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6|回复: 0

龙川居民与江西土客家的血缘亲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4 2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川居民与江西土客家的血缘亲情
【河源论坛】 bbs.076299.com 发帖人: 沧海云帆 共有 457 人关注过本帖     
江西, 龙川, 客家, 血缘, 居民
粤东北龙川县,自建县至今2200余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3郡 ,龙川为南海郡4属县之一 ,赵佗首任龙川县令。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越地,分其地为南海等9郡 ,龙川又为南海6属县之一 ,包括今广东河源、兴宁、龙川、五华、和平、海丰6县,连平县大部分及紫金、平远部分地 。秦汉相继,以官吏守疆、军吏戍边、移民实边,龙川置县,必以一定数量的内地徙民为基础。唐进士韦昌明《越井记》载:“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而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几三十五代矣。“ 文中龙川,应指唐时龙川地,而非秦汉龙川地。史载:“汉末建安至于东(西)晋永嘉之际,中国之人士避地者,多入岭表,子孙往往家焉。“ 六朝间也未有间歇,《大埔县志》载,东晋安帝时以流民营地在今大埔置义招县,同属粤东北的龙川也应有流民迁入。东晋、南齐,从龙川分置兴宁、海丰、河源等县,兴宁一度又分出齐昌县,正是龙川地人口与聚落不断增多的明证。然从总体上看,以番禺为中心的南海郡,“其南多贸易之场,其北则荒凉”,“南富北贫 ”,处北的龙川自然难以吸引和留住南迁移民,因而,唐以前的发展,较南海郡他县相对滞后。宋以后,以来自闽西、粤东北、赣南的移民较多迁入为契机,龙川进入加速开发期。《龙川姓氏渊源》称:“根据龙川现存的一些姓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宋明时迁居龙川的居多。其迁入路线,一条由江西经福建迁嘉应州再转迁龙川,一条由江西直接迁入县境。 ”本文综合各地宗谱,首先论述宋至明初江西不少居民直接或间接迁入龙川的原因和事实;其次对明中叶至清,龙川又有不少居民迁赣的原因和事实也作一阐述。所论龙川,以今龙川县地为主,间及宋时循州(包括今兴宁、龙川、五华、和平、连平大部分及平远部分地)和秦汉龙川地。

    宋至明初江西向龙川移民之原因与事实、江西居民或直接或间接迁入龙川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闽粤赣三省开发的大势所趋。江西的开发,自先秦至唐,一直居于三省之先。从新石器时代历三代至春秋战国,考古遗存成一完整序列,秦时已设立10县 ,说明先秦得到一定开发,有较多的居民聚落。在南方内陆省中,江西拥有由北方通过长江进鄱阳湖穿赣江越大庾岭至岭南的一条水路交通要道,在尚未有公路、铁路的时代,江西是南北内河交通的枢纽。闽粤虽有傍海的优势,但海道不及内河安全。所以,秦汉以来,江西与中原的联系一直比闽粤密切,北方移民也多沿这条通道下江西、转他地。西汉末江西增至18县,有67472户、351965口 ,东汉虽只增3县,但户口数分别增长4.8倍和3.7倍有余 ,这非人口自然增殖所能及,说明汉时入赣移民已不少。历六朝至唐,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因“土肥物富,避乱南迁者,多寓兹土”  ,赣北、赣中得到较快开发。唐元和间,全国户口数普遍下滑,只有11州有增,其中江西占3州(饶、吉、洪)  。全省8州37县,洪州设上都督府,其他7州均上州,除3县为中县,余34县均紧、望、上县 。同时期福建设5州25县,福州设中都督府,余4州二上州二下州,有11县为紧、望、上县,3中县,他11县皆中下县 。广东18州68县,广州设中都督府,余17州皆下州,广州13县中南海,番禺属上县,另11县均中县,循州有曲江1上县,4中下县,其他50县皆下县 。从《新唐书》的这一记载可见,唐时三省的开发是有一定距离的。

    而由江西唐时开发的迅猛势头及三省开发的这一差距决定,一方面,唐以后,江西赣南很快进入开发的加速期,唐前期便新置2县,唐中叶又添1县,五代南唐短短几十年新建4县,北宋初又再置2县。至此,除了崇义和最南端3小县建于明清,今时赣南17县的规模大体确立。北宋崇宁间,虔州、南安军共有户310153,口757709,与唐天宝年间比,户增8.2倍,口增2.7倍 。另一方面,唐末以后,在赣北、赣中乃至赣南部分地区人口渐趋饱和时,江西新老土著及此间还不断南来的中土之民,开始较多地向外发展,除了往西南过大庾岭入粤北,往西入湖南,更多的人把拓展的出路盯住了往东的闽西。福建自唐初建漳州后,闽西汀州的开发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其时福建其他州本身的基础开发还在进行中,调整不出大批劳力充实新州,因此,赣中赣南成为闽西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劳力输出地。两省界邻的武夷山脉在石城与宁化间低平的站岭隘,是赣民入闽的主要道口。紧邻石城县的宁化石壁片村,有方圆百余里的平坦开阔地,这一自然地理优势,使石壁成为赣地移民的聚散要地。赣移民将宗支播衍闽西,后裔又在闽西赣南甚至赣中之间辗转迁衍,因而唐末至北宋,闽西、赣南的开发齐头并进。至北宋崇宁间,汀州虽属下州,但所属5县除清流不明,长汀、宁化均望县,上杭、武平为上县,有户81454,与唐天宝年间4690户比,户增17倍(唐时多一沙县,宋时多一清流)  。南宋初增连城县后,除了永定县后置,清时汀州的规模已基本确立,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再一方面,前述唐时粤地的开发状况,也未达到唐末后广州、韶州中上县有较多富余劳力往粤东北山区输出的程度,所以当地的开发,是待北宋时,闽西、赣南得到初步开发后,两地劳力逐步向粤东北转移才有显著变化的。唐代循州地,宋代分为循、惠二州,宋代龙川所属的循州,只包括唐代循州的兴宁、雷乡(今龙川县地)2县,北宋神宗时分兴宁置长乐县,3县均为望、上县。北宋崇宁间,循州有47192户,若加惠州61121户,与唐时循州9525户相较,户数增长10倍以上。宋代惠州4县,河源紧县,归善、博罗中县,海丰下县,时惠州的开发已不及粤东北龙川所在的循州 。这正是龙川所在的循州有移民大量涌入的反映。二是赣南、闽西、粤东北相邻的地理位置,相近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上的传统联系,也是强化这种移民流向的一个原因。秦汉以来,三省交界地客观上存在一块因地理、自然及历史原因形成的、不隶属同一政区而又彼此交往较密切的地域,不少学者认为它是汉初南海王织的封地。又史载,南海王反,“以其军降,处之上淦 ”上淦地一般说指今江西新干若此,赣中与交界地也早有联系。这种因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形成的联系,加之赣地开发较快,决定了交界地的全面开发主要依赖于赣地输出的劳力。又据江西畲族谱,在汉民大量殖入前,交界地的土著民主要是畲族先民。畲族先民商代南迁粤东潮州凤凰山,后渐往三省交界地发展 。唐时漳州也是畲族先民居地,陈政、陈元光父子为开漳付出了两代人的生命说明唐以前这一地区畲族先民势力较大。但先期殖入的交界地汉民,特别是赣地汉民,在赣南开发中,已经有过与畲族先民接触、交往、共处的经历,所以,对开发畲族先民较多的交界地,赣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用较和平的方式与之共处,因而充当了闽西、粤东北开发的一支生力军。龙川姓氏的先民无论直接或间接迁入的大都是由江西而来,其原因,谅可从上两点找到答案。

    证之谱牒 ,龙川不少姓氏,确与唐宋前江西同姓有血缘联系。例如黄氏:据龙川谱,龙川黄氏分布最广,有258村,多系五代宋初黄峭山子黄井的后裔。黄峭山邵武人,似与江西无关,其实不然。据石城北关谱所载“城公遗训”,邵武黄氏迁自赣东北信州。峭山殁后,一说葬抚州送凤洞金元阁,也见两地黄氏的关系非一般。峭山12子分居江西的,综合各谱记载,有黄井、黄城、黄洋、黄虎、黄曜5子,分居今南丰、黎川、瑞金、丰城等地,数子之裔分衍更广。峭山之子分居福建的黄化、黄荀、黄永、黄橙4支之裔,宋元间也多播衍入赣。龙川黄氏一世祖景升,传自分居南丰的黄井,后裔由南丰迁梅州,又迁回南昌,至景升,南宋末因仕宦移居龙川。又刘氏:据龙川谱,龙川刘氏分布有179村,远祖系汉景帝子刘胜之裔,奉唐末人刘祥为入闽祖,南宋人刘开七为入粤祖。开七子广传有子14,其中有9子支系衍入龙川。汉代,刘氏皇族因分封、仕宦分布极广,江西仅同属景帝之裔的就有江都易王刘非、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非曾任豫章太守,第9子守陵定居南昌县 ,刘发子刘仓封安成(今安福)侯,刘成封宜春侯,刘拾封建成侯,子孙世居其地 。龙川刘氏入闽祖刘祥三兄弟,兄迁衡州,弟迁安成,说明刘祥所自的刘氏,与湖南、江西的刘氏一直有一种血缘上的认同感。从刘祥传至刘开七,此间祖也在闽赣间迁徙不定。崇义谱载,五代有支裔迁南康,其子后唐时任虔州总镇团将。至开七子广传,为瑞金令且葬瑞金。广传14子中,有4子分居江西,14子传80余孙,在交界地交互播衍。据龙川谱,由江西直接迁龙川的有9房巨江,子城池从进贤迁入;11房巨河,子宁善居泰和,至曾孙文兴,明洪武间,以军功授武德将军,奉旨迁移龙川城内。又有13房巨浩,至孙武子由贵州回迁瑞金,后再迁龙川。又曾氏:据龙川谱,龙川曾氏分布有108村,大都为曾孙广新之裔。迁赣祖曾据,西汉末,耻事新莽,携族人数千徙庐陵,成为南方曾氏共祖。自汉至唐,曾氏广布于赣地吉、抚、虔、袁诸州,并有永丰、南丰、乐安三大聚落。唐宋后,三房曾氏均向闽西、粤东北拓展。永丰房,五代宋初曾颢及曾岂页之裔徙河源大湖田(宋时龙川地),曾顼徙闽,曾瑞林、曾载阳徙宁化;南丰房,宋元间,曾肇孙发初,曾巩之裔存义、曾克,曾准之裔曾荣徙闽西宁化、上杭、永定等州。乐安房,唐末曾中彦徙宁化,至曾裕振元末徙粤东北,北宋时,曾淳徙宁化,淳孙曾褓再徙程乡、长乐(今五华),曾经南丰徙宁化,孙佑孙、祯孙徙长乐,佑孙子广新落业兴宁,生九“甫”,其中七“甫”之裔衍入龙川。

    又杨氏:据龙川谱,龙川杨氏分布有135村,大都系杨云岫之裔。云岫父杨辂,晚唐官吉州剌史,遂留居。辂生9子,其裔多居吉赣等州,而以庐陵杨氏为盛。子云岫筑居梅州,其裔元末明初有善卿、贞秀、万春等由长乐、兴国等地迁龙川。又邹氏:据龙川谱,龙川邹氏分布有119村,传自江西吉水。得姓祖传至30世显威,南朝刘宋时由雍州迁江西,唐以后衍居抚、吉、洪诸州。南宋时有邹应龙,庆元进士,生子13,或居江西,或居福建,居长汀四堡的三、六、八子之裔多经大埔、梅县入龙川。又有应龙之后邹希尧,官吉州剌史,家吉水,传4世至时中,元至元间商游龙川,遂定居。龙川邹氏奉希尧为一世祖。

    除上举姓氏,龙川分布有100村以上的张、陈、邓、李、骆、叶等姓,分布有50村以上的王、钟、谢、吴、袁、罗等姓,也都或显或隐可以找到与江西同姓土著在血缘上的联系。龙川谱所载40姓,除上提及的17姓,另卢、邱、邬、何、胡、殷、徐、曹、戴、彭、赖、管、廖、魏等14姓,也与江西同姓土著有明显的血缘联系。另9姓中的巫、马、方3姓,唐宋时都有从江西入宁化的族人,龙川这几姓也可能与之有关系。又郑氏东晋时已居石城,包氏北宋时已居建昌府,龙川由上杭、永定迁入的郑、包2氏,或也与江西这两支有关。又畲族蓝氏,龙川、江西应是一脉所传。龙川尚未入谱的80姓,就本人所见宗谱,余、温、唐、凌、欧阳、黎、饶、肖、江、古、毛、池、孙、洪、危等姓,都明显由江西派衍。我们说,龙川半数以上的姓氏,特别是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大姓大都由江西播迁而来,综上事实,应不是夸大之辞。

    龙川经宋至明初的移民,当地得到较快开发,北宋新置长乐县,至明末,已确立了秦汉龙川地今时的建置规模。大致从明中叶开始,以嘉应州5属为主,包括宋时龙川所属的循州在内的3省交界地,出现了一股向内陆多省、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移民的浪潮。向赣地迁徙的移民,或由赣南溯赣江,深入赣中,或沿武夷山、罗霄山脉北上赣东北、赣西北,已超出了因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等联系而引发的正常互徙范畴。其原因,拙文《江西客家入迁原因及其分布》作了一些分析,此不详论,择要归纳为以下三点:从政治原因看,首先与明后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日剧,农村经济凋敝有关。时江西的虔、袁、瑞3府尤甚,小农无力完苛,弃田逃亡,土地多抛荒,这为移民入垦创造了条件。而迁出地相类似的情况,迫使邻省界邻地的百姓多逃亡赣地,以求暂时摆脱封建剥削。其次,明清之际长达几十年的战争蹂躏,赣民不少因战事丧生,田地抛荒更甚。清初,朝廷和地方官屡有招垦令,移民多有因应垦入赣者。袁郡曾氏一支即是因“世祖章皇帝(清顺治帝)定鼎初,诏赐各应顺民丁田亩,唯其自择安耕”而迁万载。又义宁州,康熙年间,“知州班衣锦奉命招民垦荒,闽广各处民人挈妻负子,闻风而至。“ 从社会原因看,在明清两代相对安定的社会大环境下,小农得以休养生息,带来了普遍性的人口过速增长。明中叶后,许多地方地狭人稠已露端倪,但明末的衰乱使这一趋势得以缓解。至清康雍乾间,人口逐渐膨胀之势一发而不可收,粤东北龙川等地地少人多难以谋生,这是徙赣的主要原因。上犹张氏谱就讲到,“数传而后嗣孙众多,地窄人稠”,有“捷进公胸怀远略,复萌乔迁之志,于康熙甲寅年由龙川县丫髻约柏树下移来上犹峒头隘”。新余吴氏谱也载,“雍正年间,因家口浩繁,商游喻北 ”。从经济原因看,与明清两代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手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与发展相关。当时江西本身商品经济也有较大发展,手工业较发达。又由于水路交通便捷,与商业手工业更为发达的江浙地区交往频繁。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原料麻靛茶烟等农业经济作物的生产和竹杉桐漆等经济林木的种植,粮食作物大米、红薯、玉米的商品率也有提高。农业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商品化,使赣地山区有可能进行深层次开发。江西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缺乏耕地的闽粤人民极具吸引力。雍正初年,官方对江西境内主要来自闽粤的“棚民”的生计调查显示,他们大都“或种麻靛,或种茶烟,或佃耕做纸 ”可见,是经济原因把他们吸引到江西山区,并左右他们的生计的。明中叶后龙川向江西的移民,据前述拙文统计,若以秦汉龙川地论,明确点出地名的基础村有2625村,占粤省基础村总数6318村的近42%,其中以兴宁最多,明确提到兴宁的就有2021村,一县便占粤省基础村的近32%。今龙川县222村,因粤省有1/3以上基础村未有迁出的确切地点,龙川迁出的实际村数应超出此数。这里基础村的概念,是指一次性迁入的村,通常移民迁入后,后裔在本地多有分衍的转迁村,若加上这种派生村,又可扩大数倍。从统计反映,江西有龙川移民的县有赣县、安远、信丰、定南、全南、南康、上犹、大余、崇义、寻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宜春、万载、新余、修水、铜鼓、靖安、奉新等,其中以遂川48村、上犹41村为多。另据宗谱零星记载,龙川移民在会昌、龙南、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石城、吉安、永新、泰和、安福、永丰、新干、峡江、分宜、宜丰、上高、萍乡、南昌、上饶等县也有分布。所涉及的龙川姓氏有王、卢、龙、叶、邓、冯、甘、乐、刘、任、朱、吴、李、肖、苏、巫、宋、陈、邹、周、罗、张、邱、杨、易、林、钟、郑、胡、骆、饶、袁、梅、黄、崔、曾、谢、赖、蓝、廖、詹、魏、戴等43姓,另龙川谱中提到的姓氏还有刁、马、方、徐、彭、邬、何等7姓。

    以江西宗谱对照龙川谱所载40姓,宋至明初迁入龙川的各姓宗支,又可找到他们明中叶后迁赣的踪迹。如曾氏:广新之子九甫在龙川播衍25代以上的有诚甫、庆甫、章甫、荣甫、德甫、贤甫、良甫7房。据万载谱,荣甫房宗裔自龙川、长乐徙万载、南康、宜春、庐陵等处;良甫房宗裔自龙川饭迳、长乐徙万载、遂川;章甫房宗裔康熙年间有定生、定魁兄弟自龙川徙万载。另德甫、庆甫也有宗裔迁入万载、义宁等地。五代时由永丰入河源大湖田的分支,明末清初,后裔仲宜徙南康古楼堡花树下,子生迁万载,曾孙再迁宜春。另元末迁粤东北的曾裕振后裔,清前期也有由龙川迁饶州府再转迁万载的。又黄氏:龙川始祖黄景升,因仕由南昌迁长乐,景升子海龙、海虎支裔徙龙川。据于都、崇义、万载谱,海龙支裔后徙龙南、于都、崇义。海虎5子,分庆吉、庆华、庆寿、庆荣、庆安5房,其庆吉、庆华、庆寿3房支裔由龙川、和平迁万载、分宜、宜春、上高、新昌(今宜丰)、萍乡等地,庆吉房又分支于都、万安、泰和、寻乌,庆华、庆寿房又分支于都、赣县。又李氏:龙川李氏主要是李火德后裔。火德子3,元培、乾培、坤培,3房支裔,元末明初有多支由赣南入龙川,为当地基祖。据万载宜春谱,明中叶后,元培房分支龙南、安远、新干、峡江等地;乾培房分支赣州、于都、兴国、寻乌等地;坤培房分支宜春、万载。其中坤培一支14传至祥桥,明天启间由长乐黄迁万载,康熙年间承顶入籍,子华达及嗣孙思祖坟往返祭祀遥远,乾隆年间重修祖坟后,外存捐钱4000文,存付与长乐外孙张达珍子孙,为每年祀祖挂扫祥桥父公妣之资。可见,两地亲戚间很长时间还保持往来关系。又何氏:龙川何氏为念四郎(讳铨,字源美)子后裔,万载客家何氏亦同。据万载谱:“祖铨公,生四子,渊、滨、深、汜,为今四房之基祖”。又邹氏:龙川邹氏奉宋元间吉水人希尧为始祖。希尧四世孙时中客寓龙川,子孟敬、孙文兴、文富为龙川各地基祖。据袁郡谱,文兴传11世,支裔迁万安、安福,其弟文贵、文华的支裔,明中叶后迁赣州、南康、信丰、会昌、于都、万载、泰和、南昌、新昌、峡江、宜春。又张氏:龙川张氏系化孙后裔。一派是纪公子迅业,明嘉靖由长乐迁龙川,为鹤树下罗田张氏。龙川谱载,其后多世有支裔迁江西遂川等地。一派是纪公弟清公之孙参公,由长乐迁龙川紫市,为紫市张氏。据上犹谱,参公之裔,康熙年间由长乐、龙川、连平等地迁上犹、大余、遂川、崇义、南康。又刘氏:龙川刘氏为广传14子后裔。据万载谱,广传之裔自明及清初迁入殆二三百支,分属除涟、江、海、波之外的10房,其中一部分是此间由龙川等地迁入的移民。又戴氏:龙川戴氏以仲兴为入粤祖,仲兴5世孙梓禄为龙川基祖。据袁州谱,梓禄弟梓位传10世,后裔分迁萍乡、宜春、遂川等地。又邱氏:龙川邱氏大部分是迁闽祖三五郎之孙继龙后裔,继龙弟从龙之裔也有迁龙川者。继龙3子:惟长、惟福、惟禄,分居龙川张坊、登云等地。据袁郡谱,继龙3子之裔均有迁入,分居万载、宜春、分宜、新昌、铜鼓、修水、奉新、永新及湖南平江、浏阳。从领谱名单看,惟禄房最多,近100支,分居百余村;惟长房16支,分居20村;惟福房仅1支1村。以上所举9姓,仅是前述龙川明中叶后入赣移民客家50姓中的很少一部分,其他41姓,也都能找到类似的血缘联系。至于其他姓,也当有一部分与江西同姓客家有类似血缘联系。


结 语
      在客家研究向纵深拓展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交界地居民明清时大规模、多方位的移民活动,造成了今日龙川居民与江西移民客家同姓间的血缘联系;另一方面,在追溯客家渊源时,又越来越多且不可回避地接触到唐宋后江西直接或间接向粤东北移民的问题,是这一活动,造成了今日江西土著与龙川居民间又一层面的血缘联系。综上所述,龙川大约半数以上的姓氏和大多数居民都与江西的土著或客家存在血缘上的亲情关系,这可与龙川谱互相印证。从两地间同姓世次的传系看,以大树作比,江西土著是根,龙川居民是干,江西客家是枝。这根在江西扎得有深有浅,有先秦即居是地,有秦汉六朝迁入,有唐宋方来,也有看似唐宋入赣的新族,其实先世久已居赣,族人一直在赣,某世某种原因外迁,至唐宋时支裔又回迁江西。我们还看到,龙川虽秦时已设县,但长期发展缓慢,直到宋明间,以赣地为主的交界地移民的大批殖入,它的开发才产生一个飞跃,尔后明清两代,今龙川县地居民,也包括属于秦汉龙川地的宋时循州地居民,对江西山区的开发功不可没,当年迁来的支裔已在赣土生根开花结果。今日京九铁路纵贯江西和秦汉龙川地,经过今龙川县,抓住机遇,继续保持和发展两地间的传统历史联系,加强经济交往,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作者为南昌大学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7 23: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