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80|回复: 2

揭西上砂镇的客家葬俗[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4-13 12: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西上砂镇的客家葬俗 
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

周玉蓉

上砂镇位于广东省东部,莲花山脉南麓,属揭阳市拐西县管辖。全镇面积129平方公里,共设9个管理区,134个自然村。据1996年统计,共有人口43851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为庄姓,其余的李姓.甘姓、陈姓、蔡姓、张姓加在一起不足400人,庄姓于宋末从福建永春县迁来。

丧葬是人生礼仪的最后一项重要内容,历来为我国各民众所重视,特别是汉族的丧葬礼仪,到周代已基本定型、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而臻完善。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大部分承袭中原汉族的传统。上砂镇的葬俗,遵循的是儒家自《周礼》、《札记》、《仪礼》以来的一套仪式,在做丧事过程中,既有和尚,也有道士,请来的四方神灵也是佛、道混杂。除了儒、拂、道杂糅之外、还杂有一定的蛮风因索。这大概是受迁入地原土著民族习俗影响所致,例如丧事奏鼓乐、人始死到河边尿水浴尸及二次葬等。

上砂镇的客家葬俗与粤东、闽西、赣南地区客家葬俗同中有异,有着一整套繁文缛节,分为报丧、安灵、行祭、送葬、念经超度亡魂等项,分述如下。

一、报丧

老人去世后,家人齐集床前恸哭:如果老人去世时未预备下长生(棺材),就立即遣人购置,买回的长生抬回家时须让脚部先行。若是老人仍在世时购置长生,抬回家时则须让头部先行。

如果去世的老人为男性,丧事由男方的长亲——屋长作主。如果去世的老人为女性,家入要给老入的娘家“写报单”告知老人的死讯.通知老人兄弟的子辈,即外家孙在镇葬那天来吊祭。

二、安灵

灵堂的布置须显现哀伤气氛。在堂前挂上白布或黑布制作的幡帘。幡帘前摆一张八仙桌、置死者的神主牌位、灵前设香案一张,案上放上香烛、酒、荤索食品,案下有跪垫。厅堂大门两侧贴有对联,它不像通常那样红底黑字,而是黄底黑字。对联的横批为。慈亲制孝”(女).“严制读礼”(男)。门楣上挂八封图案。办丧事时如须借用别人家的场地、要在枝借用人家的场上贴上红底黑字的“借用大吉”,以求吉利。

死者屋外搭置道坛。上砂镇的道士不须出家,他们通常在自己家中设坛。做道士之前须拜师,学习“做功德”的仪式和唱词。在上砂,人们称道士为“道士”、“和尚”或是“圣公”,农村道士都是兼职的,他们还有其他的谋生之道。

道士的道坛各有自己的名号、挂在道坛的最顶端。名号之下悬着大幅的佛像,佛像两侧悬着布幅对联:“奉佛追修伸孝意,请圣超度发诚心。”道坛一般搭置在八仙桌上,约3米高。道坛下搭孝服台,也悬有对联:“孝制酬天地,服成谢乾坤。”道坛旁另高悬一竖红布条,上贴黄纸,以黑字写明死者的年寿。

三、行祭

殡葬当日早上,死者(女)的外家孙来吊祭、一般男性、女性亲属都可来,但女性要来三个或五个。只能是单数。外家孙到来时,死者家人把花圈拾到门前,燃点鞭  炮,孝子孝孙跪下相迎:灵堂门外放八仙桌,用布幅围起。孝子孝孙首先为外家孙斟上第一杯酒,外家孙接过后首先祭天,泼向空中。第二杯酒泼在地上,叫祭地。如果死者的文夫早己去世,外家孙接过第三杯酒,把条布全部掀起来反铺在桌上,把酒杯放在上面;如果死者的丈夫仍在  世,外家孙就只把条布的一角掀起铺在桌面的一角、把酒杯放在上面。这时、外家孙就要说一些吉利话,如“一刻遭丧,晚年吉庆”等,然后把孝子孝孙扶起来,一起进灵堂去,孝子孝孙上香,烧纸钱。

一般人家会把老人的遗体放在帷布后,不让人看,他们认为给人看见了老人的遗体会给自家人带来厄远,但是外家孙如果认为老人的儿孙平日对她不好.有虐待嫌疑的话,外家孙有权要求“验尸”,看老人是否被儿孙虐待;解放前外家的权利更大。如果外家认为老人的儿孙虐待了他家姑婆,就不“开锣”,不让把老人拾上山埋葬。外家势力之大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唱仪的礼生在主持行祭时,对孝子孝孙唱“脆、拜、起”,面对外家只能唱“拜、起”,不能唱带有强迫性的“跪”。如果死者是男性。一切由屋长做主,解放前多由族长做主。可见,上砂葬俗中体现出来的是舅权和族权是很大的。

道士做完“起师”,由外家或屋长开锣,把死者的棺木从灵堂抬出,就在屋外宽敞的禾堂。上砂镇一般在上午开锣,只有那些“半口(Lok3)于毁”(即不到高寿就去世)的人才在下午开锣出摈。开锣时由礼生唱仪,唱“起擂”,外面的乐队就打锣;唱“掌号”,外面就吹笛;唱“发引三声”,就打三响鞭炮;唱“孝子学孙请跪”,孝子孝孙都跪下;唱“孝子孝孙请洗”,孝子孝孙就把手浸入用丝芽、抹药浸过的水中赂洗。然后死者的女性亲属抚棺痛哭,并。用草纸擦拭棺木,之后,把鸡肉、猪肉、鸡蛋等祭品放在棺本上,请出死者的神主牌位,这叫做“祭寿头(棺材)”。

这之后由道士把孝服分发给众人,叫“成服”。道士先把孝服送给外家孙,再由外家孙传给孝子孝孙。孝男穿麻衣,长子长孙头有三个棱的草编孝头口(Lok3),其他孝男头戴两个棱的孝头口(Lok3),孝子孝孙穿麻草鞋,或者打光脚,把不穿的麻草鞋系在腰间。死者的长媳穿麻衣。其他孝媳孝女穿白衫。在过去,孝服全都是用席布做的。长子、长孙、长媳及其他亲属的孝胶部分得清清楚楚。现在则简单多了,一般穿白衫就行。甚至有的亲属只象征性地在腰间围块麻布。着好孝服后,道士们开始表演“拜四方天地”,道士们穿着有道袍,有僧袍,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他门从东面始拜,再向西、再向南、再向北。拜完四方天地,由一位专门从陆河县请来的有名的道士带着孝子孝孙“绕棺”,此时棺木已用塑料布包扎好,上面再搭上布、毛毯或被面。道士手拿“召亡竹”,围着棺木绕行,身后跟着孝子孝孙,道士统一阵便停下,唱死者的辛劳,劝解孝子孝孙要孝敬父母。道士唱得声情并茂,他的唱词以引哭孝子孝孙为好,而在孝子孝孙这一边,却要强忍悲痛,尽量不被道士的唱词唱哭。死者的长子长孙手持哭丧棒,死者为男性时,棒为构木制,死者为女性时,棒为竹制。称为“男桐女竹”,它象征着“男节在外,女节在内”,意即男人的气节表现外在的为人处事上,又一说男人主外,所以其气节表现在家庭之外、而女人的贞节表现在家庭之内,女人应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之所以会选桐本和竹子,是因为桐木的结在树干上.竹结在竹于的内部,以“结”来话‘节”。

绕棺之后,由道士表演“跑五方”,这时所有的道士齐  上场。由一道士带头,满场游走。领头的道士手拿宝剑,  劈开前路,好似带领众道土与妖魔邪鬼战斗。现在的上  砂镇上,有许多公开设坛的道土,他们有特定的表演程序  和承袭自上辈的唱词,而且他们做法事的设备也有所改  进、已经开始使用无线话筒和音响设备等。

扫完妖魔、开始行祭。行祭由礼生和执事主持,他们都穿着白色的长衫,礼生更要戴白棺。行祭分几堂分开拜祭。孝子孝孙一堂、女方亲戚,即外家孙一堂。男方的房长、其他亲戚一堂。一般一堂拜祭要半个小时。祭拜人向死者的神主牌位、棺木敬酒、献彩帛、礼生唱礼,执事读《哀章》。《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死者生前做的好事。生者对死者的哀悼之情,供奉给死者的祭品等。程式固定。较隆重的行祭要有全猪全羊供奉,称。猪羊大祭”,这与古代诸侯祭招宗庙的少牢之礼的内容相同。

四、送葬

行祭仪式之后,开始出摈。上砂镇丧葬习俗中,死者一定要在死后三天之后才能出摈,称为“三晨”。如果死者未成家,或仅到中年就去世,或是凶死等就不用等三天后出摈,而是要尽快地安葬。    出摈时,最前列是以竹木搭成的椅状物,中间安放着死者的遗像,遗像是在去世前就请陆河县有名的画匠比着照片面成的。发丝都清晰可辩。老入们在去世前都会为自己准备好这些必备物品,他们穿上传统的对襟上衣去照相.再请画匠按照片描面出来。    死者的长于手拿哭丧棒,长孙捧着死者的神主牌位跟在后、然后是拾棺木的、举花圈的。花圈上的纸联为蓝底白字,黄底黑字的也有。左联写有敬献人的姓名,姓名上方加贴一红布或红纸条,写有“阳”或“阳居”,下面再以黑底或蓝底白字写上敬献人姓名,表明敬献入是生者.与死者阴阳相隔。    出殡途中遇河要“祭溪河”,由礼生和执事主持,由死者的长于长孙主祭。执事读《祝文》,大意是棺木要从河上经过.会污染江河,所以请求河伯水官不要生气、并保佑孝子孝孙平安大吉。

墓地一般早已选好,有钱人家常在老人未去世时就选好了茵垃,做好了基穴,老人不但不以为忤,反而认为来世有了安稳、可靠的依托。“送葬”由道土主持,孝子孝孙跪在坟前,道士抛洒大米和硬币的混合物,孝子孝孙用衣幅尽力去接。道士一边念道:“沙箩量米斗量金”,祝愿死者的后代有米有钱;“房房富贵,代代盈昌”,祝愿死者后代富贵;子嗣众多。最后还要念:“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大吉大利,报馆引进。”然后帮工把棺木推进早已建好的墓穴,封上墓门,这个过程叫做“呼龙”。

五、念经超度亡魂   

送莽队伍返回之后,帮工煮些猪肉汤让孝子孝孙明,名为“食禄汤”。吃午饭之前,由道士主持“下马引亡安灵”,把死者的灵魂招回来,好让它听经超度。道士接着要“起场请佛祖”,即放一个斗在灵堂前八仙桌的中央,斗中间有本能的如来佛像,这个木雕像不能倒放,传说道士如把佛像倒放,就将会有人丧命,所以“佛祖拿倒种“很不吉利。

吃午饭之后,如果死者是女性,道士带着孝子孝孙去河边请河神“打沙子”,把河边的沙子捧些回来,以便晚上做功德时用。吃了晚饭后就开始做法事。首先“献饭”,即给亡人供宰饮食。然后道士召亡,“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一只蟹公尾长长,好比三国关云长”。接着唱关羽的事迹,劝解死者即使像关羽这样的人也会死去,就不要再留恋人问了。唱完后要扔英杯,如果没扔到一覆一翻,道士还要重新再唱,劝解死者的灵魂,直到扔到一覆一田,表明死者的灵魂完全听从了劝解,将要远离人间。这时,孝子孝孙哭拜在地,因为死者要永久地与家人分别了,从此阴阳陌路。

接下来的一“斥”(即一项法事)是“问果老”;请张果老到场印证今宵做功德。道士们此时上香做武场,与“跑五方“差不多、显示道士的身手。孝子孝孙则要为死者的去世感到悲伤,并表示会守“丁忧之制”。解放前上砂人为父母去世而丁忧守制,一百天内不能剃头,三年内不得生子,如有违犯,由屋长惩罚,罚谓族人吃饭,要开十几桌酒席才行。道土此时则向孝子孝孙,死者亲戚及观,君整个“做观灯”过程的人唱好话,他们必须当场给道士掏钱;称为“刮贴”。俗语“一夜观灯十二斥,’一斥无钱就要食”,就是讽刺道士每做一斥都要红包的陋习。    道士接着引亡上坛打勘合,再读譏,即读经文。这之后的仪式是“押号“,号牌叫六赎文牒,像阳世人的通行证一样。然后“拜黄河引亡人过江”,因为死者的亡灵要渡过黄河前去北方幽冥之地见闻罗王,所以要拜祭黄河,孝子孝孙此时跪拜不止,祈配亡灵能顺利渡河。渡河之后,便要“引亡过案参见坤府王爷”,乾为阳,坤为阴,坤府即地府,坤府王爷即阂罗王,过案就好似亡人到地府报到一样。

拜了阎罗王,还要“安灶作福,请众君爷”,炊君爷是一家之主,死者生前有骂过灶君爷或烧火时冲撞了灶君爷,以及死时惊动了灶君爷等,此时要在灶君爷前请他赦罪,并请他作福保平安。还有一位神也要诸到,他就是在阴间掌管药物的神——药师,一说为五谷圣帘,“把药师”或“治药师”的缘由在于死者生前吃过药,道过罪,要请五谷圣帝脱罪。又一说认为死者到了阴问也会生病,如果道士请来药师,孝子孝孙用酒敬献他,他喝醉后,死者就不会生病,也求用吃药了。

道士接着“摇七盏灯”,即唱行孝歌、二十四孝的故事等,宜讲父母养儿育女的辛苦,希望孝子孝孙感念死者的养育之思。

如果死者是女性,道士要替她做“拜血盆”、“游沙城请十八鬼王”、“拜血盆经脱罪”的法事。把从河边捞回的沙于筑成沙城的样子,因为女性生前生儿时的血污染3,溪河,如果不缴血盆,游沙城,谓十八鬼王,死者就不能登天堂。十八鬼王请到后,为死者发赦,赦书如下:“报仔张千里,赦官梁仔贵,到中华世界东土孝门家,下救亡生天上表文。”死者获赦后,通士为她“破沙城”,打碎沙城,让死者的亡灵无罪早升天界。

如果死者是男性,就要到地府的库官爷那里“交库银”,这是因为死者在未投娘胎之前就在库官爷那里借了钱的,死后需把钱还给他。

做完以上法事。道士点燃蜡烛,在烛光中念诵《金刚经》,以吁走深夜临门的小鬼,称为“燃灯”,整个”做观灯”过程到此功德圆满,道士可以“送神”了,送佛祖回西天,并“谢师爷”,感谢造灵符的张天师,最后“脱孝释服除灵”,孝子孝孙、死者亲戚等除去孝服,撤掉死者灵位,感谢四方天地。至此,死者生前的罪孽都得以解脱,死者今后的行程都得以安排,亡灵可以顺利地升天,而不会因冤孽末解而纠缠家人,家人也因为为死者铺平了阴世之路而感到宽心,为死者能顺利升天而不会纠缠家人感到放心。(原载《广东民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4-29 07: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揭西上砂镇的客家葬俗[转帖]

揭西上沙90%都是姓庄的客家人,能很好得保存传统是可能的,而这种保持我认为在现在可能已经有改变,因为现在社会进步,很多落后封建的肯定摈弃了。而且政府也实行殡葬改革,实行火化,我是认同这种进步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7 23: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你说的很对,还有上砂人很大部分出外从商,村里的房子做得一片片的很洋气的楼房,但村里呆着的都是老人,孩子.这片土地上培养也了很多出色的实业家,主要从事五金销售业为主,在珠江三角州很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6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