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14|回复: 12

梅州客家研究百年大事记[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9 00: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fe5.gz.163.com/cgi/read?b=Hakka&t=29497&i=29497&al=5&n=0&l=40&back=6

梅州客家研究百年大事记           2002年12月31日 09:15
  

撰者按:一些报刊把客家研究溯源于地方志的编撰或把1808年(清朝嘉庆十三年)惠州丰湖书院主讲徐旭曾(1802年前后梅州宋湘亦曾是该院主讲)的“千字文”(介绍客家语言、习俗、渊源的讲稿,由学生刻印流传)作为开始。个人认为,此说较为朦胧(非自觉讲及客家诸题),不敢苟同。就梅州客家研究而言,笔者认为应以20世纪开初黄遵宪、丘逢甲等人在黄遵宪居室即“人境庐”成立“(梅州)客家研究会”作为客家研究之开端较妥当。

1905年
1905年广州有一本《广东乡土历史》流传,对客家的解释:认为非汉种亦非粤种,并把“客”字左旁加狗爪(犭客 )……。对这些侮衅性怪说,引起客民公愤。清末回梅州定居的黄遵宪以及从台湾回祖籍(梅州蕉岭)参与孙中山同盟会活动的丘逢甲等客家知名人士,在黄遵宪住地“人境庐”成立“客家研究会”,他们立章程、发宣言,严厉驳斥上述的奇谈怪论,此后几年间,所有会员、同仁为文作诗,著书立说均申明客家“根在中原”,是中原南迁的“汉人”……。

1906年
清晚清嘉应州(今梅州)三大诗人之一《梅水汇灵集》作者、兴宁名士胡曦撰刊《广东民族考》一书,有理有据论证客家来自中原河洛,是汉族一支。

1907—1909年
早年紧跟孙中山发动反清起义邹鲁(梅州大埔人)与朱执信等忙于广州起义时,他忙中抽空,撰《汉族客福考》一文,论证客家与中原汉人同祖同宗同源。此外钟用和(梅县人)撰《客家源流》、史学家温廷敬(梅州大埔人、汕头《岭东日报》总编辑)还实地调查而撰《客家非汉族驳辩》,有理有据地讲及客家的由来。

1910—1920年
1911年发生反清大起义取得成功,建立起民国新政府,20年代以后,学者们开始从多角度举例论证客家来自中原,乃是汉族一个分支,特别是国学大师章炳麟讲得最多、最好。
1912年民国会员,广东知名学者,时任民国教育司长饶芙裳(梅县松口人)和粤军北伐总司令姚雨平(梅州平远人)力举周辉甫(梅县径心人)在香港创办“大同报”,该报发文求征文字,用事实说明客家属汉的真谛。

1921—1930年
以梅州知名学者赖际熙、刘友梅、林翊球等人在香港成立崇正总会,并串连汕头、上海、广州客家名流,批评商务印书馆《世界地理》把客家说为“退化部落”。从而由香港崇正总会赖际熙、刘友梅等编《崇正同人系谱》一书,从源流、氏族、言语言、礼俗、人物、艺文等方面论述客家,当时港粤学人著述言及客家也认为客家是南方先进群体……。这一时期梅州学人著书立说,如张资平《粤客音之比较》、古直《客人对》、罗霭其《客方言》、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邹鲁《广东语言说略》等,多角度地用事实申明客家来自中原,为汉族的一支,客家始得正本清源。
1922年,兴宁兴人罗蔼其写成《客方言》一书稿,1929年6月出版,全书12卷17万字,由中山大学校长,梅州大埔人邹鲁题写书名,国学大师章炳麟作序,罗香林作传,是系统研究客方言第一部书。

1933—1949年
1933年,罗香林先生《客家学导论》一书出版,该书被当代学者认为是客研集大成专著。罗香林被海内外客界公认为是客研大师。
1937年至1949年,由于时局动荡,十几年间,国内外客家研究无从谈起,一片空白。

1950—1966年
1950年以后30年间,建国初大陆由于忙于各种运动且执行过左路线,文革时更为严重,客家研究无从开展。港台特殊,客家研究此时算有点例外:
1956年,定居香港、执教香港中文大学的罗香林教授发表了系列客研新著《客家源流考》,是罗氏又一部最具权威新著;
1966年,罗香林又一本新著《中国族谱研究》;
1973年罗香林另一部著作《客家源流及其社会背景和影响》发表,从而奠定了罗氏为客家研究权威和大师的地位。

1971—1978年
1971年,香港崇正总会50周年大庆期间,请罗香林教授作客家问题专题报告,受到到会47个客属社团300名代表的欢迎,大会代表还还决议,世界客属社团每两年聚会一次,这便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缘起,至今年(2000年)龙岩大会为第十六次了。
20世纪70年代,香港“嘉应(梅州)商会”办《文丛》刊物发表了世界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客家源流和迁徙》(英文,梁上苑译)一文,介绍了她先祖从北至南,从梅州又迁四川(郫县)等情况。
1978年,祖籍梅州,迁台定居苗栗的学者陈运栋撰写专著《客家人》。

1980—1989年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海外、港、澳、台众多的客家乡亲回大陆寻宗问祖,每年达百万人次,大陆出现了“客家热”。
1982年3月,梅县地区举行黄遵宪故居修复落成典礼暨黄遵宪学术讨论会,有12所大专院校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后出了论文集,开始我市客家名人纪念活动。
1983年,我市嘉应师专成立我市最早一个研究客家民俗组织,即“客家民俗研究会”。
年底嘉应师专办的小型周报因有涉及客家研究,反应良好,后来,创办《客家民俗报》。
1984年12月,广东省、梅州市联合举行丘逢甲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丘逢甲学术研讨会。
1985年2月,《客家民俗》创刊,至1989年出满20期停刊,其任务转由梅州客家联谊会(客家文化研究部)来承担。4月,梅县地区地方志编委会成立,徐丹华、何万真为正、副主委,黄钰钊为方志办主任,梅州客家研究从此更有序的进行。
1985年,梅县《侨声》复刊,《嘉应乡情报》(后改《梅州侨乡月报》)创刊。
1986年10月7日,省历史学会与丰顺县政协联合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丁日昌学术研讨会”。
1988年,大陆最早探讨客家问题的会议在深圳市深圳大学举行,会后代表们向市政府建议成立客家研究机构。
1989年,市政协为征集梅州三乡(文化、足球、华侨)资料,决定出《梅州文史》(后各县也仿照出县文史资料),今已出14集,此举大大推动了关于客研资料收集,也推动了梅州客家系列重大问题的探讨。
80年代前后,紧跟全国“客家热”之后,全国许多大学包括华东师大、河南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师大、赣南师院、福建师大,后来有嘉应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韶关大学的学报以及闽粤赣边各市地方报刊都辟专栏议论客家诸问题,客家研究也形成高潮,梅州除专门办了《客家民俗报》、《嘉应乡情报》、《梅州文史》外,1988年,嘉应大学还成立“客家文化研究室”,出版了刊物,即《客家研究辑》。1989年12月《嘉应文学》编辑出版《梅州风采》一书。
1989年,梅州成立了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属社团组织即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期间举行了大陆规模最大的客家研究讨论会。
1989年,由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梅州人物传》出版发行。同年末,市志办组织撰成《客家姓氏渊源》一书(后来再出一本),为梅州客研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1990—1991年
1990年3月,梅江区侨办《客家人》杂志创刊。同年嘉应大学将原来客家研究室扩大为“客家研究所”,不久,出版《客家研究辑刊》定期刊物。10月10日—11日举行该校第一次客家研讨学术交流会,会上宣读论文的有30多人。
1991年4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湛江师范学院刘佐泉教授(梅州兴宁人)《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一书,这是大陆第一部系统全面讲述客家问题的学术著作,书中已提到创建“客家学”的问题。
1991年,由梅州客家联谊会、嘉应大学和梅州民俗学会组团于9月24日至10月27日,为时逾一月,对中原、华东9省15市县进行客家历史和文化的考察。1992年9月客家艺术节在梅城举行。泮坑举行客家山歌会。

1992—1993年
1992年3月,继1989年之后,梅州市志办编辑《客家姓氏渊源》套书(两本)出版。
1992年11月,梅州客联会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这次研讨会有近百名专家学者聚会梅州,会后出版《客家人面临时代挑战》,这次研讨会对梅州客研重点扭转到现代客家研究方面有相当作用。
1992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人员来梅拍1993元宵晚会“神州百姓闹元宵”电视节目,副市长何万真组织人力、物力紧密配合。此节目全用梅州人文作实景(街景在梅城凌风路,会场在梅县体育场,耍火龙请丰顺火龙表演队,古建筑用闻名于世的客家民居——我市大埔县大东乡花萼楼)。
1992年,由梅州在广州工作的学者黄伟经、刘发清主编《客家名人录》第1卷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其第2卷于1996年出版。
1993年1月,由梅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黄钰钊、陈广焕等编撰的《梅州客家风俗》,由暨南大学出版。同年,省第五届艺术节,我市《啼笑冤家》获奖,作者罗锐曾。
1993年8月,由嘉应大学客研所副所长陈修副教授所著《梅县客方言研究》一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梅州改革开放以来对客家话作学术研究第一部著作。

1994年
2月,谢栋元(梅县人)先生《客家话、北方话对照辞典》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北方话变化来考察客家话形成颇有见地,值得研究客方言人员参阅。
3月,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房学嘉先生著《客家源流探奥》一书由广东高教出版社出版,该书关于“客根”论述许多学者提出质疑,梅州学者曾撰文议论并具体指出该书存在某些不足。
8月12日,广东梅州客家研究会成立,谢强华、何万真被选为名誉会长,严峻任会长,黄顺昌、陈美豪、刘南彪任副会长,黄钰钊、罗滨等为顾问。创办《客家大观园》会刊。
9月,知名客籍作家张永和撰《李光耀传》(1989年曾《李登辉传》)出版,张永和可说是客家文史界开为生人作传之先河。
10月,岭南文库负责人岑桑帮助下,决定将梅州客联会编写一部介绍梅州史地人文的书稿,即《锦秀梅州》,作为“岭南丛书”正式出版,并作为“世界客属12届恳亲会”在梅举行的献礼。同月,由温文瞻、彭钦文编撰《梅县名人的故乡》一书,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12月,由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客家山歌电影《啼笑冤家》在梅城百花洲影院举行首映仪式。
《锦绣梅州》于1994年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人民画报社退休高级摄影古进(梅县松口人)摄编《客家人》画册在北京正式出版;谢永昌著《梅县客家方言志》和罗英祥著《飘洋过海的客家人》也在此时出版。
12月6日—8日,世界客属十二次恳亲大会在梅州举行,共计国内外嘉宾2300多人,与此同时还举行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客家学构建学术研讨会”。
12月7日,在客家学构建研讨会上,市客家研究会会长严峻发表了《关于客家学构建的几个问题》的发言,我市平远文化局凌双匡讲了《建立客家学构想》,嘉应大学副教授陈修也印发了《构建客家学之我见》的文章。

1995年
5月1日,“客家在乡商人与地方文化”考察研讨会在嘉应大学举行。
本年梅州市属各县新县志先后正式出版(统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审定)。
祖籍梅州的世界著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6月10日—12日访问梅州,由副市长何万真陪同参观客家名人展、叶帅故居、嘉应大学,并与梅州《客家人》杂志编辑座谈。同年,我市山歌剧团《山捻果》获我省第6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编剧一等奖。次年在京演出再次获奖(编剧廖武)。
7月,由嘉应大学中文系编写、侯复生任主编的国内首部《客家话字典》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
7月,蕉岭赖雨桐《客家研究文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2月,市政协《梅州文史》第10期发表了丘菊贤、刘南彪、叶扬三位教授,王东博士、黄火兴作家等四篇文章,旨在与《客家源流探奥》一书作者房学嘉先生探讨“客根”问题。
1995年,张维耿《客家话词典》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5年,梅州文学笔会(省作协与市文联主办)是梅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学盛会,有作家、记者300多人参加。

1996年
3月13日,首部反映客家妇女美德10集电视连续剧《客家女》在梅州开拍。
4月12日,大型系列电视剧《叶剑英》在梅州举行首映仪式。此前,《叶剑英传》(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由邓小平题书名)也曾在梅州发行。
6月18日,嘉应大学举行聘请著名的香港客籍企业家曾宪梓(梅县人)博士为名誉校长受聘仪式、宪梓教育基金会设立仪式以及宪梓体育馆奠基仪式,同时还举行《曾宪梓传》学术讨论会。
7月,刘佐泉《太平天国与客家》一书出版,该书阐述了客家与近代革命的关连。
12月23日,“中国民居环境学研讨会”在梅州举行,全国近50名建筑专家对客家民居进行了参观考察。

1997年
4月,由广东省委、梅州市委、五华县委党史研究室合编的《古大存纪念文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蒲一波作序。
5月8日,梅州市举行叶剑英元帅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广东省委副书记黄华华、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博士出席大会并讲了话。
9月,由吴宏聪、李鸿生编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丘逢甲研究》一书。
12月13—15日,由赣南、闽西、梅州三地客研组织合办的客家渊源与界定学术讨论会在梅城举行。
1998年
1月,我省著名作家,原广东省文学院长程贤章《围龙》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2月,梅州成立客家艺术研究中心(隶属梅州客家联谊会)。
2月,暨南大学华侨华人中心制作的《客家人文》(光盘)出版发行。
6月,谢永昌著《梅州客家风情》一书由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出版发行。
7月,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
9月,梅州客联会组织人力将上年客家界定研讨会近百名专家学者提交论文编辑成册,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书名叫《客从何来》,该书由何万真作序,黄玉钊、严峻、丘菊贤负责编审出版发行。
10月,梅州第一位系统研究客方言的先贤罗蔼其先生生前潜心著述《客方言》一书,由陈修点校,1985年早已完成,1998年10月由《兴宁文史》(主编黄彩灵)汇集《客方言》其他资料如罗蔼其传、序等,交由世界华人出版社出版。
11月,世界客属第14次恳亲大会在宝岛台湾台北市举行,我市由市委书记谢强华率团参加这一盛会。大会还负责策划第四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房学嘉参会论文是《女性在家庭与宗族中的地位》。据知十四次恳亲大会评选出一批“世界客属杰出文化人士”,梅州有3位,他们是程贤章、黄火兴和谢永昌。
11月,嘉应大学和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客籍作家与作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60多位专家学者和作家,他们对客家文学界定、客家文学特色等方面作了一次较深入的讨论。一部表彰我市荣誉市民祖籍大埔在马来西亚定居从商的爱国企业家萧畹香先生传,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出版。
1998年底,大型电视记录片(12集)《客家人》由中央电视台、深圳大学、梅州市委联合拍摄已经完成,它是最系统、全方位介绍客家人的电视片,摄制组跑遍了国内10几个省,国外许多地方拍摄客家人事,该片脚本撰写得到梅州客研学人大力支持和帮助。

1999年
4月28日,广东梅州客联会举行第三届第一次理事会,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谢强华选为会长,何万真选为理事长,廖运生为秘书长。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对外联谊和客研交流工作,客联会增设客家研究会与市客研会紧密配合促进发展,严峻被聘为会长,丘菊贤、陈美豪、廖练迪、谢永昌为副会长。
8月27—28日,广东省客家联谊会在广州举行“面向21世纪客家文化研讨会”。
8月21日,梅州市客家音乐研究会成立。
8月,梁景雄著《客家情韵》一书由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出版;同月,由河南大学教授、市客研会副会长丘菊贤先生撰写《客家综论》一书出版。
由嘉应大学主办“客家民俗与客家文化”客家学研讨会于10月8—10日在嘉大举行。
10月,一部由刘世敏(北华大学副教授)著《艺海逆舟》(亦称林风眠传)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0月,由李国泰(梅县《桥声》副主编)编著《释瑞基传》,由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出版发行。
11月,祖籍梅州大埔著名传记作家张永和先生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世界客属十五次恳亲大会。马国总理马哈蒂尔专门接见了张永和先生,张先生把刚出版《马哈蒂尔传》面赠马哈蒂尔总理。张永和10多年来通过纪实文学体裁出版了《胡文虎》、《李登辉》、《李光耀》、《阿基诺》、《田家炳》等多部著作介绍客属知名人士而闻名于世。
同年,市客家山歌剧《山魂》(廖武、肖伟光编剧)和《山寨红灯笼》(罗锐曾编剧)获中国戏剧创新奖。

2000年
1月13日,新编的《梅州市志》(历时8载,共260万字)在迎宾馆举行首发仪式。这是梅州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大事,这三大本的新市志是在我市50多部专业志基础上撰编成的,它是经二三百位编审人员辛勤劳动的硕果。
2月13日,《梅州日报》“理论与探讨”专栏发表了一批梅州客家研究者建议重视客研接班人培养和客家学的构建的文章。客研会会刊《客家大观园》最新期还辟专栏,作为新会员的练笔园地。
2月12日,由梅州客联会何万真理事长主编的《世界客家名人谱》(一)和祖籍我市大埔现任职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叶晓燕女士(研究员)策划的《客家人文》(光盘)在市华侨博物馆举行首发式。
6月,凌双匡著《客家世界》由天马图书公司出版。
9月1日,市客联理事长何万真先生《求真之路》一书在梅州市政协礼堂举行首发仪式,各界人士100多人参加。
10月,退休回家乡梅州定居的河南大学教授丘菊贤继去年8月出版《客家综论》之后,另一新作《梅州客家研究大观》面世。
10月28—30日,梅州历史上两位知名艺术家林风眠(画家)和李金发(诗人)诞辰100周年。梅州市委市政府召开隆重纪念会并举行一次高规格的学术讨论会。28日上午8时半,300多人在市委礼堂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会议由政协主席、客联会理事长何万真主持。会议之后,由近百位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教授分组参加了学术研讨会,其中有中国作协王巨才等三位主要领导,省作协蔡运桂、廖红球、程贤章等多位领导和知名作家以及全国各艺术院校教授、专家。其中有广东画院教授王玉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裘沙、南京艺院苏天赐教授、上海画院朱朴先生广东美院和华南师大唐大禧、罗镜泉等10位教授、四川大学《李金发传》作者陈厚诚教授、北华大学副教授《林风眠传》作者刘世敏女士等。
11月15—17日,由梅州客联会和客研会共同主办“第四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11月18—20日,“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我市派有61人的代表团(团长魏潘尧、副团长何万真、秘书长廖运生等)参加。

2001年
3月18日—19日,四川成都举行第2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主题是四川与客家世界(按四川是我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有客家人250万左右)。
8月,由梅州客家研究会副会长丘菊贤先生(河南大学教授和另一家研究副会长廖练迪先生(嘉应学院副教授等编辑的《韩素音研究文集》正式出版。
诚如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所说的“族谱(研究)记述能由宗族团结扩充到民族大团结”,新世纪前后,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兴起一股“修谱热”,如黄、王、周、梁、邓、章、张、李、廖等姓均先后成立修谱机构,称“××文化研讨会”或“×氏宗亲联谊会”、“×氏修谱文献研究会”等等,多家完成新族谱的编纂,真是民间说的“盛世修谱”,此举不光寻根问祖需要,也是中华大团结、大统一之需要,据知台湾95%以上各姓氏根在大陆……。
12月,《梅州华侨志》出版,全书附记:经市领导研究决定,原市客家研究会主办的《客家大观园》杂志合并入由梅州客家联谊会、梅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市梅江区侨务办公室三家主办的新版《客家人》。
http://fe5.gz.163.com/cgi/read?b=Hakka&t=29497&i=29497&al=5&n=0&l=40&back=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9 0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梅州客家研究百年大事记[转]

yanxiuhong9 于 2003-1-9 00:08 写道:
http://fe5.gz.163.com/cgi/read?b=Hakka&t=29497&i=29497&al=5&n=0&l=40&back=6

梅州客家研究百年大事记           2002年12月31日 09:15
  

撰者按:一些报刊把客家研究溯源于地方志的编撰或把1808年(清?......



哈哈,主人转的就是我们客家风情找到的东东!欢迎严教授常来指导我们客家风情!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9 12: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梅州客家研究百年大事记[转]

是的,我看到好的文章會轉貼過來保存,供大家參考.
我們一般都會註明是轉貼,而且標明文章的來源.

網易客家社區那裏這箇做得比較隨便,比如上文,你們就沒有交代網絡的來源.
希望你們改正啊,這樣做有必要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5 16: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除李登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5 17: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我们能够随意自在地说“我是客家人”,完全是先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啊!
“革命”依旧尚未完成,我们大家也要努力啦,前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而总是”靠前人栽的树来乘凉“也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要继承前人的奋斗进去精神,努力拼搏,我们客家人要更富更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7 13: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应学院房学嘉教授曾经是我的中学老师,他离开中学后就走上了研究客家的道路。他在这个网站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9 1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xnxy28 at 2004-2-25 16:35
开除李登辉

雖然他曾向司馬遼太郎說過自己是客家人,但我覺得他的日本情結遠遠超越客家情結,從來沒有聽他說過一句客家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9 1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王望之 at 2006-2-7 13:55
嘉应学院房学嘉教授曾经是我的中学老师,他离开中学后就走上了研究客家的道路。他在这个网站吗?

房教授是你的數學老師嗎?他在佛光山看到高屏溪斜張橋時很專業的向我解釋了該橋的結構原理。感覺他的數理知識不遜於他的人文知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2-13 12: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房只是个土八路,以前在松口中学教书,有人把他形容为李如龙
不过他却成为了腐败的客家学里面的罗香林二世。哎,为他感到可惜!:z: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3 12: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专顶精华帖 at 2006-2-13 12:11
老房只是个土八路,以前在松口中学教书,有人把他形容为李如龙
不过他却成为了腐败的客家学里面的罗香林二世。哎,为他感到可惜!:z:


羅香林哪有腐敗呀?說話要有根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3 12: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专顶精华帖 at 2006-2-13 12:11
老房只是个土八路,以前在松口中学教书,有人把他形容为李如龙
不过他却成为了腐败的客家学里面的罗香林二世。哎,为他感到可惜!:z:


在广州,经常看望可怜计孤寡老人系年轻一代应该&必须做的!(象“精华贴”这样天天不擦牙,口臭的更应多关心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2-13 12: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linqifeng at 2006-2-13 12:36
在广州,经常看望可怜计孤寡老人系年轻一代应该&必须做的!

老房就凭《客家流源探奥》一书就红遍客家学界,这点我不得不佩服老房,拾人牙慧也能得到实惠,所以没有罗大炮就没有房大炮。
尽管如此老房这几年带着他的几个门徒专门从事田野调查,虽然成绩单很好,但是质量不尽人意,没有新鲜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3 12: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专顶精华帖 at 2006-2-13 12:42
老房就凭《客家流源探奥》一书就红遍客家学界,这点我不得不佩服老房,拾人牙慧也能得到实惠,所以没有罗大炮就没有房大炮。
尽管如此老房这几年带着他的几个门徒专门从事田野调查,虽然成绩单很好,但是质量不尽 ...


等你有了老房的精神 你再出來放泡 ok??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4 21: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