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3|回复: 0

客家戲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5 22: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陳韻如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ㄧ生)】
一、前言

  客家方言是我國八方言之一。各地方言與全民族的統一語言是有割不斷的血緣關係並沒有對立的衝突;然,藝術的社會價值在於有更多的人享用,不管哪個民族、哪個族群的優秀文化,都應該為人類所共享。

二、摘要

  民族形式最明顯的首先表現在語言上,語言是區別劇種的第一要素。換言之,贛南客家採茶戲是在客家這方水土上孕育、成長起來的小戲。它的傳統劇目說的都是客家方言;唱的聲腔都是客家民歌小曲音調;客家方言的聲調韻律與贛南客家採茶戲的音樂、表演藝術已渾然一體,達到了美不勝收的意境。遺憾的事,贛南客家採茶戲因環境的變遷逐漸的變了樣,棄客家語言不用。於是,在表現客家生活時便失去了它那特殊的語言功能。
  所以說:一開口唱就讓人感到有一種不協調感,失去了它原有的「茶味」了。贛南客家採茶戲無論如何改?怎麼創新也不應該把首先表現的藝術形式特色的客家語言予以改掉、摒棄。還贛南客家採茶戲客家語言的本來面貌,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了。中國戲劇繁多各劇種中的丑角,他們的語言可因特殊的情況下做臨時調處,對劇情會產生更佳的效果,雖早已有之的事,但,並不能因該劇種在某戲中某丑角在某情節裡曾採用非劇種規範語言,就可以認為該劇種無語言規範了。
我國的地方劇種繁多,每個劇種都有其民族特色,然,地方特色便是民族特色的具體表現也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

三、用客家語言規範贛南客家採茶戲語言的藝術優勢

(一)、形象生動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客家族群住地都是山林,長期居處山區,養成了堅忍有耐力、直爽的特性,然,在勞動之餘常喜歡把勞動生產中常見的具體事物,借於精鍊的語言構成生動的形象夾在談吐過程中,讓人們對於他們所講的事情和行動,得到較深刻的印象。如:「入山看著藤纏樹,下山看著樹纏藤;藤生樹死纏到死,樹生藤死死也纏」、「綠竹出筍分高低,雞腳高來鴨腳低」、「打只山歌過橫排,橫排路上石挨挨;走了幾多冤枉路,著了幾多爛草鞋」等等,這些語言形象生動用得恰當,會讓劇場得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茶香戲韻-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必須用客家語言規範贛南採茶戲語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31 00: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