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6-20 10: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探访东莞最后的客家古村:古坑村(转)
jf01 于 2003-6-19 22:01 写道:
.又是一个被广东土著同化的画面,唉......即将消失的客家村落.
地处山区的客家地区经济文化得到飞跃式的发展,jf01不是欢欣鼓舞,而是唉声叹气,又把爷爷辈的那套“土著”理论翻出来,套用到今天。
樟木头镇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镇,现在的规模实际上就是相当于一座发达的中等城市。东莞樟木头的客家人靠自己的奋斗,接纳八面来风,创出一片新天地,你却贬低为所谓“土著同化”的结果,你知不知道樟木头历史上就是铁路交通的枢纽站,与省港澳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你知不知道你的那套“土著”理论与现实有多大的脱节?
族谱记载的中原祖居地,不是客家民系与其他民系区分的标准。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看族谱,主要看族群认同的标志,祖居地为“石壁”或“嘉应”各县,讲客家话的,就是客家。东莞的客家人,多数是从兴宁一带迁入的,兴宁的朋友可以从图片的人物、景物中看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以说,两地人的体貌特征是没有分别的。而历史上没有通婚的“土”“客”之间也是没有分别,而且在东莞、宝安、四邑一带的“广府土著”,身材高大者、南人北相者不乏其人,感觉上,比例比省内其他地区略高。我遇到的尹姓、陈姓、杨姓等朋友,粗看之下很容易和北方人混同起来,如果不是满口的土音真的很难识别。当然,这种类型在广东各地都是少见的,但在三大民系中出现的比例都差不多,说明人为地划分“土”“客”界限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从视觉上就说不过去。
按照jf01网友的观点,最好是传统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成不变,这样,他无论是身在外地还是回到家乡,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很“优越”地体现自我价值。有多少人认同、有多少实际意义、有多少负面影响,一概不管。当然,传统文化是一笔珍贵的遗产,要在发展经济文化注意保护、保存,这也不仅仅是客家地区的问题,属于另一个论题了。按照jf01的逻辑,“土著”=文盲,“客家”=穷人,荒唐之极,可笑之极。广东历代状元均为“土著”,今天的“高考状元”也是“土著”为主体,jf01怎么解释?东莞的樟木头、清溪等客家镇经济发展居于东莞的前列,深圳南岭村的经济大发展、客家文化也得到很好保存,而经济落后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正是最头疼的问题,jf01怎么解析?以脱离实际的血统论,能“揭示”开历史的迷雾?
我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因特殊的时空条件,大量地继承、保留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的血缘,则带有四千年历史长河中民族融合的明显烙印,以东南沿海“土著”民族尤其是岭南“土著”民族的血缘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本论坛搜索“三大民系”,不难找到这方面的论述。我手上有一本《广东通史》,基本上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6-20 11:12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