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93|回复: 4

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松溪古道见证客家千年“盐米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4 18: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社梅州3月14日电 题:松溪古道见证客家千年“盐米之路”   作者 杨草原 唐林珍 朱双玲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广东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有一条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松溪古道。其“一线牵三省”,上通江西寻乌、赣州,横接福建武平、上杭,下至广东蕉岭、潮州、汕头,是古时粤闽赣客家地区盐米等运输之路。
  目前,当地政府把松溪古道列入了生态旅游特色区建设范围,一度湮灭在岁月尘土中的客家千年“盐米之路”重现在世人面前。
  近日,记者前往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探秘这条客家千年“盐米之路”。
  湍溪村与福建省下坝乡仅一墙之隔。历史上由于“水运”发达而成为闽粤赣边交通枢纽,松溪古驿道应运而生。据《武平县志》记载:松溪古道始于西晋末年,是中原人向南迁到程乡、潮汕等地的必经之路,距今1600多年。
  石砌的松溪古驿道长约4公里,宽约1.6米,鹅卵石砌面,依弯就曲。古道两旁有残存的石臼、茶亭等物。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松溪古道成为“粤盐赣米闽茶”的重要栈道,食盐、粮食和茶叶等商品在这里中转。毛泽东在 《寻乌调查》中也记载:“石城、瑞金的米到门岭,大部分经罗塘、下坝,基本是肩挑。门岭去下坝,脚夫们一担货去,一担货回。”
  湍溪村85岁的老人谢良凤告诉记者,他父亲和他、还有他的儿子三代人都曾是松溪古道上的挑夫,他们挑盐、布匹等穿梭广东、江西几十年,“当时,我们每天挑上二百来斤的盐包、布匹等起早,从福建下坝出发,挑至江西罗塘,在平远湍溪中转。回程时又从罗塘出发,把米谷、山货挑到下坝,两地来回需要两天两夜,十分辛苦。”
  据谢良凤介绍,当时松溪古道上的挑工队伍平常有四五百人,多时达上千人,“1000多人走在松溪古道上就如同蚂蚁牵线,络绎不绝。”而当时来往于下坝河的木船,最多时每天有600多条,建在湍溪村中的盐馆每天库存量达60万包约80万斤。而在连接古道的百年古桥松溪桥碑记中,记者发现江西于都盐埠、兴国盐埠等商会的捐款记载,足可见当时繁盛的“盐上米下”经济。
  上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公路的开通、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松溪古道渐失其用,慢慢消失在岁月中。“繁华已不再了,我花了1万‘花边’买下的盐馆也在上世纪80年代被拆迁征用,取而代之的是水电站指挥所。”说起这些,谢良凤一脸遗憾。
  对于一代挑夫来说,松溪古道有着他们太多的记忆,留下了他们的血汗与泪水。这一段历史,他们希望后人铭记。
  近年来,随着松溪河两旁美景被发现,越来越多游客到此游玩,寻觅古道的历史。当地热心村民出资清除路边杂树杂草,还原古道本来面目。原来杂草丛生、行人止步的废弃古道,现已成为众多海内外游客寻求古道记忆的旅游胜地。去年,平远县政府对松溪古道重新规划,一段客家“盐米之路”的历史将重现。(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纸票 +3 收起 理由
aliaobaba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0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2-3-15 20:10 编辑
.......门岭去下坝,脚夫们一担货去,一担货回。”
  湍溪村85岁的老人谢良凤告诉记者,他父亲和他、还有他的儿子三代人都曾是松溪古道上的挑夫,他们挑盐、布匹等穿梭广东、江西几十年,“当时,我们每天挑上二百来斤的盐包、布匹等起早,从福建下坝出发,挑至江西罗塘,在平远湍溪中转。回程时又从罗塘出发,把米谷、山货挑到下坝,两地来回需要两天两夜,十分辛苦。”
  据谢良凤介绍,当时松溪古道上的挑工队伍平常有四五百人,多时达上千人,“1000多人走在松溪古道上就如同蚂蚁牵线,络绎不绝。”而当时来往于下坝河的木船,最多时每天有600多条,建在湍溪村中的盐馆每天库存量达60万包约80万斤。而在连接古道的百年古桥松溪桥碑记中,记者发现江西于都盐埠、兴国盐埠等商会的捐款记载,足可见当时繁盛的“盐上米下”经济。

待续:千年古道重现在google

注:大埔也有一千年古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7: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18: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來點圖片會更好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23: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位置:
 ....................
二、千年盐道
  松溪河发源于“罗塘”,流经福建下坝,地理位置突显了“要冲”作用,古称松溪河为“流江闽出入孔道”。据《区与界:清代湘粤赣蚧邻区食盐专卖研究》一书考证,这一古道对赣南具有重要意义的道路:“从赣州溯贡水而上至湘水,到达筠门镇后,或换小船至罗塘再挑越筠门岭,或直接挑越筠门岭,抵达镇平县新铺,然后船运通过石窟河经梅溪至嘉应州”。
  这条客家人的“盐米之路”,肩挑、马驮,盐上米下,接驳筠门岭与下坝的水运码头。福建下坝河水域宽,明宣德年间(1426—1435),蕉岭与下坝之间就有船运。清乾隆时,赣南各县食盐都从下坝挑运到江西罗塘,下坝经商之客也越来越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1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