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9|回复: 4

解开历史真相:红色中华第一市-中共汀州市委、汀州市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如意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3 11: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tsfz 于 2011-9-23 17:00 编辑

解开历史真相:红色中华第一市-中共汀州市委、汀州市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如意宫

揭开历史真相:“红色中华第一市、福建第一个设市城市”-汀州市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汀州市(1931年9月-1934年10月)是中央苏区唯一的设市城市,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设市城市,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城市及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福建苏区的首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当年国家八部委及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等省级机关均设在汀州市,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开展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瞿秋白等先烈在此捐躯。中国革命的第一次军容军威在这里整肃,第一块津贴银饷在这里筹发,第一顶红军斗笠在这里编制,第一批军需物资在这里生产,第一所红色医院在这里创立,第一家金融工商在这里运转,第一波邮电信息在这里开通,第一条外联命脉在这里迎护,第一脉革命火种在这里燎原,第一抹云后曙光在这里升腾,红军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仗-长岭寨战斗在这里打响,中央苏区的第一支赤卫队在这里建立,中央苏区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在这里诞生,第一座建制城市-汀州市在这里诞生……

设立汀州市是根据全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政府划分行政区域暂行条例》的规定和中华苏维埃政府领导的指示,于1931年9月在福建长汀范围内新设汀州市,并在汀州城成立了中共汀州市委、汀州市苏维埃政府。

1931年9月11日,红一军团第十二军配合闽西地方红军新十二军攻克了福建汀州,使闽西苏区和赣南苏区连成一片。随即,中共闽粤赣特委,闽西苏维埃政府从永定的虎岗迁设汀州。为了加强革命斗争的领导,1931年10月经闽粤赣持委的批准,成立中共汀州市委。

汀州市首任市委书记王观澜(后罗忻然、梁国斌、彭儒任汀州市委书记),董必武的第二个妻子陈碧英担任中共汀州市委宣传部部长。同时,成立共青团汀州市委,共青团汀州市委首任书记陈家钦(后何廷一、廖玉珍任共青团汀州市委书记)。

经闽西苏维埃政府批准成立汀州市苏维埃政府,汀州市首任市苏主席饶根(后张必发、曾志向任市苏主席),同时成立汀州市总工会,汀州市总工会首任主席黄玉书(后包含兴、彭光录、赖光昭任汀州市总工会主席)。

根据对汀州城市管理的需要,汀州市苏维埃政府设有内务部,首任部长钟流明;财政部,首任部长曹桂芳;国民经济部,首任部长邱金生;裁判部,首任部长邓兴和;妇女部,首任部长马长子;及设有文化部、政治保卫局、红色民警局,及对外贸易局、粮食调剂局、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

汀州市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直辖市,下辖东郊、西郊、南郊、北郊、中心、红鄞等六个区,汀州城区总人口近5万人。

汀州市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汀州市有汀江舟楫之便,虽遭敌人封锁,汀州人民不惧生命危险,挺身为红军运盐运药,红军第一部电台就是从白区运到汀州的。苏区的汀州城、水东街、十字街商肆毗连,商业之盛为闽西之冠。手工玉扣纸、毛边纸,烟叶、米、豆、木材,在商人的疏通下,仍能偷运广东,潮汕出产或其他城市的百货、棉布、海味、药材也能在夜半或天曙前肩挑来汀州。红军第一套军装是在汀州赶制的;红军的斗笠是毛泽东同志在汀设计编制的;红军的布告、报刊宣传品,许多是在汀州印刷的;苏区最早的钞票、邮票是汀州人黄亚光同志绘制设计的;第一所红军医院是傅连暲同志负责筹建的。工农银行在汀州城,银行里金塔、银塔的展出,成为苏区金融史上光辉的一页。

第二次国央革命战争时期,汀州市是赣南、闽西物资集散地和工商业城镇。中华商业公司,中华贸易公司、中华纸业公司等国家级企业都设于这里。全市共有公营、私营企业500多家。其中私营企业的京果店117家、洋货店(百货店)28家、布店20家、油盐店20家、药店17家、纸行32家、酱果店9家、锡纸店27家、金银首饰店14家、酒店46家、客栈饭店31家。全市商店林立、市场繁荣,相似上海,是中央苏区最大的一个中心城市,被誉称“红色小上海”。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维埃区域,大多是在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偏僻山区,虽有利于开展革命的游击战争,却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开展。为了支援革命,汀州苏区人民不仅积极投入革命战争,而且踊跃参加经济建设,为革命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汀州市便是在苏区建设中脱颖而出的典范。特别是汀州市的工业、手工业,当时是中央苏区工业的骨干力量。1929年,中央军事委员会临时被服厂(红军被服厂)设立在福建汀州,该厂主要生产军用品,保证红军需要。1930年,中华织布厂成立于汀州,以纺织纱布、布匹等军用品为主,支援前线。同年,中华苏维埃贸易公司、中华纸业公司等商业机构设在福建汀州,分别经营棉布、烟叶、香菇、钨砂、废铜旧铁等土特产品和土纸贸易,通过收购外销,打开商业门路,换回根据地需要的商品,满足市场供应。1931年,红军斗笠厂又在福建汀州设立,日产斗笠1000多顶。随后,闽西工农银行从涂坊迁入汀州市。1932年,中央苏区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来到汀州市筹办福建分行,并附设熔银厂。这些金融机构为组织资金,发展生产,搞活经济作出了很大成绩。福建军区兵工厂、军区后方医院、中华贸易公司福建省分公司、闽西列宁书局也设在汀州市。在长汀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这批骨干企事业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带动下,公营、私营、公私合营的工商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先后办起了樟脑厂、熬油厂,还有炼铁厂、斗笠厂、熬盐厂、弹棉厂,成立了汀州市粮食调济分局,县、市(区)信用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供销社等经济组织,以及造纸、织袜、烟丝、雨伞、木器、竹具、农具、石灰、砖瓦、陶瓷等20多种的手工业生产单位。红色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也搞得很活跃。据统计,汀州市城区各种商店达360多家,光水东街的大小商店(摊点)就有100多家。另外,在汀州市城区还开辟了两处红色市场,单大米一项,每天交易达六七万斤。赶集的商人、百姓上万人。市场贸易兴旺,沟通了汀州市与瑞金、石城、会昌、宁化、上杭等县的经济联系,使汀州市成为赣南、闽西主要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汀州市的市面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成为中央苏区的商业重镇。

汀州市经济建设带动了汀州市文化建设。全县普遍办了列宁小学、夜校、识字班、俱乐部,成立了工农剧社汀州分社,积极发展苏区的戏剧事业,创造工农大众的艺术,特别是妇女儿童积极参加政治和文艺宣传活动,做了大量工作。还利用闽西列宁书局印刷所出版发行了大批适应群众阅读的政治、文化、科学常识读物、报纸、文告等。开展文化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和文化科学水平,促进了福建苏区的经济建设。

汀州市对红军长征也作出了巨大贡献。长征出发前夕,福建汀州人民突击完成“收集5万床被单”、“借谷60万担”、“募集20万双草鞋”的支前任务。汀州市所属的长汀、汀东、兆征三个县,当时完成借谷任务67717担,比原计划的59000担,超额完成8000余担,那时候当地的一些作坊曾日夜加班生产军需用品。在1934年9月,汀州市红军斗笠厂就生产了20万顶斗笠,保证红军战略转移时每个指战员都有一顶斗笠,这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区域内是不多见的。汀州市红军军服厂,赶制了大量军衣、军帽、绑腿、被单、夹被、子弹袋、干粮袋等,汀州市铁厂、兵工厂,为每个战士生产了二至四个手榴弹。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兵分两路,从长汀钟屋村起步出发长征,经河田前往汀州城;10月3日,红九军团两路汇合到达汀州城后,在汀州城休整了4天。10月5日,汀州市为即将出征的红九军团,每人发给一件新灰斜纹布薄棉衣、一条新灰夹被、三双新草鞋、几斤口粮。10月6日晚,红九军团从汀州市出发,经古城向江西瑞金、会昌,开始长征。主力红军长征后,为粉碎国民党军队企图于1934年10月占领汀州城的计划,减轻主力红军的压力,在没有主力红军依托的情况下,汀州军民在汀州城外围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殊死的战斗,确保了中央红军顺利实施战略大转移。汀州这块红土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付出巨大的牺牲。

建国后的福建汀州人民,遵照毛主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教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一心一意搞好经济建设,汀州城市处处旧貌变新颜,使今日汀州城更加繁荣昌盛。汀州城区人口现已达15.3万人,2010年汀州城区人口争取达到20万人以上,2020年汀州城区人口争取达到35万人以上。

“红色小上海”-福建汀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已成为赣龙铁路的中点城市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西部重镇,力争早改市,努力早日实现重设汀州市的良好愿望,加快进入中等城市之列。

相关链接:汀州市是福建第一个设市城市、中央苏区唯一设市城市

福建省城市设市过程为:汀州市(1931年9月-1934年10月,中央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福建省直辖市)、厦门市(1933年)、福州市(1946年)、泉州市(1951年)、漳州市(1951年)、南平市(1956年)、三明市(1959年)、龙岩市(1981年)、莆田市(1983年)、邵武市(1983年)、宁德市(1988年)、永安市(1984年)、石狮市(1987年)、福安市(1989年)、武夷山市(1989年)、漳平市(1990年)、福清市(1990年)、晋江市(1992年)、建瓯市(1992年)、南安市(1993年)、龙海市(1993年)、长乐市(1994年)、建阳市(1994年)、福鼎市(1995年),至今全省共设市24个。

2011年10月是中共汀州市委、汀州市苏维埃政府设立80周年纪念日,建议国家将长汀县列为福建省“十二五”撤县建市计划,重新设立汀州市,以促进福建省城市合理布局。

解开历史真相:中共汀州市委、汀州市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如意宫

中共汀州市委、市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如意宫在汀州水东街仙隐观前(位于今长汀县汀州镇水东街人民巷9号),始创于宋代,屡有修葺,是闽西地区最大的财神庙。

汀州如意宫有石雕宫门、戏台、石砌大院、左右走廊。大门为石砌门楼,有石狮一对。进戟门为前厅,采用海棠纹式栌头承托双层如意斗拱。昔日在前厅筑戏台,每年有外江班(汉剧)在此演出。天井走廊可容纳观众几百人。正厅前廊为轩顶棚式,木构架为穿斗式,十一檩前后廊,面阔约三间,进深三间。明间金柱粗大,八角鼓镜式石础、柱梁、额坊均有粗工雕饰,图案有龙凤呈祥、富贵花开等。殿顶为正方形藻井,用双层如意斗拱承托,四角有雕刻垂球。是一座石、砖、木结构的祠庙建筑。正殿前廊的西边开有门,通厢房,为直廊式的结构,是如意宫的配套建筑。有宽阔房间和花厅,设有花架的天井,走廊式的通道。另开一门,为如意宫的侧门。庙门外大街,昔日南北各有跨街的圆门,显得如意宫的庄严堂皇。大门前为汀江河岸,在此眺望隔河的龙潭石林、云骧阁一览无遗。

据旧《长汀县志》载:“如意宫道光二十七年改建,与‘仙隐观’并列,而对龙潭”。可知如意宫在道光以前已经建有此庙,也说明清代时汀州水东街已是繁荣的商业贸易区,当时汀州的经济贸易已经很发达了。如意宫是历代商人供财神的庙宇。财神即赵公明,俗称赵公元师,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赤黑多须,跨一黑虎。民间所雕塑的财神,都是这种形象。汀州如意宫财神之大不亚于汀州城各庙神祇,为闽西财神庙“如意宫之冠”。

经过近十余年调查考证,1931年10月中共汀州市委、市苏维埃政府在汀州如意宫设立,中央苏区唯一的一座设市建制城市-汀州市由此在这里诞生,汀州市是中国共产党人亲自创立设立的第一座设市城市,享有“红色中华第一市”之盛名。

汀州市首任市委书记王观澜(后罗忻然、梁国斌、彭儒任汀州市委书记),董必武的第二个妻子陈碧英担任中共汀州市委宣传部部长。同时,成立共青团汀州市委,共青团汀州市委首任书记陈家钦(后何廷一、廖玉珍任共青团汀州市委书记);汀州市首任市苏主席饶根(后张必发、曾志向任市苏主席),同时成立汀州市总工会,汀州市总工会首任主席黄玉书(后包含兴、彭光录、赖光昭任汀州市总工会主席)。

根据对汀州城市管理的需要,汀州市苏维埃政府设有内务部,首任部长钟流明;财政部,首任部长曹桂芳;国民经济部,首任部长邱金生;裁判部,首任部长邓兴和;妇女部,首任部长马长子;及设有文化部、政治保卫局、红色民警局,及对外贸易局、粮食调剂局、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汀州市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直辖市,下辖东郊、西郊、南郊、北郊、中心、红鄞等六个区,汀州城区总人口近5万人。

汀州市的设立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支援苏区革命、粉碎国民党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大量提供中央红军长征所需战略物资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共汀州市委、市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如意宫1997年12月被公布为第四批长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划定保护占地范围383平方米。


































(来源:长汀网)

“红色中华第一市”、“红色小上海”福建省汀州市第一街——今长汀县汀州镇水东街照片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3 19: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1: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tsfz 于 2011-9-24 11:44 编辑

鲜为人知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汀州-瑞金

http://www.cnr.cn/2011zt/gemingshengdixunli/gemingshengdixunliruijin/hongsejujiao6/201104/t20110426_507933803.html

——经现场考证,汀州水东街人民巷内福建省及汀州市机关建筑群(该巷原有条近道秘密直达汀江岸边)应是上海中共中央机关人员经香港,广东汕头、大埔到中央苏区福建汀州的水上红色交通终点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7: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汀州市这个城市名称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早已提及!

“红色中华第一市、福建第一个设市城市”-汀州市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众多第一,将改写中国共产党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市委书记-王观澜1931年首任福建省汀州市市委书记
  
http://bbs.ctw.cn/read-htm-tid-268812.html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市委书记、女市委组织部部长-彭儒1932年任福建汀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代理书记
  
http://bbs.ctw.cn/read-htm-tid-282254.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14: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领导人董必武第二任夫人-陈碧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市委宣传部部长,1931年任中共汀州市委宣传部长!

董必武第二任夫人-陈碧英

陈碧英,董必武的第二任夫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她,6岁时就随母乞讨,忍饥挨饿,受尽磨难,15岁时认识了共产党人肖石庆,从此投身革命。

陈碧英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六岁时就随母亲乞讨,受尽人间凌辱和磨难。十五岁时经女友陈香莲介绍认识了共产党人肖石庆,从比投身革命。陈碧英办事果敢,斗争积极,1928年,她二十岁时加入中共产党组织。1930年年底她被党组织调往福建省汀州市,次年1931年担任中共汀州市委宣传部长。

1928年,陈碧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底,她被党组织派往福建省汀州市开展地下工作。1931年,担任中共汀州市委宣传部长。

有一次,董必武到长汀去做调查工作,当天晚上骑马返回瑞金途中,在穿过一座大山时,不慎马失前蹄掉进山谷。大难不死的他摔成了重伤。当时苏区缺医少药,董必武的摔伤久治不愈,后来又不幸染上了疟疾,这下病势更加危重。于是,陈碧英每天守护在董必武身边悉心照料。疟疾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病人时冷时热,间歇性发作,而且病的周期很长。当时的苏区因没有医治疟疾的特效药----奎宁,所以病人只得受着这种长期折磨。为了尽快治好董必武的疟疾,陈碧英不顾危险,独自冒雨上山采集草药并亲自熬好,坚持每天盯着董必武把汤药喝完,然后再把特意为他碾制好的跌打损伤药敷在伤痛处。在陈碧英的精心照料下,董必武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身体开始恢复健康,心情也愈加好了起来。陈碧英虽然没读什么书,但她对董必武体现出的体贴、温柔、善解人意,使董必武很受感动。此时,董必武与原配夫人黄俊贞己失散四年。于是,身为中央红军党代表的毛泽东特地把陈碧英从汀州调到瑞金,安排在邓颖超所在的苏区中央局宣传部工作,并要邓颖超尽快玉成这桩好事。就这样,董必武与陈碧英很快走到一起。

    董必武和陈碧英的结婚申请报告很快得到瑞金县苏维埃政府的批准。他们没有举行婚礼,在叶坪村一间破旧的民房里成婚,新婚用品也只有一床夹被和一床旧毛毯。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于董必武和陈碧英这样的革命夫妻,贫困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于是,夫妻二人相互取长补短,其乐倒也融融。贫苦出身的陈碧英认识很多可以吃的野菜,更有一手加工烹制野菜的好手艺。对此很感兴趣的董必武经常跟随她上山挖野菜,还边挖边学习识别哪些野菜能吃,哪些有毒会吃坏肚子,甚至有生命危险。而这些知识,使得董必武在后来的长征路上受益很大。多年之后,董老在回忆这些往事时曾说:“我从碧英那里学到了识别野菜的本领。如果没有这套本领,我可能会饿死,也可能被那些不能吃的野菜毒死。”

    1934年7月,中央机关开始从叶坪、沙洲坝西迁,于是董必武夫妇又住进了云石山梅坑村一户大祠堂里。不久,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开始长征,当时中央要求所有参加长征的人都要检查身体,体重不够的人按规定不能参加长征。到医院体检时,陈碧英因体重差一斤被刷了下来。在董必武的一再劝说下,陈碧英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丈夫和部队,返回了家乡。

陈碧英返回瑞金后,便按照组织规定回到广东坪石兴梅地区开展地下工作。不久,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部沦陷,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开始对共产党进行疯狂的屠杀,中共组织遭到空前破坏。陈碧英回到兴梅地区后,一直没有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只好一路乞讨回到老家,在兴梅山坝口找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生怕女儿被敌人认出来,便劝她改嫁,钟情于董必武的陈碧英死活不肯就范。心疼女儿的母亲急了,一下跪倒在陈碧英的面前哭着说:“你一天不答应,我就一天不起来。”陈碧英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好答应母亲的要求。在乡亲的介绍下,陈碧英与村里的一名老光棍结婚,开始了她并不愿意的新生活。从此,陈碧英与董必武天各一涯,但这份革命情谊一直永存心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0: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