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0-12-20 00:23 编辑
首届客家文化发展战略国际高峰论坛
台湾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探索
2010年12月17-19日广东省梅州市
壹、立足于“一级产业”的传统客家经济
产业型态通常可以分成三级:一级产业,又称为初级产业,通常是指利用自然资源、以体力开发出来的劳力密集产业,如农林渔牧业,这是最传统的产业型态。二级产业是指以机器代替人工的技术密集产业,如采矿业、制造业、电力供应业、建筑业等;三级产业则是指以服务为主的资本密集产业,如金融、贸易、保险、旅游等。台湾客家的传统经济型态系立足于「初级产业」,而其从事的产业型态主要是受到大陆原乡记忆的影响;明清时期,粤东、闽西、赣南的客家移民渡海来台,居住于土地较为贫瘠的丘陵地区,集中于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与苗栗;中部的东势与国姓;南部的高屏六堆地区、东部的花莲与台东等。基此,清代、日治时期盛行于台湾的重要产业,如水稻、茶叶、樟脑、木材、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都成为台湾客家地区的重要产业;在发展粮食种植的同时,客家人善用广大山区资源,发展经济作物,因而衍生出「山区经济」的型态,如苗栗的烧炭、樟脑、香矛油等,新竹的茶叶、草莓、蓝染等,桃园的甘橘、造纸、花卉等,美浓的竹器、烟叶等,花东的稻米、茶叶、水果等。 1940s至50s,台湾执政当局开始推出「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政策,以初级产业为主的经济型态已经无法养家活口,客家社会配合经济情势发展,投入于出口扩张的产业政策,开始调整客家传统经济结构,在发展农业与林业的基础上,渐渐发展出手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如造纸、陶瓷、木雕、农产品加工(如柿饼、米糕、仙草)等。然而,这些手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所创造的产值相当有限,且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的冲击,特别是1970年代曾发生两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机,使得能源依存度高、产值低的传统产业面临发展瓶颈,客家传统经济所赖以维生的樟脑业与造纸业由盛转衰;木炭业则因瓦斯家电的普及而走入历史;美浓地区的农田中再也看不到烟草业的荣景。原本从事初级与二级产业的客家子弟,纷纷从农村走向工厂;或者离乡背井,走入都市边缘开设餐饮店、菜贩或小店铺,赚取微薄收入,以传统客家经济的主角——初级产业,遂逐渐成为副业或遭人遗忘,客家人遂成为都市中被遗忘的边缘族群[2](丘昌泰,2006)。 贰、汲取“三级产业”养分的现代客家文化产业
台湾客家传统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转型,顺利跨入三级产业的门坎,主要归功于2001年6月14日成立的“行政院”客家委员会[3],客家传统经济汲取了三级产业的创新服务、产品营销或休闲旅游之养分,以服务创新加值的产业升级方式,重新改造传统客家经济的原始风貌,开创了蓬勃发展的新产业商机。“行政院”客委会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研拟「客家特色文化加值产业发展计划」,协助客家地区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发展具有客家特色之文化创意产业、绿色休闲产业及其它地方特色产业,并协助传统客家产业之转型与创新,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扬客家文化。补助对象为地方政府及依法登记立案之民间团体。补助项目为:(一)客家特色之相关产业资源调查、分析、规划与运用。(二)客家特色之相关产业辅导培力计划、产业人才培育计划及产业观摩研习计划等。(三)客家特色之相关产业开发、设计、包装、营销及通路等计划。(四)能带动客家地区产业环境发展,并具公共性或文化保存价值之相关工程计划。 参、台湾客家文化产业面临的「四项挑战」
台湾社会虽然重视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但经过这几年的试验与推展也遭遇下列挑战: 挑战一:客家文化成为一种时尚,呈现流行文化的浅碟性: 台湾商品的流行性很强,但经常是发光发热一阵子,就迅速沉寂殒落;台湾很多只出一本书的作家、或只发行一张音樂专辑的樂手;也有更多的客家商品仅贩卖于一时,此后就销声匿迹。客家文化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创造最大的财富,但这种特性使得台湾客家往往只看眼前,不重视长期生根发展。 挑战二:未能呈现客家文化的主体性与独特性: 许多客家研究者所指出的种种属于客家文化的特征,都失去了独特性与主体性,例如,我们常说客家人硬颈精神,很多福佬人认为硬颈是台湾先民的共同性格,不是客家独有的性格。又如蓝布衫、客家小炒向来被客家人认为客家特色,但在台湾社会中则成为闽客的共同记忆,并不专属于客家。就客家文化的主体性而言,欠缺主体性就没有能力去分辨客家与非客家的差异,当然无法形成客家文化的独特性,更无法长期地吸引其它族群的肯认与支持。 挑战三:台湾客家文化潜伏着文化的代工性,欠缺品牌性: 即使台湾客家社会充满丰沛的创意种子,但现在看來这些「台湾制(Made in Taiwan)」的创意,都得靠外力的支撑才能存活,属于客家人自己经营出来的独特文化商品仍属少见。换言之,客家文化产业的崛起大都不是靠着客家人本身的创意,而是靠着代工制造,亦无品牌性,未能创造永续发展的生机。因此,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者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与经营手法,走出自己的道路,否则必将受控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折损了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命脉。 挑战四:台湾客家文化产业规模与产值太小,难谓产业化: 严格来说,台湾社会客家文化尚称不上一种「产业」,只是一种「节庆活动」,换言之,它只是热闹一、两天或者一、两个月的流行风潮,当节庆活动结束后,一切都归于平静,无法形成一种经常性的产业活动。在此情形下,导致客家文化产业的投资必须要靠政府的政策与经费支持,没有了客委会的揖注资源,文化经营者本身的财力有限,根本难以投资经营,只能以小规模方式经营,难以产生产业化效果。 肆、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一个战略思维」与「四项战术运用」:
根据台湾发展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上的的得失,笔者提出「一项战略思维」与「四项战术运用」以做为推动客家文化产业的参考: 一、一项战略思维:以“六级产业”注入客家传统经济 台湾客家文化产业从一级产业直接迈入三级产业,但是时至今日,一、二与三级产业的划分已经不符合时代需求,毕竟今天的经济活动已经进入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的时代,各种产业都必须加入创新的元素才能从旧生新、去腐生新,「创新」成为各级产业的核心价值。此外,今天的经济活动已经进入体验经验(experienced economy)的时代,目前的休闲旅游趋势重视顾客心灵感受与现场体会,而非生理满足与物质享受,体验经济趋势下,顾客更强调与当地文化的「第一手接触」。基此,目前的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加上「创新」与「体验」的「六级产业」。笔者之所以称为「六级产业」乃是必须发展出一种横跨一级农业、二级工业与三级服务业的价值链,透过「1+2+3」的产业组合,才能发挥「1x2x3」的综效,由于无论相加或相乘的结果皆等于六,故称为「第六产业」。换言之,唯有将创意与体验的元素融入于各级产业中,客家文化产业才能永续生存与发展。 二、四项战术运用: 基于上述的六级产业的战略思维,要发展客家文化产业必须灵活运用下四项战术方法: (一)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焦点在于销售「客家故事」,以形塑客家文化的独特性: 要加强客家故事的系统性探讨,将客家文化的特色与精神加以系统的整理,然后向更多的顾客推销客家文化的精髓。因此,客家研究者不仅要继续加强对于客家文化的研究,同时要将研究心得予以通俗化,加强「说客家故事」的能力,培训导览人员,如此将更能增加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的卖点。 (二)必须灵活运用电视电影的营销策略: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电影与电视可说是最为社会大众所熟悉,且最容易被接受的文化营销方式,故以电影或电视剧营销地方文化特色,已被视为当前世界各国推广地方特色的有效营销方式。如2001年的《指环王》,推广了新西兰。台北市政府的《艋舺》,让更多人认识台北市万华区的风华。冯小刚执导的《非诚勿扰》,让北海道与杭州的西溪湿地迅速成为最热门的旅游景点。 (三)推广客家节庆活动: 台湾地方政府透过宗教祭祀、特色产业、生态保育、历史文化、商业活动,以及运动等各类活动营销地方特色产业,据估计一年举办次数至少上百场以上。地方节庆活动分类上大体可分为:传统民俗类、宗教信仰类、原住民庆典类、文化艺术类、地方特产类、特殊景观类等,可谓五花八门。尽管地方节庆活动有前述各项的优点,但必须避免模仿抄袭、徒具形式,台湾许多地方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宛如赶时髦,争流行,没有地方特色,根本无法吸引顾客上门。 (四)客家农村特色创新加值策略: 台湾的农政主管机关曾订定「农业特色产业创新加值计划」,辅导散居各地的农会、渔会等农民团体,辅导创新农特产加工食品及创意商品研发,组织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结合乡土文化、食材特色、地方风味及盘饰创意,发展特色料理,提供农村妇女在地就业机会;以地方农业特色产业为核心,结合产业文化、乡土教育及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前往农村旅游做为实施内容。客委会推动之「客家特色产业发展计划」系为辅导客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藉由举办各式产业、美食、服饰等推广活动,以整体性的包装营销。并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客家特色产业,如木雕、膨风茶、红曲、粄条、粢粑、仙草、擂茶、花布衫、客家菜等,提供全方位的规划与协助,使客家文化能融入于现代生活中继续传承创新。
[1] 丘昌泰教授为台湾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祖籍为广东省梅县白宫镇人,曾担任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院长、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
[2]丘昌泰(2006),〈台湾客家族群的自我隐形化行为:显性与隐性客家人的语言使用与族群认同〉,六月,《客家研究期刊》,创刊号,45-96。
[3]请上客委会网站:http://www.hakka.gov.tw/,除了“行政院”成立客家事务机关外,地方政府方面,例如,台北市与高雄市政府都设置客家事务委员会,屏东县政府设置客家事务处、新北市政府则设置客家事务局,其它各县市政府虽并未设置独立机关,但都有设置主管客家事务的内部单位,故设置客家事务专责机关是推动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的主要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