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68|回复: 6

【转帖】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居保护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9 1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upo.com.cn/html_association/goodplans/kejia.htm
一、规划背景

  1、人口特征
  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部,临近南海,深圳市龙岗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距离客家人形成地和大本营——粤东梅州地区直线距离只有250多公里,是客家人在闭塞落后的山区形成,人口增加之后向东南沿海一带迁徙,寻找新的生存发展空间的首选地区之一。从明末清初客家民系形成和壮大之后,就不断有客家人迁入龙岗地区。因此,现在龙岗区客家人占总人口比例接近百分之六十至七十。

  2、历史沿革
  龙岗区现有十个镇,在历史上曾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县、区、市等。如布吉镇曾隶属于番禺县、博罗县、东莞县、新安县、宝安县、深圳市等。坪山镇是客家人比例较高的一个镇,从南宋时就已有北方汉人南迁至此地,该镇历史上曾隶属于番禺县、博罗县、宝安县、东莞县、惠阳县、深圳市等,至1986年坑梓镇由坪山镇分出。由龙岗几个镇历史上隶属关系的变迁可以看出,龙岗地区历来变迁较频繁,这是受到龙岗地区居民的变迁所影响造成的。


二、龙岗客家民居的形成与分布

  1、形成
  龙岗客家民居来源于粤东的围龙屋、闽西的围楼、赣南的土围子、粤中的侨乡建筑,保存了传统客家民居的个性特征,又经过在本地充分的发展和与其他建筑风格的融合,因而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点。

  ①传统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客家人是南迁的汉人,汉族传统的礼制、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建筑形式上体现为建筑左右对称,有明显的轴线,在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物,在轴线两旁布置陪衬建筑物,整体气势宏伟而风格古朴;又由于中国历史上是封建、以农为本的经济体制, 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封闭性,内向性,对内开敞,以中庭组织空间,对外封闭,外墙厚实,开窗少而且较小;由于所处地区为山区,耕地宝贵,因此建筑多依山而建,而将平坦地区留作农田,建筑层数较多,最多可达六层,居民聚居,既节省土地,又增强了防御性;由于客家迁居初期,生产能力较低下,生产手段落后,物质匮乏,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外墙多以生土夯筑,内部以杉木或柏木构筑,材料易得经济,且厚实的墙体既可抵御攻击,又可保温,吸潮,冬暖夏凉:建筑讲究风水,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环境结合有机;根据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特点,以“四扇三间” (即“一堂式”)为最基本的建筑单位,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通风、采光合理;由于客家人多为迁徙而来,所居地又多为深山僻壤,与当地土著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同时也为防野兽,因而客家建筑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内部功能完整,生产生活方便。

  ②龙岗客家民居对传统客家民居的继承
  龙岗客家民居继承了传统客家民居的中轴对称、堂屋平面、封闭性强的特点,建筑结构仍为外墙夯土、内部木构架的承重结构,以院落组织公共空间。因此龙岗客家民居具有鲜明的客家民居的共性特征。

  ③龙岗客家民居的创新和对传统客家民居的发展
  龙岗客家民居对传统客家民居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发展。龙岗客家民居适应性强,平面相对更加灵活,在龙岗客家民居中出现了居住单元,而这种居住单元的又灵活的单独布置,或者多个组成港道交通式的单元。由于受到粤中侨乡建筑形式的影响,产生了塔楼与横屋组成的简单的居住组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9 11: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2、分布
  现存数龙岗区分布有大量的客家民居,主要位于龙岗、坑梓、坪地、坪山、横岗等镇。龙岗区现有客家民居超过一百多座,建设年代从三、四百年前到近代时期均有。


  3、现状存在问题
  
  ①产权结构混乱
  客家民居一般是客家先人在很早之前建造,当时的人口要比现在少得多,一座客家民居现在基本发展成一个村落,其产权由现在的后人所共同继承。而现在的产权所有者其经济状况等各不相同,有的已经在村里建有几栋私宅,早已迁出祖屋,有的还在原有的客家祖屋中居住,甚至有的已经移居香港、海外等地。因此对一座大型客家民居进行统一保护规划、修整要征得所有产权所有者的同意,具有一定难度。

  ②现状用途不利于保护
  现有客家民居除少数由本村村民居住、或由于产权所有人移居海外而闲置以外,其他一般出租给外来人口居住。由于环境较差,因此租金很低,租住者一般素质较低,对客家民居不知爱护,任意进行改建,对建筑本身造成很大破坏。

  ③建筑保存状况较差
  由于产权结构混乱,客家民居一般都年久失修,现状保存质量差。又因为客家祖宅由于建于老村中,现在一般环境较差,配套设施如基本的给排水设施都不够完善,而民居旧有的排水系统又年久失修或遭到破坏,建筑主体结构因雨水浸泡而倒塌等情况比比皆是。新建筑的建造也对客家民居造成很大影响。如龙岗镇现为客家民俗博物馆的鹤湖新居,紧邻建筑外墙不到三米处建起了两栋7—8层高的商住建筑,对客家民居的景观造成很大破坏。

三、龙岗客家民居简介

  1、渊源
  龙岗可以说是一个客家民居的博物馆。因为这里现存有除闽西土楼之外的各种客家民居。有完整的围龙屋,如新乔世居、阳和世居,有可以代表龙岗客家民居标准形制的龙田世居,有龙岗客家民居发展的顶峰、全国占地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鹤湖新居,有居住单元开始出现的丰田世居,西埔新居,有单独由居住单元组成的民居群落沙蕃村,有围村形式的坪东村,有布局自由的马峦由这些客家民居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龙岗客家民居的来源是继承融合了粤闽西、赣南客家民居的风格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形式。

  2、龙岗区客家民居的分类
  龙岗客家民居的形制以堂屋为主,其中大量存在的是一堂屋至三堂屋等规模较小的单栋堂屋,但由于其规模较小,除聚集成村的以外,保存下来的较少。现存的一般是比较大型的堂屋群,类似于粤东梅州地区的五凤楼。还有少量的围龙屋。其他形式有以马峦村为代表的自由式平面的堂屋,以坪东村为代表的围村,以沙堂村为代表的侨乡碉楼建筑群落等。
  龙岗区现存客家民居规模大小不等,其中龙岗镇的鹤湖新居是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堂屋,龙田世居、丰田世居、盘龙世居等客家堂屋,在规模上属于中等水平,其他还有坪东村罗氏、赖氏住宅属于规模较小的,沙堂村、西坑村占地面积较大,但是是由多栋建筑组成的村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坑梓镇的黄氏祖居,俗称“城肚”规模宏大,院墙如城墙一般厚实高耸,虽然建筑大部分已破损,但仍能想见当年的恢弘气势。
  龙岗客家民居的风格和形式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在客家人迁居到龙岗地区之后,与当地民居建筑相结合,并且又经过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造,形成了几种新的形式。有几种民居形式我们在粤东闽西的考察中并没有发现,在其他有关资料中也未见介绍,在中国民居建筑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当然,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各种类型之间有一些界限是模糊的,而且各种类型都是统一在客家民居基本的建筑理念基本形式之下的。通过我们对龙岗客家民居建筑的实地考察,并对各幢建筑的比较分析,总结出龙岗客家建筑的几种不同类型,现介绍如下:

  ①围龙屋
  围龙屋是在堂屋的后面加建一呈半圆围合的围龙屋形成的,是粤东客家民居大量采用的形式,围龙的数目多少不等,最多可以达到五六围。在龙岗客家民居建筑中,具有围龙、形制比较完整的客家围龙屋数量很少。
  属于围龙屋形式的龙岗客家民居有阳和世居、新乔围等。

  ②堂屋
  堂屋是龙岗现存客家民居建筑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堂屋一般有三堂,纵向布置,最前是下堂,一般用来存放农机具,平时儿童和老人休息娱乐;中堂是三个堂中进深、面积最大的,在举行全家族大型活动的时候一般用作设宴或召开家族会议;上堂是祖堂,供奉祖宗牌位,是举行祭祖、婚丧等家族活动的地点。
  属于堂屋形式的龙岗客家民居有彭城堂、有德堂等。

  ③方形围楼
  围楼是我们在考察中发现龙岗客家民居建筑中较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建筑组织形式,平面形式有些类似于赣南的围子。这种形式的组合中,建筑仍以三堂屋(上堂、中堂、下堂)为中心,这也是客家屋的首要特点,但是外围建筑的重要性有所提高,进深、体量也有所加大,并在建筑群落中相对独立,外围主要用于居住,各组住宅呈单元联排式布置。我们将这种形制的客家屋称为“围楼”。围楼在龙岗分布非常广泛,有的建筑质量很好,规模也较大,因此,注重保护这种龙岗特有的建筑形式,也是我们龙岗客家屋保护工作的重点。
  属于围堂屋形式的龙岗客家民居有大万世居、龙田世居、长龙世居、荣田世居、新埔世居等。

  ④围村
  围村中建筑被以高大的夯土围墙围合起来,建筑布局组织比较自由,与一般的客家民居工整的对称、严格的主次关系不同,以里弄组织交通,小巷曲折狭窄。这种围村与前述赣南的“寨堡”有些相似。
  属于围堂屋形式的龙岗客家民居有坪东村、岗贝村等。

  ⑤自由式布局客家屋
  客家屋并非必须有围,我们此次的考察就在坪山镇马峦村发现了一种依,山势自由布局的客家民居建筑群落。这种民居群落类似于小村庄,一般以一栋高三至四层的碉楼作为立面组织构图的核心,并有祖堂两至三重依山势布置,其余房间则散布于祖堂周围,以小巷联系交通。
  这种自由式布局的客家民居的形式,也是龙岗特有的建筑组织形式,并且由于马峦村位于规划的风景区内,现有建筑中居住本地人口较少,建筑保存得较完好,也为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保护规划,提供了方便。



[ Last edited by 天狼吼 on 2004-12-19 at 11:20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9 11: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3、龙岗区客家民居的主要特征

  ①防御性特征
  防御性强几乎是所有客家民居的共同特点,封闭、厚重、雄伟的夯土围墙,高耸醒目的角楼,外墙上狭小的窗子,都在诉说着曾有的戒备的日子。

  ②家族聚居与规模特征
  客家民居的占地规模宏大,占地最大的鹤湖新居有一万四千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除堂屋外一般在两层以上,因此可以居住相当多的居民,满足家族聚族而居的需要。

  ③朴素的建筑环境观
  客家民居的建筑十分注重与环境的结合。一般民居布置是依山望水,前有月池,后有“靠山”,沿地势布置建筑,利于排水,通风。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住宅基地的选择的理论。还有的民居群落,如坑梓镇中心区的客家民居带,基本沿一条小河布置,似乎在表达它们具有相同的渊源。

  ④宗族制度与布局特征
  汉族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制尊卑的观念,客家民居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其强烈。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堂屋前小后大、前低后高,中部靠近堂屋的居室较大,给家族中长辈居住,外部房间较小,朝向较差,给晚辈居住。

  ⑤生活方式变迁与构筑特征
  客家民居的建筑结构体系能够说明生活方式的变迁。外围以夯土的厚重围墙围合,内部以砖木结构承重。梁上的雕刻,砖墙上的彩绘,柱上有的还有斗拱和雕刻,都是有利的证明。

  ⑥完善的内部生活体系
  为了能够抵御外部围攻,客家民居的内部生活体系是很完善的。客家民居的兴建都是从寻找水源开始的,只有在找得到水的地方才能建房。而且每座客家民居内部都有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月池是全围污水汇集的地方,而池水在着火时又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消防用水。天井是全体家族成员公共活动的空间,巷道式的交通也为生活服务提供了完善的交通系统。

  ⑦崇文重教
  客家的家族都有完善的公田制度,保证公有财产的维护和公共事项的开支,另外还都设有公学,由公田支付其开支。客家人十分重视堂联、楹联、族谱等能够传达其宗族信息的事物,而同在龙岗,非客家人对此类事物就不十分重视。

四、龙岗客家民居保护的原则与策略

  1、保护原则

  ①尽量多地维护历史原貌
  传统的建筑风格是保护规划所要首先考虑的,对于无法恢复的,如建筑的周边环境,也应尽量多地维护和改善现有环境,并通过环境和配套市政设施的规划给以改善。

  ②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保留”的层面上,保留是消极的,尤其在深圳这样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被动地改造是难以实现的。而改造是一种相对积极的办法,在保持客家民居外观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找到客家民居的合理利用方式,使其成为一个现代城市生活的细胞。

  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利用,随着保护和利用的条件不断成熟,逐步制定不同时期的策略,安排不同时期的用途。同时注重土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保证具有保护价值客家民居不被新建建筑所侵犯,并为以后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2、保护策略

  ①分级评价
  为了便于区别不同等级进行保护和规划,首先要对龙岗客家民居进行分级。分级是在全面的普查基础上进行的。龙岗区近百个客家民居共被分为三个保护级别。依据几个主要的方面分别打分,综合考虑各项分数,评定出建筑级别。主要分级标准如下:

  a.建筑特色
   在对不同民居划分类型的基础上,对该民居所能代表本类型民居特色的水平进行评定,评分采取五分制。

  b.建筑规模
   从小到大,分别给以1—5分,但同时也要兼顾各种不同类型所能达到的规模的不同,因此,该项分数应该被认为是各种不同类型民居的相对分数。

  c.建筑质量
   建筑的建筑时间直接影响其现状质量,但对于将要进行的保护规划来说,我们更关心其现状条件,也就是其现在的利用价值,因此,该项分值是不分建筑年代,统一标准给定的。

  d.建筑历史价值
   对于建筑具有一定历史纪念意义的,给以适当调高级别。例如坪山镇的曾生故居和前进报社旧址。

  ②分类保护
  按照分级评价的结果,划定不同的保护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a.完全保护
   对最具有保护价值的一类客家民居应该完全保护起来,划定保护范围,并由国土规划管理部门在保护范围内征地,严格禁止任何可能对客家民居建筑本身及其周边环境产生破坏的建设和改造,对建筑本身要进行修复,清理出租及加建的临时性建筑,尽可能恢复民居的历史原貌。适当安排与民居保护不相矛盾的利用方式。

  b.充分利用
   主要针对二类客家民居,根据不同民居的特点充分发挥每个民居的有利条件,在不损坏民居主体结构和外观的情况下进行利用。可结合旧村改造同时进行。

  c.适当改造
   对已经不具备保护价值的三类客家民居,可进行适当改造,留下具有一定特色的建筑元素,如碉楼、堂屋等,作为地块范围内的地标或纪念物,而对其他部分拆除或改建。


 ③分别利用
  在龙岗客家民居的整体保护和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分别利用。分别利用是指不同的客家民居由于具有不同的现状条件,不同的背景,因此无法进行全面统一的保护和利用,只能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安排利用方式。条件成熟的要积极地采用不同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修复和改造,寻找适合各自条件的利用方式,不强求统一利用和同一时间进行。

  a.旅游景点
   对于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并与自然环境结合良好的建筑,应该突出它对于环境的贡献,保存客家民居注重与环境结合的特点,将其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保护下来。

  b.文化设施
   对建筑特点鲜明、独特,保护基本完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同时现状居住人数较少的客家民居(如龙田世居、鹤湖新居等)可以对建筑本身进行适当修复,开发成为客家文化、建筑和本地风土文化博物馆,进行相关的展览和民俗、建筑反面的研究工作等。

  c.商业文化服务设施
   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围村,如坪东村,紧邻同富路,交通便利,具有较高商业价值,对附近居民点服务性强,并且现状保护不好,建筑布局不对称,建筑质量较差,可以对其进行较大规模改造,只保留租堂、围墙、角楼等具有客家民居代表性的建筑符号和元素,将其改造为一个小商品综合市场。
   对于临近道路交通便利,建筑保护良好,附近居民较多,而文化设施又不足的客家民居,我们建议其改造成为文化活动站。如丰田世居,位于规划的坪山镇中心区,相对于中心区的要求来说,附近文化设施较少,周围居民较多,因此改造为文化活动站是比较合适的。利用客家民居中的小广场,堂屋等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等,其他房间可以进行展览、阅读、影视和棋牌等其他一些文化活动。

  d.休闲度假设施
   修缮完善内部设施后开辟度假村,如马峦村等周边环境交好的民居。

  e.保护性出租
   建立完善的出租管理制度,弥补外来人员居住的不足,如整体出租给企业
用于办公等功能,租借方应负责客家民居的管理和维护。

  ④分期实施
  本着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先保护近期内有可能遭到破坏的,先成片,后零散,先保护起来,代条件成熟之后在开发利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9 11: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龙岗客家民居保护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1、加强规划与建设管理,坚决查处和清理违法建设
  违章私房建设是龙岗区一个顽症,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土地的管理和审批制度,依法管理土地和城市建设,加强法制,对私房建设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结合旧村的改造和更新,改善旧村的整体环境质量。

  2、在重点保护带内征地,防止新的建设性破坏
  对重点保护客家民居规划国土部门要采取主动的措施,防止周边建筑乱建。其中在重点客家民居外围征地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在重点保护客家民居周边划定保护范围,并由土地管理部门将由民居外墙至保护范围边界的土地征归国有,这样明确划定了土地的权属,使违章建设不会距离客家民居过近,又由于村民不会主动拆除祖宅,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新的私房建设的破坏了。这又不必对整个客家民居征地,减少了征地费用,是现阶段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

  3、疏通周边道路和给排水设施
  由于客家民居一般位于龙岗区各自然村的旧村内,而旧村一般道路交通组织不尽合理,路网不完善,同时旧村的给排水现状条件较差,客家民居一般为生土夯筑,很难抵御雨水浸泡,必须尽快解决其内部和周边的排水问题。

  4、清理整顿建筑内部及周边环境
  对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清理和整顿包括平整道路,风水塘清淤,河道疏浚,绿化美化环境等工作。客家民居的建设一般对选址非常重视,其建设地点一般有山有水,植被茂盛,但是由于新村建设、住宅增加等原因,使得原有风貌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尽量对其环境进行恢复和美化,是客家民居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5、按历史原貌修复和维护损毁建筑
  客家民居经过了多年的风吹雨打,多已残破不堪。由于一栋民居中的不同住屋分归不同的屋主所有,因此保存质量不一,建筑装修和改造各不相同,而近年随着原住居民的不断迁出,民居被租给外来人口居住,屋主更是很少对其进行修葺,至使龙岗区现存客家民居基本上都不再具有往日显要的地位和宏伟壮观的风采。

  6、控制和加强出租屋管理
  由于客家民居现状保护条件差,有的连基本生活配套设施都不齐全,因此出租的租金都非常低廉,租住者也都是外来打工者,甚至无业人员等,一般素质较低,对客家民居进行改造,甚至作为垃圾分捡场。对客家民居的出租情况进行整理,建立健全客家民居出租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宣传,实现出租与保护相结合。

  7、对条件较好的客家民居,有选择地开放旅游、展览,并组织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为客家民居的有效利用进行探索。

  8、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并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客家民居的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9 11: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PDF格式专业杂志文章《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居保护规划》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9 11: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文章:

《国内客家民居的主要类型》:http://www.upo.com.cn/html_association/goodplans/kejia_01.htm
《客家民居及民俗旅游规划》:
http://www.upo.com.cn/html_association/goodplans/kejia_02.htm
《重点客家民居保护规划详细蓝图》:
http://www.upo.com.cn/html_association/goodplans/kejia_03.htm
《坑梓客家民居保护区规划》:
http://www.upo.com.cn/html_association/goodplans/kejia_04.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9 12: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是写过一个贴,说深圳的客家特色只剩下“深圳”两个字了。
但现在看起来,深圳在保护客家民俗方面还是不错的。也估计是深圳现在富了以后,急于找“文化”的因素,但他在找这个文化的根方面还是值得称道的。
反观我们的惠州,好象有意在消除客家的痕迹,有自己的客家文化牌不去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5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