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8-3 19: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帖】【转帖】【转帖】【转帖】【转帖】
1998年,冯骥才建议成立“老城博物馆”以展示老城文化。“600年老城浓缩了津门独特的文化,造就了天津人独特的气质,不能叫它散了,应把老城有价值的东西收进去,用物延续人的情感。”博物馆的资金呢?冯骥才提出捐赠。他率先买了1万多元的老城文物:砖雕、石狮子、雕刻木匾等,之后捐给了未来的博物馆。2001年,一座四套院门前,“老城博物馆”挂牌。
天津大直沽被冯骥才视作“天津的根”、“城市的胚胎”。大直沽前身是庙宇“天妃宫”。1999年,开发商在大直沽上盖新楼。冯骥才致信市领导“这地方必须保护,不能毁了城市的根脉。”最终,市政府花3200万元买地炸楼,建了一座“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保护估衣街是冯骥才又一次文化良心的再现。600年历史的估衣街是天津最古老的商业街,街上百年老店“谦祥益”、“瑞蚨祥”是北方大商埠标志性建筑,街与店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9日,冯骥才惊讶估衣街要拆。11日,冯骥才致信市长“哪个城市拥有一条老街,即是拥有一件传家宝。”16日,抢救老街的志愿者重聚冯骥才麾下。冯骥才要求他们以“有救火般的速度,救死般的精神”干四件事:一、录像;二、拍照;三、录音;四、挽留一切文化细节。19日,《今晚报》刊登冯骥才感情忧愤的文章《老街的意义》。“文物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文物是指历史建筑的精华。如皇家建筑、宗教建筑。文化是指历史街区,如北京四合院、胡同等。国家有文物保护法,文化没有,但文化是人立足之根。一个失去了文化的城市,人将无根。”20日,冯骥才制作《估衣街珍存》明信片。他意将估衣街街貌像《旧城遗韵》一样珍存百姓心中。
2000年2月10日,冯骥才签名出售《估衣街珍存》明信片。抢救引来抢购。两小时内,1300套明信片被群众争购一空。一老人让冯骥才给他孙子签名。冯骥才问其孙姓名,老人说“还没出生呢”。他坦告:“是给孙子留下他祖上生活的地方。”一对年轻人说是给奶奶买的生日礼物。冯骥才感动复感动。“实际上”,冯骥才说:“大多数人特别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认同自己的文化并受渗透血脉文化的影响。城市不同,感情一样,只是要有个牵头的人用这份感情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十几年来,冯骥才已成为天津文物、文化保护的一面旗帜。他愿为保护永恒之美“摇旗呐喊”。
冯骥才及志愿者一个月的抢救行动动摇了估衣街的动迁计划,街上文物得以部分保留。如今,估衣街仍是天津人骄傲之所,外地人驻足观赏之地。冯骥才欣慰“这是知识分子思想的种子在民众中开花的结果。”欣慰中的遗憾是天津总商会遗址被拆。冯骥才痛心“原汁原味的‘五四’运动遗址”没了。从法国考察回来的他在遗址上哭泣。法国人对文化奉若神明的态度给他以强烈对比。他哭民族劣根性———一手创造灿烂文化一手毁文化。
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雷同
冯骥才注意到城市改造的环保理念比文化理念更深入人心。他分析“生态关乎人的生存,因显而被重视,文化关乎人的精神,因隐而被忽视。”当城市正以飞速的改造走向趋同时,冯骥才忧患东北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湘楚文化、岭南文化……造就的缤纷迷人的千面城市走向千城一面———清一色高楼大厦,瓷砖贴面,给带有历史信息的建筑粉刷一新。甚至出现意大利广场、罗马花园、香榭丽舍大街、美国村……“这是流行文化的最直接反映。反映的背后说明你的母体文化之水浅,文化之根短。”
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雷同。
在俄罗斯,冯骥才拜谒普希金、托尔斯泰塑像。像前有鲜花,当地陪同说一年四季鲜花不断。这是老百姓对文化先贤的尊崇。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冯骥才嗅到浓厚的历史信息。而当他置身曾逐鹿中原的古战场———洛阳、开封时,放眼望去,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大规模城改改造着文化形成的城市性格。由此,冯骥才疼在骨头里。痛定思痛,冯骥才分析左手造文化右手毁文化是农耕文化———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在文化心理上的反映。季节性的劳作是为收获。农耕文化特征重物质、轻积累。因此,“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破旧立新”、“不破不立”在民间得到广泛呼应。
冯骥才在“文革”中目睹了太多的“破旧立新”。10年践踏美而毫无悔意,反生豪迈情怀。他收藏的视为永恒的字、画、文物……被火吞噬。毁灭之火燃起冯骥才记录人之命运的责任。他将记录的纸片藏于各处。1976年地震,他不顾生死,在废墟中捡起一包袱人的命运。1979年,冯骥才将包袱抖开———《神鞭》、《三寸金莲》,从头和脚中剖析中国文化劣根性。写的是过去,为的是未来。历史学家建立事件档案,文学家建立心灵档案。《一百个人的十年》是冯骥才给国人建立的心灵档案。20年后,他走出书斋,相继给天津文物、文化建立档案。今天,他要给中国民间文化建立档案。
全球化使人类文化界限愈发模糊,民间文化最能代表鲜明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气质。如果民间文化宿命般地注定要为农村城市化、城市工业化付出死亡代价的话,冯骥才要做的事是给滋养了他人文情怀的民间文化以声光电的手段树碑立传。更重要的是给在缺失国粹营养中成长的青年精神补钙。冯骥才相信,流行的粗鄙的文化势必形成粗糙的心灵,民族素质的粗糙低劣势必影响国际竞争力。
在抢救死亡或濒临死亡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冯骥才感觉自己有时像唐吉诃德,一人与风车作战,荒诞滑稽;有时又像武训,哀求别人手下留情,苦涩无奈。他还承受着人们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不理解———“捣乱”、“出风头”。“现在好了”,冯骥才说“天津城市规划已由过去官员拍板变为专家论证。”凡城市改造诸事,有关部门必听冯骥才意见。冯骥才用檄文《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紧急呼救———民间文化拨打120》影响决策部门的意见。
那么,冯骥才写小说的笔呢?作家承认“常有写小说的冲动,但我必须压制自己。”写小说、奔走呼吁、普查,冯骥才的选择是“相权之下取其重。”“当民族传统要中断的时候,文明传承受到挤压的时候,民族精神衰弱的时候”,冯骥才说“我坐不住也写不下去。我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不存,我之焉附?”“相权之下取其重”的另一选择,天津大学成立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旨在请冯骥才给在重理轻文大环境中成长的学子讲授文学艺术、熏陶人文精神、营造人文环境、研究人文教育。冯骥才对天津大学校长一语双关:“天大(天津大学)的事是天大的事。义不容辞。”
孙犁言“行为主,文为辅。”冯骥才注解此话:“知识分子用行动实现思想或把思想变成充满活力的行动。”敦煌藏经洞被盗后,罗振玉、刘半农等一批知识分子呼吁抢救。之后张大千、常书鸿驻扎莫高窟。梁思成为保护古城倾尽心力……冯骥才钦敬这些行动中的“文化良心”。“文化良心”集大成者鲁迅对他影响至深。冯骥才悲叹“历史上有多少知识分子在实施‘文化良心’的过程中,因惧怕种种现实困难而放弃了行动。”
冯骥才欣赏秘鲁作家略萨的话并多次引用:“对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运用何种方式写作,而是你对整个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所给予的关注。”
《北京青年报》2003年3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