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message.heshan.gov.cn/view.asp?recno=408
鹤山客家李氏源流
作者:昆南客子
据抽样统计结果,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9%,是全国第一大姓。李氏人口众多,房系纷繁。各地李氏多云出自陇西,而又各属不同的支系,迁徙过程复杂。但客家李氏则较为一致——均追溯到福建宁化县石壁乡,且大多都认李火德为始祖。
据民国宋森《鹤山县志(稿)》载:“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其裔转徙岭东循梅之间,所至皆蕃滋硕大,代有闻人①。今县属南坑口、龙眠、横水、白水带、云乡、双石各村之李氏同此一系,清初自岭东而来者也。”为寻宗探源,笔者根据这一线索,搜集了福建和鹤山的客家《李氏族谱》多部,获得较详尽的资料。兹据以整理,力求客观地介绍这一支系李氏辗转迁到鹤山的过程。
李氏溯源
关于李氏起源,资料甚为丰富。李氏得姓前的世系原并无确切的文字记载,现有的资料都是根据传说记录的,故此众说纷纭,当然难免以讹传讹。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众多的著作和族谱都记载皋陶是李氏之祖。
皋陶,或曰咎繇,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地,即山东曲阜,舜帝因之赐姓偃。皋陶在唐尧、虞舜时为理官,即掌管司法刑狱的长官,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其后裔,历虞、夏、商,20世为理官,古人习惯以官为氏,故为理氏。
到了商末,传到理证,因直谏于纣,被赐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难于苦县伊侯之圩(今河南鹿邑县),当时又饥又渴,见一树上结有果(木子),便采来充饥,为逃避纣王的追捕,遂以“木子”为姓,改理为李。依此说,以李为姓当始于商末周初。李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这是最流行的一种。
此外,另有一种较合理的说法是起源于图腾崇拜——因崇拜李树,奉李树为图腾,因而演变成李姓。图腾(Totem)一词,原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意为“他的亲族”。人们认为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某一种特定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转化而来的。自己同该物之间有一种血缘关系,它对本氏族有着保护作用,于是便将该物作为自己氏族的族徽或标志——图腾,有目的地加以崇拜。根据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推测,图腾崇拜可能是因为某些植物意外地成了原始先民的食物而拯救了他们,或者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起了某种特殊作用,而幻想通过图腾崇拜求得保护。一个氏族只崇拜一个图腾,这个图腾的名称发展到后来就成为氏族的姓。
商末之后,李姓仍默默无闻,直至春秋。春秋的李耳、李离、战国的李悝、李冰、李牧、秦朝的李斯等都是载于史书的人物,因此,无论上述传说是否属实,可以肯定至迟在春秋时期已有了李姓。且李耳为楚国人,李离为晋国人,说明当时李氏已非局限于一隅,尽管仍算不上大姓,但可能已是人数不少、分布较广并具有一定影响力了。春秋之后,李姓声名渐显。考古证明,至迟在西汉初李氏已进入广州——50年代,在广州东郊的华侨新村工地,发现数十座南越国时期(西汉初)的墓葬,其中一座木椁大墓随葬物特多,墓主是南越国大官;随葬物中有一枚玉印,阴刻篆文“李嘉”2字,表明墓主的姓名为李嘉。
唐室奉李耳为鼻祖,敕赠“太上玄元皇帝”、“混元上德皇帝”,立庙供奉,并诏天下亲王天潢②、公卿士庶,凡属陇西李氏宗支,当追而溯。李耳,字伯阳,即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曾任周守藏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隐于秦修道,相传《道德经》为他所著。
陇西郡望
小时候见家里的仙桥(神阁)上写着“陇西堂”,甚至家中一些器具如禾桶、风柜等也写上“陇西堂”3个字,不知是什么意思。后来又见本房及其他的李氏族谱都说祖居陇西郡,逐渐明白遥远的陇西与李氏一族的渊源。
据《辞海》注:陇西郡,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西汉辖今甘肃东乡以东洮河中游、武山以西渭河上游、礼县以北西汉水上游及天水市地区;三国移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南);北魏时辖今陇西县一带;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改渭州为陇西郡。唐代曾在陇西建“陇西堂”,殿堂林立,巍峨宏大,后为兵燹所毁,今尚存牌楼一座。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依《大唐玉牒》③所载,以利贞为一世算起,至战国时,传至二十六世李崇,为陇西守,生平燕、平瑶。平瑶字内德,为南郡守,封狄道侯,生信。信字有成,陇西侯,生超。超字仁高,为渔阳太守,生仲翔。仲翔为河东太守、征西将军,生伯考,讨叛羌于素昌,战死,赠太尉,葬陇西狄道东川。伯考为陇西、河东太守,生尚。尚为(陇西)成纪令,因居成纪。李尚生广,即人称飞将军的西汉名将李广。至四十九世李暠,于公元405年建立西凉政权。至五十四世李虎,为后周柱国大将军,封唐国襄公。五十六世李渊,即唐高祖……由此可见,从李崇到李尚历7世居陇西为官,形成了陇西李氏的根;李广、李暠、李虎声名久著,大唐皇朝更显赫无比,陇西李氏由此渐显。
其实,史籍记载李氏有十三郡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阳李氏、鸡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丽李氏、范阳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京兆李氏。所谓“郡望”,也称“地望”,是指每郡显贵的世族,意即某族姓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每郡都有一个或多个望族,如江夏黄氏、京兆王、李氏、颍川陈、钟、赖、韩氏、陇西李、董、彭氏等。魏晋至隋唐时期,士族、庶族等级森严,士族之间又分不同的等级,出身名门望族的人在各方面都享有特权,故对郡望出身非常注重。李氏十三望之中,陇西、赵郡两支名声最大,人口众多。自唐之后,十三望之李,皆冒称宗室,各地李姓无不冠以“陇西堂”三字。故后世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
唐代,陇西李氏人口迅猛发展,分布长江以北,有几十个房系。其中武阳、姑藏、丹阳、敦煌四房最为兴盛,称陇西李氏定著四房。
客家史话
各姓族谱都有一个通病——千方百计地追认历史上的同姓名人显贵为本族祖先,这样必然掩盖了事实,抹杀了很多珍贵的资料,也造成后人研究的障碍。各地李氏均说是唐室后裔,本系李氏(李火德一系)也是这样。唐宗室至本系始祖李火德的世系,不但载入相关的《李氏族谱》,而且也详细载入福建《上杭县志》。据载,自唐中后期至宋,先后有四支唐朝宗室入闽,李火德就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一支。众多的族谱和报刊书籍都说李火德是唐室后裔,似乎是公认的事实。但笔者仍觉疑点重重。寻宗探源不是攀龙附凤,应尽力以客观材料为依据,故将这段可疑的唐宗室至李火德世系略去不表。既然是客家人,其南迁过程必然与客家南迁历史分不开。
关于客家源流及客家民系形成的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致力调查研究,结论已渐趋一致。一般认为,客家先民原居中原,先是唐末黄巢起义及五代十国的动荡,后有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引起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其中很大部分逐渐经江西进入赣闽粤交界山区。这些客家先民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山区,经过南宋100多年的积聚酝酿,初步形成了客家民系。
黄巢起义发生于乾符元年(874)。之前,唐王朝已十分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据考,起义爆发后,席卷全国11个省份,其中活动时间最长是黄河流域,河南、山南一带遭到严重摧残。于是这一带人民纷纷向淮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流徙,其中当有一小部分深入到以武夷山为中心的赣东南、闽西一带。
起义期间,各藩镇及地方豪强借对抗义军为由扩充兵力,以至起义失败后,朝廷对藩镇失去了控制,其相互间展开了一场以争夺地盘为目的的混战。混战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进行。这场战争,使中原地区几成废圩,原本繁华的淮南之地亦几成荒洲。这时,中原及淮南的受害百姓(包括先前从河南、山南一带流徙到淮南的旧移民)的唯一出路只有渡江南逃了。这些难民及败兵等构成庞大的流民队伍。据考,这批流民过江后,大部分经鄱阳、沿抚河或赣江溯水而上,进入江西中南部及赣闽边区。
之后五代十国的动荡以及后来北宋末至南宋的战乱,再度迫使江西中南部的百姓最终迁入被誉为世外桃源的赣闽粤边区。之后这些客家先民在以武夷山为中心的赣闽粤交界山区盆地间过着相对稳定和封闭的生活。经过南宋100多年的积聚酝酿,客家民系初步形成了。这一带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还是人烟稀少荒山野岭,只有少量畲族人散居其中,所以,客家先民原有的语言、习性等能基本保留下来。直至今天,众多学者对客家的语言、风俗文化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分析,证明其中具有大量唐宋时期的中原文化因素。
笔者推测,“客家”的名称可能是畲族人叫出来的。畲族人先到,自认为主,故称后来的客家先民为客;或者“客家”是古畲族语某种意思的发音,畲族人用来称呼家客家人,后成了专称。而客家人则称畲族人“阿畲”,因粤东山区除了客家人就是“阿畲”,久而久之,引申为称所有非客家人为“阿畲(蛇)”,至今客家人仍这样称非客人。
言归正传,从上述可知,自唐末至南宋,客家先民经历了由中原迁淮南、由淮南迁赣中南、由赣中南迁赣闽粤边区的过程。客家李氏亦然。
宁化石壁
在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山脉,其势奇拔,其景奇绝,其水奇秀,称武夷山。山之东麓有一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唐朝时名为玉屏坑,后名石壁村(乡)。因其周围环山,有一粉红岩石斜立,晶莹如玉,故名。就是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地方,在客家人的迁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
石壁村作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是在唐宋间形成的。唐末,爆发了规模宏大的黄巢起义。据考,战乱在江西以虔(赣)、信两州为最甚,在福建则以建州、福州为甚。闽西的宁化,正处建、信诸州之南、虔州之东,未及兵祸。故身处赣南的客家先民纷纷从石城过大畚桥,翻站岭隘,进入福建宁化县石壁乡。
传说,百姓听闻黄巢造反,隔山摇剑,动辄杀人,所到之处,草要过刀,于是拖男带女,纷纷逃走。有一妇人带着两个男孩,路遇黄巢。黄巢见她背着大的,拉着小的,因问她何故。妇人并不知他就是黄巢,答道:我们是走黄巢的;大的男孩是先兄遗孤,父母双亡,怕断了血脉,故背他;幼小的是我儿子,纵有不测,还可再生。黄巢深受感动,对她说:不用怕,黄巢这等邪乱之人,惧怕葛藤艾条,你回家挂上葛藤艾条,就不怕黄巢兵马了。妇从急忙回去,在居住的山坑路口,满挂葛藤,又在家门口插上艾条。妇人走后,黄巢随后下令部下不得骚扰挂葛藤艾条的人家。妇人又将这件事告诉村人,他们纷纷回到家里,插上艾条,那天正是端午节。自此,每年端午节,客家都在大门上插艾,祈求合家平安,成了习俗。妇人所居山坑,就是在石壁村,后人叫葛藤坑。
石壁村雨量充足,气候宜人,风光秀丽。自唐末五代至宋元这一动荡时期,战乱不断,这里一直未受影响。这一“山高皇帝远”的“世外桃源”成了客家人南迁避难的福地乐土。当然,小小石壁村,容不了多少人,她有闽西、粤东作后盾。自唐末至宋元,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先民迁到这里,再伺机转迁闽西、粤东等地。到了十三世纪的南宋时期,这里汇聚了39姓、2000多人。人称“小小石壁村,子民过半亿。”
前文提到的李孟,又名奇,9岁随父迁居江西赣州石城渡。为避兵乱和沉重的赋税,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迁到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李孟生4子:珠、珍、珂、球。
李孟长子李珠,号大郎,六岁随父迁石壁村,在乡试中录入副榜。李珠生5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接着与西夏和金交战,大规模的战争造成北方社会极为混乱,大批大批的人南迁逃难,不少流民涌入了石壁村。一时间,小小的石壁村成了“难民营”,人口激增,村中治安混乱,乞丐频临,偷窃抢掠时有发生。李珠知道石壁村地狭人多,非长远之计,决定让已成年的金、木、水、火四德外迁发展,写下“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远幸泽,举祖流芳。”16字作为子孙以后联系。于是,金德迁福建长汀。木德、火德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迁居福建上杭胜运里丰朗村。水德29岁时(1231年)携母及妻、子迁居广东镇平(今蕉岭县)。李珠76岁时,由火德接到丰朗居住。
火德贻后
李火德,原名炳凤,号闽海,南宋开禧二年(1206)十一月初八日生于福建宁化石壁村。21岁迁居上杭县胜运里丰朗村。为人忠信孝友,乐善好施。他并非达官显贵,也不是在某方面有特别成就的名人,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他后裔奇多,分布奇广,且名人辈出。
关于他的故事甚多,有位叫松山贞子的人写下了数万字的《李火德之谜》。有两个故事流传甚广:一是李火德63岁仍无子嗣,由原配伍氏亲自作媒,娶邻居陈梅山19岁女儿,继而陈氏连生3子2女。二是李火德死后出殡之时,行至半路突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送殡的人只好将灵柩就地停放,回屋暂避。很快雨过天青,众人只见停放灵柩的地方竟然陷了下去,成了一汪水,棺木也沉了下去,微露顶盖。这时地理先生恍然大悟:“此乃天陷坟穴,曰‘螃蟹游湖’,就此建坟,大吉大利。”又说:“‘游’者主向外,有水方能游,他日后代往外,遇水立业,必有所成。”
地理先生一席话,火德子孙代代传。丰朗村李氏全部外迁,一代一代不断向外拓展。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李火德后裔分布福建28个县市、江西27个县市、广东24个县市、广西23个县市、四川(含重庆)11个县市、台湾8个县市以及湖南、浙江、河南、山西、贵州、湖北、云南、海南、香港、澳门等省区和海外13个国家。鹤山客家李氏就是李火德后裔之一。众多的李火德后裔之中,不少各行各业的出类拔萃者,其中不乏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或影响的人物。正如县志所记“所至皆蕃滋硕大,代有闻人”。故人称李火德为“南国客家李氏之祖”。有《题火德公贻后诗》曰:
昔遭宋鼎将移日,火德携家避乱初。
纵在流离犹尚义,旋开卜筑竟成居。
万亩膏腴多家计,百年子孙富诗书。
至今裔木跨杭邑,总是当年积善余。
又有像赞曰:
观其貌伟而丰,想其德裕而崇。不显乎外,恒用其中。好善乐施,不让庞居口雅范;立身清洁,也分陶靖节高风。贻尔子孙众,有如绵瓞,有如蛰螽。古调独谈孰与同?佥曰:非他人,这就是火德翁!
福建上杭稔田乡官田村有座李氏大宗祠(火德公总祠)很独特,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祠于清道光二六年(1836)由闽、粤、赣、浙四省之火德后裔捐资兴建,是前方后圆的围楼式建筑,占地5600平方米,工程耗时3年,正中有上、中、前3个大厅,左右有两重双层楼房,后部建双层围楼,共有170多间厅房,规模之宏伟,可谓罕见。那众多的房间是专供外地裔孙前来祭祀时住宿的,房间都编了号,分派给各大支房,从中可了解李火德后裔的大致分布情况。如:五华百八朗房分派11号房上下两间,若鹤山禾谷、白米田支房(属百八朗房派下)前往祭祀,可入住11号这两间房。
散居鹤山
如前文引县志所记“……今县属南坑口、龙眠、横水、白水带、云乡、双石各村之李氏同此一系,清初自岭东而来者也。”已将本支李氏分布鹤山的情况大致点明。
据笔者所知,鹤山曾称南坑且居住有客家人的有两处:一是雅瑶赤草南坑村,今全村只有5户人,均为本支李氏,南坑口当指这里。一在鹤城禾谷,叫严屋村,旧县志作南坑,现已无人居住,尚有李屋坪、谭屋等村庄遗址。原居民迁至今长潭面村,今有本系李氏10多户人。
龙眠即鹤城城西,今所属坪顶村居有本系李氏。
横水有两处:一在龙口四堡,经查没有李姓。一在鹤城镇南,今属先锋村委会,居邱、邹、叶、罗、李、陈、黎等姓,县志所指的横水当是这里。今鹤城的东坑村委会民国时隶属横水乡,称横水坑,所属大东坑、金竹窝等村的李氏,系李火德裔孙于清初由惠州迁此的,这一支系现有数百人,1986年香港小姐冠军李美珊就是这里飞出去的凤凰。
白水带的中李(钟李)村居有本系李氏。
云乡之李氏多已转徙外地,今仅有几户人居牛山村。
合成(双石)马布毡、月塘等村的李氏,系李火德的17代孙李新德、李新来两兄弟于乾隆年间从嘉应州松源堡案背村迁高明合水大洞村(与马布毡相邻)开基,后分支到马布毡、月塘等地的。
除上述地方外,本系李氏还分布于鹤城小官田大咀、新联北芬、古龙、禾谷谷围、址山白米田网山脚、东门山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有些村庄是讲本地话的,但考其族谱由来,却是客家人,原因待考。如月塘村,村人都讲本地话,而同宗且相距不远的马布毡却讲客家话,考其族谱,属客家人无疑,且与之相邻的都是客家村,似不存在被本地同化的可能。又如北芬、古龙、谷围,村人操客家、本地两种方言,有人说自己是本地人,也有人说自己是客家人。
上述各地李氏同为李火德后裔,但并不是迁来鹤山后再分支的,而是各自于清初从粤东迁来,分属不同的支房,故没有一个共同的迁鹤山始祖。据笔者所知,白米田的网山脚、东门山与禾谷长潭面同属一房,东坑的大东坑、金竹窝同属一房,合成的马布毡、月塘与高明合水大洞村同属一房,其余待考。现以禾谷、白米田这一房为例,简述其辗转迁来鹤山的过程。
一世李火德,居福建上杭稔田丰朗村。
二世三三郎④,又名赏懋,字朝美。迁梅镇,再迁广东程乡(梅县)。
三世四六郎,字义,原居梅镇,迁居稔田官田村(邻近丰朗)。
至七世李敏,又名百八郎,生于元朝。迁广东长乐县(五华)紫金山,后再徙玉茶李唐基(今五华水寨镇玉茶),为五华、紫金房始祖。后裔主要分布五华县水寨、锡坑、周江、平南、横陂、紫金县九和、兰塘、永安、瓦溪、鸡公嶂等地,开支到本省普宁县、和平县、惠阳县、信宜县、鹤山市、江西井冈山、赣州龙布、赣县、遂川县、兴国县、广西贺县、容县、宾阳县、四川富顺县等地。李敏生2子:上达、上通。
李敏13世孙万宁(法宁),居惠州府永安县(紫金)下黄砂水潭都。
万宁孙士友,居水潭郁,生5子:昌吉、华吉、荣吉、魁吉、文吉。荣吉迁鹤山松塘。
昌吉居水潭郁,生5子:凤栖、凤来、凤林、凤仪、凤翔。
李凤来,入闽始祖李火德23世孙,五华、紫金房始祖李敏17世孙。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生于广东惠州府永安县下黄砂水潭郁,后移居永安李塘。他少习诗书,为人勤劳厚实。本务农,成家之后开始做小生意。先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来开平县古博都禾谷(今属鹤山,当时鹤山未建县)一带做生意,再于乾隆年间带其全家及其五弟凤翔一家迁鹤山禾谷、网山脚居住(详见《李凤来二下鹤山》)。
这房人迁来后,陆续有不少再转徙他处,如李凤来之孙李文宽一家迁松塘长排。李凤来裔至第5代派分30多房,其中一房留居网山脚,一房居长潭面,部分居东门山,其余去向不明。留居网山脚、东门山、长潭面的至今繁衍到第11代,班辈字派分别为“凤、象、文、云、集、胜、永、庆、振、少、昌”,今“永、庆、振、少、昌”5世并存。
注:
①这句话见于《崇正同人谱系》,李孟为南宋人,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孟的先祖是唐朝宗室,唐末,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汴梁,至南宋时李孟迁福建宁化石壁乡。
②天潢:古时称皇室为“天潢”,指皇族的分支派别。
③皇族的谱牒称玉牒。《大唐玉牒》详细列出了得姓始祖利贞至唐宗室的世系,奉李耳为祖,但很多人对此世系提出质疑,如《唐书•宰相世系表》认为,自汉朝成纪令李尚之后世系是可信的,在此之前,则疑问较多。
④数字+郎(娘)名,是南宋至清初流行于粤闽赣之交的畲族与客家人的命名习俗。首字一般以大、小、伯、千、万、念等字排辈次,排完再循环,念即廿。次字一般为齿序,即兄弟中的排行。末字男称郎,女称娘。一说居丰朗村李珠为一世,李火德为二世,火德之子为三世,故首字为三。从三三郎至百三十六郎连续七代均为数字+郎名。这种取名方式千篇一律,重名甚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