家话势力强劲的地方的经验值得总结:惠东,揭西,博白,陆川,合浦公馆。

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04-6-12 23:38:48

一部分客家人投降了,没什么了不起的,毕竟我们还有几千万后备战略储存。剩下的,都是最死硬,最顽强的分子了。一部分走到广府的阵营,更加坚定了客家的阵营。因为,剩下的,都是死士!
但是,客家人“好食懒做”的性格确实要改了,记得有个广府人讲过,“客家人,好食懒做”,客家人自以为,对比广府人,潮州人,确实也太懒了点。客家人要改正缺点,广府人的优点,不妨也学学呀。
师“土”制“土”吗!:D

[ Last edited by 注册用户 on 2004-6-12 at 23:40 ]

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04-6-12 23:43:57

我十分奇怪,一些客家人,明明语言上已经臣服广府人了(例如曾宪祖之流),为什么心理上却好像一点也没有“广府神迹”??
看来,客家“神功”还有一点遗迹的,只不过,再过一代,他们肯定完全“广府化”。对于这些人,我们当然不能以“自家人”待之,否则,客家危矣!

[ Last edited by 注册用户 on 2004-6-12 at 23:48 ]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6-12 23:49:43

客家的语言忧患意识,历来有之“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这使得客家话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各地都保留的很好。全国各地都很多客家方言岛,50年前都是磨损不多的。客家的这条独特的文化命令,也使客家人丢失母语时,有十分的负疚感。

但是,近50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了,交流频繁。语言存留选择上也有势利心理,一定条件下可以战胜母语忠诚。目前,我们反省这个问题,不算太晚,现在先有舆论,理论,早日付出行动实践,创办客家传媒,优化客家语言表达,让客家人的文化身份获得尊敬,挽救客家地区的客家话,还是很有希望的。

活跃在各界的客家精英分子,应该站出来,积极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保住客家这个“根”的认同。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6-12 23:59:23

当然,在广东省的客家朋友,不要以为白话才是广东人的标志,这也是要提醒的。

客家地区也要尽快整合,整合以后的客家人,是包括赣闽粤湘川台港海外等等的一个整体,而非广东梅州,与广府文化的较量,一定要以整个客家文化做单位来进行。

客家相对广府,不是没有优点:客家的开拓广度至少比粤语广泛,除了两广,粤语的分布并不广泛。

省城在广府区,粤语有行政资源的支持,这点也不能忽视的。

某种程度上联合潮汕的努力,也是客家保存生存空间的一个手段。粤语区对潮汕还是有敬畏心态的。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6-13 00:04:13

惠州,是客家的桥头堡,不能倒下。

希望惠州也像河源那样,自信地竖起客家文化的旗帜来。

不要羞答答地打暧昧不清的“东江文化了”,实在要,也要说成“东江客家文化”。

客家电视台,最必须的,是在惠州,而非梅州。

梅-惠-河-韶 四地,要积极以客家文化的名义联合起来。

孤独行者 发表于 2004-6-13 00:37:27

太经典了,我个人认为以上是严老师对保护客家母语,发展客家文化的思想精华。
上面三贴堪称精髓,为我们具体进一步为客家打拼指出了方向
希望对惠州客家文化发展的特殊情况能够重新得到大家的重视

[ Last edited by xiaoxishan on 2004-6-13 at 00:41 ]

xiaoying 发表于 2004-6-13 19:25:17

非常好! 要是书记啊什么的看到就更好了! 南粤高凉仔分析周到! 
严老师的策略更是精彩! 哈哈! 

mzkegaren 发表于 2004-6-13 21:00:14

高凉仔,你能不能把你的段落好好的分一分呀?看得我眼都花了。

fangshang 发表于 2004-6-13 21:18:38

据我在福建外出几年来看,客家人的确没有融入闽人!
客家老乡之间交谈还是以客家话为主!用别的语言容易招人笑。
在外的客家人大都有思乡之情。

一吊钱 发表于 2004-6-13 21:20:36

谁说没有溶于闽人,大家去台湾看下,像我外婆的亲戚,已经完全没有客家认同了,别人称他们为福佬客。

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04-6-14 09:37:13

Posted by yanxiuhong9 at 2004-6-12 23:59
当然,在广东省的客家朋友,不要以为白话才是广东人的标志,这也是要提醒的。
现在“广东话”才是广东人的象征,客家话不是广东话。梅州必须脱离广东。或者广州直辖,广州话也直辖,否则,很难改变现实,除非来一次革命性的运动,但广东的客家人都是胆小鬼,没有一点台湾客家人的骨气。
客家地区也要尽快整合,整合以后的客家人,是包括赣闽粤湘川台港海外等等的一个整体,而非广东梅州,与广府文化的较量,一定要以整个客家文化做单位来进行。
除了梅州还敢打客家牌之外,就是河源了。下一站,河源。寄希望于河源人民。
客家相对广府,不是没有优点:客家的开拓广度至少比粤语广泛,除了两广,粤语的分布并不广泛。
香港陷落,广州直辖,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至少梅州就不会有危胁。

省城在广府区,粤语有行政资源的支持,这点也不能忽视的。
广州直辖。
某种程度上联合潮汕的努力,也是客家保存生存空间的一个手段。粤语区对潮汕还是有敬畏心态的。
说实话,客家人对于母语的态度有潮州人的十分之一,我已经对客家有信心了。潮州人就是在外做生意,他们家庭的语言还是潮州话,他们从来不会对孩子们灌输“广州话”。而一些客家人,户藉都还在梅州,却是从小开始灌输广州话,仿佛广州话才是他们的母语一样。这些所谓的“梅州”精英,回到梅州,还要污染在梅州的小朋友,你说气不气人?搞到梅州的一些小朋友也跟着他们牙牙学语!广府的幽灵已经打到梅州来啦,梅州城门尚未洞开,但病毒已经在城内散布啦。

好小子 发表于 2004-6-14 12:04:31

Posted by yanxiuhong9 at 2004-6-13 00:04

梅-惠-河-韶 四地,要积极以客家文化的名义联合起来。


问题是少了一个牵头人将上面四大区来个联合:cry:

根本在于政治因素。:mad:


台湾客家就是一面镜子:(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客家人融于广府,为何不融于闽人?笑语杂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