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的吴能彬:胸怀天下,情系客家梅州网
2008年3月8日,第七届亚细安(东盟)客属恳亲大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金宝殿酒店隆重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大使代表段金柱,柬埔寨副总理兼国务部长宋安,农林渔业部部长曾仕伦,邮电部部长苏昆,东盟各国驻柬埔寨大使,东盟(亚细安)客属公会联合总会总主席吴能彬,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秘书长江志毅,柬埔寨客属会馆会长罗世兴,中国广东、福建、山东、广西、云南等地的侨务和客属机构,文莱、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国家,加拿大的客属机构和柬埔寨各个社团代表10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这场由客属社团筹办的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客属恳亲大会,在恳亲大会历史上实属罕见。
人们不禁要问,这次大会的首创者是谁?他就是世界客属组织秘书长、东盟客属公会联合总会会长、印尼大同党总主席,被中国驻印尼大使陈士球先生盛赞为一个享有威望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的吴能彬博士。
一、童年
吴博士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白宫,1948年生于印尼雅加达,在吴家十三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一。正当他们承欢父母膝下时,吴父将儿女留给了吴母离开了人世,吴父的逝世,吴家失去了顶梁柱,吴母一个传统的客家女子和聪明乖巧的孩子们一起,勇敢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由于从小历经磨练,加上客家精神的感染,吴博士磨练出吃苦耐劳的个性,形成了面对各种压力,面对各种挑战,从容应战,不折不挠,勇于奋斗,热爱和平和善于协调的品格。他8岁跟着大哥吴荣彬先生,学习会计记账。12岁学会开汽车,运送货物。14岁精通修理技术,成为熟练的汽车维修工。
吴先生说:"童年的经历使我坚强,使我明白只有辛勤耕耘,只有独立自主,靠自己,靠智慧,才会有丰硕收获。"
二、教育
客家人在长期的艰苦卓绝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和宽容的心,注重中华文化教育和中华传统的传承,努力使自己和后代成为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
开明的吴母深知教育和知识在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中的力量。吴母认为,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是孩子们做人做事的根本,为了孩子们不会忘本,吴母要求孩子们在家里要讲客家话。至今吴家孩子们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还能讲一口流利的华文和其他国家语言,吴母对教育的重视,使吴博士体会到中国优秀文化的巨大作用,为吴博士日后的事业,特别是客家事业奠定了基础。
1966年,由于当时的印尼政府排华,华校被查封了,刚就读雅加达华校高中部的吴博士也被迫中断了学业。在华校被查封之后,吴母毅然将年幼的孩子们分别送到北京、广州和香港各地,继续学习华文,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此,吴博士先后在香港国际学校、圣士堤凡英语大专学院深造,攻读华文和英语。
吴博士在香港就读的年月,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狂潮时期,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物质匮乏,所有商品都要凭票证购买,有时候有票证都难买到商品,这时,吴家孩子们都在北京、广州和香港读书,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吴母叫香港读书的吴先生往来与香港和北京、广州,成为"水客",当上运输大队长。
水客是侨乡的特产之一,是指往来于海内外为亲友等带钱带物的一种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水客传递了大量的钱物,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员的往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经过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吴先生,创造性地将中国优秀文化,运用到企业管理和人际交往中。面对市场竞争,他详加明察、认真思考、精选人才、健全组织纪律,使企业发展壮大;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以"和"为贵,"择其善而从之",凭着敬业自强的客家精神,以及出色的管理才能,脚踏实地地带领企业集团不断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三、千岛之国的创业
吴先生意识到,要想对社会和对家庭有所作为的话,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更需要事业有成。1976年,是吴先生的事业的转折点。他收购了原First Setia Diamond Travel Service Ltd。简称SETIATOURS的"信心旅行社"由一间简单的、规模很小,只有两位职员工作,专营本地旅游和售票的小旅行公司。为了发展事业,吴先生白天勤力工作,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他忘掉一天的辛劳,又伏案研读,在浩瀚的书海中漫游。
学习的结果使吴先生目光更加远大了,在"全球化"的一词还未见诸报刊时,他已经敏锐地觉察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1978年他进入印度尼西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读。
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信心旅行社"变成了有1000名职工,以及拥有数十间分公司的跨国旅游企业。
四、外交天使
得益于客家先辈的对外交往灵气的吴先生,外交才干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吴先生协助毛里求斯人士妥善处理多次纠纷,为发展两国人民友谊做了大好事情。1994年,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明星和钥匙"的毛里求斯共和国总督伦纳德盛邀吴先生到达该国访问,隆重宣布委任吴先生为毛里求斯共和国驻印尼代表(大使级名誉领事),在两国间传为佳话。
由于吴先生热心于外交活动,1984年出任外国航空公司总代理董事长,1992年出任印尼外国航空公司总代理协会公关部长,1994年出任亚细安旅游组织财政部长,1995年出任印尼旅游协会中央对外关系副主席,1999年出任印尼中国象棋协会荣誉会长。2004年11月21日,在河南省郑州大学举行的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暨第九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上,厦门大学客家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孔永松教授宣布,授予世界客属组织秘书长、印尼客属总公会会长吴先生荣誉博士学位。
五、传承和弘扬客家精神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南亚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有2亿多,其中华人有约2000多万人,华族是印尼第三大族群,其中客家人约有1000万,占了印尼华人的一半。有人形容:在印尼有人烟的地区,就有客家人。这些客家人,从事金融、工商、文化等各行各业,遍及印尼的军界、党政等各个部门和领域,印尼的客家人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华侨资源。
深受中华文化特别是客家文化熏陶的吴先生,有着强烈"崇先报本,和衷共济"的意识,他以自己是客家人而自豪。
1997年,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专制的苏哈托政权迅速崩溃,千岛之国的民主政治随之出现崭新的局面。吴先生紧紧抓住了这一时机,把久藏在心底的客家文化大旗高高擎起。
1998年春,吴先生联袂潘炳光、熊宏万等志同道合的客家乡贤,在吴荣彬、吴干彬等兄弟鼎力支持下,创建了印尼客属总公会,并出任第一任会长,迅速形成一支威武雄壮的客属大军。不久,吴先生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全球客属文化活动中去,为客家事业出钱出力。
1999年12月9日,第一届印尼客属恳亲大会在雅加达隆重举行。这是广大印尼客属乡亲30多年来首次聚会,大家群策群力,共商客家事业发展大计,弘扬客家精神。
2000年4月20 日,吴先生发起和筹办的亚细安(东南亚)客属恳亲大会在雅加达隆重召开。这次大会破例在印尼总统"独立宫"举行,时任印尼总统瓦希德出席并主持了开幕式。它的如期召开,敦睦了乡谊,弘扬了客家文化,增进了亚细安(东盟)地区各国客家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了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2002年11月,在众多客属乡贤的协助下,数千各国客属乡亲云集雅加达,成功举办了世界客属第十七届恳亲大会。在大会上,吴先生要求联合全世界客家人和华人争取华族在世界的地位和权力,树起华夏民族的尊严。提议建立一个"世界客属组织",让客家人在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里有一席之地。他的提议得到与会者的赞赏,为此,他自出经费,默默地为他的理想奋斗。经过努力,在吴先生第五次应邀出席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年会时,"世界客属组织"正式名列在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名册中,在国际组织中享有地位。
勤于学习的吴先生,在百忙之中还专门对客家文化的历史进行研究,先后发表了《跨入21世纪全球客属的时代使命》、《世界客属事业新世纪的新任务和新发展》等论文,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
六、为华人谋平等
长期以来,印尼专制政府实行残酷的排华政策,华人报刊被取缔,华人社团被关闭,华语被禁止使用,中文书刊被禁止进口和发行,中国文化习俗被禁止存在,排华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在1965-1997年间,华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1998年5月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发生的排华惨案,震惊了整个世界,大批华人商店遭劫和摧毁,许多华人被杀,华人妇女遭到强暴,广大印尼华人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长期以来,印尼华人的合法权利和权益得不到保护。为了提高华人的社会地位,为了维护华人合法权利和权益,吴先生认为,华人不仅要恢复华文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参与政治,华人不参政,就没有维护华人的声音,华人合法权益也就得不到保护,为此他马不停蹄奔走于华人社会,积极号召华人乡贤们提高参政议政意识。
1998年,哈比比政府开放党禁,吴先生抓住时机,宣布成立大同党(全名为殊途同归党),目的是创建一个公平、繁荣、文明和不分部族、宗教、种族与集团,拥有相同权利的"大同社会"。很快,大同党不仅得到华人的热烈拥护,而且还得到爪哇人、马都拉人、印度人等族人民的支持。
1999年,大同党取得了大选权利,成为印尼48个参选的惟一以华人为主的政党。同年,大同党取得了3个国会议席、10个省议会议席和30个县议会议席。到2001年,大同党已获得国会、省、县等各级议会议席共70个,最近两年又有所提高,如今,大同党在在全国33个省设立了分部,有基层组织347多个。大同党为印尼华人参政、议政、从政,提高华人的地位开辟了道路。
七、弘扬中华文化
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中国与印尼乃至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上做了大量工作。吴先生开办华人报纸、华人学校、华人书局;举办印尼华语教师培训班;开设客家方言电台;成立印尼全国龙狮总会,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组织海外华侨回乡祭祖、寻根认宗;为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尼,做好前期和幕后工作。
20世纪70年代是印尼禁止华语的时代,吴先生就一直在努力争取华语合法化。1998年后,他鼓励华人要向"做每一件事情,就是为了平等。"的目标站起来争取平等权,使华文与其他文字享有同等待遇。
l999年,吴先生顶着强大压力,在印尼重新把华文书店的招牌挂在印尼的街头,把大量的华文书籍,诸如历史、散文、诗集、华文课本等一百多种公开展示在印尼各族群的面前。吴能彬这一石破天惊的举动,意义非同凡响。在印尼民主改革的洪流下,广大印尼华人终于迎来了新世纪的春天,华语也很快得到了广泛普及。
春节是华人的传统节日,为了恢复被禁30年的春节活动,吴先生与众多侨领奔走努力。经过多方努力,2000年,印尼政府取消了禁止华人庆祝春节的规定。作好了准备的吴先生迅速同众乡贤们一起向广大华人和印尼各族人民拜年,欢庆第一个合法的新春佳节。
同时,吴先生还关心贫困华人华侨,每逢新春佳节,他都来到雅加达的贫民窟,向年老体弱的华人华侨拜年,为他们家家户户送上年货,并为需要回老家的乡亲,送去返乡的路费。
为了更好地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印尼华族的华文水平,更好地让华人团结起来,互相支持,吴先生及大同党创办了创刊宗旨为:唯有和平,才能避免分裂的第一家华文报纸一一《和平日报》和《新声报》,成为当时华文解禁后在印尼最早创办的华文报纸,报纸创办后,深受社会各界尤其是华人社会如潮的好评。
八、情系家乡
乡情难忘,客家人离不开浓于血的家乡情,经过奋斗成功之后,是不会忘记家园的,总希望尽其所能,回报故土乡亲。客家之子吴先生常说:"一个人活在世上,要对别人有好处。"吴先生的事业不仅在家乡结了果,他的爱心也在家乡扎了根,开了花。从20世纪80年代,吴先生多次返回老家广东梅州,他耗费巨资在家乡投资开发,为家乡造桥、修路、建学校,出资兴建梅州市侨联大厦和乡镇侨联大厦等等,其善行义举,受到家乡父老们由衷的赞扬。
"家"是客家人最大的精神寄托。为了促进家乡经济的大发展,他以旅游业为阵地,把握机遇动员广大乡亲,多次组织浩浩荡荡的客家之旅,返乡探亲、寻根祭祖。
为了帮助山区客家人民增收,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经过再三论证,吴先生的印尼信心集团与英国D1公司携手,由他们提供种子,培训和果实回收,当地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在广西建立麻风树种植基地,建设年产30万吨麻风树生物柴油提炼加工厂。目前,麻风树的种植计划正在向福建、江西、广东、海南、云南、四川、湖南等地拓展。这样不仅可以为当地客家人每年提供大量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可以起到保护水土流失,促进山地利用的作用。
吴先生认为: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有收获;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吴先生正以他非凡的气魄和智慧的双手,在客家事业发展的历史画卷上挥毫泼墨着、抒写着新的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