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2-12-11 17:04 编辑
再论以"郎"为名的 蓝氏:
http://10000xing.cn/x131/2012/0824152312.html
《大埔縣蓝氏族譜》的解讀
.......大埔藍姓將大興公列為其開基祖。據《古萬川汝南藍氏族譜》記:“(大興公)南宋末避亂攜婦子來自閩汀州寧化之石壁鄉,抵昔潮州之海陽地方,即今大埔縣莒村社,結廬而居,僻土而耕,是為大埔縣肇基之祖。”大興公傳下藍疇、藍統制、藍勉齋三子,其中藍疇、藍統制分別移居漳州、漳浦發展,只有勉齋留在本地繁衍,勉齋傳下恭公、寬公二人,其中寬公遷往饒平,此後直至六世都是單傳。到第七世分成大小兩宗,大宗貴山公、小宗秀山公,其中貴山生四子,秀山生三子,從此藍姓在大埔得到發展壯大。
在藍姓的源流譜系中,從一世祖到六世祖的歷史源流則含糊不清,表現為記載都十分簡單,族譜都沒有他們的生卒時代的記載,最明顯的就是開基祖大興公的生卒年份和身份不詳。
不過如果再往上追溯,則發現大埔藍姓和福建上杭、武平、長汀藍姓的源流是一致的,四地都將吉甫公尊為藍姓入閩始祖。吉甫公傳到第七代時生七子,長子念一郎居長汀水口,次子念二郎、五子念五郎遷武平大禾,三子念三郎遷武平上堡,四子念四郎遷上杭平安里,六子念六郎遷武平林坊,七子念七郎遷上杭廬豐里。其中念六郎曾經攜帶第三妻馬氏和三個兒子到過大埔,但是後來三子又返回上杭,不過夫婦倆死後都葬在大埔。因此可以說在整個粵東、閩西的藍姓在族屬、身份上都是一致的。而據福建學者楊彥傑對上杭藍姓的研究,上杭藍姓在明代以前都屬於畲族,只是到了明代以後,由於國家的賦役徵收、鋪遞、驛站、墟市的設立,上杭藍姓所居地逐漸納入國家的控制之下,而逐漸走上了漢化的道路.......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