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80|回复: 14

【转帖】对桂南客家话的几点考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7 09: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桂南客家话的几点考证/吕梁

    “周时话,唐时风,宋时雨,桂南涯话是周朝国语”。

    这是本篇主题。多年来,我喜读客家学者的书:1933年罗香林《客家源流考》;1991年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2003年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以及梅州《客家人》的刊物到龙岩、郑州参加世界客属恳亲会交流来的大量资料,大饱眼福。多数学者对客家源流研究,是经广征、核准、精编、严审的。知识面广、可读性强、弘扬客家精神的鼓舞性大。客家学研究定会走向博古厚今的美好明天。

    广西500多万客家人中,大半讲桂南客家话,自称“新民话”、“涯话”,人称“唛介话”。与赣州客话、梅州客话、石壁村客话,是四大支客家话之一。博白150多万人中,100多万客家人;陆川90万人中,70万客家人;合浦客家人30多万。连北海、防城、钦州、浦北等市县,这一连片的客家聚居地,讲桂南客家话的约280万人。
    属明、清迁桂,讲梅州话的,集中在贵港至玉林北部、来宾、桂平、平南、柳州、象州。贺州、钟山、昭平这一大片就有几十万讲梅州客话的客家人。

    一、桂南客家话的源流问题

    这以前,有的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粤东土来斗争,致使广东中西部客家人迁居下四府(钦、廉、雷、高)。从各姓族谱看,这最后一次迁居的人不少。但只是流,不是源。

    请注意两个历史事实:

    第一、客家话源出的时间和祖语。秦始皇三次派到岭南戍边的军民近150万人。第一次是公元前223年,秦将屠睢分五路向两广进兵。就在广西中部击毙西瓯部落的君长译吁宋。秦军在丛林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屠睢战死在今广东曲江与乐昌之间。第二次,是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再派中原几十万人成五岭,与越人杂处;秦军分别由任篡、赵陀两尉统领,分三路平定岭南设置桂林(郡址在今贵港)、象(郡址在今崇左,即已包括钦州、合浦、陆川、博白一带)。南海等三郡,一个大广东仅分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四个县,任算是南海尉、赵陀是龙川县令(管今梅、潮地区)。第三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把50万“罪人”迁往岭南,很大一部分是做小买卖的和殷商人的后代。在今广州附近的中原人与土著人结合,产生广府话。赵陀在龙川(五华长乐台,即赵陀称南越王处)。赵陀求得中原女子1万5千人到两广来做军妻,生下的后代,就有客家祖先了。南越国只有85年。

    汉武帝平定岭南是公元前111年,增加交趾、日南等三郡(今越南地),汉军留戍落籍,原南越国的中原人也留下定居。如东汉青州人黄万定随马援南征,留在合浦安家,马援的都将刘隆就葬在博白水鸣圩边,随军家属不少落籍合浦一带。汉哀帝的关内侯张由,汉平帝时中山王后卫氏,属流放到合浦的。所以,最先由陕西、河南迁到桂南的客家祖先,是南迁保留先秦古汉语的根。

    第二、汉代至晋代的合浦县,地域范围包括现在的合浦、浦北、博白、陆川、北流南部。正是现在桂南客家话的中心地带,本来就是同一个县的人。

    不争的事实,秦汉中原人,到贵县(郡址布山县),形成了贵县话,在玉林形成玉林话。桂南各县的土白话属粤语方言。而客家话是陕西、河南周朝的国语保存原音最多的方言。桂南客家话的历史和赣州客话、闽西客话、梅州客话一样,源远流长,原汁原味的周朝国语。明清两代才迁到桂南来的,从闽西上杭、广东梅州迁来,只有几代人时空,声调就变为与桂南涯话一个样,不怪!

    博白唐朝的征东(高丽)将领庞孝泰,就是客家人。他在高丽战死,归葬博白,子孙10多万是纯客家人。你能断代说客家人、客家话形成在宋代两三百年间吗?你能断定桂南客家是清同治年间土来斗争才迁入下四府和陆川、博白的吗?
    现在世界上有6000余种语言,几十年间就会有些语言消失。主要是人少又没有文字保留。由猩猩变人类已有600万年,在非洲肯尼亚出土160万年前的人头化石。广西百色、田东出土80万年前的手斧。比云南元谋人、北京猿人时间早几十万年。形成现代智人,不过七八万年。柳江人仅三万多年。我们到陕西宝鸡,知道第一代炎帝神农氏,是最先种出谷子,最先配偶婚姻,最先把狼驯成家犬,最先叫大家要团结不要战争的初祖。如吕氏,本性姜,神农是太始祖,我相信,神农的发音跟我们相差不会太多。他的第十代孙炎帝,才归顺轩辕黄帝,今山西有遗迹。周朝是轩辕的后代,都城在西安以西的丰、镐,先前在岐山。周人讲话无录音可听,但《诗经》是周代文字,就有音韵可考证。

    人,是思想的动物,思想是不发表的语言;文字,是语言的登记符号。培根说:“以记忆为历史科学的基础;以悟性为哲学自然科学的基础”。一种语言,古汉语,是几千年的华夏先民代代相传下来的。客家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已是不争的事实。决不是在两三百年间中原话与本地话融合而产生的新方言。思维、记忆、语言,是人类发展成为智能生物的特有征象。从周朝到现在两千多年时空,人口从秦2000多万,汉5000万,三国降到2500万,唐又恢复5000万,又下降到二三千万,清初6000万,经康、乾两朝到两亿多人,道光年间四亿多。直到抗日时期,我们还唱“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解放后,由五亿到“六亿神州”、“八亿中华”、“十亿大国”,至今已十三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少数民族占I亿多人。十一亿汉族中,70%讲普通话。粤、客、闽、吴、湘、赣等六种方言,各占4 %—5%。客家人在国内(含台湾),约6000多万,是准确的。一说有一亿人,待核实。这6000多万客家人,广东1600多万,江西近1000万,广西5 00多万。客家人最大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保存周代官话的语族。

    冯秀珍女士专著《客家文化大观》,是集各家大成的专著,她是年未半百的客家学专家。我基本上赞同她3卷著述的观点和考证。本文仅仅是为桂南客家话正名,冯文329页说:“国家规定广东梅县的客家话为全国标准客家话”。50年来电台的客家话播音是梅县话,国家语委有无正式规定,请核实。有标准是好事,但梅县话就是梅县话,江西赣州确是“客家摇篮”,福建宁化县石壁的确是客家祖居地。广西桂南客家话的代表人物,正好是博白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他肯定周朝国语是这种客家话。郭沫若先生还会讲客家话,给演《蔡文姬》的演员们讲戏,就用客家话校正唱腔、台词。以梅县话为客家话标准,已行之有效,海外1000多万客属人士认同。但应承认客家话也是有几个支系的。桂南客家人认为自己讲的话也“标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音韵悠扬。他们共识:“梅县话是标准,新民话更好听。”

    二、桂南客家话与普通话、梅县话对比一览
    桂 南           梅 县          普通话          古汉语
         面               面             脸               面           
         食               食             吃               食
         朝               朝            早晨              朝
         昼               昼            中午              昼
         禾               禾             稻               禾
         行               行             走               行
         饥               饥             饿               饥
         乌               乌             黑               乌
         索               索             绳               索
    跌 落             转 落           倒 下            转 落
       筷 箸              箸             筷 子            箸 筋
    汗 毛             寒 毛           细毫毛           寒 毛
       噍
        馊                馊              馊主意             馊     
        拗                拗               折                拗
    贡 脓             贡 脓            化 脓             贡 脓
    猪 红             猪 旺            猪 血             猪 红
    韭 菜             快 菜             韭               韭 菜
    禾 杆             禾 杆            稻 草               秆
    家娘婆            家 娘            婆 婆             家 婆
    火 蛇             火 蛇            闪 电             火 蛇
    睃 栽              睃              卵龟头             睃
       膣 姤              膣              阴 户             牝 姤
    太细儿            细佬哥           小孩子            幼 童
        光                光              亮 明               光
    冷               冷飕飕           凉飕飕              冷
    老 公             老 公            丈 夫               夫
    老 婆             老 婆            妻 子               妻
    阿 姐             阿 姐            姐 姐               姐
    老 妹             老 妹            妹 妹               妹
    牛 牯             牛 牯            公 牛               牯
    牛 姤             牛 麻            母 牛               牝
        涯                涯               我                 吾
        你                你               你                 尔
        渠                渠               他                 渠
    鸡 公             鸡 公             鸡 公              雄 鸡
    鸡 麻             鸡 麻             母 鸡              雌 鸡


    桂南客家读《诗经》和古诗词音韵准确。

    《诗经》是中国周朝的诗歌集,用普通话读无法押韵,桂南客家与梅县客家一样,自己的语言读祖先的诗歌,如得家传真音。桂南客家读《诗经》,人、身、蓁、等等,读in韵,门、云、问、存、慢等读un韵。陆法言《切韵》竟把这两个韵合成一个韵。后来的《广韵》难以分别。元代还是合二为一,现在的普通话还一概读作“ᆫ”韵。还是周朝国语话化石能正之。我们桂南客语读《诗经》的“双”、“从”、“庸”是叶一韵的,普通话却把“双”作Su韵,“庸”、“从”二字作“∠”韵,对吗?《诗经》的叶、涉业、捷我们读作am韵的。谷、屋、足、束、玉、曲、鹿、续、狱、族、木、育复、六、祝、宿、禄、陆、辱、仆、独、腹、寂、毒等等字,我们读作u的人声uk。普通话的“曲”“狱”、“育”“玉”等是“入”声,不能押韵。

    《诗经》音韵是铁证,客家话是古汉语活化石。汉朝产生了韵书,用反切的方法,逐字注音。“五胡乱华”一百多年,五个边族统治中原,汉语逐渐间杂胡音系统,到了元代,蒙古族统治中国,中原汉语变化不小。清代280年,普通话以北京为标准,满族发源地沈阳、长春、哈尔滨的话,与北京话更接近,离古汉语渐远了。

    汉代的诗辞,用客家话读还押韵。到曹植的《七步诗》,“汁、泣、急”,读;m韵的ip韵。不变。《木兰辞》的“唧、织、息、忆”,我们读in音的it韵。古汉语音韵未变。只能说,周朝国语到汉晋六朝还是未变。传到现在,客家话能读得押韵,就说明客家话源远流长,不是宋代才创出来的,是一脉相承传下来的。元代的《中原音韵》(周德清),有21种声母,现在客家话是24种声母。有3种是舌面音,如合并,也是21种,与《中原音韵》完全相同。

    声母:古全浊声母无论平仄声,今多读送气清音;古非组部分常用字读重唇音,保留了“古无轻唇音”这个上古音的特点,如“飞”念P一,奉母读f一,“肥”念P一,“尾”念m一;古晓、匣母合口字,今多读为唇齿擦音如“华”“虎”念f一,“黄”念v一;古知、章、庆、精组声母字,租、朱都念ts一,施、诗不分念s一;保留古尖团音,普通话不分,妻、欺相同,精、经相同,客话是分尖团音的。

    声调,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客家6个声调,平、上、去、入,平分阳平、阴平,人分阴入、阳入。

    郭沫若说“我是客家人,有些古读音就是客家方言音,客家话谆古,语音尤多秦汉以后,隋唐以前的古音,胡茄十八拍,不能是普通话的pai,应读po,古音,客家音。“涯”,古音,客家音读“额ai",“华”不能用普通话读hua,应读“fa华”。客家山歌押韵多保留上古音(周秦音),近古音(两汉音)和中古音(唐宋音)。

    陆川县客家话以陆城镇为标准音,我在这里生活、工作过38年。与博白、合浦、钦州、防城的客家话声、韵、调完全一致。有17个声母《包括零声母)。

    唇音:、不送气清塞音户念“布”“波”;送气清塞音念P“坡”、“铺”;清擦音f念“虎”、“放”;鼻音m念“妈,”、“摸”。

    舌尖音:t念“东”、“跌”;送气清擦音t念“电”、“拖’;浊边音l念“连”“罗”。

    鼻音n念“拿,,、“农”;

    舌面前音,鼻音n念“年”、“日”。

    舌根音:不送气清塞音k念“歌”、“鸡”;送气清塞音k念“穷”、“求”;鼻音g念“岳”、“危”。

    舌尖前音:不送气清塞擦音ts念“祖”,“抓”;送气清塞擦音ts‘念“坐”、“差”;清擦音S念“梳”“蛇”。

    喉音:清擦音n念“开”、“好”;浊边音g念“案”、“约”。

    韵母66个,开、齐、合、撮各分舒、促。韵尾分元音和开尾韵。如开的舒音“家”、“河”、“洗”;元音韵尾一i的“介”、“斗”、“盖”;一u的“包”。齐的舒音开尾韵“支”、“野”;_一i“慧”;一u“流”、“条”。合的舒音、开尾韵“租”、“禾”、“瓜”;元音韵尾ui“倍”、撮、舒音的丫“雨”。鼻音韵尾的多一些。如鼻音念g“午”,m“母”。

    6个声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入 阳入 代表字 诗 时 死 试 识 食 调 值 高、三  穷、林 古、使  抗、放   急、曲、月、服

    陆川客家话极少连读音变。小变调如名词后加“儿”——鸡儿,鸭儿,形度数量、长短、轻重加“简”(瞰)如“简长”、“简大”、“简重”,“简细”、“简短”等。

    陆川县中与县南的客家话稍有声调差异,如叫“猪”,县中tsy,清湖、古城叫ISY,与博白南部同。

    我的太始祖吕尚,是兴周的齐侯,他讲的是周朝官话无疑。祖先在齐700年,在山西1000年,唐末迁洛阳东郊,北宋起在安徽寿县,南宋在黄山边施德县。宋末,官迁福建漳州,太德公定居永定、上杭、正名客家人。明成化16年(1480年)三家迁广西陆川官田村迄今524年,八万吕分布桂南各县,是纯客家人。以我父以下43口人计算,30人讲客家话,13人虽不会讲客语,是客家血缘,但属粤语人了。这说明客家人迁徙和语族变化的状况。我夫妇和子女三人,都讲陆川县城客家话,不会丢掉祖宗话。

    三、是迁徙保存了客家话,不是迁徙才产生客家话

    现在海内外客家共识:根在河洛这是一致的。而且有大客家的团结和睦趋向,不仅仅是会说客家话的才是客家人。在桂南,以至海外,双语现象很多。祖辈讲客话,现在讲粤语、普通话或少数民族语言,他们是客家血缘,是客属;会讲三种话的人,主语不一定是客语,但是客家人的后代,自然是客家人。是两千年的迁徙,保存了客家话。

    有人问,既然根在河洛,为何现在河南找不到还讲客家话的村庄群体?南迁的客家人祖宗,确是源自河南为中心的河洛、中原。吕氏根在河南南阳古“吕国”,太始祖吕尚生于河南卫辉古汲州,齐亡后又回迁阳翟(禹县),唐末又回迁偃师相公庄。所以说,根在河洛是准确无误的。

    客家话不是迁徙形成的,而是迁徙保存客家话。黄遵宪诗:“方音足证中州韵,礼俗仍留三代前”,是一说。韩廷教教授《种族的品性》:“他们说的是一种官话,和四周非客家人的话很不相同,便是很像中州河南的话”。现在的河南话,与客家话相差很远。我几次到河南,听开封、洛阳、郑州、登封、卫辉、新郑人讲的,应是中原话两千年的主流,却极难与客家话音韵对得上口。只悟出“涯”与“俺”近似。对河洛的语根,值得质疑。

    我同意冯秀珍女士意见:“我们还必须从客家方言的客观事实分析,方可找到客家方言所保存的古代汉语的具体朝代”。崔璨教授说:“汉语自秦汉以后既有方言又有‘雅言’,’客家人继承的是‘雅言’,这种‘雅言’应该是以河治方言为基础的中原官话。”她认为夏商周三代,河洛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发达人文荟萃。西周虽然定都镐京,但洛阳则定为陪都……不过这种“雅言”不是长安话,而是以河洛方言为基础的中原官话。

    冯秀珍认为,周朝官话应是客家话的母语。从人文特点看,一、客家人遵循周朝古制;二、服饰继承周服;三、民居与周易颇有因缘;四、客家人用“六”、“九”数的习惯也出于周易;五、客家祖地祀奉着160姓客家始祖牌位。

    客家话的来源是周朝官话,其源出地应是周代都城为中心的“中原”,包括黄河流域甘陕冀晋豫鲁及古徽州。

    找客家话在旧中原之地的痕迹,冯秀珍细心考证了,与客家话同音的:

    陕西地方说“一下”,还有“出”“吓”、“国”与客家同。

    咸阳话“日子”,商洛说“冇”,称你为“汝”,与客话同音。

    山西临汾蒲剧团称女主角为“老妹子”、“冇”同音。

    甘肃讲“冇”、“薮”、“人”、“再一个”,与客话同音。

    天水民谣:湾、泉用客话押韵,用普通话不押韵。

    河南西部靠近陕西的人也说“冇”、“一下”,同客音。

    宁夏电视台2002年旧片新播《公家人》,剧中有上百个字音与客家话同音。

    若问除了南迁的客家人讲这种古汉语外,北方还有那些地方有同音?上述证据可证,除了南迁,还有西迁,留下来的语言变得大,但母音还留下来的不少。真正与客家人同源的中原旧民,只能到陕豫边的蟒岭山、熊耳山中去找。在宁夏同心县(靠近陕西)的当地话里,能找到那么多与客家话同音的话语就说明不光是客家人保存周朝的官话。宁夏南部山歌多“哟”、“哎咳哟”,与客家山歌一样。《花儿与少年》这首流行的民歌里,与客家话和山歌就极相似。从语言文化上,客家话保留了自周朝始的汉语特点,保留了《诗经》的音韵。

    (作者系广西客家海外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广西人民出版社原社长)

来源:客家文化时空http://www.kjwhsky.com/topic.asp?topic_id=56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7 09: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本来放在《桂南的客家话》帖子里面,是一个跟帖,有必要把它独立出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7 1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子的作者对语言似乎是外行。有好多处都是错误的。
比如说“ 姐”,古汉语中有叫用于称呼姐姐的吗?一般都叫”姊“。我们那现在还称呼姐姐为”“阿姊“。叫姐的有”小姐“(称呼贵族女孩)。另外祖母的一个称呼叫”阿姐“,似乎是存古的叫法。周振鹤《逸言殊语》中曾做过考证,得出结论“小姐就是小祖母”。“姐”字的本义便是“女祖”,黄帝之妻“嫘祖”亦是“嫘姐”之缪。国人古来都以老为尊,故以老人之称呼加于小孩或年轻人身上,就是尊贵他们的意思,譬如常言的“我的姑奶奶”、“我的小祖宗”就是。因此贵族少女便被尊称为“小姐”,即“小祖母”也在情理之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7 1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貼个這篇文章,(相)當好,(相)當好,分涯更了解客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5 22: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普通话已经把唐宋官话放弃如此彻底,连最简单的入声都没有???如果说现在的普通话是汉族与元满族通婚融合而成的话,为什么是汉族的古音被完全抛弃???为什么不保存那怕一点点???这说明什么问题??这从饮食可以看的,黄河汉族经历过大榕树到山东再到东北的大迁移,所以米饭与酱油做菜的食俗能被延续(韩国与日本同保存)。但你现在到西北那怕河南,饮食里面这二样都没有了,这又说明什么?说明原住民要系迁了,要系完全被外来族群强势同化了(连饮食都被放弃,这可能吗?)。所以在客家人大举南迁或与土著少数民族甚至强大的本地原汉族冲突的情况下,弱势的一个族群要么被迫外迁,要么就是完全放弃自己的所有,这也符合世界文明冲突的结果!!就象西南官话同化了多少西南的少数民族。一个川菜一个四川话同化了多少各种族群的人,就象广西的壮族基本被汉化一样,被汉化的是一种完全放弃自己的方言与饮食的!!元朝大举入侵中原以后,采取的是屠城的策略,蒙古望族占据了最肥沃的河南平原,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元末战争,如果占据河南的蒙古族后代没有被驱赶的话,只能说他们与清遍布全国的八旗子弟兵一样,选择了不抵抗并返依汉族(完全放弃自己异族的一切),所以现在的河南人无论从语言还是饮食方面都是游牧民族特征最明显的,没有传承一点汉农业民族的根,这从河南人饮食只会做包子,连做菜一点都不懂,特别是没有酱油来做菜就懂(韩国与日本皆有),差别大到完全放弃了。如果从血缘上河南存在汉族也只能是元以后各地汉群的回迁了。所以作者要从现在北方方言里面去寻找古汉语的根是幼稚的!!
回复 点赞 1 拍砖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5 23: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樓的例子十分有道理,現在的河南人應不是元以前的河南人,我相信人的飲食習慣不会改得這么徹底的,不会用醬油的不是漢人.當然,這些人己汉化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0 12: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系来学习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4 21:1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mq1970 发表于 2013-9-20 12:00
系来学习的!

好像在客家吧見過你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4 21:15: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mq1970 发表于 2013-9-20 12:00
系来学习的!

好像在客家吧見過你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15: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葱林藏客 发表于 2014-7-4 21:14
好像在客家吧見過你呀!

嗯,系啊!捱也常见你嘅。
捱系客家吧小吧,也系客家卫视吧吧主!欢迎光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16: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客家江湖吧、新民話吧、廣西客家網吧吧主,還是客家流行音樂吧小吧主,也歡迎光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16:0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mq1970 发表于 2014-7-13 15:37
嗯,系啊!捱也常见你嘅。
捱系客家吧小吧,也系客家卫视吧吧主!欢迎光临! ...

我是客家江湖吧、新民話吧、廣西客家網吧吧主,還是客家流行音樂吧小吧主,也歡迎光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16: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葱林藏客 发表于 2014-7-13 16:06
我是客家江湖吧、新民話吧、廣西客家網吧吧主,還是客家流行音樂吧小吧主,也歡迎光臨。 ...

好样嘅,为了大客家,加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18: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nnlxlyc 发表于 2013-9-15 22:29
现在的普通话已经把唐宋官话放弃如此彻底,连最简单的入声都没有???如果说现在的普通话是汉族与元满族通 ...

正确,作者完全搞错方向,连“我”字在两宋时期发音是“ngai“也不知道!更不及论其他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18: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客yoroo 发表于 2005-11-27 10:01
贴子的作者对语言似乎是外行。有好多处都是错误的。
比如说“ 姐”,古汉语中有叫用于称呼姐姐的吗?一般都 ...


惠州称呼外祖母叫姐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4: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