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1-29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任朝亮
本报讯(记者任朝亮 通讯员林诗雯)舞麒麟、舞龙、舞狮子都是广东人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那您可知道,在增城的派潭镇,还有“舞春牛”这一项活动?
派潭全镇7万多人口中,约三分之二为客家人,这里有一支常年活跃的“山歌春牛队”。队长张定渊介绍说,“舞春牛是客家传统文化活动,通常跟唱山歌一起表演,在古代一般在春节和开耕时节才表演。但现在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村民都会演出。”
从一千多年前开始,就有客家人南迁到增城,他们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包括至今还保留着中原地区迎春习俗的“舞春牛”。习俗演变至今,从古时候鞭打土牛,发展成现代的绕春牛跳舞、唱春牛调和表演“舞春牛”。
“以前我们会用竹子、布等材料制作‘牛’,通过表演牛耕田、人鞭牛、牛吃草、唱山歌、跳春牛舞等来赞扬牛的勤劳伟大。其实这也是在赞扬农民的辛勤劳作。”张定渊如数家珍,“现在,牛也跟着时代进步,变成钢铁筋骨的、有滑轮又有犁,这样就大大丰富了舞春牛的艺术性,我们大家都喜欢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舞春牛的主题更加丰富。“我们根据实际,把亚运盛会、增城的发展、追求纯真爱情等等题材也纳入到舞春牛的表演中,更贴近生活。”张定渊说。
2009年4月,“舞春牛”进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派潭镇的王木森成为“舞春牛”的市级传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