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16 2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吴宏聪)眼中的沈从文
记者 吴真
对话人:吴宏聪先生,中山大学著名教授,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1938年考进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到1946年联大结束,随王力先生转中山大学。
他对学生是真好……
记者:您上大学的时候,沈从文先生已经是著名文学家,他上课上得怎么样?
吴宏聪:在西南联大沈先生开了四门课,必修的《白话文写作》和选修的《创作实习》、《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选他课的学生不多,因为他不擅长上课,声音小而且有浓重的湘西口音,和同系的闻一多相比,沈先生的课可以说是不动人的。
记者:沈先生有没有要求学生们成为像他那样的作家?
吴宏聪:他没有特别要求,但是改作文改得特别好,他批改的字往往比学生的作文还长,字又漂亮,所以很多学生都把习作珍藏了几十年。他不擅于公开演讲,但是个别谈话特别有针对性,能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写作问题谈,还为学生提供材料去作研究。
记者:沈先生把他写作的秘诀传授给你们了吗?
吴宏聪:他最常用的评语是“贴着人物写",当时我们老不明白怎么贴。他对学生是真的好,帮学生改作文,改完之后自己掏钱买邮票寄出去,以他的名气推荐学生的习作。汪曾祺说:他在昆明时期发表的作品,全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沈先生推荐出去的,还有李广田、九月诗人,好多学生都是在他鼓励下走上文学的路子的。他为人永远是湘西人的纯朴和诚恳。
记者:您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跟沈先生有关吗?
吴宏聪:我四年级做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曹禺戏剧研究》,当时曹禺的剧作虽然很轰动,但把曹禺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恐怕不多,“话剧”与“学术”那时在一些人心目中似乎还不太“沾边”。导师杨振声先生和沈从文先生同意我的选题,但我把论文提纲拿出来时,杨先生不同意我一些观点,而沈先生却认为论文提纲尚有可取之处:论文写出一点新意,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就行。你完全可以按照你的思路写下去,自成一家之言。沈先生还说,导师是指导你写论文,不能我们讲一句你写一句。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这60多年的教学生涯我都尽可能地给学生学术自由。
沈从文和丁玲的恩恩怨怨始终是这20年文坛的一个话题
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被冷藏30多年的沈从文忽然回到文学的中心,您怎么看这股到现在还很热的“沈从文热"?
吴宏聪:沈从文的作品本身有很高的价值,他是中国这百年乡土情结最浓的作家,50年代他因为种种原因突然在文坛上消失,这是不正常的文学现象。所以在80年代思想解放了,文学也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了,大家就非常想念这样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学大师。当然这里面还有国外作家对沈的发掘和推广。我想沈从文热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记者:在现代文学家排名榜上,您给沈从文排第几?
吴宏聪:前五名之内。鲁迅写文章骂过沈从文,但是当美国的斯诺问鲁迅中国作家谁比较好时,鲁迅第一个提到沈从文,说他的短篇小说写得还可以。沈从文是多产作家,又是文体实验作家,这两样足以让他在文学史上不被遗忘。而且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庙供奉的是‘人性’。”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坛,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他的作品关注的是人性,历史将会重新评价。
记者:沈先生和丁玲的恩恩怨怨一直是这20年文坛讨论的一个话题,作为现代文学史研究者,您眼中的历史真实是什么?
吴宏聪:1981年丁玲给沈先生戴了三顶“帽子",我们都不好问沈先生,怕惹他生气。后来才知道他给徐迟写了一封长信,信里说现在有个大作家骂我,我想我有两个地方做得不好,一是把她留在台湾的那个人写了出来,二是嫌我举她举得不够高。这封信直到沈先生去世后才拿出来发表,因为沈先生无权无势,而丁玲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在看来,沈先生1934年写的《记丁玲》对丁的评价是很高的,沈先生有恩于丁玲,丁却在四十七年后突然从后面插上一刀。
记者:1948年郭沫若写的《斥反动文艺》说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这对沈先生是致命的一击,直接导致了沈先生离开文坛。据说当时郭对沈的文学也十分地不以为然。这几年郭沫若在文学史的排名一路下降,沈从文却一路攀升,这里面的恩怨让人回味。
吴宏聪:郭沫若把沈从文从一个作家骂成了一个文物研究者,现在文物界对沈从文的成果也给予了大师级的评价。1964年沈先生完成周总理亲自过问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周总理让当时担任中国社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写序,郭500多字的序里无一字提及沈从文及沈的书,郭沫若还是不能容忍沈从文。
转自南方日报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11-16 at 21: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