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7|回复: 0

岭南写真:攀桂坊,客家地域的人文之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1 11: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03月18日 0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梅州3月18日电 题:攀桂坊,客家地域的人文之冠
  作者 杨草原 周涛 刘映新
  久负盛名的攀桂坊坐落在广东梅州梅江河畔,它毗邻梅江,被周溪河与原护城河的水系围绕。在梅州的历史长河中,攀桂坊这片客家人文秀区孕育出了近百名科举才秀及多位颇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因此,攀桂坊自古就有“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之称。
  近日,中新社记者专程前往攀桂坊,一探这片客家地域人文秀区的古往今来。


  据广东梅州客家研究会副会长谢永昌介绍,攀桂坊自古即为梅州的“人文之冠”,清朝乾隆时期的状元吴鸿时任广东学政,曾盛赞“嘉应之为州也,人文为岭南冠”,而梅州文教之盛则首推攀桂坊。
  寻访攀桂坊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据说在科举时代,通过殿试进入三甲的士子被喻为蟾宫折桂或攀桂。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南宋乡贡进士杨圭在这里立了名为“攀桂坊”的坊表,其命意是期望士子“蟾宫折桂”,后来这片土地被称之为“攀桂坊”。
  在探寻攀桂坊的发展过程中,最值得记忆的是它培养了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先行者黄遵宪。黄遵宪曾出任日、美、英等国外交官,足迹遍及五大洲,并著有《人境庐诗草》等不朽诗篇和《日本国志》史学巨著,他还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文学革新主张,倡导了晚晴的“诗界革命”。黄遵宪还较早地提倡新学,后于1898年因戊戌变法贬官回乡,1903年召集嘉应五属文人志士创设“嘉应兴学会议所”,还在攀桂坊的东山书院办起中国近代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并派人到日本留学,培养出众多教育人才。
  据史料记载,宋末时期的一位乡贡进士侯安国曾到梅州任学官授徒,并定居攀桂坊,期间培育了誓死追随文天祥抗元的蔡蒙吉等众多才俊。此外,在梅县仅清代涌现出的(含今梅江区)18位翰林里,攀桂坊就占了3位,其中包括在殿试中考取嘉庆七年壬戌科二甲进士第一名的李仲昭传胪,以及嘉庆十年乙丑科的李黼平和道光二十年庚子科的李载熙。
  “除黄遵宪外,清末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叶璧华;‘梅州三秋’之一李光昭;嘉应五大诗人之一李黼平,到当代的中国著名文学家、新闻工作者黄药眠,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音乐家张棣昌、世界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等,数位名人都曾在攀桂坊留下过生活和求学足迹。”谢永昌告诉记者。
  说到攀桂坊,就不得不提起这里的“水打伯公”码头。它是以前梅县通往外界的水运交通要道,为攀桂坊造就工商业人才及梅州输送海外留学生提供了“便利”。“水打伯公”码头让攀桂坊的人有了更多了解外界的机会,开阔了视野、开放了意识,从而稳固了攀桂坊的深厚文化根基。
  随着时光的飞逝,如今的“人境庐”成为了后人缅怀黄遵宪的最佳园地;同时,东山书院也成为梅州史上地标性文化建筑。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人文标志已载入客家人的历史画卷。而现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嘉应学院、东山中学等新的文化符号依然屹立于攀桂坊中,延续着其辉煌的人文里程,并成为其人文秀区的新亮点。(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5 23: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