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69|回复: 7

【转帖】话说韶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0 14: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韶关城名传说
来源:http://202.96.140.74/gd-sg/hssg.htm
说起韶关的名字,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尧舜时代,那时中国还是原始社会。尧帝有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尧帝不但把“帝位”禅让给舜,还把两个最美丽可爱发许配给舜做妻子。舜是一个很好的帝王,他不但对两个妻子很恩爱,对全国人民也很热爱。舜常常出巡考察各地民情,都舍不得带妻子随身同行, 以免得使她们跟着受苦冒险。 有一次,舜又到很远的南方巡视,两帝子依依不舍送了他一程又一程。舜当然也有难别之情,,但想到路途遥远,南方当时又很荒芜,就劝她们回头,说:“送君千里,总有一别,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两位妻子问:“以什么为信息?”舜说:“你们就听韶音回荡吧。”原来,“韶乐”是帝宅一种很高雅的音乐,舜帝很喜欢奏唱,妻子可以从舜帝的乐声中知道他的心事和哀喜。
   可舜南巡后几个月都不见回来,又没有一点关于舜的信息,两位妻子就离开宫宅千里南下寻夫。当她们千辛万苦来到湖南潇湘流域时,突然听到远方传来一阵阵割人心肠的悲壮的“韶乐”歌声,妻子知道丈夫有难了,传意她们不要再抱有希望见到他了,于是两女就拥抱在竹林里哭得十分悲痛,泪花洒在竹子上, 结果使所有竹子尽是泪迹斑斑。 从此这一带就盛产一种“斑竹”(也称“妃子竹”),传说全是两个帝妃的眼泪斑迹所造成的,正如毛主席诗句里说的“斑竹一枝千滴泪”。两妃子由于过度悲伤就死在湘江水中的一个小洲上,后人称之为湘夫人,一直为湘江流域一带的人们以“湘水之神”来供奉。而当时那阵阵悲壮的“韶乐”正是舜帝广东境内韶关于城北30公里处的石山中奏出传来的。传说此时舜帝染上了恶疾,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就坐在一块大石上奏起他最能表达思念和情感的“韶乐”,希望乐声能传到两位心爱的妃子耳朵里。
  舜帝当年坐着奏“韶乐”的石头,后来当地人就称此石为“韶石”,还将相应山石命名为三十六石,即今天的韶石山景区。韶关之韶就是后人取于此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4: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韶关城名由来

在《禹项》九州中,韶关属于扬州这域,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国,秦统一后,设南海郡,治广州,韶关属南海之地。汉初,南海尉赵佗拥兵自立为王,称南越国,在韶关地区的各关隘构筑赵佗城。 汉武帝平南越后在今韶关地置曲江县(今韶关市区), 这是韶关立郡之始。直至南朝梁承圣年间,在郡治置东衡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原始兴郡废,并改东衡州为韶州,皆因州北有“韶石”而命名(韶,即尽善尽美之音乐)。 直到清末,虽曾有短时更动 ,但韶州之名得以因袭。由于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于河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为“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将南雄“太平关”移至韶州河东, 并在北门外增设“旱关”, 被称为“三关”,故韶州又称韶关。后又因韶州乃是南北交通关口,城内东西南三面均设水陆税关,所以又被商贾称之为“韶关”,以后“韶关”就慢慢取代了“韶州”的名字了。明清两代设韶关府,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韶关为曲江县太平、武城两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4: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韶关历史沿革

根据考古发现,粤北的人类历史可以远溯到距今十万年前。1958年在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岩洞穴里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化石,是目前广东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马坝人化石”的发现,揭示了旧石器时代广东地区人类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址遍布全境,数以百计,其中以曲江石峡,鲶鱼转和韶关走马岗遗址为代表,所出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凿、石刀、石镞等制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鱼网坠、陶纺轮、各种石制和骨制的装饰品,人工栽培稻的谷粒等遗物、遗迹,勾勒了一幅四、五千年以前粤北先民劳动生息的风情画;展示了“马坝人”开户的粤北地区的远古文明,后继有人,绵延不断。
  青铜文化的遗址,在本市各地亦有发现。它表明粤北地区从周代起已经步入青铜时代,只是发展较中原地区缓慢,尚未形成奴隶制社会。春秋时期,韶关地地理方位上分属荆州和扬州地域;战国时期,当强大的楚国势力扩展到岭南时,粤北遂为楚国之南疆。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平定两广,在今广东境内设置南海郡。今市属各县皆属南海郡管辖,当时虽然没有县的建制,但南海尉任嚣已在今韶关市南郊莲花山下修筑了一座城堡,后人称之为“任嚣城”。
  西汉初年,赵佗割据两广,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将前南海郡管辖的粤北地区并入了南越国版图。当时仍未不置县。粤北设县,始于南越国灭亡之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汉王朝鉴于南越国割据的教训,设置了地跨骑田岭南北的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郴州市)。桂阳郡共辖十一个县,其中桂阳、阳山(后汉省阳山入阴山)、阴山、含诓、浈阳、曲江等六县,在今韶关市境。东汉时期仍相沿袭,未作变更。今南雄,始兴地带,两汉时则属豫章郡南林(后汉称南野,县治在今江西南康境内)县地。
  三国末年,吴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始析桂阳郡南部地区置始兴郡,治所在曲江(今韶关市区),是为韶关立郡之始,将今市属各县第一次统一在一个行政区(郡)内。二晋因之。其时,始兴郡之辖区相当于1983年地、市合并前的原韶关地区和原韶关市所辖区域的总和,为古代史上以韶关为政治中心所辖区域最大的时期,辖桂阳、阳山(吴甘露元年置阳山、废阴山,以其地并入阳山)、含诓、曲江、始兴(吴永安六年,分南野县地置)、斜阶(吴甘露元年再析始兴县地置斜价县)等七县。始兴、斜价两县,即今南雄、始兴县地。
  南朝170年间(公元420-589年),朝代更替频繁,导致粤北境内的郡县时废时兴,沿革复杂。南雄刘宋时,始兴郡曾一度改称广兴郡,到南齐时又复称始兴郡,辖境与晋略同。梁、陈两代,曾在今市境内设置衡州和东衡州两个一级行政区和阳山、始兴、安远三个个二级行政区。除原有县外,又增置了广穗(今连山、析梁阳县位置)、梁化(今乐昌中南部地区,梁置,隋开皇十八年更名乐昌)、平石(今乐昌北境,梁置,隋开皇十二年省,以其地入梁化)。翁源县于梁承后末年新置,其时属清远郡。
  隋代粤北分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和熙平郡(治所在今连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韶石山的“韶”字为名,始以“韶”字为州,但不久即废,并归南海郡。
  唐代粤北全境基本上属岭南道管辖(今连阳地区曾一度属湖南道)。唐王朝在粤北境内分置韶州(唐贞观年置,治曲江)和连州。韶州辖曲江、仁化、乐昌、始兴、浈昌(今南雄)六县。
  五代,岭南为南汉五刘氏占据。南汉在北江领域增设英州(治所在今英德县城)和雄州(州治在今南雄城)。这样,加上原有的韶州和连州,粤北共置四州。
  宋代时粤北属广南东路。境内仍置四州(雄州改为南雄州)。元代改州为路,元初在粤北地区置南、韶、连、英四路,俱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领乐昌、曲江、仁化、乳源四县,这是历史上韶关作为行政中心而辖区最小的时期。明代粤北属广东布政使司,境内分置二府(南雄府、韶州府)一州(连州)。
  清代粤北属广东省,清初时,境内州府的设置与明同。南雄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改为直隶州,裁去保昌县(公领始兴一县)。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1670年)又将原设于南雄的太平关移到曲江县浈水边,以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外增设旱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来。
  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1914年至1920年间,在省之下曾一度改道,把前清的南雄府、韶州府和连州府合并,称为南韶连道,后改称岭南道(道治在韶关)。实际辖区与今韶关市境完全相同。1936年,广东省曾一度设行政督察区,粤北为第一督察区,专署设在韶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省先后设北行署(后改粤北行署)、韶关专署、韶关行署于韶关市。北江行署辖于21个县一市(现市区,市辖县和清远、佛岗、新丰、花县、从化、河源、龙川、和平)。韶关专署辖19县一市;韶关行署辖15县一市(现市区和市辖县及清远、佛岗、新丰),后新丰划归广州。1977年1月,韶关市升格为省辖市,辖曲江为市郊县,韶关地区则辖十三县。1983年6月,实行地、市合并,原地区所属的清远、佛岗划归广州,合并后的韶关市现辖12个县和三个市辖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4: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韶关古代经济

韶关,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勤劳通用性的粤北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令人羡慰的古代经济,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马坝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十多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一带就穴而居,石峡文化遗址及其他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展示了远在七、八千年前,粤北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狩猎、捕捞、采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碳化稻谷颗粒和石器、玉器的出土,证实了早在四、五千年前,粤北的先民就已经懂得人工栽培稻谷,制作各种石制工具和装饰品。尔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时出现了私有财产,剩余的劳动产品已经作为商品互相交换了。在此后数千年的历史中,粤北与长江流域和中原地区在经济上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据《左传》《荀子》等古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海的羽、毛、革等热带特产,曾经粤北传入长江流域和中原地区,而北方先进的铁制农具和牛羊畜种也经粤北流入岭南。粤北成了岭南岭北商品交换的通道,在客观上促进了粤北地区的较早开发。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略定岭南,设置南海、桂林和象郡,汉人有组织地从黄河、长江流域迁移三郡,和越人杂居。此后,这种迁移过程一直没有间断。特别是在晋永嘉年间,唐安史之乱及南宋靖康年间,中原一带的汉人为避战乱而大规模南迁,带来了中原原灿烂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粤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公元三世纪时已有阿拉伯商人从海道来中国,广州成了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而粤北则成了我国南北交通的要冲,历史上几条著名的南岭通道中,有三条通过粤北。这三条大通道分别是大庚岭通道,骑田岭通道和萌诸岭--九嶷山通道。水路交通干线一为浈水,逾大余岭山隘过江西为小北江,逾骑田岭上湖南。到了东汉时期,桂阳太守周昕整治了第三条沟通岭南岭北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南北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粤北地区的开发进程。
  如果说两汉时期是粤北经济的起步阶段,那么,晋末南朝则是长足发展时期,到了唐宋时期,粤北的文明已经辉映岭南了。
  东晋末年,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动荡的生活迫使大批中原居民南迁入粤,而入粤的流民又大都先在粤北驻足,然后才定去留。因此,粤北地区的人口骤增。据史书记载,两晋南朝时期,粤北地区的人口密度大大超过了粤东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北方劳动人民大批南迁,给粤北地区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他们和粤北人民一起,开垦农田,交流耕作经验,传播了某些农作物的品种,促进了粤北山区的开发。南北朝时的梁朝在曲江已置有银场,《宋书.徐豁传》中“始兴郡有银民三百户”的记载。
  广州是古代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到了唐代,这里的贸易更盛。而韶州又是广州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有唐人皇甫堤的《韶阳楼记》为证:“岭南之属州以百数,韶为大,其色清南北之所同,贡朝之所途”。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形势,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命开凿大庚岭道,变梅关天险为江广交通孔道,“转输以之化劳,商深为之失险”,成为联系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交通纽带,内地的蚕丝、茶叶等货物,多经这里运往广州出口,国外的香料、工艺品、沿海的盐等货物,我经这里北运。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使韶州商业之发达仅次于广州。到了宋代,由于国势较弱,西北对外的通道被西夏等部族所截断,阻塞也宋朝与西文的经济交往。因此,朝廷更加重视南方海道,扩大对外贸易。韶关、雄等作为粤北重镇因而越加繁荣。据史载,宋代税收额五千贯到一万贯的城镇在南雄州就有六处。当时的南雄城曾是“南来车马北来船,十部梨园风吹尽”的繁华之地。每天来往客商不下千人。宋皇佑年间,韶关大宝山开采铜矿,年收购铜五、六百万斤,至少需挑夫10万人北运铸币,亦从南雄通过;北运公盐,也以南雄为干线,挑夫亦达10万人。可见当年的雄州已成广东重镇。而处于南北交通要冲的韶州,也成了宾客辐凑,商业繁荣的州郡。
  唐宋时期,粤北的农业、手工业都有了相当的发展,矿冶业已达到一定水平,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化韶州土项钟乳。宋代的矿冶业就更加发达了,各种冶炼场遍布各县。《宋史.地理志》中说,曲江有灵溪等三银场和中子铜场,翁源有大湖银场,大富铅场,乐昌有黄坑等两银场、太平铅场,仁化有大众,多田两铁场和多宝铅场。说明至宋代,粤北的矿藏已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北宋庆历末年,韶城天兴铜大发,年采铜25万斤。宋王朝在韶州置永通监(即铸钱局),当时全国有铜监19处,以韶州永通监和惠州阜民监的规模最大,这两处铸钱150万贯,占全国的十分之三左右,宋代韶州的岑水铜场(今曲江大宝山一带),从开采规模到冶炼技术,均为全国铜冶炼业中的佼佼者。宋代粤北土布生产、印染、针绣也达到一定水平,韶州和南雄是当时织布和丝绸中心。瑶族人民织造和用蓝料染成的花布也很受欢迎,叫“瑶斑布”,布身之细花“灿然可观”。其制作方法,在当时是先进技术。
  明清时期,粤北的经济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渐渐落后于广州等沿海地区。但粤北的工农业仍有新的发展,采矿业在广东地区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清代据韶州、南雄州、连州府志载,今韶关市共有官民田地山塘等税2,568,910亩,应征丁银5,982两,折色改征民米21,600石(担)。可见田丁赋税之重。在韶州设有三关(太平关、遇仙桥关、旱关)一厂(含光厂)收关税、木税、湖丝税,合共年征收税银134 ,825两。粤北矿产的开采仍达十多种之多,在曲江灵溪,设有铁厂,在乳源、翁源等地亦设建铁炉炼铁。粤北的土纸制作毛笔生产等手工业都曾盛极一时。据韶州府志及南雄、连州等府志记载,当时有造纸、造船、织布、制香粉、烧炭、烟墨、冬茹、松香、皮革和铜、铁、锡、陶器等手工业生产活动以及制糖,酿酒,腌制和烟丝等农副产品加工。织布业不仅利用棉花,而且能利用麻类及野生植物纤维,采用宋机生产棉布、麻织布、蕉布、葛麻布和络麻布等。尤其始兴县的家织布“不特远胜洋棉,即较诸广花亦回然特别”。手工业的产品销向清远、三水、广州、佛山、肇庆、江门等地。
  可见,粤北在古代岭南的开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4: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韶关古代文化

粤北文化的起始可以上溯到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峡文化遗址的发现,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时代粤北文化生活画卷。
  石峡文化遗址按其内涵可分为上、中、下三个文化层:
  下文化层为距今约四至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除出土大批石奔、石斧、石凿、石刀、石镞等制作精美的石器工具外,还挖掘出大量在陶面上有饰物的陶器制品。另外,在陶泥烧制成的纺织工具上发现有米字纹、十字纹或花瓣等图案。这说明,粤北先民在制造工具和生活用具时,已经能够把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起来。纺织技术的掌握,使粤北先民在穿着方面有条件朝着多样化和美观化方向发展。爱美的观念进一步强化,并能制造诸如琮、壁、环、璜、管、珠、坠饰、图片、绿松石等装饰物来精心打扮自己,美化生活。
  中文化层年代相当于夏商之际。其文化牲与下文化层相比有了明显进步。出土的陶器品种繁多,纹饰复杂。主要陶器种类有圈底器、三足器、凹底器等。敞口、折沿、高领、折户或广户是其器形的特征之一。纹饰有曲尺纹、方格纹。重圈纹。复线长格纹、双线方格纹、双线方格凸点纹、云雪纹、叶脉纹以及几种纹饰组成的组合纹,纹样清晰。纤细、工整。这说明粤北先民在用美的法则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方面向前迈开了一大步。种类繁多的陶器制品既是生活用具,也是美术创作的结晶。
  上文化层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粤北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在马坝河两岸山岗遗址中,就挖掘出这一时期的铜斧、铜篦刀、青铜小提梁等铜器制品。说明粤北先民在工具制造方面有了质的飞跃。陶器制品改素面为外施一层黄绿油彩,纹饰种类更加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青铜的出现,为粤北先民制造装饰物来美化人类本身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人们的审美意识趋向复杂和多样化。从石峡遗址中还发现了这一时期的人类舞蹈图,表明粤北先民开始从蛮荒时代步入文明时代。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迁徙内地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人杂居,从内地迁徙而来的汉族人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而且带来了发达的文化。使粤北文化与中原文化开始融为一体。这种融合的趋势从挖掘的西汉墓中得到了大量实物证据。出土的陶器无论品种、形状和质地,均与中原地区相关无几。同时,还挖掘出铜器制品,如铜镜、铜币等。铁器制品也有少量发现。说明粤北也进入了铁器时代。
  东汉时期,粤北文化有了新的发展。从曲江县樟市区东汉墓中出土的青铜镜上,发现有八鸟兽腾飞奔跑状的图案,形象生动美丽。图案上还刻有篆体铭文,共27字,上书:“尚书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食,口口天下口口四海。”据《韶州府志》载,汉代有浈阳人(今英德)何丹和曲红人(今曲江)郭苍受举为茂才。表明粤北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发展的距离缩小。
  经济文化的发展,使粤北土地上产生出象辅助南陈皇帝陈霸先开国的大将军侯安都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据《韶州府志》记载:“安都工隶书,能善骑射。”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侯安都这样人物的产生说明,南北时期,粤北的封建教育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南朝时,佛教文化在粤北也极其盛隆。著名的南华寺(在曲江马坝)、月华寺(在曲江乌石)、灵*寺(在韶关)等,均在此时建成。据南朝刘宋王韶之《始兴记》载:“灵*寺,台殿宏丽,画像巧妙,岭南寺以此为最。”
  唐代是中国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封建教育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在祖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据《韶州府志》记载,唐时韶州府(含今曲江、乐昌、仁化、乳源、翁源县)共有张九龄等8名进士,5名乡项。据《南雄州志》记载,唐时有孔闽、李金马两位进士。其中尤以“开元之治”的功臣张九龄和晚唐贤相刘瞻为后人所称道。可以说,这个时期,粤北是岭南有名的“文化之乡”。
  与此同时,一批在粤北为官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对唐代粤北文化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突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韩愈、刘禹锡等。
  粤北作为南朝派禅宗的发源地,曾是佛门弟子朝拜的圣地。禅宗南派的创造人六祖慧能,于唐仪凤年间(公元676年)来到南华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阂(即南宗),南华寺因此盛极一时,有“祖庭”之称。慧能死后,唐代名从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先后为其撰写碑铭,他的弟子将其生前说教汇编成《六祖法宝坛经》,成为后来禅宗的“宗经”。
  两宋时期,粤北的文化继唐代之后盛久不衰。据《韶府府志》记载,宋代韶州有府学、湘江书院,各县有县学、社学。曲江有濂溪书院,著名学者周敦颐等曾有两书院任教。乐昌有龟峰书院、仁化有扶溪书院。韶州(含今曲江、乐昌、仁化、乳源、翁源)宋时共有余靖、梅鼎臣等56人先后中进士,157名贡生。南雄州共有徐信、顾希甫等103名进士、14名贡生。许多文才拨萃的政治家、外交家即在北宋时期产生。
  同时,一批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画家在粤北的大地上吟咏讴歌、书写丹青,在粤北的文化史上留下了富有光彩的篇章。如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画家米芾;南宋文学家扬万里,道学家朱熹、王阳明等。
  元代粤北文化一度处于低潮,但到明、清时期,粤北的文化又得到进一步发展。明代韶州境内有相江、昌山、会英书院和含光、会浈等社会,南雄州有大中、凌江等书院。到清代,除韶州有相江书院外,乐昌有昌山书院,乳源有城东书院、云门书院,仁化有仁阳书院、董劝书院、扶凤书院、锦江书院,翁源有八泉义学。南雄州有大中书院、正学书院等8间书院2间义学。从清面治年间至同治年间韶州府学和各县学在读学生892人,其中乾隆年间府县学最盛,在读学生共227人,当时相江书院规定招收内外课童生名额40人。据《韶州府志》记载。元时韶州公有1名进士,解试20人,《南雄州志》记载元时南雄州共有2名进士,举人3名。明时韶州(含今曲江、乐昌、仁化、乳源、翁源)有黄启中、陈哲等16名进士,李德、邓铭等170名举人,邓强、邓禹卿等87名恩拨副贡。韶州府学和曲江、乐昌、仁化、乳源、翁源学岁贡1,151人。明时南雄州共有谭太初、邱文瀚等9名进士,97名举人,470名贡生。清时,韶州(含今曲江、乐昌、仁化、乳源、翁源)共有11名进士,98名举人,恩贡182名,拨副优贡167名。南雄州共有进士5名,举人51名。清末,废除科举制,各书院、社学更名为学堂,文化得以进一步发展。佛教文化盛久不衰,历代都有传人。其中以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澹归和尚最为出名,丹霞山别传寺就是为其所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4: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韶关战争史略

韶关在历史上一直是广东和北方的交通要道,在军事上有着极大的战略意义。据《曲江县志》载:曲江“工挟东江,右带武江,仪凤镇其南,韶石峙其北,重关横锁万壑,环趋当江、楚水陆之冲界,岭海昆连之域,昔称湖湘唇齿,交广咽喉,规形势者,咸以为上游要害焉。”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发现2100年前的地形图和驻军图(世界最早的地图),标示有韶关市西北部的地形和居民点,也说明了韶关地理位置在古代军事上的重要性,正由于韶关地处咽喉,所以,这里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分兵五路平定两广,就有两路大军分别沿粤北的浈水和连水南下广州。秦末汉初,南越王赵佗割据江南为对抗中央王朝,便在南越国北境险隘处置关戍守,利用五岭易守难攻的地势,在今韶关市内大修关隘。如越城岭关、阳山关、湟*关、横浦关和乐昌城口等处的军事设施。并移檄告横浦、阳山、湟*三关“急绝道,聚兵自守”。赵氏王国凭这些关隘,割据岭南一百多年。
  汉武帝时,南越国王和王太后议归汉,而南越之相国吕嘉谋反。汉武帝闻变,即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封屯守在桂阳(今连县)的卫尉路搏德为伏波将军,指挥五路兵马计代南越。路搏德在连设立大本营,攻破阳山关后率领中路大军沿着小北江南下。另一路由水楼船将军杨仆率领的大军,由赣南进入韶关,攻破大庚岭上的横浦关后,就沿浈水和北江南下,在英德浈阳峡大败南越军,在连江口与路搏德的大军会师,然后直取广州,岭南悉平。
  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卢循带领农民起义军(孙恩的余部)从今浙江沿海南下,同年攻陷广州,并派其部将徐道覆占领了始兴郡(郡治在今韶关市区),并扎营数年之久。义熙元年(公元410年),起义军分兵两路北代,卢循自率一军越骑男岭,直取长沙;徐道覆率领一军越过大瘐岭,进入江西,欲与卢循会师后进取建康(今南京),被刘裕打败,逃往广州。
  南北朝时期,南朝四代偏守江南半壁江山,粤北的战略地位更显其重要。占据了粤北南可威胁广州,北可进取江西,虎视建康(今南景,时为南朝都城)。南梁始兴郡(郡治在今韶关市区)太守陈霸先为图大业,在郡内募练精兵。太宝元年(公元550年),陈霸先从大庚岭出兵参加平定侯景之乱,尔后取代梁朝,建立了陈朝,成了南陈的开国皇帝。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封潘美为贺州道行营都部署,举兵征伐南汉,统一岭南,南汉因久无战事,“兵不识旗鼓,人主不识存亡。”南汉的这种“昏不能战”在《韶州府志》中有记载:“旧将多以谗拘诛死,宗室翦灭,惟宦官数辈掌兵,又耽于游晏,城壁壕隍饰为宫馆,池沼楼舰皆毁,兵器又腐。”北宋攻打时,南汉曾以兵士驱大象为阵,在今韶关市郊的莲花山与宋军对峙。宋军以强弩射象,大象受击负痛,反奔践踏南汉军,宋军大获全胜。南汉的北方门户韶州失陷,南汉君臣震恐。宋军马不停蹄,挥师南下,971年2月攻占英、雄两州后,直逼广州城。南汉王刘长被迫出城投降。宋兵占领了广州,并把刘长押解回东京。南汉遂平。
  元末,韶州为陈友谅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所据,元至正25年(1365年),明朝大将常遇春率部自赣州过大庚岭克韶州。明洪武元年(1365年),驻韶明军配合海道取广州的明军主力,南攻肇庆和德庆,断截元军退路,并迅速歼灭了在粤元军。
  在清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两次攻粤,其中经韶关的是顺治七年(1650年),清军第二次攻粤。清军主力由江西信丰出南雄,克韶州后南下取广州。
  清康熙十五年三月初,吴三桂叛军大肆掠夺韶州城,掠银达数千之巨,并按户摊派饷银和棉被、铁器等。大掠数月,弄得州城民不聊生。五月,清军自广州赶来,在始兴县田村展开激战,叛军大败溃逃,伪守备王得功亦陷于沼泽中,被乱箭射死,清军遂收复韶关。翌年七月初,吴三桂部将马宝、胡国柱、张星耀等统领兵马再次围困韶州城,昼夜向城内发炮轰击,并以云梯攻城,派兵截粮道,攻势猛烈,志在必得。双方相持达三个月之久。九月份,双方在莲花山下展开激烈战斗,马、胡、张部几乎全军覆灭,溃离韶州城,战争才告平息,全粤亦得安定。
  清咸丰年间,农民义旗四起。咸丰二年至九年,数万红巾军起义军攻陷英德、仁化、乳源县城,并三次围攻韶州府城,振动了整个南韶连道。自咸丰九年至同治四年,太平军曾先后三次在韶关境内活动,声势浩大,咸丰九年,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和当地的一万多名红巾起义军汇合后,共数十万大军,攻陷了乐昌县城,并向北进发,向清皇朝的统治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1992年,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一次出师北伐时,孙中山先生曾在韶关设立大本营,作为北伐的前沿基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企图五岭的有利地形在岭南负隅顽抗,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分两路进击:一路由赣南通过连平,由从化直趋广州;另一路先行解放韶关,然后沿北江南下,不久,就解放了海岛以外的广东各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4: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关何在

 韶关是一个四面环山、三江通外的“盆底”形城镇。在军事上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势;在商贸上是“一吏当关,万物难出”之重镇。出出入入的商品货物,均有东、西、北三关把守,所以商贾从来就将韶州称为韶关。
  历史上韶关城的关口当然常有变迁。在清朝及民国时期,东关设在今民生路北端之河边,叫做太平东关,专征收东河出入口货税。河上加一浮桥,名太平桥,通东河坝,每日每时开放,以便船只通过。西关设在复兴路之河畔,为征收河西出入货税,也有一浮桥为名遇仙桥,通西河坝,也是定时开放,叫太平西关。北关设在今北门北直街之城门口,为征收陆路及水路之货税,名太平北关。
  韶关至今仍是关卡重重的城市,北面的帽子峰可以控制南北来往的浈江、武江两条水路、铁路、公路,东河火车站控制通往江西方向的陆路及北江水路,西河控制乳源方向的陆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4: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址变迁

 韶关是浈江、武江、北江三江交汇处,水上交通运输是极其方便的,所以自古以来就是粤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中心重镇。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代,韶州就是一个很兴旺发达的岭南小城了,当初的城址是在浈水东的莲花山脚一带,古城基址今已无存。唐代武德初期(公元618年),由刺史邓文进将城府迁至武水西一带,后被洪水冲毁,至今也无迹可寻。于南汉白龙二年(公元926年)左右才迁至半岛上,从此一直至今。清光绪年间重修《韶州府志》时,有韶州府城地图一幅,记载当时城池“城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东南六百另一丈,东北百另四丈,正北二百一十六丈,西濒无濠”。城墙东有闻韶门,南有文明门,西有镇越门,北有望京门。1928年,因城市建设及扩展街道而将城墙拆去。1938年广州陷给日本鬼子,广东省府被迫北迁韶关,使韶关一度成了省城。广州不少商贾和市民也纷纷随之而来,武江、浈江河畔十几里成了逃难民村,居住着不少来自南番顺的难民。古代那座庄严雄伟的州府学宫至今还保留在现风采大厦背后供后人参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6: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