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nqifeng 于 2011-2-19 19:59 编辑
时间: 2011-01-2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叶仕欣 严海苑、叶志明、曾仕谦、梁红
在清代曾被黄遵宪当做反间谍密语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严海苑、叶志明、曾仕谦、梁红)“壳格嘀咕美改挤姑溪小”……这一连串基于客家方言说出的话语代表了怎样的意义?经过梅江区下市话代表性传承人杨伟煊的一番解释,记者才明白,原来这是下市话,讲的是“客都梅州好”的意思。下市话是如何演变而来?它在历史上发挥过怎样的作用?随着他的介绍,我们走进了下市话的世界,畅游于这融客家方言而衍生发展的独特的梅州古城区域文化中。
史考:
“下市话”源起黄遵宪
“说起下市话的渊源,可离不开黄遵宪先生!”随着杨伟煊的娓娓道来,记者了解到,“下市话”又称“叶(ea)话”,按古书籍《客话本字》书中有双音反切“叶话”方法记载证明,下市话从清光绪三十一乙巳(1905年)至今,其流传可考历史至少有105年。
它是梅江区梅州古城区东郊“攀桂坊”(今梅江区金山街道下市角及周边范围)客家人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学语言。最初,由于黄遵宪祖辈经营典当业,渐渐地典当行内形成了一种行业专用语言。黄遵宪先生从小接触这种行业语言,加上学识渊博,于是便深加研究,将《康熙字典》字母、字韵切音法识字方式与祖輩的行业专用语言结合起来,采用梅州城区客家方言加以双音反切衍变而成了极具古梅州城区地域标志的客家独特方言,因而形成了初始形态的下市话。
据了解,下市话曾主要用于重要场合、重要事项的隐蔽交流,也在梅州古城区东郊“攀桂坊”民间交流。
揭秘:
用“下市话”对付间谍
“黄遵宪先生任驻日大使时,使馆里潜伏有许多中国通的间谍,身边同僚又多属客家人,而此时正值清政府日渐衰落,出于形势需要,并为了防止泄密,他创造并教会了身边同僚使用下市话讨论要事。”
说起这段典故,杨伟煊兴奋不已,因“下市话”有规律的反切方法,客家人易学而外人难于听懂,因而在当地很快流传,特别在上世纪初至70年代初,从梅州城区、东山中学到文化公园周边的文化单位如梅县山歌剧团都十分盛行,当时,梅州城里有许多人都以会讲下市话为时尚。
随着时代发展,聚集交流场景也在渐渐退出人们视听,今天城区使用下市话的人也日渐减少,但在下市“攀桂坊”范围仍有好些60岁以上的老人热衷用其对话交流感情。目前,梅江区文化部门正在加紧收集、挖掘、整理,欲将下市话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