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80|回复: 19

■人間封面故事---逢山必有客──聚落、夥房和客家人的群體個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29 21: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4-02-29/聯合晚報/6版/焦點新聞/記者何來美/苗栗報導

「逢山有客客有山」,客家先民渡海來台較晚,不少先民只得在偏僻的山區拓墾,繁衍子孫。有百餘年歷史的苗栗縣公館鄉彭屋庄,全盛時期有百餘名子孫在此過著半隱居的山居歲月;如今彭屋伙房正廳已傾倒,子孫散居全台各地,僅剩下82歲高齡的彭華文守著祖先的「開基地」,過著「山中無歲月」的生活。

位於公館鄉南河村釋迦山東側,大石窩山腳下的彭屋伙房,是全鄉最偏僻的客家三合院,離苗栗市區有十餘公里,在民國50年該地南北河煤礦未開礦,山區道路未開闢前,對外交通只有崎嶇山路,而彭屋子孫在民國50年代以前,也過著幾近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山居生活。

「我的父親彭阿來是8歲時遷徒到此,若還健在已112歲了,彭屋伙房是民國24年中部大地震後重建的。」,守著「開基」伙房的彭華文對這塊土地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當年他的曾祖父花了300銀圓,買了六、七十甲的山地,但能闢為良田的只有二、三甲地,且還「驚蕃」(怕原住民),日子過得很清苦。

彭華文說,早期彭家子孫為了生活,除了種稻、開圃種雜糧外,就是種相思樹燒木炭,種桂竹產桂竹筍,全盛時期有十餘戶,子孫多達一百餘人,如今都已遷徒到外地。

「大石窩彭屋,剛好在山窩裡,冬暖夏涼,早年生活雖苦,山產運銷全靠肩挑,到苗栗街單程就需一個半小時,但彭家子孫一團和氣,農忙時大家換工,生活有困難互相照顧,日子過得相當和樂。」彭華文相當懷念當年的歲月,以前山區有很多山豬、山羊、山羌、果子狸、穿山甲;溪流內的溪哥、鱸鰻、溪蝦、螃蟹亦捉不完,就算不下山,也不愁沒野味。

彭華文除偶而下山探望妻子、兒孫外,幾都住在山上,平日他種些蔬菜、水果,生活規律,每天與他相伴的是收音機的「廣播小姐」,並不覺孤單。

彭屋從23世祥太公來台開基,至今已傳至30世,子孫們懷念當年祖先開闢大石窩下彭屋的艱辛,後代子孫已決定重建彭屋宗祠,將「阿公婆」(祖先牌位)遷回山區供奉外,彭老先生也在期待彭屋伙房的重建,讓彭屋伙房恢復往日生機。

苗栗縣公館鄉南河村10鄰彭屋庄後代子孫,利用休閒假日返回彭屋庄發跡地,整理道路,浚渫野溪,搭建了避雨棚、廁所,方便登山造訪遊客,並籌備開闢彭屋庄生態休閒農場,希望能恢復以往彭屋庄的生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2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三合院 西湖文化財

中國時報   地方新聞   930301  李碧勳/西湖報導

 苗栗縣西湖鄉有不少傳統的客家三合院樸素典雅,過去在鄉村都市化的潮流下曾逐年解體,由於政府積極輔導居民保留,現有「青錢第」、劉氏宗祠彭城堂古宅和雲梯書院三處最完整,可以睹物思情和推想當地先民的拓墾與發展辛勞,已被鄉公所列為人文史蹟景點。

 「青錢第」位於西湖鄉五湖村茅仔埔,在苗一一九線公路北側,是西湖鄉第九任鄉長張慶修先生老家。它初建於清同治年間,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曾多次改建,最近一次重修在民國四十三年左右。外觀看起來只是一棟寬敞的磚道三合院建築,不過細加端詳,格局、樑柱、神龕,與一般傳統客家民宅相比,有與眾不同的獨特風格。

 整棟房子的結構是「昌」字形,象徵家族的昌盛、昌隆,分為正廳、左右廂房及兩個庭院。正廳大門上方為著「青錢第」三大字,左右豎立兩根古色古香的石柱。柱上的斗拱及橫樑,雕工細緻,古色古香。

 「青錢第」格局堂皇,周圍翠林修竹環繞,意境幽雅,沐浴其間,易引發思古情懷,是值得保護的古厝。

 劉氏宗祠彭城堂,初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位於四湖村瑞湖國小前方,宗祠佔地廣闊,覆蓋綠色琉璃瓦,燕尾式屋脊,雖沒有雕樑畫棟,不過在樸實素雅中,顯露出客家人恬淡平和風格。前有西湖溪沖積平原,後是連綿翠嶺,氣勢恢弘。

 雲梯書院原址在西湖鄉西湖村宣王宮內,是一處已有一百五十餘年歷史的私塾教育場所,清代中葉後對西湖地區的教育文化,曾經有過極為輝煌的成就。

 雲梯書院是西湖劉家手創的私塾。乾隆十七年廣東陸豐人劉恩寬遷入西湖開墾,傳到第二代已成地方首富。為了使子孫明瞭禮數教化,遵守聖賢之道,在道光九年在四湖莊伯公背創辦私塾,奉祀孔聖,延聘教師,傳授漢學,教育族內子弟。

 民國四十二年,毀於地震後重建,民國六十五年春再度改建,一直至民國七十一年才下式落成,易名宣王宮,正殿供奉孔聖及三恩主神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 03: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唔知和陸河姓彭人有那聯系毛呢?不過我們年輕人才到23世左右,差得較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2 21: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姓在台有宗親會組織, 幾乎都是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30 00: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間封面故事---逢山必有客──聚落、夥房和客家人的群體個性

中國時報   人間咖啡館   930327 ⊙鍾榮富 

 夥房是個小小的攻防單位,高牆的隔離,使許多的客家人誤以為只要夥房內部安全就是身家的安全。夥房最明顯的標誌是屋前的高牆和狹窄的門,而客家聚落最明顯的特徵是門不面對通道,究其始可能是怕外敵直接衝入門內而遭殃。然而高牆的建築,避路的設計,終於發展出客家人隱形的個性。他們怕別族認出來他們是客家人,他們也怕別的夥房認出他們屬於那個夥房,他們在無形的壓力之下,隱去了他們的自我,不論這個自我是ego還是 identity,客家人都很忌諱。或有一段好長好長的時間,小孩從出生伊始,日夜的耳提面命就是不要彰顯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屬性,於是一代傳一代,耳濡目染的結果,就是我們現在最常看到的客家人的特性:隱形人。尤其是闖入都市叢林的客家人,埋身在異族文化的洪流之中,除了適應的困難之外,還有語言與生計的挑戰和其他突然而來的打擊與埋藏心頭的寂寞,內外因素所構成的壓力逐漸使客家人退縮到四周有高牆抵擋的夥房。美國黑人作家Ralp h Ellison在他的名著《隱形人》(Invisible Man)中把黑人看成白人眼中的隱形人,因為他們所有的工作成績都歸功於白人的籌畫與領導,他們的尊嚴、人格、才華與人性都遭到漠視。就這方面而言,客家人的處境幾乎和黑人相似,他們的尊嚴、人格、才華、與人性也或多或少受到長期的扭曲,於是他們遊走於社會的最底層,做閩南人不願意做的工作,諸如榨樟腦的腦丁,昔時被認為危險工作的交通運輸等等,都是客家人最常見的工作。退縮與容忍,無奈與掙扎終於迫使客家人勇於接受夥房時期的隱形性格。現在,當我們聽到「我是不會講客家話的客家人」的時候,應該感激他們,因為他們已經想擺脫隱形的桎梏。

 客家聚落的層層設防,夥房的窒礙小門,限制了客家人的眼界,進而縮小了他們的心胸,因此眼界不高,見識不遠,氣度不宏,幾乎變成客家人的共通個性。凡有客家人之處,什麼都沒有,多的卻是社團組織,從號稱世界客家 懇親會到地域性的名稱如六堆或美濃都有同鄉會,青年人有自己的組織,知識分子或號稱熱愛客家的人也都組織了社團,成員交疊重複居多,但彼此瞧不起,互相揭瘡疤,有絲毫利益無不齊爭競逐,毫不退讓。古時也常在驅逐共敵之後,把夥房之門一關,同親共族於是開始互爭競鬥。現在,夥房沒有了,客家人隨著人群住上高樓,擠入了大廈或公寓,眼界理應更寬闊,所見應該更廣,但是客家人的血髓裡似乎還是矗立著心裡或精神上的夥房,那一扇逼仄的小門,還是局限了客家人的心胸,望眼所見仍然是瞇眼之間的直線之外的世界,那麼狹隘,那麼扁小。昔日羅香林說客家人方板不能變通,指的就是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固執和拗性。這種精神或個性,多少承接了夥房和聚落的群群環繞、層層設柵的傳統,也反映了客家 聚落和居家生活方式對客家人個性的影響。

 客家人應該檢視傳統

 客家人被共認為是個保守的族群,客家人自己也從不諱言自己的保守心態,從每次的客家 活動都築高台唱山歌,競穿過時的藍衫,做樣子擂茶、舂薺粑等等動作之中,也可以印證客家人的保守。適度的保守當然有其優點,可是長期沉湎於過去的臍帶,無法在新的秩序新的環境之中,創造另一個可供後代子孫緬懷的典範。

 客家人的夥房和聚落早已經頹敗,昔日的羊腸小徑也已經拓寬改建,可是心裡的夥房意識竟然還是根深柢固的存在客家人的心靈深處,表現在客家人的行為舉止,思考模式,個人認為客家人首先應該知道問題所在,然後學會面對問題,自我調整,逐漸揚棄夥房所遺留下來種種不良的傳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0 13: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什麼才是"現代客家建築"?

園區設計圖:
http://liouduai.tacocity.com.tw/
:z:這就是台灣規劃界的普遍現象,所謂的專業設計出來的,不見得是民眾想要的!!:z:
以下節錄出一些客家社團對文化園區的看法:

主題: 我們拒絕一座沒有客家味的文化園區
發言人:六堆風雲


屏東縣政府文化局於去年十二月二十六、二十七日,在縣府三O三會議室舉辦了兩場「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新建工程規劃設計內容說明會」,看了建築師的設計說明後,與會的鄉親幾乎一面倒地強烈抨擊設計的建築物太過於現代化,看不到一點點的客家味道,與當初規劃的理想落差太大,讓六堆鄉親頗為失望。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三期工程規劃,是由台北陳志靖建築師得標,該設計內容標榜的是現代觀點,因此建築主體是以現代手法來表現,以致於進入園區後,感受不到進入「客家庄」的氣氛,猶如進入一座大學城,看過設計模型的鄉親,都認為已經失去了設置客家文化園區的意義。

這座將耗資十二億元興建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是國內第一座客家文化園區,因此特別引人矚目和期待,在規劃初期即辦了多場說明會及公聽會,目前進行到第三階段的「工程規劃設計內容」甄選,也就是選出優秀的建築師與設計作品。這次被文化局遴選上的陳志靖建築師過去有很多傑作,但對於客家文化似乎比較沒有深入研究了解,一方面也沒有探求六堆民意與需求,逕自以其設計概念設計出一棟棟的現代化建築,雖然造型有特殊面,但給人觀感則完全失去客家特色與味道,不免令到場參加說明會的鄉親大失所望。

很多到場關心的鄉親認為,客家文化園區的設立是萬古千秋的事,如果設計不當,誚n了要再修改很難,屆時將使客家鄉親蒙羞,因為,當外地人或其他族群要來參觀時,完全看不出它的特色在那裏,將會失望而歸,如此,客家文化園區便失去了設置的意義。

文化局長洪萬隆則表示,古典與現代之間,是見仁見智的看法,而且也包含了情袖面及可看得到的圖象。他舉例,客家委員會主委葉菊蘭,不必穿上藍衫,看起來就很客家,一看就知道是客家人。

然而屬於河洛籍的洪萬隆局長可能不知道,客家建築不只具有客家文化特色與代表性,它所代表的精神與內涵,在客家文化當中,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座夥房,不只觀賞傳統建築之美,內在的精神,更蘊涵相當豐富的解說,例如倫常、人際關係、宗教、祭祀、崇祖念本、屋場地理、教育生活面的林林總總等,都在一座夥房內進行著,這就是客家的特色。

因此,一座佔地廿甲的客家文化園區,連一座「像樣」的夥房屋都沒有,那遊客又何必大費週章跑到那去看一座博物館,看客家歌舞表演?而且新潮的建築,到處都是,又何必大老遠跑來屏東內埔看?另外,很多人也提到,像國內約九族文化村、彰化台灣民俗文化村、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墾丁青年活動中心等等,都各具特色,而且都是一進園區就可以感受到該園區的主題味道與氣氛是什麼,何獨客家文化園區的設計欠缺這方面的考慮?

因此,很多鄉親強烈要求文化局,千萬不可再一次羞辱客家人,一定要設計出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園區,否則不只浪費公帑,也難以向六堆鄉親交待,更將成為客家歷史的罪人---而這一座客家文化園區竟然是河洛人主導設計的!

  
   
發言人:徐來福
客家文化園區毫無客家味 六堆社團應聯合要求修正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硬體工程徵選草圖出爐,中選作品經由文化局公開說明,結果引起六堆鄉親強烈反彈,因為該設計圖絲毫看不出「客家特色」在那裏,因此一致要求文化局一定要修改草圖。

我個人認為,文化局(含前文化中心)每次徵選有關客家的作品,包括六堆客家文物館硬、軟體、客家文化園區規劃案、建築設計草圖等等,都是由少數不到十個人評審,而且客籍人士少之又少,等於是由河洛人在審查客家文化的公共藝術作品,如此漠視客家族群權益,以及瞧不起客家人的心態,實在可議。

我建議,所有客家社團的領導人,此刻應該站出來了,為了客家人的尊嚴與面子,客家鄉親絕不能再坐以待「弊」,等東西做好了才來罵人「作弊」----有官商勾結的弊端嫌疑,或作品如何差勁等等,更不能坐以待「幣」,坐在家裡等廠商來送紅包塞嘴巴。

因此,所有客家社團領導人,文史工作人士及關心客家權益的人士,都應該即刻聯合起來,向文化局展現強大民意,將文化園區該要有的內容表達出來,讓建築師修正設計草圖後,再來公審,一直到客家鄉親滿意為止,否則,四四方方的豆腐端出來後,不僅外縣市、海內外客僑、外國人士來參觀的時候,看不出「客家味」的東西而見笑羞極~,對下一代子孫連傳承的文化園區都傳不出東西來,那將無法向六堆歷史交待。(麟洛 徐來福)

  
   
發言人:蔡森泰
二萬與八億之間

客家文化園區,第三期工程規劃案,業於十月廿一日假屏東縣政府三O三室,招標完畢,第一名台北市、第二名高雄市、第三名旅居台北市的前堆青年。

客家鄉親,真要看看這三家廠商的模型配置圖,是否合意,不合意是否可以接受或更改?著實要費一點心思去研究。請問,各家社團負責人可曾注意到這項消息,參知該項工程的教育解說以及文化侵略性?

早於客家文化園區規劃位址從運動公園對面約九公頃地,更換到榮華國小前的二十公頃地時,社團菁英即開始對公共事務的侵略有所感覺。

這個感覺即是----不被重視。社團看料用。

西勢的客家文物館,誘F個圓樓,在夥房林立的客家庄顯得突兀不協調。也使得文化工作者帶隊參觀解說時,甚少會主動安排參訪該館,加上館內工作人員甚少,漸漸類化成「閑置空間」。

當時的設計師團隊還被要求不得參與「客家文化園區」的投標工程,白紙黑字,真是無妄之災。

這種的結果在那時有釵h的政冶因素存在。八年前的政治問題,留給了現任的蘇縣長以及客家事務局的同仁來傷腦筋。昔日的反對者吳應文先生,擔任了副縣長後,變成了點頭輒髡P意支持經營者,「泥伯公」時空荒謬,莫非如此。昔時的勇氣,不知那裏去了。

八十九年一月六日下午二點,在屏東縣政府召開「客家文化園區說明會」時,來參加者俱是鄉長、代表會主席、縣議員及文史工作者,各路人馬皆有。彼當時,經蘇縣長很誠懇的分析土地位址前途發展後,眾仕紳鄉賢皆能贊同蘇縣長的眼光。同時當場蘇縣長也表示一定會做好溝通協調。社區社團負責人良性溝通完全後,期雀m親參與並能按期施工。不會再步入早先服務建議書招標時的誤解。該誤解最大的理由即是時間緊迫,沒能告之眾多客家社團菁英、民意代表,讓他們有被忽視的感覺。

這回的文化園區審查委員共有九名,除缺席的李允斐外,尚有吳應文、謝英俊、洪萬隆、劉吉川、丁澈士、江哲銘、王文誠、張文昭等。

上開人員,吳應文竹田人、謝英俊新竹人,其他的依筆者看都少修了客家語言、客家生活學。少修了這二門重要的客家學,少了在地客家感覺。能評得什麼像樣的客家文化園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處長被更換,不是因為做錯,而是沒有用心去感覺山林與天地呼吸的存在。

客家文化園區的感覺又是什麼呢?如果不對胃口的感覺產生時,誰又要負責呢?

本文筆者深沈的商請文化局同仁,應盡速召開民意代表與社團負責人的公聽廠商說明,若是做得到,也可以進行假投票,驗知專家學者的知識感覺落差有多少,再求調整,進而達成互信互動互助的關係後再交予新的客家事務局接手。筆者樂見於文化園區的規劃與設立,那裏將會有台灣客家的氣息,土地的芳香,有夥房菸樓的民居解說教育空間。而且更將會是把客家人推向國際舞台的起點。

一座客家文化園區直接養育三百個家庭,其週邊影響者更可高達三千個家庭,這種工程之浩大不是只有經濟社會問題而已。讓客家人有生根,深根的感覺才是首要的。

筆者深信的一點:文化的感覺是中階官員、局長輩所要培養的。不要因為吃大多的鮪魚,瀉壞了肚子卻不敢岐n。不要因為「外籍兵團」進駐藝術季而累壞了身體。若是文化局變成了「觀光旅遊局」那才冤枉呢?縱使文化是可以商品化、產業化,少掉了感覺,那還有什麼文化呢?

而客家社團的負責人,還在為二萬三萬的活動補助款申請有無著落傷神歡喜嗎?

這個園區要做三年八億元呢!

  
   
發言人:蔡森泰
210.85.57.126 2003-02-23 13:57:54
他們都不會講客話 審什麼?憑什麼?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三期工程,建築模型圖與平面圖已於十月二十一日下午,假屏東縣政府五O三室「順利審查」完畢。九個評審委員,吳應文、洪萬隆、李允斐、劉吉川、丁澈士、江哲銘、王文誠、張文昭、謝英俊。當日除李允斐先生腸炎未出席外,出席人員只有一個在地客家人,其餘七個都不是,也不會講在地客家話的專家學者。

不是客家人審查出來的文化園區工程圖,會有怎麼樣子的客家味道?難道六堆沒有人才?沒有專家?沒有學者?沒有審查資格的社團領導人嗎?其中是否別有居心?

如果這回文化局主導的審查會所決定的圖型,六堆人士又不滿意,又要如何收場呢?

泥伯公的吳先生與客家事務局的巫局長,真要加把勁,稍微用心用頭腦一點,去防範這類公共工程的侵略與傷害。真的,六堆人、六堆社團有權利知道和參與意見表示,不會講在地六堆語言,審什麼?憑什麼?

  
   

  
   
發言人:中生
130.108.13.133 2003-02-25 08:26:19
既然是以客家為主的文化園區,就應該反應:
客家歷史、客家文化、客家族群、客家根源...。

從設計到完成,應該由客家團體聯合起來審核、建造、監工。

希望大家用「行動」去糾正文化局 的錯誤!

I am with you all!


  
   

  
   


  
   
發言人:吳秀媛
203.203.125.51 2003-04-08 10:43:06
我們拒絕接受沒有客家味的客家文化園區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三期工程,建築模型與平面圖於九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下午,假屏東縣政府五0三室「順利審查」完畢之後,未久,即有多位客家有志之士,仗義直言,出來跳腳,大嘆不是。

我一直未能有機會進一步了解個中曲直,直到嬝炊F「久久(九九) 期六堆風雲」之後,方恍然大悟。因此,希望藉我們六堆人的這隻麥克風與鄉親一起推動我們六堆文化的耕耘機,讓我們大聲呼籲:我們拒絕一座沒有客家味的文化園區!

久久期六堆風雲上登載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模型照片,乍看之下,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整體而言,像極了高雄煉油廠的白宮單身宿舍、運動場的看台、豬欄、養雞場、校園一角、監獄、兵營…。完了!我的嘴在笑、啼笑皆非;但是,我的心,是真的在滴血。

沒有一絲絲的客家味。完全沒有。我看不到夥房屋,我找不到圓樓;我聞不到芬芳的客家香,我嗅不到甜美的客家味。

一堆堆的白色小木屋似的冷冰冰的建築,它,不是我心靈的故鄉。客「家」,您到底在哪?「客家」,我摯愛的母親,我要歸故鄉!

我們拒絕一座沒有客家味的文化園區!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4-3-30 at 21:05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0 14: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黃泥巴堆土樓最有客家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0 14: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品味!

:)可惜這些專業人士不懂得欣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0 14: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家檜木做樑 稻桿當頂 重現客家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0 14: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築師一定要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不然很難設計出既現代又具客家風味的建築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0 14: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我觀察大陸的客家建築後,
發覺台灣的客家建築其實也已'閩南化'了.
跟大陸原鄉的房子不大一樣!!!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4-3-30 at 15:35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30 23: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客家傳統建築與閩南還是有一點差別,比如禾tang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就建物本身確實和閩南三合院沒多少差別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1 0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师首先得好好去先观察下客家传统建筑,先对客家建筑有一个很好的恩路。后好好学习现代建筑学,当然得学以致用咯,要不是白学了,然后才是设计了。你想一下,一个对客家建没有研究的人能设计出现代的客家建筑吗,只怕是“现代的”罢了。那来谈客家建筑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1 12: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逢山有客,视野狭小

小时后,我做小樵夫时,面对四周的山,就想到鲁迅写的"四面高墙",想到井底之蛙.当我登上高山,望着绵绵山峦,不知何处是个尽头,那9百9十9座高山外面究竟是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1 12: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离开我的故土,看过平原的广袤,但感觉单调了.有山是好,希望山和经济不再是个矛盾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6 19: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