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怀远声”共鸣 ——序《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
乡情是一种留恋故土的忠诚,天然而质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只有漂泊在外历经水土不服、人间冷暖后,才能更加感受到在家乡那秀丽山河的纯真美好,在家乡那淳朴人民的亲切如故。第一个“美”、“亲”其实是古代汉语的意动用法,把家乡水不美的当做美的,故乡人,即使不是血缘亲人,也当做亲人来看待。这一种近乎非理性的感情超越,正是人之为人的情绪表达,自然而然。 情牵梦萦的故乡啊,我总在良辰美景想起你!去国怀乡,是一种恋恋不舍的悲切。爱乡的多客居他乡,爱国者也常在他国——在思乡梦里达到了一种超脱升华! 邱冰珍老师,生于铜鼓客家乡村,却长年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工作。正是出于一种对远方故乡的日夜梦绕与怀念,她格外珍惜铜鼓客家话的一切,在工作之余,经过点点滴滴地积累与抒发,终于写成读者看到的一份厚重的方言札记。 怀远话的“怀远”得名于“怀远都”。赣西北原本并无客家人,在清朝初年,一批来自闽西,粤东的客家先祖冒着风险,抱着希望,千里迢迢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垦殖。当时的先民,为了拓展生存空间,进行了为捍卫自身群体利益的斗争,最终,他们被清朝政府入籍“怀远都”。就这样,怀远人的身份确定下来。在长期与当地其他族群共同生活中,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就逐渐被称为“怀远声”。至此,以江西铜鼓、修水为中心就出现了一块客家话的语言飞地,这种客家话也散见于邻近的万载,宜丰,靖安、上高及湖南的浏阳、炎陵等地,使用人口有三十万以上。 “怀远人”的抗争故事,是民权的先声!赣西北的客家,筚路蓝缕,开拓艰难,可见一斑。虽口音有差异,然而能凝成一股绳,这就是客家文化内在共同体的体现。 铜鼓客家,因缘聚会,竭力经营,最终实现了占地为主的方略,在县城将客家话稳稳地安营扎寨了。这种主动占优势的担当,是先辈们奋不顾身的补偿。任凭那穷山恶水,不出刁民,却创造辉煌。铜鼓客家,肯定有值得去发掘、去记录的精神遗产。 邱老师,不厌其烦地修改——精益求精,立言之艰难,可见一斑。为了少留遗憾,宁可延期,做到理得而心安。耐心是自信从容的表现,是最佳的品质,我不由不说,“不厌其烦,是高人。” 本书涉及标音及一些音韵与训诂考证,遇到问题时作者也曾求教过北方某大学的音韵学专家,可当时没得到积极回应,其认为音韵学很复杂,以一下半下难以教授为理由,未做更进一步的交流。我是认为,不妨因地制宜地活学活用。邱老师是语文老师,只要一步一步走,还是能将一个音系描写所需的音韵学、音系学知识学好的。我参考了《客赣方言调查报告》里铜鼓县三都镇客家话的记录,对照邱老师的对应录音,为她这本书所依据的铜鼓县城话确定了音系,标明了音标、拼音。然后她就依样画葫芦,将全书的词汇都做好了标音工作。根据我逐一的听辨,认为她做得是很好的,略有不足处,我就用电子邮件指出,也很快就纠正了。做到学会一个音系的对应描写,不是臆想中的那么艰难,有志者,事竟成! 铜鼓的客家话,来自粤东与闽西,自清初以降,在赣西北几个县扎根通行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了。这些怀远人的后裔的语言,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看是很有价值的——既可了解穿过时空,遗留了多少祖居地的旧语,也可以观察他们到了新乡有哪些语言要素的更新,不论是存古还是创新,都是一个有趣的观察点。有些词语,远隔千山万水,却与粤东一模一样,让人吃惊:白翼子(小蛾子)、鹞嫲(老鹰)、爽讫哩(夭折)、冷镬死灶(尚未生火)、撩神挂社(招惹是非)、向东莲(向日葵)、洗镬抓(炊帚)、遮子(雨伞)、当昼边子(邻近中午)、半天云(高悬空中)、种草(家族遗传)…….这不就是语言痕迹与族谱、史书记载的移民史实贴切印证么?而一些词语,则与周边的赣语相同,比如:脑高(上方)、偷奸(偷懒)、……凑(词尾,表示“再”)等,这又可见当地客赣交融借用的一些痕迹。 全书的行文有鲜明的特点,每个条目都浑然一体地把语言学的词语说解与个性化的经历结合起来,以“牵新人”为例: 【牵新人qien24 -33 sin24-33 ngin13 也叫牵轿。由一位妇女即伴娘牵挽新娘下轿。牵轿时,左手牵住新娘子的右手,一路牵着新娘到大厅拜堂。 对于牵轿人有要求:已婚,一婚,有福的人。二婚的人不宜接待新娘,布置新房。我母亲说,她曾经也被请去作牵轿人,被看做是有福气的。我说你这么劳碌奔波经历这么多苦楚也算命好?母亲说有儿有女,有稳定的家庭,就被算作是命运平顺之人了。】 先以汉字出条,再用拼音方案注音,并以以词典方式进行注解,接下来对民俗细节进行描述,最后是以个性化的经历、故事来抒情说理。 这种做法贯穿全书,是前无古人的一种探索,给读者带来不一般的阅读体验。不少回忆乡土的散文,往往少了点科学规范,流于散漫;而多数出版了的方言词典,则又刻板平淡,读来难免枯燥。邱老师这个自发的创造,则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在不经意的字里行间,读者同时获得了可靠的知识与独特的文化体验,可谓润物细无声。 所收录的一千多条词语,多数具有民俗的价值;作者恰如其分地穿插了一些故事,附上了一些图片,让本书增添了一份神秘与趣味。 2006年,赣西北靖安县的骆厚生先生写好了《靖安客语》,我写了《赣西北客家的声音》,正是当年这个小序,让邱冰珍老师按图索骥找到本人,我通读了书稿,做了一些校阅,写下如上的一些感言,当做一个引子——我热切地期待更多像邱老师这样热爱乡土的语文工作者努力地把乡土语言的种种经验记录下来,以优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严修鸿 于 广州白云山下 2013/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