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43|回复: 2

赣西北客家名人--------童学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8 23: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童学通  男,1944年11月生,江西奉新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馆员。结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函授班。现任江西修水县文化馆支部书记、副馆长,系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九江市音乐家协会理事,修水音协主席。自幼酷爱音乐,现已创作群众歌曲600余首。其中修水客家山歌“细妹送哥九子莲”、“过新年”、“千里婵娟水长流”等7首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节目中播出,歌曲“献给祖国的歌”、“青春献母亲”、“五彩的山谷”、“红土地,我可爱的家乡”、“农家爱唱丰收歌”、“如今展翅飞起来”、“哥妹相爱在桃花溪”、“茶桑恋”等近百首在省级以上电台、杂志播放和发表;舞蹈音乐“红公鸡”获全国少儿歌舞电视大赛优秀创作奖,音乐作品“秧豆”、“耘禾歌”、“竹林春夜”收入省群众艺术作品专集,作品“染花谣”1997获江西省职工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为《中国民歌集成》(江西卷)、《中国民舞集成》(江西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西卷)、《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西卷)等项专集,收集整理赣西北一带民歌,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受到江西省文化厅多次奖励,先后于1980年和1986年两次被评为江西省群众文化先进个人出席省表彰大会。传略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人才世纪献辞》等大型辞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18 23: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赣西北名人蜚粹------又两个陈宝箴及其子陈三立

修水客家五杰 功德世代流芳  


   
赣西北修水县义宁镇桃里竹段村是一个享誉世界的陈氏家族的发源地。在短短的100多年的历史中出了五位大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四名选入《辞海》,世所罕见。



陈宝箴及其子陈三立两代人,从办团练进科考入政坛,以后陈氏数代又在文化思想艺术领域里开创辉煌,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萦绕于陈氏家人心中数代不变的是那颗滚烫的爱国心、报国情。他们走的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强国富民的探索之路。



陈宝箴(1831-1900年),出生在义宁州(今修水县)竹段,自幼好学,1851年乡试及第得举人后,办团练克复义宁州城有功,清咸丰帝下旨以知县候补。1862年他到安庆谒见两江总督曾国藩时,被待为上宾,相见恨晚,尊他为“海内奇士”。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陈宝箴对李鸿章十分愤恨,痛说“无以为国矣”!这年秋,宝箴以文武双全之才,治政十余年之丰富经验,受任湖南巡抚,到任伊始便推行新政,治湘的三年中,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湖南成为当时中国改革和维新运动最有成效的省份,新政后的湖南风气大变,文化从此崛起于江南。



陈宝箴长子陈三立(1853-1937年),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领袖。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为“维新四君子”。戊戌政变时,三立以“招引奸邪”之罪被革职,虽不问政,但对社会公益事业极为热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办家学一所,又赞助创办思益小学,让出住宅作课堂,延聘教师,开设英语及数、理、化新课,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废除“八股文”和跪拜礼节,创新式学校之先例。



三立先生为人正直,注重民族气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湖南工商界追念陈宝箴父子推行新政,振兴农业,奏请为宝箴塑铜像,为三立授官职,被三立断然拒绝,次年袁世凯行君主立宪,委三立任参政议员,未肯就。“一·二八”日寇侵占闸北,三立更时局艰危,忧形于色。其好友郑孝胥投靠日寇,扶助溥仪建立伪满政权,三立痛骂郑“背叛中华,自图功利”。与郑断交。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北京,悲愤的85岁的三立老人“绝食抗议,不食而死”。



历经政坛风云的陈宝箴、陈三立因维新运动失败而受到慈禧太后下旨“革职,永不叙用”的处罚后,陈氏又开拓了一条以培养文化、思想、艺术人才报效国家的路子,将儿孙举送往外国留学,遂使在三立长子陈衡恪、三子陈寅恪及其孙陈封怀等成为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



陈衡恪1876年出生,曾任北京美术学校及美术专门学校国画教授,他擅长于山水、花卉、虫鸟、人物,是近代著名画家,兼长雕刻、书法、诗文,与齐白石、鲁迅交谊深厚。



陈寅恪1890年出生,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他一生中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他通晓英、法、俄、日、德等11国14种文字,他之所学被誉为“义宁之学”,史学界誉为“一代宗师”、“教授的教授”。陈衡恪次子陈封怀曾任南昌大学教授和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主任,被称为“中国植物园之父”。



修水县十分重视“陈研”工作,把客家陈氏五杰故居陈家大屋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修水县政协与江西省政协专门组织力量编辑《一门五杰》一书,详细介绍陈氏家庭的事迹。当地学者先后写出了《陈三立与庐山》、《陈寅恪家世》、《陈寅恪的家族史》。2001年,修水县投资600万元在县城北门辟地14800平方米,建设“五杰广场”。(华夏经纬网专稿  吕宗望、 叶剑飞、李罗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0 18: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国时的陈国的后裔,以国为姓,南方的陈姓几乎都是江西德安义门散播出去的。

如果按你说的,那几个陈姓人士他们是客家人?他们是江西德安迁到福建后有回迁到江西来的。

童学通  是客家人?你怎么知道?我也发表过几篇关于客家的文章,我是南昌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2: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