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的客家话里的"牯"大家是怎么看的啊??
不晓的客家话里的"牯"(就是对一般的小孩或年龄比自己小的人男性的名字加上这个字)大家是怎么看的啊??我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 Posted by laixqun at 2004-6-5 21:37不晓的客家话里的"牯"(就是对一般的小孩或年龄比自己小的人男性的名字加上这个字)大家是怎么看的啊??我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
我觉得原字应该就是你所说的“牯”,有雄性的意思吧?与“女麻”对立。 我们那里说雄性动物一般说"牯",比如"牛牯","狗牯","猪牯头",只有雄鸡说"鸡公哩".人的乳名也有用"牯"的,比如"矮牯哩"(矮子) 贼估算不算? 不一定是比自己小的吧。人名后面也可以加:如”阿路古“ ”风古“ 关于“牯”,温美姬学位论文《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有说明,可以参考:
①指兽类雄性动物。例:猪牯(公猪)、马牯(公马)、羊牯(公羊)、狗牯(公狗)、猴牯(公猴)。②指男性。例:戆牯(傻瓜)、贼牯(贼)、花牯(好色者)、矮牯(矮子)、阿李牯、阿强牯。
“牯”《说文》未见,最早见于《玉篇》。《玉篇•牛部》:“牯,牝牛。”此义季少峰(1994)、周云汉(1999)和邵则遂(2003)均已指出《玉篇》释义有误,“牯”当指“牡牛”。 明•李实《蜀语》:“牡牛曰牯。”梅膺祚《字汇•牛部》:“牯,公户切,音古,牡牛。”张自烈《正字通•牛部》:“牯,俗呼牡牛为牯。”李时珍《本草纲目》:“牛之牡者曰牯曰特。”唐•陆龟蒙《祝牛官辞》:“四牸三牯,中一去乳。”“牯”与“牸”对举。
梅县方言也称公牛为“牛牯”,保留本义,又扩大指其它兽类雄性动物(禽类用“公”),还可用在指男性的词中,主要表示一种贬义,除上文所举例子外,又如:懒尸牯(懒汉)、大山牯(少见世面的人)、郎当牯(二流子)、蛮牯(执拗、刁蛮顽童)、仙牯(男巫师)、癫牯(男疯子),梅县人一般排外而贬称北方人为“北牯佬”、潮汕人为“福佬牯”。另外,称“阿李牯、阿强牯”用在男性的名字后面,则表示一种亲热(应属修辞学的“说反话”)。 羖,可能是更加古老點的(說文就有了);後來寫 牯。
黑色的公羊。說文解字:羖,夏羊牡曰羖。爾雅˙釋畜:牝羖。郭璞˙注:今人便以牂羖為白黑羊。
客/贛/湘,三処用此表示雄性。
回
粤语也有猪牯,牛字
回
粤语也有猪牯,牛字
回复 #9 南汉 的帖子
哪里的粤语? 广西白话群众也喜欢讲猪牯,牛牯,狗牯等. 闽北方言也用“牯”表示雄性动物,“嬷”表示雌性动物。牛牯是公牛,牛嬷是母牛。
小男孩有时也称“毛牯丁” gu34 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