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2-24 12: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讯
朱德元帅十分注重实事求是。他勤于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了解实际情况,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市。通过调查研究,他向党中央提出了很多符合实际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党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故乡,至今都流传着他巧用方言察民情的故事。前不久,朱总的堂侄儿朱毅书向笔者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1960年3月10日上午,朱德回到他的故居———朱家大湾老屋视察。他来之前,工作组的同志就告诉我们周围的人,不准同朱总说话,也不准同他握手。我由于当过兵,又是当时的民兵连长,胆子要大些。当朱总一行来到旧居院坝,我从人缝中穿过去,喊了一声:“三叔,你回来了!”朱总拉着我的手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的后人?”我告诉他:“我叫朱毅书,是朱代良的儿子。”朱总忙说:“我就是要找朱代良,过去我们很要好,他还在重庆给我买过线的。你们去把他找来,我要了解情况!”我父亲来后,见过朱老总。朱总拉着我父亲的手,用客家话对我们说:“来,我们在一起摆一会儿龙门阵”,并说“我们现在都说广东话,不说四川话,广东话他们听不懂。”因我们是客家人,朱总所说的广东话,即是客家话。于是,朱老总同我和我父亲、朱代彦、朱财书,还有部分乡亲们围坐在院坝外面的椿丫树下,用客家话拉开了家常。
朱老总告诉我们,他要了解些生产生活上的情况,叫我们实话实说,不要有任何顾虑。他问我们:“现在生活咋样?一天能吃多少米?多少菜?多少油?多少肉?”等。我们告诉他:“一天只能吃八两米、三斤菜,一月吃一两油,一年吃一两肉。”朱德又问:“生产队养了多少牛、多少猪?”我父亲朱代良答道:“队上养了20多头牛,昨晚从食品站拉了60头猪来做样子。”朱德听后,点了点头说:“看到你们面黄饥瘦的样子,我明白了。”我父亲又对朱总说:“现在患水肿病的人多了。”朱总说:“你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多养猪养牛,争取一户养一头牛一头猪,这样以后就有肉、有油吃了,生活就会好起来,水肿病就会慢慢消除。”我们又将公共食堂的一些情况向他老人家作了汇报。朱代彦甚至直截了当地说:“共产党好是好,就是肚子吃不饱。”朱总听后,摇了摇头,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我知道了。”后来,我们又拉了一会家常,并在树下合影留念。约一个小时后,朱总参观完大湾故居,前往他的父母故居参观,第二天离开家乡。两个月后,公共食堂宣布解散,农民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
这是朱德唯一的一次回故乡。当时正是浮夸风最严重的时候,朱德回乡看到街上到处摆满了肉、蛋、菜却无人购买,而乡亲们却个个面黄饥瘦。为了了解到农村的真实情况,他巧用方言同乡亲们交谈,消除了乡亲们心中的顾虑,使乡亲们都愿意同他讲实话,从而了解到了农村公共食堂的真实情况。朱德回京后,即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了农村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从而使农村公共食堂很快拆除,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朱德后来也曾回忆说:“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当时农村公共食堂的真实情况。”
作者:肖盛书 杨恢
http://www.newssc.org/gb/Newssc/ ... ject10ai21177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