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20|回复: 0

赣南客家民居建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5 12: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赣南客家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组合式”民居分布于全区各县市,是赣南民居的主流形态。“围屋”则主要分布于河西片的定南、龙南、全南、寻乌、安远、信丰等县,是赣南客家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

  
(一)厅屋组合式

   民居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房”。厅是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幢“大屋场”,这种民居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赣南客家民居以此为主流,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其中尤以“九厅十八井”最具典型意义。

  
1、结构特点
  

   “厅屋组合式”民居最简单的组合单元是:“四扇三间”,也称“三间过”,即一明二暗的三间房。明间为厅,次间为室,厨房、牲舍、厕所等一般傍房搭建或另建,这是赣南最普遍的民居。稍富有者一般是前后两栋,每栋三间或五间,之间隔一横向天井,并通过腋廊将前后两栋连在一起。两栋屋的明间便成了前厅(门厅)和后厅(上厅),前后厅也合称“正厅”。前厅次间为厢房,后厅次间为正房。这样便构成了一幢封闭式的由两个单元组合成的“正屋”,通称“两堂式”,俗称“上三下三”、“上五下五”。在此基础上,如果以后需要扩大规模的,便在正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屋的进深与正屋等齐或前部凸出两间,平面成倒“凹”字形。正屋与横屋间留一通衢,称“巷”或“塞口”,闽粤称“横坪”。通衢前后对开小门,巷中相应留竖向天井,以采光排水。横屋各房间门均朝巷道开。正屋从腋廊处开门通往巷。这样便以正屋的正厅为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巷和横屋,构成了一幢通称为“两堂两横”式房屋。这种民居还需要扩建的话,便可在横屋外侧对称继续增加类似的巷和横屋,这可相应称两堂四横、六横……也可在正屋之前隔以天井、腋廊,再建一栋三间或五间式正屋,使原来的前栋和前厅变为中栋和中厅,而后建的这栋则称为前栋和前厅,同时再将两侧的巷和横屋向前推齐。这种由三栋正屋和两排横屋组成的房屋,便称“三堂两横”式。这是此类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随着宗族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三堂两横式还可扩建为“三堂四横”、“三堂六横”等等,直至发展为民间所说的“九井十八厅”或“九厅十八井”这样的大屋场。“九井十八厅”或“九厅十八井”虽说法不一,但从规模上说,都是进深和面阔方面的拓展,是赣南客家人建房追求的最高境界。由于赣南处丘陵地带,地广人稀,商业不发达,“虽无冻馁之苦,亦鲜巨室之家”,所以,民居一般采用土木结构。土木结构,又可分为土砖(土坯)和夯土木结构,其中夯土结构民居南部又多于北部。砖木结构的民居一般见于富裕之家的住宅或祠庙建筑。传统的砖木结构民居,一般是青砖灰瓦,清水墙面(过去赣南不烧制红砖)。其中又以北部的砖房多于南部。无论砖石墙还是生土墙皆承重。柱的使用不广,主要用于厅内,因这种民居的厅是敞厅(后厅无前椽墙,前厅无后椽墙),且一般不设楼层,一些空间大的正厅或有门廊的厅为了支撑挑椽和天花,便在减了椽墙的位置上设两根椽柱。一般两堂两横式以上的民居,屋前往往有因取土做砖而形成的水塘和禾坪。这水塘、禾坪既是居民洗涤、晾晒物件的场所,又自然成了其继续朝前发展的势力范围。以两堂或三堂两横式房屋为基本单位组合,向前后左右不断扩建,可达数十百间,乃至形成一村一姓的大屋场。至今,赣南各地尚存不少古村落,就是这种民居的典型代表。

  2、宅居风水

  过去,赣南盛行风水观念,每做宅居,既请地理先生择基定向,还要选择吉日动土、奠基、安门和上梁。房屋宅地大多取南北座向,俗云:“座北朝南,有食清闲(音han);座南朝北,神仙住呒得”。地理先生所操风水术讲究所谓龙、局、水,认为“龙主人丁,局主功名,水主财路”。所以每堪风水,首看龙之生旺死绝;水口在某字上,生山生水。看龙脉,又首看来龙之祖山,再看来龙,还有分龙、过龙等等。又说,龙要发脉雄壮,奔腾有势。为接应来龙,后龙山必树木成林,郁郁葱葱。局为总脉分出的支脉山峰,须重重环绕,似公堂格局,有旗有鼓,印案兼备,坐镇宅地,犹如元帅升帐一般气派。水即指前方水势,不得直来直去,冲走财源。为使水口回环,于是筑坝、植树等。所以,客家人的村落,一般都有水口和林木茂密的后龙山。

  3、“门榜”文化

  此外,赣南客家还盛行“门榜”风气,即在广大农村甚至一些城镇保留着这样一种习俗:在厅堂上方,画一匾额,书之四字(有的三字),称之曰“门榜”。这种现象尤以上犹等县为最。门榜的内容各姓氏家族有很大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昭示本姓氏家族的渊源。如黄姓的“江夏渊源”,昭示了黄姓的发祥地是古代的江夏郡;陈、钟、赖、邬、庾等姓的“颖川世第”,说的是以上几姓均望出颖川郡;罗姓的“豫章遗风”,昭示了罗姓望出豫章郡。二是显示本姓氏谱系的高贵家风或门第,如孔姓的“泥山流芳”,说的是春秋时期孔氏大思想家孔丘诞生于山东的曲阜尼山,其事迹和思想彪炳史册,流芳千古。钟姓的“越国家声”,说的是唐睿宗时期,钟绍京因助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爵封越国公的历史事实。张姓的“曲江风度”、“相国遗风”,说的均是张姓先人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为唐时韶州曲江(今韶关)人,唐玄宗时迁中书令。此外,某些姓氏的“大夫第”、“司马第”等等,则是显示其高贵门第的。三是反映本姓氏谱系中名人先贤的事迹。如钟姓的“知音高风”、“飞鸿舞鹤”,前者记录下了春秋时期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后者记录了三国时期魏太傅钟繇的书法独树一帜,其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的事迹。刘姓的“校书世第”“禄阁光辉”指的都是西汉刘向奉汉成帝之命校正五经异同于天禄阁。张姓的“金鉴千秋”指的是唐相张九龄向玄宗上《千秋金鉴录》的史实。王姓的“三槐世德”叙述了这样的事实:宋朝王佑曾在庭院中植槐三棵,预言子孙必然显贵,后次子王旦果于太平兴国年间考中进士,后出任宰相。田姓的“紫荆传芳”说的是临潼有个田真,兄弟三人分家,财产均分后,尚剩屋前一株紫荆树未分,约定次日斫分为三,各得其一。谁知次日早上,树已枯萎待毙,田真对两个兄弟说:“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说完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再分家,屋前的紫荆又繁茂起来。四是显示本姓氏谱系先贤品格高尚。如黄姓的“叔度高风”,反映了东汉黄叔度的高尚品行,其品行:“汪洋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杨姓的“清白传家”叙述了东汉杨震为官清廉,一生清白。曾有人夜怀十金,向他行贿,杨震不接受。行贿人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终不受贿。曾姓的“三省传家”取之于《论语·学而》中曾子所说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此垂诫后人要向曾子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五是显示门风纯朴、吉祥、兴盛。如书写“忠厚传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紫气东来”、“和为贵”、“得我所”、“安其居”以及“春秋鼎盛”、“风华正茂”、“桂馥兰馨”、“竹苞松茂”、“兰桂腾芳”等等。总之,“门榜”虽仅三四字,然其内容丰富,寓意深远。首先,每一块门榜都是一部“微型族谱”,其里面蕴涵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是客家人尊宗念祖、家族兴旺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研究家族史、客家迁徙史,民族史的珍贵史料。其次,“门榜”是客家崇祖意识的产物,而分支别居的客家人,在他们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和祖居地以后,不免感到空虚和孤独。这时,门榜又起着激唤崇祖意识的作用,使分支别居的客家人感到自己的亲人就在身边,脚底下的这块新居地就是祖居地,于是,大大坚定了在新居地干一翻事业的决心和信心。第三,通过门榜来取得同宗群体的归属感,并提高分支别居者的社会地位。过去,“门榜”曾象一根红线,把同宗同谱人的思想感情联接在一起,不管分居多远,他们总是心心相印;也不管是否相识,只要看见“门榜”并能道出点“本家”的世系源流来,就会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款待,胜若久久出门在外回到自己家里一样。而远方的宗族来访,东道主也倍感荣耀。来访的宗亲越多,说明他的家族势力越大。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这一点对分支别居者非常重要,因为那是一个土客矛盾、宗姓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的时代,家族势力大,也就意味着后盾强大,而不至于遭受土著或别的姓氏的欺凌。当然,在那种矛盾斗争中,成为牺牲品的总是各宗族的贫民百姓。今天,旧社会那样的土客矛盾、宗姓矛盾和阶级矛盾已经消除,但是“门榜”作为联络同宗同谱系的人的思想感情这一个功能依然存在。第四,“门榜”具有教育后代的作用。如前所述,有些“门榜”是显示其品格高尚、门风纯朴、艰苦创业,用于垂训后代的,门榜的这种积极意义,各个姓氏宗族都很重视,它在造就一代又一代人的优秀品德中,也确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我们可以将门榜的这种积极作用加以利用,把它纳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让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门榜”文化也是赣南客家民居的一大特色。

  (二)围屋民居

  围屋,顾名思义,就是由厚厚的外墙包围着的屋子。这是赣南民居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围子”或“土围子”。她与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一起,构成了客家民居的一大奇观。

   1、分布状况

   围屋主要分布在“三南”(定南、全南、龙南),以及寻乌、安远、信丰的南部,其中以龙南县最为集中;其它县份则呈零星分布。据万幼楠先生调查研究,龙南全县现有围屋200座以上,有些山谷村庄,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形制上,除大量方形围屋外,还有半圆形的围垅屋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结构上,既有三合土和鹅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体量上,既有赣南最大的围屋——关西新围,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白围(俗称“猫柜围”,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定南县几乎各乡镇均有围屋,但较零散,精品少,多用生土夯筑墙体,故屋顶形式也多为悬山,此为别县所少见。全南县围屋基本上采用鹅卵石垒砌墙体,为了争取到多一层的射击高度,大部分围屋顶上四周砌有女儿墙和射击孔,以便必要时上屋顶作殊死抵抗。安远县围屋主要分布在以镇岗、孔田为中心的南部各乡镇,现存100余座。信丰县围屋较破残,今多存见于小江乡。寻乌县属珠江水系,一向受粤东文化影响,故这里南部乡镇多是正面两隅设炮楼的围龙屋式围屋。以上各县围屋,估计总数在600座以上。

   2、结构与功能

   典型的围屋,平面为方形,四角构筑有朝外凸出1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外墙厚0.8~1.5米。围屋立面高二至四层,四角炮楼又高出一层。外墙上一般不设窗,仅在顶层墙上设有一排排枪眼,有的还有炮孔。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围内设有一至两口水井。围门一般为一孔,大者则有两孔。围屋平面主要有“口”和“国”字形两种形式。前者即除四周围屋外,围内别无房屋,此数量较少,规模也较少;后者则在围屋内,还建有一座带祖堂的厅屋组合式主体建筑,小者或一明二暗,但更多的是三堂两横中轴线对称的厅屋组合式民居,大者面积近万平方米。围屋外墙体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则用土坯或夯土垒筑;也有的外墙用三合土垒筑而成,即用石灰、黄泥和沙,或石灰、黄泥和鹅卵石相拌(有的还掺入桐油、红糖、糯米浆等粘性物)筑墙,此种围屋墙体的坚韧耐久性毫不逊色于钢筋混凝土墙。围屋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它的外墙厚1至3米,高三、四层约10至15米,四角向外凸出建有炮楼;炮楼和四周围墙均设有了望孔和射击孔。围屋一层作厨房、柴草间、牛猪栏;二、三层为贮藏室和寝室;四楼即顶层楼是战略用房,既不住人也不置放杂物,且间间有门连通;其走马楼上下环行四通八达。一座围屋一般只有一扇外门供进出(个别大围如龙南关西围有两扇外门)。此门是整个围屋的安危所在,故门墙特别加厚,门框亦为巨石制成,并备有横竖栅栏杆,以防不测。厚实的门板包以铁皮,有粗实门杆。板门后大多还有一道闸门,闸门之后还有一重便门。为防火攻,门顶上还设有水漏。如门一旦被攻破,可从两侧和炮楼予以夹击,还可以在通往围屋内一道道巷门窄路途中阻击。围屋中还掘有水井,设有专门囤积粮草的仓库,其它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一旦有事,紧闭外门,可以坚守1~2个月之久。下面说两个关于围屋的故事:一个故事发生于于都的上宝土围。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赣闽粤湘边区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当初,赣南河西片的于都、兴国、会昌、瑞金、宁都、石城等县的土围子多被土豪劣绅和反动势力所占据。于是,红军发动了攻打“土围子”的系列战斗。当时,上宝土围是红军攻打的一个重要据点。上宝土围位于于都县马安乡,建于清咸丰年间,墙高围宽,占地0.75平方公里,易守难攻。围内盘踞着钟楷瑞的靖卫团和一些土豪劣绅,存有大量武器弹药。1931年12月26日,红三军七师和九师包围了上宝土围,并展开攻围战斗,遇顽强抵抗。于是,红军采取挖地道炸围墙的办法,组织大批赤卫队员挖地洞。可是,当地洞挖近围墙时,不料却与围的护濠接通,大水将地洞冲淹,许多赤卫队员淹在洞里,幸未死人,结果只好又放弃坑道爆破的进攻方式,改用长困久围的办法。围攻上宝土围期间,在南昌的于都旅省同乡会曾电请蒋介石飞机空援。但飞机4次空投弹药物品,大部分落于围外为红军所获。1932年1月22日,在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围攻,土围才终于被攻破,俘靖卫团400人,土豪劣绅170余人,缴获枪支400余支,救出被裹胁的群众5000余人。另一个故事发生于安远的尊三围。尊三围位于安远县镇岗乡,20世纪30年代,该围是当时的乡苏维埃政府驻地。1933年7月初,国民党军陈济棠部对安远一带的苏维埃政权进行围剿,以为尊三围内驻着红军主力,于是用两个团的兵力,实施重重包围。时围内只有赤卫队员六七十人,居民百余人,他们依托坚固的围屋,用少量步枪和土枪土炮,进行顽强抵抗达44天之久。国军在机枪大炮久攻不克的情况下,又派来飞机助战,也未能凑效。后国军收集四乡稻草浸湿后,捆成大草垛,滚推前进才接近并攻入围屋。8月14日,围破之日,恼羞成怒的国军官兵,将围屋夷为平地,围内除1小孩逃生外,其余男女老少,全部虐杀。现在安远县镇岗乡尊三围遗址处还留有一片断壁残垣,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那悲惨的一幕。通过以上两个故事,亦可见围屋防御功能之一斑。

   3、产生背景

  万幼楠先生研究认为,赣南现存最早且有可靠年考的围屋,均建于明末;查文献,作为民居的“围”,最早亦见于明末。康熙以后,攻围的记载渐多。因此,围屋的出现,应始于明代中期。围屋在赣南大量出现,并开始形成规模和特色是在清代中晚期。现存围屋约70%都是道光以后的。进入民国后,围屋便少建了。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围屋这样的民居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宗族发展及其经济实力的增强

   从唐宋以来迁入的客家族姓,至明代中叶,在赣闽粤边区定居已历六、七百年,繁衍数十余代。他们的人口有了很大的发展,宗族的经济基础也不断扩大。由于此时新经济因素的萌芽,客家人除了从事传统的农业兼营家庭手工业外,有部分人从事专门商业活动或外出以手工业谋生。不少宗族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如:上犹营前蔡氏,于南宋末从吉水迁来营前定居。因其祖宋时世代为官,为显族,故迁居营前后,也很快成为地方名绅。有明一朝,蔡氏的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无论是其政治势力还是经济实力,都堪称大族。以致明洪武间,六世祖本太公富于赀,“捐米一千二百石赈济江南,奉敕旌表”。其孙朝权公又于景泰间捐谷一千五百石赈饥,亦奉敕建坊旌仪。七世祖仲智,好善乐施,出巨资重修本里妙乐寺大佛殿,备极壮丽。同邑陈氏,于南宋绍兴三年(1192年)由泰和迁居营前,宗支繁衍,至第七世(约当元朝后期),已经有了相当的经济基础,遂开始建宗祠,旋又建分祠。明初又开始修族谱。明朝中后期,陈氏的宗族实力进一步增强,此时,不仅人丁兴旺,而且“游庠食饩贡雍饮于乡者共数十人”,(《陈氏支谱·营前陈氏祠堂记》)已经有财力来兴办公益事业。于是,明天启四年(1624年),为培文明而障水口,在上犹县令龙文光的倡仪下,陈氏合本里蔡氏共建文峰塔(后为纪念龙文光而改名叫龙公塔)于营前东面桃岭之侧峰的水口旁。两姓绅士联为文会,共捐塔会租田一百零五石,以为奖励后进向学求功名之学田。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才有可能兴建象围屋这样的大型民居。

  (2)兵燹和盗乱的频繁

   围屋是以强调防御功能为特点的民居,其发生发展显然与兵燹和盗乱有密切关系。赣南处赣、闽、粤、湘四省之相交地带,“山僻俗悍,……是以奸宄不测之徒,时时乘间窃发”。因此,宋元以来,这里就不断有山民暴乱或起义。进入明中叶以后,其势愈炽。如,据清同治十三年版《赣州府志·经政·武事》统计:自明正德元年(1506年)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见于记载的兵燹便有148起。这还不包括赣南当时所属的南安府和宁都直隶州所领县地的兵祸数。在这148起中,起源或波及“三南”、安远、寻乌一带的兵火,就有92起,平均每四年就有一起。而在这一带边界山区盘踞出没的“小股盗匪”,则还不知凡几。这种动乱的形势,是围屋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因。在对围屋的调查中,当问及围屋居民他们的祖先为何建围屋时,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防匪盗”、“防乱兵”。翻检有关围屋的姓氏族谱,也多有建围起因的类似记载。如,于都马安乡的宝溪围,据《宝溪钟氏八修族谱》中的《宝溪围序》载:“况迩年来,贼盗蜂起,举境仓皇,或匿迹于深山穷谷,或寄食于别邑他乡,受尽风霜,备历险阻;迨寇退返舍,则室如悬磬,糗粮尽为贼赍,衣物皆为匪攫,连年遇寇,累岁不安。于是,学琚始思固族之谋,讲求御侮之法。”围屋修成后,“从此日上竿无惊,白发高眠长乐,一坊永保青山无恙矣”。

  (3)城堡、山寨、村围的影响

   赣南围屋之形成,与赣南历史上的城堡、山寨、村围等官民建筑有渊源关系。官民城堡的影响 明代中后期,官府为了对付“三南”、安远一带屡治不平的“盗贼”,采取的措施是设“巡检司城”(由武将充任,隶属州县指挥,专司镇压反抗力量的军事机构)和增设新县城。自明嘉靖年间始,先后在安远、龙南、会昌县分别设置了黄乡司城、下坜司城、羊角水堡司城。以后又增设了定南、长宁(今寻乌)和全南县。又在这些县属下设置了高沙堡土城、新坪司城、观音阁城等。这些司城以方形为主,或土筑或砖砌石垒,一般只设一或两孔城门。如黄乡司城“周围一百二十五丈、高一丈五尺,雉堞二百有零,门曰:镇定”。其周长仅略大于关西新围和东生围。观音阁城“周围二百二十五丈,高一丈五尺,宽阔九尺,辟门二,城楼二座”,也只一般村围大小。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筑城堡是为了更有效地镇防“盗贼”。而对于民间来说,这种动荡的局面,也给一些大户之家提出了聚族自保的客观要求。于是,官行民效,于是,一些大姓宗族纷纷建起了防御性的“城”、“寨”等建筑。如:上犹营前蔡氏,因其之富声名扬于外,而营前又处于地接遂川、崇义及湖南郴州、桂东的偏远山区;加之明中叶后,江西、湖南、广东等省交壤区常有饥民作乱,因而,蔡氏不得不考虑如何来保卫本宗族的生命财产问题。于是,明正德年间,九世祖岁贡元宝、元湘、元环等“因(营邑)地接郴桂,山深林密,易以藏奸,建议提督军门行县设立城池。爰纠族得银六千有奇,建筑外城。”(光绪十九年《上犹县志》艺文《营前蔡氏城记》)城初称蔡家城,因建于太傅营前,后习称营前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广东寇民李文彪等攻掠营前,知县吴镐又与生员蔡朝佾、朝璜等议保障之策,旋敛族得银七千余两重筑内城。城高一丈四尺五寸,女垣二百八十七,周围三百四十四丈,自东抵西径一百一十三丈,南北如之。真是蔚为壮观,俨然一座大城堡!此时的蔡氏宗族,“同居营前城,庐舍鳞次,烟火千万家;丙夜书声彻闾里”(《蔡氏初届联修族谱·起渭公源流考》,)一派兴旺发达之景象。上述官府的“司城”和民间的“城堡”,必然会对后来的围屋发生影响。从围屋的状貌看,大围两门、小围一门,这与司城也是一致的。变城楼为围屋角堡,变城墙和雉堞为围屋房间和枪眼,这也是作为民居的围屋考虑经济实用、便于生活的结果。山寨、村围的影响 赣南古代属边远山区,“山深林菁,易于藏奸”。自宋代以来,这里就有山寨、村围建筑。如南宋陈三枪义,据“松梓山寨”与官府对抗。于都县银坑镇的“岳飞寨”,为南宋岳飞奉朝命率军赴虔州镇压周十隆起义时所垒,现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百姓为了避“寇乱”,也往往在村子附近山头垒寨。寇至举家避寨中,寇去则返村。至今赣南一些偏远乡村,尚能见到许多废弃的山寨。后来,为了更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便出现了就村边砌墙垣的“村围”。所谓村围,即将整个村庄都包裹在内的围子,它与围屋的区别在于:围屋一般是由某一地主或富商独立设计建造的,因此,构造较精工,整体性能好,围内居民都是他的后裔。村围则往往是先已有一个同宗(也有不同宗姓的)的自然村,后因安全的需要,而聚众捐资出力做起的环村之围。因此,它的面积一般较大,平面多呈不规则形,围内建筑大多杂乱无章,炮楼、门楼根据需要而定。这种村围赣南几乎各县都有,盛行围屋的地方,同样也盛行村围,有的围屋还是在村围之内。较早的村围,如于都县葛坳乡澄江村围,其村围设东、西、南、北四门楼,现县博物馆将其西、南、北三门的门额铭石收藏,其中“北门”题名落款是宋末文天祥。总之,围屋与赣南历史上的城堡、山寨和村围均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从山寨、村围、围屋三者的外形看,围屋显然脱胎于山寨、村围;而从安全便利来看,围屋显然优于村围,村围又优于山寨;从围屋的防御功能看,围屋又受到城堡建筑的强烈影响。

  4、围屋文化

   (1)构造艺术

  围屋虽是以防卫为主要特征的民居,但因建围者均是富商巨室或地方名绅,所以,他们在建围时除考虑如何将围屋建得坚固、易守难攻外,还着意于如何将围屋建得气派和富丽堂皇。因此,在围屋的构造艺术上,往往竭尽精巧之能事,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围屋的细部艺术,主要表现在围内,尤其是“国”字形围的厅堂建筑中。因厅堂的好差或档次的高低,往往代表着一围或一姓一房的脸面或地位。因此,祖堂或厅堂中的梁架垫木、门窗额枋、柱联柱础、天花铺地等,都会尽其资产之所及、毕其工艺之所能,精益求精地进行装饰。如祠堂大门门面,一般为仿木构牌楼线脚装饰或雕刻,额书堂号或其他标榜门第出处的文字。厅堂内均铺砖,天井阶沿皆用巨条石打制。祖堂或正厅一般不设楼层,祖位所在,其上按传统是不敢置物住人的,因此,大多为彻上露明。梁架制作精美,下厅或前厅多用天花板,上绘民俗彩画,高级的还设有藻井;朝厅堂开设的门,绦环板上均雕刻人物故事或花卉祥兽,风格近徽雕;天井两侧的厢房,则用六或八扇格扇门,窗棂多为各种拐子纹与雕花棂相结合使用。厅堂内用柱不多,有木质和石质之分,石质的往往四面题刻对联,柱础都有雕饰,且形式多样。此外,围内用卵石拼铺的室外铺地花样,以及悬挑的走马楼也颇有艺术特色。

  (2)宗族文化

  围屋是“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于一体,住在围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姓氏共同祖先的后裔,围内人相见,互以宗亲长幼相称。因此,围屋维持着极强的“血缘性”,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宗族文化”。每一座围屋都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室内公共空间,这便是“祖堂”(或“祠堂”),祖堂是围屋居民的圣殿,必位于中轴线上,这是人们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公共场所,也是维持宗族血缘关系的纽带,每年都要定时在此举行隆重的敬宗祭祖活动。围内实行族长管理,统一管理围内诸如交通、卫生、排水、纠纷等事宜。围民们平时各为家政,祭祖行礼时,便是一个大家庭;遇到外敌入侵,则整个围民又是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围屋的日常管理非常严格,这一点在许多围屋的族谱上均有所反映。因居围日久必致“生齿日繁、萃处稠密”,出现占有公用场地等现象。因此,许多大围都立有公约。如龙南武当乡田心围,在前厅侧墙上便嵌有一方禁碑,上书:“祖堂乃先公英灵栖所,永禁堆放竹木等项;天井、丹墀永禁浴身污秽;围内三层坪巷道,乃朝夕出入公共之路,永禁接檐截竖及砌结浴所、猪栏、鸡牺等项。围外门坪斗角周墙角,永禁架木笠厕,蔽塞外界。”此碑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当然,为了维系和光大宗族,围屋除了有庄严肃穆的一面外,还有亲情融融的一面。如,每座围屋一般都设有“围门厅”,这是围民们最爱聚集和休闲的地方。因为门厅不仅光线好、通风好,且还是进出围门的哨口,因此,它成了围民日常感情交流的主要场所。门厅两边多固定设有长凳或树筒、石敦等以备坐,几乎任何时候走访围屋,尤其夏天,这里都会有人在谈天说地或闲坐;若遇客人,他们便会“笑问客从何处来”,笑脸相迎,盛情款待。此外为了满足围民们信仰的需要,围屋内还设有“社官庙”,把“土地伯公”请进了围屋。社官庙一般设在围门内侧,每月的初一、十五,围内居民都要在这里祭祀“土地伯公”。即使在长困久围时,也不忘向神明祈祷保佑平安之事。总之,每一座围屋都是民间文化的“宝库”!无怪乎2000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主任、著名学者片山和俊教授在考察了赣南围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大为感慨地说:赣南围屋的构造并不复杂,但它的大尺度、大空间、大容量集居住、城堡、宗教信仰、议事厅和中心广场于一体,如此宏伟多功能的民居为世之罕见,令人感到震撼!看了围屋,就像读了一本建筑教科书,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得到许多启发,这种感觉犹如日本人初看古罗马建筑一样。罗马建筑影响了整个欧美建筑,赣南围屋是“东方的罗马”。

来源:江西文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1 23: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