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56|回复: 1

黄昏夕照古凤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5 11: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客家一家亲 于 2010-11-15 11:47 编辑

黄昏夕照古凤岗来源: 赣南日报   2010-04-09    文化·客家风·广告
nt.D360700gnrb_20100409_1-1-A08.resbrief.jpg

  ○宋一叶
  一个周末,一抹黄昏引路,一缕夕阳同行,我再次走进了凤岗古村。
  凤岗村位于瑞金市城东15公里处的壬田镇境内,有南方建筑艺术和地方特色的古民居群。这片古宅始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三百多年。俗称“九厅十八井”的钟唐裔公祠,古朴典雅,宽敞大气。倚门望去,园里套园,门里开门,窗里含窗,柱旁立柱,檐上叠檐,回廊通幽,重重叠叠。气势豪迈而不夸张,结构纷繁而不杂乱,意境递进而不重复,风格协调而不单一。整座祠堂占地2600多平方米,鳞次栉比的四个前堂后院,一层比一层高,寓意为“后浪推前浪”“一代胜过一代”;厅堂里巍然耸立的36根大木柱,蔚为壮观;柱、梁、门和窗户雕龙镂凤;前堂的“五凤楼”“九脊顶”“午朝门”各具特色,石阶、台阶、窗、门,全是用一色的青石砌成;围屋四角还各建有炮楼,祠堂前一口半月形的池塘,莲叶田田,水绿花红。公祠上方依次悬挂着御封的“节孝”“父子登科”“大夫第”“敬祖楷模”“司马良才”等众多牌匾,佐证着凤岗人是知书达理、忠孝节义的礼义之邦。
  像上次那样,我还是先去了钟唐裔公祠。首先扑进眼帘的,是公祠背后那棵蓊郁参天绿阴匝地的古樟树,在黄昏夕照下,苍翠碧绿的枝叶,袅袅娜娜;粗大挺拔的树干,如宝剑高耸,似将士凛然,为这座当年富丽堂皇的公祠,涂抹上了几分凝重,平添了几分斑驳。我缓缓走进钟唐裔公祠,就像踩在历史撒落下的枯枝碎叶上面,发出“窸窣窸窣”的响声。仿佛一切依然如故,可是又觉一切面目皆非。岁月的风雨把这座古祠侵蚀得太厉害,祠堂外恣意长满了萋萋的荒草,空地周围的旧墙斑斑驳驳,屋顶上几根横七竖八的木梁也有些摇摇欲坠,原来那十八眼深不见底的水井的井口已被枯叶遮掩,祠堂内地面上的砖石长满青苔,好在那些悬挂在大堂的牌匾还完好无损,透过风尘仍在展示家族的荣耀。
  离钟唐裔公祠不远,是雅程荆善祠。这座古祠坐落在凤岗古民居群的中央。东北角是高8米、宽6米的牌坊式石质门楼,顶端矗立着一架如弓箭直指苍穹的巨型石笙,大有“昂首向天唱大风”的气势神韵;由81块长方形条石纵横交错嵌镶而成的龙身虎头大门,镂空镌刻着18个人物、36种龙、风、鹤、蝠等吉祥物。这些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横亘雕刻在门楼脊梁上的图案,有“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三娘教子”“太白醉酒”“岳母刺字”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蕴含着许多感人至深的历史和神话故事,透射出这座古民居深邃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如此精雕细刻、大气恢弘的石门楼,在全国亦实属罕见。
  诚然,明清时期凤岗人建起的这一座座祠堂、老屋,珍藏着无数客家人东奔西走的故事;这一块块牌匾、石雕,彰显出凤岗人多少往昔的辉煌与荣耀。尽管岁月的尘幔覆盖了它曾经亮丽的容颜,时间的履痕似乎黯淡了它过去的光环,但它在客家聚居史乃至民居建筑美学史上,都是一个弥足珍贵不可或缺的篇章,是一个不能删除也无法删除的永恒标点,足以令后人凭吊与观瞻。
  这时,金黄色的夕照斜斜地射进了祠堂,猛然间,石阶上、青苔里、院墙间、人的影子,这一切的一切,都好似镶上金边似的。一位佝偻的老翁,手里舞动着长长的竹鞭,正驱赶着一头牛从面前经过,一张古铜色的脸上,笑得只剩下几颗乐歪歪的牙齿;大门左右两侧匍匐静卧的石狮子,依然默默地守望着村里的前尘旧事。我俯身弯腰,随手捧起一撮泥土,似乎要细细品咂出客家人兴衰变迁的滋味,不管是苦涩还是甘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5 2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描述的每一个细节都能配一张图加以辅助说明,那就更完美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