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树
哲人云,文学之树长青。意思是文学作品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步上文学之路的作者,会把文学创作当作毕生奋斗的目标。年逾八秩的揭阳作家王宝树,虽然年事已高,但孜孜矻矻,笔耕不辍。揭阳著名文化专家彭妙艳说,“有的人,年事一高就老了;有的人总是在挑战与年龄俱来的价值认定。”王宝树属后者,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年退休以来,接连撰写出版了《文人琐事》、《人间世事》两部著作,编辑出版了《宝树金花》个人文学作品集,被人誉称为“文学宝树”。
去年年底,笔者应邀参加揭西县河婆张氏肇基公祠开祀活动,巧遇王宝树先生。当天晚上,河婆街道露天剧场正在由湖北黄梅戏二团上演六场历史剧《大义动天庭》。揭西县文联原主席蔡高暖告诉笔者,该剧剧本是王宝树创作的,描写的是河婆张氏先祖热心公益、和睦邻里的史事。王宝树的戏剧作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街串巷采风,撰写了近10部剧本。其中,有几部作品获得省、市多个奖项,由他创作的小潮剧《两对恋人》,参加揭阳市建国50周年舞台艺术征文调演获二等奖,小潮剧《好媳妇》参加广东省业余汇演并获奖,与黄一清合作的大型汉剧(剧本)《龙渊战鼓》参加中南汇演并获奖。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宝树决心发挥余热,用笔继续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他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潮汕大地涌现了一大批作者,他们在文化低、物质生活缺乏的情况下,安贫乐道,执著追求,甘坐冷板凳,笔耕不辍,用饱蘸血汗的彩笔讴歌真善美,从不宣扬自己。激励着我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但是,潮汕地域广袤,对身居揭西山城河婆镇的王宝树来说,谈何容易啊!他拿起简单的行李,自掏腰包垫付旅差费,奔赴潮汕各地采风,历时数年,足迹踏遍潮汕各县(市、区),采访了60多位作者,共撰写70多篇人物故事。其中写文人笔耕艰苦的有汕头黄一清的《借油》,揭西柯宣《写成一小戏,拔掉两颗牙》、温扬坝《尿缸捞起的山歌》,饶平黄朝凡《破衫的启示》,揭东的《黄毓坚绝笔》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王宝树,笔名金花,1930年生于今揭东县龙尾镇高明村。因家庭贫苦,到了10岁时,父亲卖了仅有的一所厕池作学费,才把王宝树送进学校。后来,由于遭遇1943年“癸未潮汕大饥荒”和父亲去世的双重打击,先后两次被迫辍学,断断续续地读了3年小学。而第二次入学还是以“苦学生”的身份入学的,边读书边为学校做勤杂。少年王宝树虽然离开了学校,但他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一直没有放弃,1949年10月,家乡解放了,村里办起了夜校,王宝树第一个报名参加学习,不单提高了文化水平,还提高了政治觉悟,积极参加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1958年被吸收为公职人员,参加了原汕头地区在建的大型工程——龙颈水库的建设,在工程指挥部政工科编辑《龙颈报》,当起工地记者,采写民工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主义建设精神。龙颈水库建成后,他先后被调到揭西县广播站当记者、县文化馆任创作辅导、县潮剧团任专业编剧。
学无止境,王宝树自知自己文化基础差,业余时间长期坚持自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缺乏,他常常在煤油灯下苦读至深夜,较好地掌握了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创作方法。此外,他以朴实的情感和作风,深入工坊田间,与工人农民交朋友,从中汲取文艺创作养分。王宝树现为省作家协会、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但曾被称为农民作家、乡土文化作者,这与他的绝大多数作品描写的对象是农民群众不无关系,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小小说《留不住的岳母》被编入广东小小说丛刊,并以该篇为书名。故事《箩嫂》一书被收入广东《南海风云》一书,山歌剧《保管出门》载于省作家协会杂志《作品》。该剧剧本好评如潮,有文艺评论家写了剧评《浅谈<保管出门>》予以推介。
值得一提的是王宝树晚年创作的散文集《人间世事》和《文人琐事》,前者全书近百个小故事,分为善事、趣事、憾事、杂事。在他笔下,人间辛酸苦辣、喜怒哀乐、寡廉鲜耻,众生世态,应有尽有,引人入胜,读后发人深省,对劝化世人,提倡社会主义文明有积极的意义。该书出版以来在潮汕各地书店上架后,曾一度 “洛阳纸贵”。而《文人琐事》是一部“文人写文人的书,看来有点奇特”(王杏元语)。该书分为笔耕苦甘、文友情深、文品人品、轶事奇闻,撰写了40多位潮籍作家、作者和书画家共70余个故事。该书虽然没有正式出版(由政协揭西县文史委员会和揭东县政协文史编部联合编印,内部发行),但因其内容丰富、奇特不胫而走,许多章节被潮汕多家报刊转载。“文人相轻”历来受到诟病。但《文人琐事》浓墨重彩地描写文人们深厚的文缘墨谊。其中《特殊的学生》描写的是油画家李丰雄“文革”期间收留“黑五类”子女、美术爱好者廖红球的故事,读来催人泪下。王宝树今年已是83岁了,而且听力下降。但他仍然在挑战自我,在文学园地里辛勤地耕耘着。
(编辑: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