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21|回复: 15

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22 11: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
深圳市博物馆副研究员暨远志
http://www2.sznews.com/readnews.asp?id=456596#b2413672
2003-6-22
晶报

    客家的起源?


   

    客家人的形成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宋元时期是客家人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南宋初年,为了逃避战乱,北方汉族大量南迁,大批涌入赣南、闽西地区,江西赣州、福建汀州的人口急剧增加。嘉靖《赣州府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赣州人口只有12.1万户,但到了淳熙年间(1174—1189年),人口达到29.3万户,增长了142%。汀州元丰年间(1078—1085年)人口81517户,到隆兴二年(1164年)时达到174517户,增长了114%。此后,赣州、汀州又成为南宋政府安置自金朝南迁的归附汉族的重要地区之一。元灭宋后,这些地区成为文天祥部众抗击元军的根据地,义军失败后,不少人就地定居。所有这些从西晋以来,特别是宋元时期迁入赣、汀二州的北方汉族移民,在群山耸立、环境闭塞的赣南、闽西这个摇篮里,积淀了宋元时期汉族的语言,形成为客家话。

    明代是客家人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在元末明初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的动乱年代,迁入赣州、汀州的北方汉族移民不断增加,人口压力不断加剧,造成人多地少,生活艰难。于是,赣、汀二州操客家话的居民转向地广人稀的粤北、粤东迁移。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梅州已是“流移错杂,盖客户日盛”,迁入者以赣南、闽西为主。嘉靖年间,永安县(今紫金)“山谷中多良田,流民杂居”,迁入者也是来自江西、福建。和平县建立时,就有操客家音的福建人。至于粤北的南雄府,新归籍的人口达数万人,其中始兴县一个县,江西人竟占了当地人口的一半,而福建人则占了20%。韶州在正统年间也是“主户少而客户多”。由此可见,赣、汀二州操客家话的人在明代大量迁入粤北、粤东,并在梅州形成一个聚居区。于是,明代在客籍区新增设长宁、永安、连平、和平、大埔、平远、镇平等县,加上梅州、兴宁、龙川、河源、始兴、英德、仁化、长乐(今五华)等县,构成了近代广东客家人聚居的分布格局。

   

    深圳客家人的形成?


   

    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前,深圳居民主要由广府人和客家人组成。广九铁路以东,主要是客家人;广九铁路以西,主要是广府人。这种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占据辽东的满清政权在明朝降将吴三桂的带领下,突然入关,长驱直入,占领了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但是,在东南沿海地区遇到了顽强的抵抗。郑成功等拒绝清朝的劝降,率领水军,发挥海战优势,多次对清朝发动进攻。清政府认为,郑成功的水师得力于沿海人民的支持和接济,因此,于1655年下令“禁海”,1600年,又强迫沿海居民“迁界”。

    禁海迁界的主张,电视剧《康熙王朝》描写成福建总督姚启圣提出,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它是由郑成功的降将黄梧提出的。黄梧是福建平和人,替郑成功镇守海澄,1656年投降满清。当时,黄梧向朝廷提出《剿灭郑逆五策》,其中一条是“若从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尽徙入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不攻自灭也。”另一条是,“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竖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如此半载,海贼船只无可修葺,自然朽烂,贼众许多,粮草不继,自然瓦解,此所谓不用战而坐看其死也。”

    禁海迁界令下达以后,清朝委派四员满大臣到江、浙、闽、粤四省监督执行,由于在执行过程中,掌握尺度有差异,大抵江浙稍为宽松,福建较严,广东最严。最初以距海20里为界;又认为太近,再向内缩20里;仍认为太近,又内迁10里。“凡三迁而界始定。”迁界时,官府动用军队,强行毁坏田舍、村镇、城廓,居民限期搬出,违者以军法论处。挖界沟,筑界墙,设烟墩,严禁任何人进入界内,越界者死。沿海地带人民被强行赶出家园,一迁再迁,数十万群众离乡背井,流离失所。

    禁海迁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打击了台湾郑成功势力,另一方面,也给清朝沿海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沿海农业生产、渔盐采集、对外贸易都遭到巨大的破坏。迁界前,新安县人口6851人,盐丁3818人,国家征收赋税粮食11652石;迁界后,新安人口2172人,盐丁127人,国家征收赋税粮食2837石。1667年,国家将新安县并入东莞县。

    1668年,广东巡抚王来任视察沿海地区,看到流民颠沛流离,几次想向中央报告,要求撤消“迁界令”,直到去世前才写成《展界复乡疏》。康熙皇帝看到报告后,即派人赴广东调查巡视,准备开界。当时,两广总督周有德得知朝廷意图,立刻巡行界外,所过地方宣布开界。免除赋税,官给耕牛,受到沿途百姓的热烈拥护。1669年,重新设立新安县。

    新安县是最早复界的县份,但是,展界之后,回到原籍的居民非常少,1671年,从东莞、归善等地迁回新安县的原住民为3149人。雍正五年(1727年),广东省出台地方性优惠政策,明确移民垦荒边界,减轻移民负担,资助移民生产,对于招垦得力的官员,给予升职奖赏,鼓励居民大量迁往展界区。从这时起,大批的客家人从惠州、兴梅地区纷纷迁来深圳龙岗、坪地、坪山、坑梓、横岗,开始了深圳客家人的创业史。大万村的曾姓也就是在清康熙年间从五华迁来坪山的。

   

    为何称他们客家人?


   

    “客家人”的称呼,首先出现在清代复界区,源自土著人对外来移民的俗称。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广东沿海地区开始复界,但效果不好,雍正五年(1727年),政府采取措施,大量招垦,外来移民大量涌入广州、肇庆等地区,他们大多来自粤北、粤东山区,存在共同的语缘一致性,在与土著杂居的环境中,这些移民因语言与土音不同,而被土著称为“客家”。

   

    咸丰四年(1854年)至同治六年(1867年),粤西鹤山、高明、开平、恩平等地外来的客

    家人与当地土著人之间由于语言风俗不同,土地之争,发生“土客大械斗”,死者达数十万人,引起朝廷高度重视。因为客家人处于劣势,部分外来人又回迁兴宁、梅州。这样,反而加强了客家原聚居地民系的凝聚力。客家人终于勇敢地称自己为客家人了。

   

    解放以后进行的土改,使耕者有其田,客家人跟广府人的土地之争不复存在,较好地消除了两者的裂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6-22 11: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http://www2.sznews.com/readnews.asp?id=456595#b2413673
追本溯源话客家
2003-6-22
晶报

    客家人的形成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宋元时期是客家人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明代是客家人形成的第二个阶段,这其中与战乱迁移有着密切的关联。

    至于深圳客家人的形成,则与清代的“禁海迁界”以及后来出台的移民垦荒优惠政策有关。雍正五年(1727年)之后,大批的客家人从惠州、兴梅地区纷纷迁来深圳龙岗、坪地、坪山、坑梓、横岗,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史。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前,深圳居民主要由广府人、客家人组成。大体上广九铁路以东,主要是客家人;广九铁路以西,主要是广府人。

    谈起客家文化,客家人的传统民居也是一大话题。碉楼和围屋是不是客家民居所特有的;深圳客家民居和广府民居有何区别;深圳的客家民居为何没有土楼;客家围屋大门前的月池是居于风水上还是消防上的考虑?带着客家起源以及关于客家民居的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对客家人历史和客家民居研究颇有造诣的深圳博物馆张一兵博士和副研究员暨远志,其中很多独到的观点都是他们未发表过的最新科研成果。(图说:门楼牌上的字很好地诠释了围屋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场所。)

   

    专家观点

   

    张一兵博士:

   

    明代中期始有文献称“客家”

   

    客家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形成时间最晚。

   

    唐宋时期,客家人大量迁入梅州地区,始有客家方言;南宋是客家方言形成期;元代是客家方言发展期;明代初期,客家方言逐步被其它方言群体区分出来。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客家”这一称谓是在明代中期,所以客家民系的形成应在元末明初或更早时候。有的观点称客家人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就大量迁入深圳地区是无据可考的。

   

    深圳有三大方言

   

    深圳的原住民可划分为三大方言区:客家方言区、广府(白话)方言区、东宝(广府的分支,次方言区)方言区。其中客家方言区分布面积最大,覆盖全深圳的60%左右;广府方言区覆盖35%左右;其余狭小地带为东宝方言区。如果再严格区分的话,三大方言区之外,还有大鹏军话方言区,覆盖大鹏所城及周围几十平方公里。

    广府方言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清代初期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客家人从梅州地区大量涌入深圳,且挤走了一部分广府人,形成了客家方言区;东宝方言指宋、元、明时期形成并且留传下来的土白话,所覆盖的面积极小,因为与东莞话较为相像,官方正式的名称称之为东莞方言区,但是这一称呼忽略了它的历史变化,现在从深圳的角度来看,应该称之为东宝方言区较为合适。

    历史上,深圳地区来自广州的影响从西向东发展,大体上广深铁路以西为广府方言区,以东为客家方言区(龙岗区),中间和中间偏北地区为本土的东宝方言区。在横岗-布吉-龙华-观澜-平湖一带为客家和广府方言交错区。

    而客家民居和广府民居基本上是和其方言区重合的。
[ 本帖由 hcb8188 于 2003-6-22 11:56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2 13: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客家”这一称谓是在明代中期,所以客家民系的形成应在元末明初或更早时候。
------------------------------------------------------------------------------------
此客家非彼客家。湘西汉族?
还有“土著人”,按此称呼,“土著人”的队伍从陕西到江浙、从河南到海南,“土”的规模还不够大。因为全国各地的移民潮何止客家。唯独客家研究用这个词,明显是带有倾向性的误导。
提个意见,专家研究怎能这样?
还有的专家(非客家人)把自己对世族的精神寄托放在客家研究的书斋上,以族谱为蓝本,把客家说成从江南一路“傲视土著”而来,像一部史诗,而不是史实,忽视了闽粤赣山区在客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民族融合的主流,把南方经济文化贬得一塌糊涂。作为南方文化一部分的客家文化的特色、客家的奋斗史、发展史难以看到,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忽略了。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6-22 17:11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2 17: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客家方言存古比粤方言多,而且比南方许多方言都多,不可能是形成时间最晚,其主流也不像是宋末才从中原南迁的士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2 18: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是啊,客家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怎么可能形成时间最晚呢?“客家”这个词是广府人当时对嘉应州惠州一带居民移居珠三角后的称呼,可以认为“客家民系”形成较晚,“客家”只在清代才出现,但“客家方言”形成较晚似乎没理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4 08: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深圳市博物馆副研究员暨远志先生《 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读后感
    1、关于宋元时期是客家人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南宋初年,为了逃避战乱,北方汉族大量南迁......
江西赣州、福建汀州的人口急剧增加,除了长途跋涉的“北方汉族移民”之外,在“群山耸立、环境闭塞的赣南、闽西这个摇篮里”,原有的古越族和畲族等少数民族(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正是古代恪守传统的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以及邻近省份的汉族,谁占的比例大,从史籍和家谱记载中都看不出来。《 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引用的人口增加的翔实资料,证明了移民因素是形成客家民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不是直接从北方来?从古代的交通、信息条件,有没有那么多从中原直达山区的、迁移目标那么一致的移民集团?据本论坛文章介绍,客家话有许多唐宋以前的古汉语成分,还有白读部分的发音与更古的汉语闽方言声母相同的例子,还有与更古的吴方言相似的词汇。与南方少数民族的深厚渊源,本论坛许多文章都可略见一斑。把汉族来源定位于“北方汉族”,把客家话形成的时段定格于“积淀了宋元时期汉族的语言”, 是沿用了以往的说法。客家方言可能保留了大量宋元时期的音韵词汇(有人认为保留较多的是明清白话),那是后来发展的还是最初就形成的?
    2、 明代是客家人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在元末明初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的动乱年代,迁入赣州、汀州的北方汉族移民不断增加,人口压力不断加剧,造成人多地少,生活艰难。于是,赣、汀二州操客家话的居民转向地广人稀的粤北、粤东迁移......
对“北方汉族移民”的看法同第1点。《 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所引用的资料也证明这些移民主要来自赣南、闽西汉族,而非北方地区。
    3、禁海迁界的资料十分详尽,但对“土著人”这一生造的词语,怎么看都是不严谨的,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与“客家人”对应而使用的“土特产”。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都没有“土著人”这个词汇 ,只有中性词“土著”、“土籍”“原居民”等,表达的只有本地、本地人的意思,由此而衍生的偏离现实的不同理解与歧义是主观上的东西,客观上并无不妥 。而“土著人”,则明显带有生造的、感情方面的色彩,凡是了解广东历史的人都应知道它的不准确。把从省内山区或东江流域移民过来的人称为“客家人”本来就是历史的误会,为与“客家人”相对应而生造“土著人”,成为与“中原移民”相对应的“少数民族”则是一种更大的误区。
      这些“土著人”延续的也是中原文化,走的是有中原特色的青石板、红砖村道,住的是汉族民居(有的是围屋),有的不了解情况的人会因为其祖居地记载为中原、住围屋或说着难听懂的土话而误认为是“客家人”,有的甚至以为祖籍深圳农村的都是“客家人”。在介绍深圳客家文化的同时,有必要介绍这批最早的原居民。这批居民既不认同客家也不大认同广府,文化特质属于广府系,历史上与客籍对应属于土籍,但“土著人”是闻所未闻、也是根本无人认同的。
    搞地方史研究的人,是“冷板凳上的热心人”,很不容易,渊博的知识也使我佩服,但这种热心如果不能摆脱偏向的思维,会不会是“照猫画虎”?
     4、 “ 咸丰四年(1854年)至同治六年(1867年),粤西鹤山、高明、开平、恩平等地外来的客 家人与当地土著人之间由于语言风俗不同,土地之争,发生“土客大械斗”,死者达数十万人,引起朝廷高度重视。因为客家人处于劣势,部分外来人又回迁兴宁、梅州。这样,反而加强了客家原聚居地民系的凝聚力。客家人终于勇敢地称自己为客家人了。解放以后进行的土改,使耕者有其田,客家人跟广府人的土地之争不复存在,较好地消除了两者的裂痕。”
     对“土著人”名称的看法,第3点已说。 鹤山、高明、开平、恩平不是“粤西”,而是粤中,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土客大械斗”不是因为语言风俗不同引起的,也不是简单的土地之争,而是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本论坛有介绍,搜索“土客械斗”可看到相关内容,这也不是广东特有的。南方的族群内部的宗族械斗,尤其是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宗族械斗之惨烈,北方好像没有这么严重,南方族群冲突更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死者达数十万人”,还是死伤、流离失所者达数十万人,不知道哪种说法准确,但损失惨重,两败俱伤,确是惨不忍睹的。消除了两者的裂痕有许多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因素。清朝的腐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小农经济的深刻影响,是酿成族群冲突的祸根。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6-24 08:44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4 08: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对张一兵先生的观点,我在 2003-6-22 13:51 的帖子已经说明。
因为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客家”这一称谓是在明代中期(湘西),就认定客家民系的形成应在元末明初或更早时候。虽然实际上客家形成的时间很可能就是在元末明初或更早时候,但实证不会在湘西。
张一兵先生认为,有的观点称客家人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就大量迁入深圳地区是无据可考的,这是符合实际的,可能张一兵先生有实证,只是在写这篇的记者没有写出来。
我从粤语研究方面的网站和有关专家的论述中看到,广府方言早在汉代以前的秦朝就已经形成,唐朝基本规范,宋代基本定型,保留较多的语音词汇是宋代以后的。
客家方言形成时间,客家人本身的感悟可能会更深一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4 08: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抛砖引玉:
以史为鉴,从历史研究可看到一些历史的局限。
南方人素来被认为是很开放的,但和北方方言区相比,不仅对北方了解不够(广东人甚至认为广东以北即为北方),地域之间、民系之间的隔阂之深虽然是历史的陈迹,但现在仍有不少残留,有的广东人在网上的言论使人以为是外省人(对广东情况不了解或认为自己不是广东人)。
南方错综复杂的方言群,显示了南方相对封闭的一面,有利也有弊。我们弘扬传统文化,要扬长避短,使文化精华发扬光大。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6-24 08:45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4 08: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据我所知,暨姓在广东见于广府系(南海),不知暨远志先生是哪里人?
我的一点很浅层面上的看法,和他对历史文化的熟悉相比,是有差距。但我有我的看法,尤其是对广府民系的很不恰当的评价与带有明显误导性质的称呼,就直率地提出来。
我做政治笔记,会把政治老师吓个半死;现在做历史、方言笔记,会不会把历史、方言专家气个半死?哈哈,一知半解就是这样的啦,但一些“闪光点”就是这样碰撞出来,我认为我的观点是有足够依据的,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6-24 08:40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24 09: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4 1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客家话從贑分化[後來兼容了閩粵的一些成分,我的看法]出來,比較晚,大約在八百年前宋末開始.但是這晚不等於語言特徵上先進.

客家話比粵語古老的特徵有:非組聲母讀p-類者多:飛分糞覆放....蚊襪尾...
                                      章组讀k-支梔穿[字比粵語多]
                                      斤根銀忍 有合口成分 類似閩語
                          匣母讀k-荷[挑擔,khai],厚峽 類似閩語
                          通江混:雙=鬆,窗=蔥
                          日母讀鼻音 日軟人忍肉   
                          ...........
粵語的源頭很古老,可是語言型態的確比較年輕.与唐宋音對應比較整齊.
大概唐宋以來受到中原漢語的影響比較深.

另外,客家話內部入聲有些比較晚進的,那是很晚的變化,還有很多客家話[粵東多數地方/閩西南漳州客家/贑南的寧都,石城]保留-m,-p-t-k尾的.

[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3-6-24 13:01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4 12: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清澄流水 于 2003-6-24 09:06 写道:
客家方言保留的古汉语成分比粤方言甚至其他方言都多吗?仁兄可否举例?我不敢苟同,比如,粤语保留入声远比客家华完备,甚至闽西客话中有的连入声都没有了(如清流话),在看微母字吧,如“武”字,粤语声母还读做m,而客家话都念v了,南方的其他方言比如闽语还更古老,客家话是远远比不上的。客家话形成时间最晚是大多数学者所支持的,仁兄可参考严教授介绍的那本《方言与文化》,里面就介绍得很详细。  

客方言与粤方言词汇的对比,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熟悉客粤两种方言,我可以列举很多词汇方面的异同点,当然只限于广东客家话,其它地方不太了解。据我对比发现,凡是粤语读入声的汉字,客语绝大部分都读入声,很少有例外,当然有些字在粤语里面是入声,但客语非入声,如“亿”字,粤语读入声“yit”,但客语却读非入声“yi”;也有些汉字粤语读非入声,但客语读入声,如“只”字,粤语读非入声“ji”,而客语却读入声“zak”或“jit”(根据意义不同而读音不读),还有“刺”字,粤语读非入声“qi”,而客家语则读入声“cuk”。就广东的客家话而言,保留入声与粤语差不多,不愧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当然福建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不好评论,但我听过江西南部的客语,都保留大量的入声,数量不会少于粤语。我个人没听过无入声的客语,如果说闽西客语无入声的话,那真的与广东客语相差太远。但无论怎么说,客家话存古成份是相当多的,要不怎么会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正之处,欢迎指正!

[ 本帖由 河源客家 于 2003-7-5 02:07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4 14: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也有些汉字粤语读非入声,但客语读入声,如“只”字,粤语读非入声“ji”,而客语却读入声“zak”或“jit”(根据意义不同而读音不读)。
------------------------------------------------------------------------------------
粤方言“一只”的“只”读入声。“只有”不读入声。粤方言共有9个音调,保留的古汉语音韵(包括入声)是最多的,但不是最古老的汉语方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8 12: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土”“客”研究提几点建议:

从政治、文化、经济形态的比较,为传统文化的保留、继承、发展而发掘整理有特色的文化,以及古今户籍管理的可借鉴之处等方面入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我参观井冈山的时候,留意到对土客矛盾都有比较权威的资料。当然不会是什么“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之争”,而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都考虑到的,毛泽东也有这方面的论述。没有人搞“客家人”“土著人”那一套,既脱离实际,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有一张历史照片,是“土、客籍革命者同盟”拍摄的合照,很有历史价值。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6-28 12:43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5 02: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ZT)

“客家”应该是清代发生在珠三角的民系纷争的产物。不是那时的土客之争,就不会有今日的“客家认同”,当然就不会出现“客家”这个词语。从这个意思上讲,“客家”是一个历史名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4 09: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