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粤东和赣南素有客家人的大本营之称。上杭,位于闽粤赣三省结合部,地处客家大本营闽西的腹地,客家母亲河--汀江中游的黄金水段,是汀江流域中部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到宁化石壁后,又陆续迁居上杭繁衍生息,再向外播迁,使上杭成为客家众多姓氏发祥地。 一、上杭是客家大本营闽西的腹地 上杭县位于闽西腹地,东接新罗区,西连武平县,北倚长汀县,东北毗连城县,南邻永定县,西南与广东梅州市、蕉岭县接壤。汀江横穿上杭10余个乡镇,地理条件优越,是客家人凝聚生息的好去处。 1、上杭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汀江流域都是闽西客家大本营地区。据资料载,汀江全长328公里,在福建省境内长285.5公里,其中上杭县境内长112公里,占省内长度的2/5,占总长度的1/3,总集水面积9022平方公里,流至广东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基本因素,尤其水与人类相互关系最为密切。石壁虽然地势平坦,农田较多,但水资源比较缺乏,生产、生活用水比较困难。而上杭全境溪河纵横,至今全县每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仍有27.87亿立方米,是一个水资源极其丰富的县,且开发利用较早。从明代始,各乡村成千上万条大小陂圳灌溉了农田,肥沃了土地。《罗氏万三郎公族谱》记:"宋末元初(1260-1275年),始祖万三郎公次子十郎,原籍宁化石壁,到上杭届地杨公岭(今临城镇九洲粮丰村)贸易经商,家益殷裕,该地在汀江河畔,山明水秀,田地肥沃,遂耕田创业于彼"。这份族谱史料,说明上杭因水资源丰富造就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客家人凝聚生息的好去处。 2、上杭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上杭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暖温润,降水充沛,夏长而不酷热,冬短又不严寒,土壤肥沃,很适应农作物的生长。在唐代以前,县境内已有人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蔬菜、水果(梅)、大小麦、甘薯、杂糖(玉米、高梁)、大豆、油菜、蓝靛、花生、烟叶、茶叶等经济作物也先后逐步引种。 明代记载,全县有耕地(包括官民田地、山塘)42.32万亩,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总人口6.87万人,劳动力以50%计算为3.4万人,人均耕地6.15亩,每个劳力拥有耕地12.4亩。丰富的耕地资源,使大批迁来的客家人能以农为本。 手工业生产,宋代,紫金山开始采金,至皇佑元年(1049年)县向朝廷交纳贡金167两(折合5219克),崇宁中期{1102--1106年),县人又在紫金山用"苦水"浸铁炼铜,南宋时期,古田人在白眉山开炉炼铁,铸造兵器和农具。"衣食之需,器用之籍"、"未尝有所独缺"。 上杭县境内多处是乔木蔽天,松涛满耳,住在深山里的客家人以砍伐木材,结扎木排,顺汀江运往广东为生财之道;一部分客民,利用水碓、手工做纸,所产节包纸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3、上杭航运比较发达 上杭处于汀江中游黄金水段。汀江由于上游、下游河道狭窄,滩险很多,而中游(从上杭回龙--南蛇渡)河段开阔便于航运,被称为汀江的黄金水域。充沛的水资源,使汀江常年可以通航,在船舶尚未兴起时,民间就有用竹、木结扎的排筏作运输工具。早在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就从潮州、峰市使用木船运潮盐到上杭。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炸开回龙险滩,航线上伸到长汀,从此木船可以从长汀县城直达永定峰市,航程219公里。船艘之多,素有"上河三千、下河八百"之称。 4、上杭社会环境比较安定 从宁化石壁迁到上杭的客家先民,最盛是宋末元初。当时的宁化社会状况是: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二月,宁化南宋盐晏彪(头陀)聚集农民起义,周围各县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之众,席卷十数县;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饥荒严重,人吃人;元延祐二年(1315年)八月,赣南农民起义军首领蔡五九率部攻破宁化城,据地称王。动乱的兵灾,使本来获得立脚生息的客家先民转向外地迁移。正如《杭川丘氏洪公脉支谱》卷三所记:"惟宋南渡后,江南兵乱,四方盗贼并起,宁邑几无宁宇。公(指三五郎)与兄三四郎,弟三六郎,同负母氏至上杭胜运太拔城前奠居"。当时的上杭社会状况是,虽受宁化农民起义军攻下上杭,破县治,毁县署之扰,但后中知县事赵时钺诡计,遭镇压,很快恢复了安宁。尤以上杭畲民依山而居,占田自耕,不输赋税的优惠,也吸引了客家人跟着畲民兄弟随山而迁。 二、上杭吸纳了大批从宁化石壁等地迁来的客家人 根据县境内古文物遗址发掘论证,上杭早在四五千年前,甚至更远古的时代,就已有土著闽越族人和少量南迁的汉人居住生息。从宋代起,上杭优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吸引着着更多沿汀江而下的客家人。 上杭城里最先落籍开基的是郭氏。据郭氏源流考,开基始祖郭福安具有采矿与冶炼的学识,官至盐铁司承事郎。在宋真宗末年受朝廷派遣,携带家眷,从京都开封经皖、赣入闽,进驻汀州府所属钟寮场(时上杭县治所在地,今才溪镇荣石村),受命全权整治该地金、铜矿开采与冶炼。后在紫金山巅极目远眺,见汀江"三摺回澜"之处是一块难寻的风水宝地,随即弃官从农,携家带眷,开辟这一宝地,且取名为郭坊村(现在的上杭城),至今郭氏家庙用仍有石刻门联"开辟郭坊吾祖始,源流杭邑我家先"佐证。 宋孝宗年间,李珠随父从江西石城迁宁化石壁,生有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子。宋宝庆三年,木德、火德沿汀江之水来到上杭"见其山川风土之胜",遂在上杭胜运里丰朗村定居下来。与此同期迁来的还有"陈魁春率其族众93人,移居汀江之宁化、上杭"。其中原宋澶州太守陈梅山在上杭官田定居,其女年方19嫁给年过60的李火德为次配,生三男:朝文、朝宗、朝美。 张氏化孙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原居宁化石壁,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后弃官钻研医道。南宋嘉泰至开禧年间(1201-1207年)时逢战乱,"卜处移居闽上杭",携妻儿全家6人到上杭深坑尾官店前(今白砂镇茜洋村)定居,陈、阙两夫人共生18子,传108孙,成为张氏入杭始祖,亦被称为鄞江始祖。 丘氏,始祖三五郎(达人)兄弟3人(兄三四郎、弟三六郎)由宁化石壁迁上杭胜运里城前坝(今太拔乡)奠居,妣李、陈氏,共生10子,曰:伯一至伯十郎(其中三、六、八郎早逝)。伯七郎之子丘八郎(继龙),曾任南宋时吏部尚书,逝在宁化,其妻韩氏,率三子:惟长、惟福、惟禄,避乱移居上杭南坑。 廖氏,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廖崇德定居江西宁都,宋时避战乱入闽,定居汀州宁化石壁,后迁福建延平府顺昌县合阳,崇德第9代裔孙花(实蕃)被尊称为廖氏闽粤赣始祖,生一子:昌,由顺昌县迁居上杭郭坊(今蓝溪镇觉坊村)。 范氏入杭始祖宁壁,曾任长汀县丞,生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公见宁化石壁村族多人挤,难予发展,遂携家人迁来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 开基拓业,妣徐、粱、张氏,共生11子,以百为"郎"名,排列为百一至百十一郎。 黄氏,根据1995年版黄佳章主编的《黄氏笔谱》记载:上祖福建邵武市黄峭山,生于唐咸通十二年(871年),卒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有3妻,生21子,第十子黄化、第十六子黄福、第二十二子黄井三房之裔孙天禄、三二郎、松山先后于南宋、元、明时分别从宁化石壁、长汀水口、江西樟树迁来上杭定居。 林氏,据多家《林氏族谱》考,迁入上杭县境内的林姓有2支:万一郎(尚卿)原居顺昌县小陈坑,宋宣和年间(1119-1164年),因避毛经长汀、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城郭坊村,为杭城、官庄、回龙、湖洋石田(今通桥)塘尾、旧县迳美、官庄余坊、珊瑚等地始祖;湖洋漱溪溪的林姓,是闽林开基始租林禄后裔文质,在元末由宁化经长汀、上杭白砂迁来,故文质被称濑溪始祖。 江氏,据《江氏族谱》考,宋祥兴元年(1278年),上杭江氏二世祖万顷(南宋户部尚书)次子錡,号祥斋,即念二郎,妣薛太婆,与胞弟钢,即念三郎,偕嫂侄(即十八郎妣丘十六娘母子)等,由宁化石壁村迁上杭县胜运里九图四甲(今庐丰乡三坪村)开基。 刘氏,据《刘氏族谱》考,上杭官田始祖千十郎,字丑汉,诰封御史.官授花县知府,因避垂金王贪官之巫害,于南宋绍兴二年(1229年),携子孙经宁化来杭,南行见乾田(今官田)之地山环水抱,钟灵毓秀,遂择地创业如斯。 叶氏,据上杭叶氏源流考,叶氏受姓始祖叶幺第95世孙映玉,号五郎,公第五子,于南宋绍兴年间,从惠州府河源县徙上杭县来苏里中都冈头开基,为上杭中都都康叶氏开基一世祖。 丁氏,据上杭丁氏源流考,上杭县丁氏开基始祖十二承事郎,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