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2|回复: 0

客家民间故事: 刘伯温与温公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0 20: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县丙村的仁厚温公祠是唯一收编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客家围龙屋。据说,温公祠的选址与明朝明太祖年间的国师刘伯温有很大关系,而且关于刘伯温与温公祠,还有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传说——


话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不久,一年中秋将至,彻夜未眠的明太祖起床后,把筹谋已久而定下的中秋夜火烧清风楼的计划重新盘算了一番,便早早上朝。百官朝拜罢,他便下旨:“如今国家盛世太平,今年中秋夜孤与众卿赏月清风楼共庆太平。”既然京都大臣人人有份,国师刘伯温自然也不例外。


古往今来,历代帝王为保住社稷江山,无不费尽心机,明太祖亦是如此,他日思朱家的万年江山,夜想自己的儿子不成大器,叹惜儿子软弱无能,日后难以驾驭群臣,于是定下了清风楼火烧群臣的恶毒计划。


且说到了中秋夜,明月当空,众星闪烁,太祖驾临清风楼,群臣三呼万岁,举杯欢饮,好一派盛世太平的景象。太祖凝神细看,但见满朝文武均无缺席,自是欢喜,然而,群臣万万没有想到,今晚圣上要毒杀他们,要置他们于死地呢。


太祖环视群臣,想到为自己打下江山军功赫赫的他们,不久将被毒杀,心中顿生怜惜之情,眼中暗含疚意,随即推说身体不适,不胜酒力,先行离席而去。刘伯温何等人也!他心知圣上一向酒量过人,今见他有异样,感悟到有事发生,细察之下,发现楼底堆藏柴薪,上浇有油,吓出一身冷汗,聪明的他,明白了圣上已有烧楼杀臣之意,趁着戒备尚未严密,偷偷离开了清风楼,仗着对皇宫的熟悉,逃离出了皇宫。他知道京城已非逗留之地,便星夜出城而去。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刘伯温,化名刘江东,开始了他亡命天涯的艰难之路。


且说出城后,刘伯温拟好行程,离金陵,经九江,过吉安,越梅岭,下嘉应,到潮州,一日走到梅县丙村榄子树下的小河唇边,一条弯弯的小河拦住了去路,夜色苍茫,举目细打量,江边无渡船,正徘徊为难之际,一人向他走来,及近,只见那人,高瘦身材,50开外,面目和善,而来者也细看这位江边人,虽风尘仆仆,衣衫褴褛,却也掩不住其轩昂之气。于是,问道:“先生从何处而来?何故在此徘徊?”刘伯温答曰:鄙人乃路过此地,欲往潮州访友,到此天色将晚,找无船只,故在此为难徘徊。来者又问:敢问先生何方人士,尊姓大名。答之曰:鄙人姓刘,名江东,安徽人氏。来者见其言语和善,彬彬有礼,故有意留他,便道:“鄙人姓温,本地人氏,家离此不远。如不嫌弃,可到寒舍小住就餐?刘伯温感谢应允。


一箭之地,盏茶功夫,他们二人已到屋前。闲聊之中,刘伯温得知,温公名景裕,纬,绅,弟景祯,纬,缓。进士国子监。温公娶妻三室,原配刘氏,继配杨氏、赖氏,共生四子、三女。丙村圩上开有十几间店铺,祖上又置下25顷田产,均交给子女料理。不久酒菜上来,宾主坐定,那时刘伯温已是饥肠辘辘,亦不拘礼,狼吞虎咽起来,他对盘中的“鸡卿”连连去筷,咂咂有声,连称好吃。温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一刻工夫,刘伯温已经酒足饭饱,先行告退离席,独自到屋外走走,只见此屋,分上、中、下三堂,上堂被屏风隔开,中堂较大,上下堂略小,左右各有三横屋,堂后又有二围,刘伯温见状不禁惊讶起来,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有如此规模的房屋。


温公喜欢钓鱼种竹,当地称之竹溪钓叟,生性乐善好施,喜结天下名士,琴棋书画,样样知晓,特别喜欢公益之事,有史为证。温公尤喜象棋,经常与当地名士厮杀于楚河汉界,邻近州县,未逢敌手,刘伯温亦是象棋高手,二人手痒,立刻摆兵布阵,杀将起来。几盘棋后,二人棋艺在仲伯之间,直到三更四点,杀得难解难分,一时难分高下,便约好明日再战。是夜刘伯温寻思,在此山野村间,居然有此等人物,看丙村地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日后,必出将帅之才。


温公惊叹刘公之才,定非等闲之辈,倍加敬重,更添结交之心。他欲留刘伯温多住些时日,每日好酒好肉款待,并让其原配刘氏认下刘伯温为弟,以便以姻亲身份往来,刘伯温欣然应允。


如此,刘伯温乐不思蜀,二人每日天文地理,世间百态,无所不谈。下棋垂钓,游山玩水。丙村花果飘香,风景秀美,四面环山,几条弯弯的小河,汇入韩江东去,阴那山、灵光寺、五指峰令刘伯温流连忘返。温公知刘公喜欢吃“鸡卿”,席间便有“鸡卿”给其下酒。正是山好、水好、人更好。刘伯温深深爱上了这个桃源之地。光阴荏苒,秋去冬来,一日,刘伯温在丙村圩上看见一张张贴的皇榜,原来:明太祖查刘伯温尚在人间,便召告其回京面圣。他屈指一算,知道他的大劫难已过。离家日久,想念起家人来,不觉动了归家之念。那天午饭后,便向温公告辞,说有急事,要回家一趟,并说明天一早动身。温公见其去意已决,虽有不舍,亦不便挽留,再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聚散有定,因此,便应允了。又知刘伯温喜吃“鸡卿”,特吩咐下人速去张罗。


晚上设宴饯行,席间,刘伯温一再举杯感谢温公多日的热情款待,然而,他在丰盛的佳肴中,却找不到平日喜欢吃的“鸡卿”,心中纳闷,莫非久住令人厌?此念一生顿感酒菜无味,没有胃口,便早早放筷离席,并推说是明早要上路,要早些歇息云云。


第二天凌晨,刘伯温已打点好行装,便出门上路,走至大门口遇见姓谢的佣人牵牛放牧,遂托他转告温公,因温公那时尚未起床,不便惊醒打扰,说罢便匆匆离去。


温公知道刘公今日归家,于是,也起了个大早,可是,寻刘公不着,追问下人,姓谢的佣人转告了刘伯温的话,又说刘公刚走一刻钟,温公闻之,便立即吩咐他将准备好的干粮及刘公喜欢吃的“鸡卿”赶去送交给刘公。不久,姓谢的佣人就在北坑口的战源桥头赶上了刘公。说明了来意,刘公接过包袱,心里涌上一股暖流,他深感温公的深情厚谊,为了报答温公,他从口袋里拿出纸笔,把日前看好的三处风水宝地的地形地貌及来龙去脉描绘在纸上,叫他转交给温公,并嘱言云:日后温姓子孙昌盛,在另立门户时,可在此三块宝地开创基业。


世间人,毕竟是怀有私心的。那位姓谢的佣人在转交温公前为自己藏留下一张图。一个月后,温公接刘公来信,方知此刘江东乃是当朝国师刘伯温也。惊叹之余感慨万千!


后来,三块宝地,均已开基,繁衍生息。第一块是现在程江谢姓老祖屋,第二块是围子哩奠廷公祠,第三块乃现今的“仁厚温公祠”。“仁厚温公祠”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1490年前后),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规模宏大,堪称世间一绝,堂屋、横屋和围龙屋三个部分共有房间390间(由于历史原因已缺8间),东西两侧还有杂屋几十间,它是唯一收编在中国建筑学会编选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


据云:去年荷树园电厂动工时,挖出一块刻有“明师刘伯温点建”的碑石和碑文,这使得刘伯温与仁厚温公祠的传说显得更加可信。




流传地区:梅州市各县


搜集地点:丙村镇


搜集时间:2005年


搜集整理:温进柱

[来源:摘自《广东民间故事全书》 | 作者:整理:温进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3 06: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