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40|回复: 0

三清山有个方言联合村(十分奇特的 赣客闽吴 方言的联合村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2 17: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清山有个方言联合村  
2003-03-22 09:19:43 新华网江西频道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10多种方言在一个800多口人的小村里“和平共处”数百年,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有趣的村落文化现象

  我们定居在一个陌生城市,纵然固守乡音不改,也难保子孙的生活习俗和语言交流方式不被城市文化同化。但却有一个奇特的小村,闽浙赣等地的人在战乱或饥荒中迁居这里后,任凭岁月更迭,人事变迁,都没有冲淡各自的母语乡音,10多种方言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了下来。它,就是三清山脚下美丽的小村———引浆。

  引浆,引将或隐将?

  从三清山北山到引浆村,车子要颠簸一个多小时。笔者从上饶出发,经江西上饶县、玉山县、浙江常山县、开化县后,在赣浙交界处驶入三清山北山。盛开的油茶花、山茶花掩映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景色分外迷人。可惜一路坎坷不平,低洼处积水浑黄,车子经过便飞溅起泥浆,再看行人,大都脚带湿泥,莫非引浆村的含义,是来引浆村非要带一身泥浆不成?

  一路山重水复,林密景深。车子颠簸一个小时后,到了引浆村。只见群山环绕,几条山涧水在平坦之处汇成一条小河。只要是地势稍平的山坞、低洼地都建了房子,房屋没有统一的风格,屋四周不是梯田就是果园。好一个世外桃源!

  在村口一爿店里,笔者遇到引浆村小学老师吴金源。老吴已经50岁,店是他老婆开的,双休日他就在老婆的店里照应生意,见笔者到来,他又是倒茶又是上糕点。讲起引浆村名的来历,这位教了30年书、祖上从福建泉州迁到三清山来的“先生”用地道的普通话讲开了。

  古时引浆村下方有个港首村,很是富足,一条小溪打村中穿过,河里上两岸,各走三级台阶。港首名气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一个将军的耳里。将军败下战场后,带了两三个卫士,到村里避难。他被这里的富庶和景色迷住了,决心定居下来,并用全部积蓄打了六根金条,镶在两岸的六级台阶上。港首人怀念这位将军,就改村名为“引将”,意即村子富裕,所以引来了一位将军。

  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一百多年,引将村暴发了百年未遇的山洪,将引将村冲了个精光,从此引将村就不为人所知了。在山洪中幸免于难的村民便将村子建在了现在这个地方,又在将字下面加了一个水字,成了“浆”,意在告诉后人:引将村是给洪水冲没了的。但引浆村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解释,说这里山高林密,人迹罕至,适合隐居,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观的唐朝信州太守王鉴奉旨到三清山抚民,看到这里美丽清静,卸任后即拉家带口归隐在此。为了遮人耳目,故把“将”字改成了“浆”字。

  这些传说至少说明一点,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

  一语十数说

  小“联合村”虽然只有800多号人,但却有11个方言成员,成员由福建泉州、汀州(客家),浙江龙游、龙泉、开化、江山、松阳,安徽黟县,江西玉山、德兴迁来,还有从赣州迁来的畲族人,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方言。

  吴老师谈到一半时,和一名妇女说了一句闽南话,他翻译给笔者听,是叫她到溪边上捉只鸡,杀来吃。

  他说:“‘捉鸡’的闽南话是‘俩给(给念轻声)’”这时店里来了一位50多岁的妇女,她叫徐海莲,是浙江龙游人,徐海莲说,引浆村里的龙游人管“捉鸡”叫“括鸡”。

  徐海莲的爱人周荣根是浙江松阳人,在老周家,讲的是松阳话,他们把“捉鸡”念为“俩(念去声)夷”。

  而村里畲族乡亲则把“捉鸡”叫“做gi”。正在门口养蜂的58岁的张世永讲的是汀州客家话,他说:“捉个鸡,我叫‘捏个里’,好听吧?”

  三清山边上就是玉山县和德兴市,引浆村里也有一些从玉山和德兴迁过来的人,吴老师告诉笔者,“捉鸡”的玉山话是“kagi”,德兴话是“召介”。

  吴老师又说,村里还有3户从安徽黟县迁来的人,还有浙江龙泉人,江山人,开化人,他们对“捉鸡”的说法都各不相同。

  “官话”,川话?

  就像英语是联合国通用语言一样,引浆村的通用语是“官话”。引浆村的官话,是一种近似普通话的语言。引浆村的人互相对了几句话后,笔者越听越像是四川腔,便怀疑村里有四川人。村民说现在没有,但在解放前,这里来过一个人,是畲族,叫雷明达。有一日,这人忽然用一口四川话说:“你们这个地方讲的话跟我一样。我是四川人。”村人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我是当兵的。”引浆村人想起了祖上传下来的故事。这个“当兵的”在引浆村孤零零住到老,直到去世,在引浆村留下了很多疑问。笔者注意到,引浆村民接受各种方言的能力很强。比如,一个徽州人,但见到汀州人,就用客家话对话;遇见闽南人,就用闽南话接腔。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见面开口就说“官话”,双方就用“官话”交谈。但是回到家里,父亲的祖宗是哪里的,全家人就说哪里的方言。娘家在引浆村的女人,回娘家就马上改娘家腔。在引浆村,一个三四十岁的人,会七八种方言,是很常见的。村里人说,福建有两个对台广播频道,一个用客家话,一个是闽南话,引浆村人大多都听得懂。和广播员相对照,他们讲的闽南话,一点也没有走调。多种方言“和平共处”的局面在引浆村一直持续了数百年。

  当然,全村人还会说的另一种话就是普通话,而且说得非常标准。不过他们只用这种话“对付”外地人。

  传承,式微?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引浆村这方水土,养育了八方人,留住了丰富的语言文化。

  也有人担心这些方言会慢慢式微,失去生命力。84岁的老汉吴德良说,吴家是曾祖父那辈从泉州迁来的。他有两个儿子,小儿子长期在德兴的一个乡工作,讲闽南话已有点走样,而大儿子又是一个哑巴,以后要在家里听见标准的闽南话,怕是很难了。

  祖上在汀州的张世永说,他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无意在引浆定居。祖宗是因为避乱或逃荒才到这里定基立业的,现在人丁繁衍,人多地少,走出大山也是常理中事。但他担心的是,人出去了,回家还会不会说一口地道的客家话呢?

  不过引浆村人大多对本族方言的前景十分乐观。在金祖土和黄文基家,笔者都看到堂前端端正正地放着宗谱。他们说,丢祖不丢腔,是上人传下来的家训,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方言代代相传已在村中“约定俗成”,加上每一宗族不只有一家人,所以都有用乡音交谈的对象,不愁失去了传承。

  吴金源老师指着一幢快建成的新房子说,这就是三清山管委会投资建的校舍。上面规定,师生在校一律说普通话,回家允许各讲各的腔。他的学生中有一名博士,定居新加坡,专门研究英语。但他回到家里,还是一口乡音。所以他不愁引浆的方言传不下去。

  引浆在引蜜

  虽然十多个姓居住一村,但引浆村没有宗祠,更没有宗族争斗,各族食俗、婚俗和节庆风俗都和现在的德兴玉山两地相似。邻里和睦,岁岁平安。过去引浆村归德兴管辖,由三清山管委会管辖后,木头不能砍了,村里的劳力便多以打工为主,村里的另一笔可观的收入是养“中国土蜂”。全村的生活就像村民收藏的一块碑石上所刻的那样:“常纳有余之庆,从无半点之灾。”

  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村里人纷纷把圆木桶放在高山茂林之中,在桶的内壁打点蜡,蜂就会往桶里钻。到一定时间,村民就上山“收蜂”,放在房前屋后精养。张世永舀了满满一碗的蜂蜜给笔者吃,并特意解释说是近两天新酿的蜜,由蜂采自大山深处各种野花后酿成,对人体非常有利。再过几日,就有很多贩子进村收购蜂蜜,一公斤可卖到20元钱。有的村民一年养蜂就可以赚几千元。在引浆养蜂没有成本,所以很多村民都在蜂箱上写上“天财兴旺”四个字,认为这是祖宗传的业,上天赐的财。三清山人戏称,引浆村旧名新解,引的是“蜂王浆”。

  离开引浆村时,看见蜿蜒的山路上已用红布作了标记。投资数亿元建设的三清山环山公路就要打引浆村过,通车后,引浆村发展旅游的前景不可估量。到时,引来的可是比蜜还要甜的生活了。


  闽南人寻亲钱塘江溯源

  3月上旬,当近600名闽南人来到三清山时,被山上难得一见的雾凇景观和正在飘落的雪花迷住了,而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他们遇到的轿夫、店主、农民,很多人都用地道闽南话和他们交谈。“在这里,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这边闽南人寻亲忙,那边浙江人也对三清山兴致盎然,喝一口钱塘江源头水,带回乡情与乡音,成了浙江游客畅游三清山的一大心愿。仅3月8日来三清山旅游的6000名游客中,竟有2700多名都是浙江人。三清山独特的方言文化在浙江、福建掀起了一轮“三清山旅游热”。

  这些闽南人是乘坐厦门到三清山的旅游专列来的。在此之前,几位泉州籍摄影家前往三清山采风时,惊喜地发现三清山上许多人竟操着一口和他们一样的乡音!这一“碰撞”引起了陪同的三清山管委会工作人员的重视。此后管委会派人深入到农民家中,看宗谱,溯根源,了解到数百年前,泉州人由于逃避东南沿海战乱,一部分移居到了三清山,在这里生息繁衍。现在三清山上这一个特殊的泉州移民群体有3万余人,他们不但能说一口地道的闽南话,而且山上所产的黄金桂茶,在泉州南安溪东村也是特产。为此,三清山利用这一特殊的渊源关系,在山上找了10名泉州后裔到泉州寻宗访祖,这10人到了泉州后,都被一“抢”而空,成为同宗的座上宾。之后,三清山又在泉州展示了三清山的风光和泉州移民后裔的生活图片,在泉州引起了很大反响,掀起了泉州人到三清山的寻亲热和旅游热。

  而三清山和浙江的情缘同样表现在语言、地缘和道教文化的相互渗透上。三清山东北部有条小溪流,流入浙江开化县境内,它就是钱塘江源头之一。去年,三清山利用这一特殊的地缘关系,在浙江广泛宣传,浙江一些旅行社组织游客到三清山开展钱塘江溯源活动,同时由三清山管委会和杭州市的三家主要媒体以及杭州数家车友俱乐部联合组织的“拉风春之旅、梦幻三清山”车队在浙江引起反响,加上三清山离杭州的车程不到三个小时,浙江以杭州为中心的“4小时经济圈”已辐射到了三清山。浙江衢州市有两处景点,分别是龙游石窟和江郎山,但由于景区体积小,难以让旅客形成高度兴奋点,就地缘而言,串连三清山这座大山必将使整个游程变得丰富而厚重,所以衢州市的旅行社提出了“背靠大山发展旅游业”的口号,在促销旅游线路上,浙江喊出了“看杭金衢高速终点的天下名山———三清山”的广告词。据了解,目前,“全浙千车游三清”的活动引起了浙江人的浓厚兴趣,来三清山的游客中,三成以上都是浙江人。(汪明寻王斌)


  繁衍生息的避风港南腔北调的大观园

  三清山除景色奇绝、人文深厚外,山上、山沟里、山脚下,都杂居着各族乡民,保存着10多种鲜活方言。而引浆村只是三清山方言“大观园”的一个缩影。

  三清山为什么有这么多方言呢?

  三清山襟三省、带三江,耸立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钱塘江、信江、新安江也从这里起源,是闽浙赣一带避难逃荒和循世隐居的首选地之一。三清山方圆200多平方公里,山峰高耸,林密草丰,沟壑纵横,水流不断,山下良田无数,荒年可开荒,灾年可避祸,山上的野果野菜都可以让人度过饥年。所以循世者在这里隐居,逃荒者在这里开基,备战者在这里屯兵,避难者在这里磨刀,授业者在这里读书。正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以自古以来成了人们景仰和向往的洞天福地。

  另一个原因是,三清山道教文化的聚集效应形成了今日的方言积淀。东晋时的医学家葛洪上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成了三清山“开山始祖”和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朱元璋主政期间,道教盛行。每年秋季,散居于赣浙皖闽的方士和信徒,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每日多则上万人,少则千余,这种朝拜仪式当时已成为民间一年一度重大的道教活动。加之浙江省江山市和常山县在公元659年曾划归玉山县管辖,历史烟云在这里沉淀,使三清山的文化更具有多样性和兼容性。至今三清宫在浙西一带仍久负盛名,以至口耳相传,使三清山在浙江民间扎下了根,现在三清山下的浙江人,大多是三年自然灾害时逃荒过来的。

  正是由于三清山名气大,环境好,适合生存,所以“白丁鸿儒”都想到三清山留下一点遗迹。800多年前,喜欢种树的朱熹回祖籍婺源祭扫祖墓,在墓的四周种了24棵杉树后,自然不忘到离婺源很近的三清山走一走。不想他一来就不想走了,还创建了怀玉书院,也种了19棵杉树,现在还存有一株。他的到来为三清山增色不少,许多学生赶来听课。朱熹出生在福建,从那时起,福建人就非常喜欢三清山了。

  如果不是叛徒出卖,方志敏可能会在山高林密的三清山逃过大劫;如果不是有很多山珍野味,如今三清山不会还保留着一道美味可口的“红军菜”。如果不是这里有良田美景,当年的泉州人就不会把这里作为躲避战乱的地点之一。2001年,三清山林场农民林观宝怀揣一本《饶阳林氏宗谱》来到泉州寻根,泉州人一看,发现三清山上的许多人都是从泉州南安溪东村迁出的;无独有偶,三清山现存的《王氏族谱》,也明确记载了迁于泉州安溪招卿。

  不过泉州后裔可能也没想到,最安全的地方有朝一日竟会成为战场。去年初,三清山农民发现了一段长约200多米的城墙,当地人称,古城墙地处两山之间的隘口,易守难攻。过去的城墙比现存的城墙要长得多,因农民建房,拆走了不少城墙上的石头。史载清朝咸丰年间,清政府为了抵御太平军,在这里建了城墙。三清山有个山坞叫血淋坑,当地农民说,当年太平军和清军开战时,这里血流成河,所以老百姓就把这个山坞取了这个名字。

  正是因为三清山人居环境很好,三清山才留下了这么多的南腔北调。也难怪,就在上个月,国家建设部授予三清山“人居环境范例奖”,获这一荣誉的,全国只有37家。(汪明寻 王斌 彭承)



(稿件来源:江西日报)


http://www.jx.xinhuanet.com/wtkj/2003-03/22/content_32348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13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