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8-19 09: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华华吴伯雄同唱《客家本色》 客家情缘促粤台情
http://www.dayoo.com/http://www.dayoo.com/ 2010-08-19 08:48来源: 南方网 网友评论 (0)
■声音 梅州山歌大师汤明哲台湾献唱
通过山歌联络感情
18日,在“好客———台湾广东周乡谊晚宴”的表演环节里,当梅州市著名山歌大师汤明哲一曲高亢、饱含深情的山歌《客家山歌代代传》唱罢,在场人士都报以热烈掌声,中气如此十足、音域如此悠扬辽阔的歌声竟出自一位77岁老人之口。
汤明哲教授,人称“山歌汤”,蕉岭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梅州四位山歌大师之一。练就客家山歌、五句板、自编自演、自弹自唱、即兴对歌等本领,是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被誉为“山歌大王”。
在汤明哲赴台演出前,记者在梅州采访了他,了解到一段山歌大师与台湾同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的一个旅游团到梅州来,住在梅州市华侨大厦。
“有一天晚上,这批来自台湾的客人邀请我去唱山歌,在与台湾客人对山歌过程中,我遇到一个对手,这恐怕是我从艺50多年来碰到的唯一对山歌的对手。”回忆起这个对手,尽管时间已经过去近20年,77岁的汤明哲仍然十分激动。他说,这个“对手”是个中年妇女,当时的年龄应该在40多岁。“她能对歌,我们互相对了十多个回合,难分胜负。”
汤明哲说,他在1997年、1998年两次去台湾演出特意想找这个对手,但一直未能找到,“相当遗憾”。
谈到梅州与台湾的山歌交流方面,他本人只去过两次台湾,这次是第三次。“近年来,梅州当地政府去台湾考察,几乎都会带一些山歌手一起前往,通过山歌联络感情。而台湾客人到梅州,山歌交流、表演更是不可缺少的节目。”南方日报记者柯鸿海
■故事 蕉岭有客家台胞46万人,不少人回故里寻根为家乡发展献计
台胞捐资公益超4600万元
梅州市蕉岭县有台胞46万人,为本县人口的两倍。一两百年的分离、相隔千里的距离并没有阻断亲情和乡情,近些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蕉岭籍客家人上演了许许多多的动人亲情故事……
千里寻根报效乡梓
目前生活在台湾的46万蕉岭籍客家人,讲客家话、唱客家山歌、吃客家菜,虽然与蕉岭相隔千里之遥,但生活习俗依然保持着客家原貌。近些年来,大量的蕉岭籍台胞千里迢迢重回故里,只为寻找失散的亲人,续上自己与故乡的血脉传承。
徐姓是在台蕉岭人中的一个大姓,据设于台北的世界徐氏宗亲总会统计,在台的徐姓蕉岭人达到15万以上,主要分布在新竹、苗栗、桃园三县。改革开放后,台湾徐姓蕉岭人走上了寻亲之路。
据蕉岭原文化馆馆长徐放介绍,约200年前,延续了13世的部分徐氏家族,东渡台湾,建立新的家园。至今,台湾徐氏已延续5世,期间一直与蕉岭宗亲保持着联系。改革开放后,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徐放告诉笔者,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桃园县的企业家徐新号带着儿子徐发聪回蕉岭寻亲,联系上了侄辈徐放,找到了宗亲。此后,在徐新号的带动下,不断有台湾徐氏到蕉岭探亲。1991年,在蕉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徐放的联络下,200多名台籍徐氏组成了“蕉岭徐氏旅外宗亲回乡经济考察团”,到蕉岭参观考察,为家乡发展献计献力。
作为台湾徐氏宗亲回乡寻亲的见证人和联络者,最让徐放感动的是台胞对祖国大陆的血脉之情、以及对乡亲的关心。徐放告诉笔者,回来的台胞找到祖先和宗亲后,无不烧香、跪拜,一边留着泪,一边念叨着“台湾的子孙回来看您了”;同时对生活困难的亲族,主动慰问,改善他们的处境。回台湾的时候,把祖先灵前的香炉灰包上一包,放入家里祭祖的香炉里,用他们的话说,这叫“同是一根祖,共烧一炉香”,可见台胞的思乡之情。
众多台胞带着子孙回蕉岭
如今,日益众多的台胞支持蕉岭建设,台胞成为一支推动蕉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2009年11月止,蕉岭7家台资企业投资总额达1350万美元,注册资本达1637.45万美元;台胞捐资蕉岭公益事业达4600多万元人民币。
溯根寻源,23万蕉岭当地人和46万台胞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蕉岭台胞讲蕉岭客家话,乡音不改,岁时节日、民间文艺、婚姻事喜庆等仍保留着客家习俗原貌。据不完全统计,如今,从台回蕉岭定居的已有几十户人家,更有众多台胞带着自己的子孙来到蕉岭,把他们回报家乡的传统延续下去。
(记者 柯鸿海 特约通讯员 涂永平)
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008/19/73437_13634054_2.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