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前往參加講座的朋友,有從打鼓嶺坪輋,荃灣三棟屋、沙田等地來的鄉親;鯉魚門海濱會的好友以及中大進修學院的師生等。 我織帶的時候,站在旁邊的小男孩是林館長的兒子,站玩左邊又去右邊,十分認真。笑容特別燦爛的那位女孩,是荃灣三棟屋人,她的母親看了“文化匯長河”第十二集以後,在網上看到博物館的通告,便帶女兒去羅屋。我給她戴包頭仔那位是中大進修學院葉老師的妻子,新界大埔人客家人,母女兩人的花帶的顏色不同,女兒那條是藍色的。 前幾天織的這條帶,是從博物館給我的一條舊帶的照片,認真去分析上下行每一針的顏色,才織出來的,兩面的花紋完全一樣。 记忆围头人也有包头仔,分别是织带颜色比客家人鲜艳,手工较精细,有时在织带挂玉佩 在網上有傳教士拍的早年梅州客家婦女戴涼帽和包頭仔,傳到我們這裡也一樣。這兩年來我到處找花帶,有位老戰士曾發大哥也托他在各地的戰友幫忙,在紫金找到的涼帽帶,是用買的花帶做的。 我的嫂嫂留給我一條花帶,到我學會織以後,到處去找線,跑遍大街小巷,人家都說沒見過這種線,最後去到佐敦一間老字號“萬邦綢緞行”,老闆看了後說:“你嫂嫂的這條帶很寶貴啊,這些線是早年從法國入口的真絲線,後來沒有需求,我們這些行就沒有入貨了。”這時我才醒覺為什麼在六十年代這種帶可以賣到四十多元一條。後來去到深水埗找到人造絲,效果當然不及真絲。不久前在網上看到蘇州一家公司的網站,有蠶絲線,表姐的姪女在網上定購很快就買到了,但可惜很細很細完全沒有加工,并不理想。 這涼帽和上面的花帶已經送去博物館了。 据说梅县地区早在民国年代已很少人戴凉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