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46|回复: 10

香港和客家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5 01: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香港人口的组成与香港的汉语方言  香港历史上属于宝安县,在唐以前没有正式的历史记载。虽然在今天九龙的李郑屋村附近,发掘到东汉时代汉人的墓穴,但却没有汉族居民生活的证据。到了唐代,开始有军队在今天的“屯门”驻守,也就是这个地名的由来,但还是没有常住人口的记载。到了宋代,江西吉水人邓符协,也就是锦田邓氏的祖先,看到锦田风水不错,于是决定在退休以后来那里开垦,成为定居香港的第一批移民。同时期的内地移民,还有上水的侯氏、粉岭的彭氏,宋末又有移居新田的文氏,加上明初来到上水的廖氏,他们合称新界五大家族。但这些早期移民讲的方言是一种类似广州话的土粤语方言,跟客家话的关系不大;而他们也一直认为自己是“本地人”。
  香港的客家人和客家话是随着“迁界事件”来到香港的。据说清代初年,满清政府不堪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武装骚扰,命令沿海居民分两次后撤五十华里(约三十公里),到八年后的1669年才“复界”,准许居民回去。但由于迁界时造成不少人口伤亡,很多居民不愿回去。到了1700年以后居民的数目还是偏低,严重影响广东珠江口以东海岸几个县份的生产秩序。1727年,署理两广总督何克敏建议从其他地方招来人口恢复耕种。结果,大批居民从广东东北的五华、兴宁和梅县等地来到宝安、惠阳和东莞一带开垦。由于在考试名额上不能占本地的名额,只能采用一个被歧视的“客籍”名额,土客的矛盾开始产生,而且在19世纪以后演化成身份认同的矛盾。
  在香港,客家人遍布香港岛、九龙、新界山间和海边的谷地;而本地人则集中在元朗、上水和沙田等比较肥沃的平原。虽然他们之间没有发生像在粤西般的械斗,但在过去几百年间,两个群体之间却很少通婚,而且好像有点隔阂。客家人以为本地人属于少数民族中的畲族,称呼嫁到客家乡村的本地籍妇女为“蛇嬷”。另外,香港的渔民也讲疍家话或福佬话,但这些水上居民更不会跟客家人有什么交往。
  英国人在1842年强占了香港岛。随后广州人也逐渐来到香港,他们住在市区,对香港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1898年,英国人“租借”新界。为了安抚民心,英国人将新界的农民全部定义为“原居民”,“原居民”享有多项权利。这样,在住在市区、不了解新界历史的广州人眼中,新界人全部都是“客家人”。
  由于早期的香港交通不便,市区的人跟新界人可以老死不相往来。这对于新界的经济发展来说可以说相当不利,但新界原居民的语言文化却因此得到完整的保存。根据1911年的人口统计,香港的客家人大约占当时人口的15%,而操福佬话的只有一个百分点。虽然新界的“本地人”被混合到广州人中一齐计算,但根据早前《新安县志》的资料,“本地人”的人口应该和客家人相若;也就是说,从1842到1911年的短短70年间,广府话已经成为当时香港的主要语言了。
  到了1920年代,由于香港市区的发展需要,又从潮州输入了大量的劳工。这些人到了后来竞然超越客家人,成为香港的另外一个主要方言群体。不过,香港经历了抗战、国共内战以后,在1950年代初,随着来自全国各省各地的移民拥至,香港成为一个多方言群体并存的地方,包括广府、四邑、潮州、客家、闽南、上海和国语,以及原来的“本地”和“疍家”。其中讲广府话的最多,大概有49%;讲四邑话的人口约有19%;讲潮州话的有11%;讲客家话的有8%;讲闽南话的有5%;讲上海话的有3%;其余都在一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到了1970年代以后,这些方言群体的孩子都以广州话上学读书,加上传媒、公众场合都只使用广府话,来自非广府话地区的人,在家里渐渐放弃了自己的家乡方言,包括在全国内地通行的普通话。
  到了80年代,放弃母语方言的风气渐渐蔓延到新界,所谓“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神话开始破灭,新界客家村庄的小孩已经不会讲客家话了。到了1990年代,香港客家人跟孙子沟通的语言,十居其九都采用了广府话。客家话在香港的消亡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回归以后,广府话虽然继续保持了它的强势,但随着香港跟内地的紧密联系、合作,普通话已经由陌生的语言变成熟悉的声音。
  (二)香港客家话的种类和分布
  上面说过,香港境内的客家话主要是在清初的时候,从粤东的五华、兴宁和梅县等地方迁移过来的。当时的客籍移民在港九新界建立了400多个村落,遍布香港的每个角落,而客家话更一度成为香港新界人之间的沟通语。这些人到了香港以后,除了互相之间通婚以外,也和附近的惠阳、东莞等地的客家人通婚;所以这几个地方之间的口音差异很小。但跟“原乡”的客家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一定的差别。
  除了这种“新界客家话”以外,还有一种流行于元朗南部几个乡村的“平婆话”。这种方言跟客家话的差别不大,基本上可以互相通话,所以他们也认为自己讲的是一种客家话。但他们记载自己的祖先来自福建西部,而非粤东地区;在音系和词汇上也反映出这个特点。可是懂这种客家话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大部分都不认识汉字,他们只在内部使用这种客家话,对外一律采用新界客家话和广州话。他们有强烈的自卑心态,不愿意多提有关自己方言的事情,因此我们取得的资料相当有限。
  另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也有一些来自粤东的客家人在香港谋生定居。这些人大部分住在市区,少部分则和新界客家人杂居,更有些自己形成新的客家社区,例如新界粉岭的崇谦堂村和元朗的崇正新村。此外,在市区也有零星的客家人聚居点,如拆卸前的九龙寨城。他们在家里使用的是直接从粤东乡间带来的口音,比较流行的有梅县、兴宁、五华和河源等口音。这些方言除了河源话比较独特以外,跟新界客家话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大致可以相通。不过,由于香港出生的人口大都会讲流利的粤语,不同口音之间的客家人也懒得去研究对方的方音,发现用客家话沟通不来的时候,索性便用粤语算了,这也加速了客家人作为一个语言群体在香港的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5 10: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情系珠江 于 2012-2-15 10:13 编辑

客家人以为本地人属于少数民族中的畲族,称呼嫁到客家乡村的本地籍妇女为“蛇嬷”。另外,香港的渔民也讲疍家话或福佬话,但这些水上居民更不会跟客家人有什么交往。
-------------------------
你连基本常识都不具备。
当时的客家人辩解自己不是非汉族都来不及,哪有时间说本地人是畲族。客家人不知畲人居于深山而不是平原? 历史上,珠三角包括香港新界讲粤语的族群与客家是不通婚的,讲“蛇话”的是另一个群体,据网络信息,本是粤东、粤北、东江流域的一种古老方言,在梅州龙田、韶关南雄、清远石角、惠州、河源等多个地方都有,“蛇话”据说是介于客家话与粤语之间的一种方言,在历史上歧视客家的大环境下,跟客家通婚。“蛇仔”与“围头仔”是不同的。去“围头人”的网页,可见相当牛。古代莞宝方言区的商埠、文化和村居都相当发达。宝安(深圳)、港岛和九龙半岛的方言区比较复杂,闽语区也有。

值得注意的是:渔民不一定等于水上居民(疍家)!以船为家、一家大小长年在船上漂流,从事运输、捕鱼等业的,才是水上居民,即疍家,粤语口语发音实际上是“邓家”。虽然后来在岸上有安置,但有独特风俗,多数从事的是运输,旧时儿子分家的头一件事是购船。旧时岸上的广府人歧视疍家甚于歧视客家,不堪回首。网络上也有资料可看到。而实际上沙田富庶地区的广府人与疍家的血缘关系扯不断。世态炎凉。三大族群中,广府客家的蛮相也是相对接近的,看客家神话痴迷蛋痴痴迷迷唱中原的闹剧就滑稽。不是水上居民的渔民则在岸上有家,粤西称之为“做海佬”,有大船、大网到远海作业,旧俗是女人不让登船。(乘客船、坐客车则不一样)闽系“福佬”虽然也是华南“汉族”族群,但相对而言相对偏北,本大猫祖源福建,祖先元代定居东莞,明代率众航海西迁粤西,形成东莞方言岛,因而留意到相关信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6 16: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1. 讲广府话的最多,大概有49%;讲四邑话的人口约有19%;讲潮州话的有11%;讲客家话的有8%;讲闽南话的有5%;讲上海话的有3%;其余都在一个百分点左右。
复制代码
明显缺乏深入调查,客家人大部分是隐形的,对外都不说客家话,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讲到明客家人200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客家话的有8%,我看还是高估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02: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守估計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5 13: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原居民客語--一個消失中的聲音
劉鎮發著(2004)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出版
http://www.hkilang.org/NEW_WEB/page/books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6 11: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100年前九龙旺角是客家村,但今天旺角村已不存在,后人相信早就改说白话。今天能说客家话,多是深圳惠阳或梅州过来的新老移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6: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浩民不是客家人,但他会说客家话。 香港很多明星都会说客家话,如刘德华,张学友,张国荣(客家人),周杰伦  因为他们发迹前很多都是在新界生活,当地人是说客家话的。 以前香港是一个客家地区,因为本地人口少(香港以前只是一个小渔村,属惠州管辖),外来人口多,后来被白话同化(就像深圳本地客家人一样),现在新界一带还保留着客家话。 港星钟楚红及张国荣 同为客籍艺人 如果说香港是浓妆艳抹的贵妇,那么围村就是清新脱俗的村姑。围村,还保存着传统客家民居建筑,村民有心把客家文化传承下去…. 为什么香港缺乏客家认同?节目调查研究时,许多人多半拒绝承认自己是客家人,说“我不是客家人,我是本地人”,“我的祖先是客家人,但我不是客家人”。我们发现现今客家人已经溶入香港主流的都市生活,平常讲白话的机会多,衹有在宗族祭祀时保留以客家话为主,除非与老长辈交谈。1967 年左派在香港暴动,当时的香港政府改变了语言政策,取消各电台白话以外的其他语言节目,也停止中小学普通话的课程,上课口语限制用白话而已,不过短短卅年,客家话 1999 年只剩下约 1% 的人作为日常语言。  香港的客家人以新界客家为代表,九龙与香港岛都有本地客家人的踪迹,但因政治变动频繁,移民人口变动很大,九龙与香港岛客家社区的延续性多半难以追寻。因此谈到香港原有的客家特色,自然以新界客家为代表。香港新界的围村建筑,在形式上明显地继承和发扬了客家土楼建筑,而客家民居建筑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痕迹。在新界的“三栋屋”是新界历史最悠久的客家围村之一,建于一七八六年,布局如棋盘,前厅、中厅和宗祠均沿中轴线而建,三栋屋是法定古迹,村内陈列传统客家人的家具和农具。还有曾大屋、元朗吉庆围等是保存得较完整的客家围村。住在围村中的村代表许国新,年轻时就跟随建筑师何九学建屋,如今仍在新界的围村从事客家民厝修缮的工作,五十多岁的他认为年纪渐增,该是把经验、技术传承给下一代的时候了;从他身上看到了客家人经验传承的典范,也看见新界围村传统的客家民居与香港客家语言断层的危机。 而客家组织则以香港崇正总会为代表,虽然香港也如其他地区一样,同时并存不同的客家团体,但是香港崇正总会具有独特的地位,其在提倡全球客家团结意识,扮演核心的角色。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03/17/164198_83659645.s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6: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的数据是:
1。英国人殖民香港时,客家人占了香港90%人口
2。二战后,客家人占了香港50%人口
3。现在应该是30%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7: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客 发表于 2013-11-1 16:19
看过的数据是:
1。英国人殖民香港时,客家人占了香港90%人口
2。二战后,客家人占了香港50%人口

估计30%是较準確数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03:0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客家滅絕是大勢所趨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7 23: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