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0/bj89732.htm
定光古佛探索
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林國平
圓光佛學學報
第三期 (1999.02)
頁223-240
--------------------------------------------------------------------------------
頁224
一、前言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後,為了能在異國土地上紮下根來并發展壯大,逐漸走向世俗化。佛教世俗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佛學理論由艱深繁瑣演化為通俗簡明,成佛的道路也由漫長的苦行修煉甚至要累代修行發展為剎那間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二是僧侶從清淨的寺院走向喧鬧的塵世,由不食人間煙火發展為積極介入民間社會生活,主持或參與祈禱超度亡魂、驅邪鎮妖、祈福禳災等活動,扮演巫覡的角色;三是許多“有功德于民”的比丘和少數比丘尼在生前或圓寂後,成為“有求必應”的地方保護神,接受百姓的頂禮膜拜。
佛教較遲傳入福建,唐中期之前佛教在福建的影響很小,到唐末五代,福建佛教得到迅速發展,宋代達到鼎盛。由於福建佛教迅速發展和繁榮時期也是中國佛教世俗化的進程加快時期,所以與其它地區相比,福建佛教的世俗化色彩較為濃厚。以佛教俗神為例,出現在福建歷史上的佛教俗神不計其數,至今仍在福建民間有較大影響的還不少,諸如清水祖師、三平祖師、顯應祖師、扣冰古佛、慚愧祖師、滿和尚、月光禪師、定光古佛、伏虎禪師等等,本文僅探討定光古佛信仰問題,其它的福建佛教俗神另文探討。
二、關於“定光古佛”
定光佛的名稱由來已久,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定光”條曰:「(佛名)梵名提洹羯佛,Dipamkara,譯言錠光佛或然燈佛。有足曰錠,無足曰燈,作定非。釋迦佛嘗稱為儒童。此佛出世之時,買五莖之蓮奉佛,因而得未來成佛之別記。」《大智度論》曰:「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舊名錠光佛。」《瑞應經》卷上載:「錠光佛時,釋迦菩薩名儒童,見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表蓮燈,以五百金錢買五莖蓮奉佛。又見地泥濘,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髮布地,使佛蹈之而過。佛因授記曰:‘是後九十一劫,名賢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從上述記載可知,定光佛即然(燃)燈佛,因其點化釋迦菩薩而成佛果,當九十一劫時,將轉世普渡眾生。
頁225
我們知道,佛教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說,三世各有一名佛祖主持普度眾生,稱三世佛,通常認為過去世佛是迦葉佛,現在世佛為釋迦牟尼,未來世佛為彌勒佛。在三世佛中,崇拜過去世佛的人不多,崇拜現在世佛的人最多,而由於未來佛總是能給善男信女以希望,所以崇拜的人也不少。特別是在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年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善男信女對現世生活失去信心,許多人就把希望寄託在未來世佛祖身上,祈求未來世佛早日降世,超度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與此同時,各種未來佛轉世救度眾生的神話傳說也隨之產生。在民間,關於未來世佛是哪位佛祖,也有種種不同的說法,除了影響最大的彌勒佛之說外,還有燃燈佛、定光佛、無生老母等為未來世佛的說法。
有關定光佛將轉世普渡眾生的傳說,在五代時期的一些地區流傳。當時有人將定光佛轉世普渡眾生的傳說與朝代的更迭聯係起來,鼓吹宋太祖是定光佛轉世,以此來爭取民心,為趙宋王朝披上一層神聖的外衣。宋人朱弁在《曲洧舊聞》卷一中說道:
五代割據,干戈相侵,不勝其苦。有一僧,雖佯狂而言多奇中。嘗謂人曰:“汝等望太平甚切,若要太平,須待定光佛出世始得。”至太祖一天下,皆以為定光佛後身者,蓋用此僧之語也。
宋代初年甚至有人以宋太祖和宋高宗均出生於丁亥年,進而附會宋高宗也是定光佛轉世,《曲洧舊聞》卷八又載:
予書定光佛事,友人姓某,見而驚喜曰:“異哉!予之外兄趙,宗王也,丙午春同居許下,手持數珠日誦定光佛千聲。予曰:‘世人誦名號多矣,未有誦此佛者,豈有說乎’。外兄曰:‘吾嘗夢梵僧告予曰:世且亂,定光佛再出世,子有難,能日誦千聲可以免矣,吾是以受持’”。予時獨竊笑之。予俘囚十年,外兄不知所在,今觀公書此事,則再出世之語昭然矣,此予所以驚而又悟外兄之夢為可信也。予曰:“定光佛初出世,今再出世,流虹之瑞,皆在丁亥年,此又一異也,君其識之,公其並書之”。
無獨有偶,佛門中也有人宣稱是定光佛轉世。宋朱弁《典洧舊聞》載五代宋初的浙江西湖法相寺的長耳和尚為定光佛轉世,曰:
吾浙西湖法相寺,有長耳和尚肉身,相傳此僧為定光佛轉世。據《十國春秋》:長耳和尚于乾祐初化去,而宋太祖己生于天
頁226
成二年矣,未能附會為一也。[1]
查《十國春秋》卷八十九<列傳>中有關長耳和尚的記載頗為詳細:
僧行修,泉州人,本陳姓子,生而異香滿室,長耳垂肩。迨七歲,猶不能言。……長游方外,至金陵瓦棺寺,祝髮受具,參雪峰義存。武肅王天寶時,行修至四明山中,獨栖松下說法,天花紛雨。又趺坐龍尾岩,結茅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