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粄——客家人专属的美味小吃!
早在千年前,葛洪、鲍姑夫妇就将艾草作医药之用,鲍姑运用红脚艾制作成艾条医治百姓。而流传至今的传统小吃——艾粄,便是使用艾草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客家地区流传着一句民俗:“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又叫清明粄,散发着浓浓艾叶香,具有祛湿、暖胃等功效,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也是客家独特的清明文化。软糥可口、艾香四溢的艾粄用传统古法制作的艾粄,传承的不单是味道,更重要的是养生文化这一次,《葛洪医道》摄制组走进罗浮山的寻常百姓家中,用镜头一一记录了这一传统小吃的做法,将在今年九月向广大受众展现这一传统美食的文化特色。摄制组全程记录艾粄制作过程每逢清明节前后,也就是艾草长得最鲜嫩的时期,客家人就会出外采摘艾草,与糯米粉一起制成艾粄。清明时节天气阴湿,而艾叶有祛湿、健脾胃的功效,吃艾粄正好适合祛湿温补,所以有了吃艾粄,身体强健之说。艾草小知识: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能,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资料来源:http://xhpfm.news.zhongguowangshi.com:8091/v200/newshare/932897?channel=36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